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羊城集團一案”中,查出劉紹喜曾送過20萬和473.5萬港元,這一次,劉紹喜平安“渡劫”。
13年後,發生了“萬良慶案”,他曾收了劉紹喜70萬元和33萬美元,這一次,劉紹喜積極配合調查,最終還是回到了公司。
兩次幸運度過“危機”的劉紹喜,他在資本市場越來越大膽,到了宜華集團業績暴跌的情況下,劉紹喜選擇了做假賬,來維持集團外強內強的形狀,使其股價不會穿透。
可惜的是,這次劉紹喜再也沒有辦法糊弄過去,他花了30多年建立起來的宜華系,隨著這次信用破產而徹底坍塌。
劉紹喜頭上“潮汕資本教父”的光環,再也沒有給他帶來好運。
一、800塊起家的銷售天才
1963年,劉紹喜出生在廣東潮汕汕頭,因為他是家中的長子,作為大哥,他在17歲輟學跟舅舅學木工手藝。
沒有人會放棄對知識的渴求,他這般做,完全是因為家中的經濟條件不好,他還有眾多弟弟妹妹,光靠父母在家務農有點吃力。
學完手藝沒多久,劉紹喜就進了當地的工業站幹活,一路升至站長。
1986年,因為經濟特區的建立,汕頭的經濟逐漸好起來了,當地人要麼出去打工,要麼出去做生意,賺到錢後回鄉蓋了一棟棟小樓,唯有劉紹喜一家6口還住在一間16平米的舊房子裡。
劉紹喜看著自己雖有一個“站長”的頭銜,但回到家中一看,一地雞毛,心中無法忍受這樣度過自己的一生,於是他辭職,向家中說了自己要創業的想法,說:“我要出去辦工廠,幹實業,將來蓋最漂亮的大樓。”
劉家人看他身上有股年輕人的拼勁,把最大的賭注押在了他身上,於是東拼西湊借來了800元,幫助劉紹喜在家鄉蓋了一個小木工棚。
從此之後,劉紹喜靠手藝做傢俱,當一批批傢俱做出來後,卻很少有人有光顧,劉紹喜動起腦筋,打起了“免費試用”的促銷活動。
劉紹喜先把傢俱免費給當地人試用,為期一年,若是用得舒服,那再來結賬。
在這個過程中,劉紹喜不收任何押金,與家鄉人互相信任對方。
即使有人來退貨,劉紹喜也是賠著笑臉照單全收,並且還詢問不滿意的地方在哪裡,然後劉紹喜再動腦筋,針對需求進行改進。
免費試用一年和不斷創新改進,這兩個方法成為了劉紹喜打響口碑的不二法門,在一年後,鄉親們紛紛把貨款結清,使劉紹喜賺到了第一桶金,而劉紹喜的小木工作坊也越做越大。
1991年,劉紹喜的德國朋友給他帶來了一個訊息,說:“現在國際上裝修的主流,是以木製品為主的裝修風格。”
劉紹喜一聽,好傢伙,這裝修風格不就是跟我的手藝一樣嗎?
加上那時候廣東燒了一片建築熱潮,深圳速度一直見報,劉紹喜認為現在城市建設和房地產產業有很大的前景,對木製品一定有很大的需求。
他透過去深圳考察,去那些的大樓裡摸過木製地板,認為一定會有市場,於是他拿出所有積蓄,成立了宜華公司,專門生產木地板、木牆板和木傢俱。
因為對木製裝修的大部分需求是在海外市場,所以劉紹喜把這列為主方向,他透過拿訂單、做代工的方式,引來了技術,然後再銷售到海外市場,他跟外國企業做生意時,仍然還是用他的“銷售套路”,試用一年再付款。
當然,那時候的宜華傢俱,完全是經得住的市場考驗的,質量上乘,加上在價格方面有優勢,宜華傢俱很快打開了市場,遠銷東南亞。
二、汕頭第一股
宜華木業的成長方式跟國內大部分企業都不一樣,像劉紹喜還沒有佔據國內市場,就去海外市場乘風破浪的企業很少。
由於宜華傢俱的熱銷,導致了原材料的不足,劉紹喜必須給自己找一個原材料生產基地,他在廣東畫了一個圈,發現廣東梅縣的環境很適合木材的生長,於是他與當地合作,專門種植樹木。
百年樹木,對植物的培育是需要時間的,沒辦法,劉紹喜除了種樹之外,還在緬甸、越南的深山溝壑中調研,確定那裡可以作為宜華引起原材料的基地。
