正常情況下每分鐘心跳在60~100次,每分鐘心跳低於50次被稱為心動過緩,長時間心動過緩會造成心臟供血不足,導致機體缺血缺氧,甚至會引起猝死。但這並不代表著心跳越快越好,心跳越快,血管就越危險,患心腦血管疾病的風險就越高。
為什麼心跳越快,血管就越危險?
心臟每跳動一次就為全身泵血一次,給身體帶來一次血流脈衝以及血管被動彈力舒縮,給動脈一次衝擊。不管是哪種原因所引起的心跳速度加快,心跳次數越多,對動脈和血管內皮帶來的損傷就越嚴重,越易出現動脈粥樣硬化。
心跳速度是神經和內分泌系統調節的共同作用的結果,心跳速度加快極有可能是兒茶酚胺激素分泌太多以及交感神經系統亢進所造成的,這兩種因素又會促進心力衰竭、動脈硬化以及高血壓發生發展。
哪些原因會擾亂心跳?
1、甲狀腺疾病
患有甲狀腺功能亢進時甲狀腺素分泌較旺盛,影響和刺激心肌細胞中的酶,造成電生理異常,從而引起心律失常,甚至造成功能亢進性心臟病;甲狀腺功能低下同樣也會影響血管功能,提高患心臟病、腦卒中以及心衰風險。因此甲狀腺疾病患者應定期複查甲狀腺功能和心電圖檢查,某些情況下需聽從醫生建議服用可降低心率的藥物。
2、糖尿病
心跳速度加快易使得空腹血糖異常,空腹血糖異常可提高患糖尿病機率。飲食應調整好飲食,多吃粗糧,積極減輕壓力,保證有足夠睡眠和適度運動。糖尿病患者應及早控制原發病,定時定量服用降壓藥或胰島素,以免引發糖尿病冠心病。
3、壓力太大
壓力太大時可興奮交感神經,加快心跳速度,導致心動過速,長期揹負著巨大壓力可損害心腦血管健康。所以應保持心態平和,及時消除緊張不安和抑鬱等不良的情緒。
4、某些藥物
服用某些藥物後易引起心慌和心悸,特別是抗心律失常的藥物易造成心律失常。由於藥物作用機制太單一,根本不能實現聯合用藥,再加上藥物的治療劑量跟誘發副反應的劑量差不多,不容易把握用藥劑量。
因此心腦血管疾病患者用藥前必須諮詢醫生,由主治醫生評估服藥利弊後再謹慎選擇。另外,止咳平喘藥、抗膽鹼藥物、長時間大劑量使用抗生素以及抗真菌藥物、抗癲癇藥和鎮痛藥等也會導致心律失常。
溫馨提示
心跳速度還沒有快到疾病的程度時,無需過度治療和恐慌,可透過生活方式來改善。運動是調理心率行之有效的方法,每次運動前要有5分鐘的熱身活動,運動結束後適當地做拉伸。快步走、散步跳繩以及游泳都是不錯的選擇,不過運動應採取循序漸進原則。另外,調整好飲食結構,遠離辛辣刺激和高熱量食物;必須戒菸戒酒,保持規律作息和充足睡眠,拒絕熬夜,避免身體處於急性和慢性發炎狀態。
家庭醫生線上專稿,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