但他對自然生態的保護也做到極致,他給宜華木業定下一個規矩,那便是“砍一株樹,補一株苗”。
劉紹喜所做的這些工作,是因為他的心中,一直想要把宜華經營成“百年企業”。
想要朝著這個目標前進,就必須形成自己的品牌。
所以,劉紹喜還在木製傢俱上,加上中國文化中特有的龍鳳,還把潮繡、玉器、木雕等元素加進去,這樣就形成了宜華傢俱在同行中有極強的競爭力,一舉打開了海外市場,遠銷歐洲、美洲、澳洲。
但是,在木製品行業上,我們有宜華傢俱對海外市場的衝擊,其他國家的同行生意自然不好過。
在2003年,美國的27家傢俱公司對宜華傢俱提起了反傾銷訴訟。
反傾銷訴訟,曹德旺遇見過,任正非也遇見過,面對外國人的無理要求和加大關稅,沒有一個人的膝蓋是軟的,既要戰,那便戰。
劉紹喜從2003年7月,就積極準備材料,第一次開庭,宜華傢俱落入下風。
得知此訊息,劉紹喜自然是悲憤無比,但他還是保持著冷靜的頭腦,第二次準備了無懈可擊的材料,一舉攻破敵人的“老巢”,並且還讓對方降低的關稅。
這次的勝利固然讓人振奮人心,但還有另外一個好訊息,則是宜華集團在2004年,登陸A股IPO,成為了汕頭第一家募集資金最多的上市公司。
當然,2004年的宜華集團,不僅僅是一家做木製傢俱的公司,還是一家集房地產、文化投資等為一身的公司,而這,則得益於劉紹喜的資本運作。
三、潮汕資本教父
劉紹喜的這個名頭可不是白叫的,自從宜華木業成為了民營企業上市的汕頭第一股,他本人,也成為了汕頭最有經驗的運作上市的老闆。
在這樣的盛名之下,劉紹喜的辦公室,早就被其他公司擠破了門,目的則是希望劉紹喜幫助他們上市。
潮汕人熱心腸,但在做生意這塊,總有一句古話是永遠不會變的:無利不起早。
劉紹喜為什麼要幫助他們呢?除了好心之外,還有得賺。
2007年,劉紹喜成立了一家投資公司——華青投資,每當汕頭公司準備上市,華青投資必定火線購入這些公司的股權。
總之一句話,只要這些公司上市,劉紹喜穩賺不賠,因為那時候“新股必漲”的神話還沒有破滅。
透過這番操作,一個清晰可見的宜華系就出來的,潮汕資本教父的名頭,也就出來了。
但是劉紹喜這麼做的目的是什麼?盈利10倍是肯定,但他還有另外一層目的,那便是融資,他拿著這些上市公司的股權去抵押,套得現金,去投資或者去解決問題,都能起到一定的作用。
而且,反覆使用這樣的操作模板,劉紹喜的身家必定也是水漲船高,更何況,在2007年,劉紹喜還運作宜華地產上市,這麼一來,短短三年就有兩家上市公司的劉紹喜,自然是坐穩了潮汕資本教父的位子。
更令人感到瘋狂的是,劉紹喜在山頂之時,他的總資產有850億,戰略投資了120多家上市公司。
一個木製傢俱行業要做到850億的規模,很難達到,但是劉紹喜卻用資本運作的方式,成功登頂了。
四、樓塌得面目全非
成也資本,敗也資本,這句話用在劉紹喜的身上,不為過,但不足。
貪念這艘大船一旦入海,只要船長沒有萌生退卻之意,那便會一直行駛下去,直到油盡燈枯。
在2014年,劉紹喜因為配合調查萬良慶案,得以逃過一劫,但這並沒有給他敲起警鐘,反而在2015年的房地產行業有了衰敗之際時,大舉掉頭轉向醫療領域。
醫療健康行業,是一個投資大,週期長的行業,想要如同房地產行業快速變現是不可能的,但在“風口”之下,每一個人都想起飛。
劉紹喜攜帶著自己的資本聞風而動,一番運作下來,宜華系的概念條上多了“醫療”兩個字,背後則是多了十幾家醫療公司,直接或間接託管的醫院或醫藥大學,則達到了23家。
在這番運作上面,劉紹喜很捨得砸錢,他的收購價大部分是溢價的,在收購之後,還簽下了對賭條約。
從來沒有在這方面吃過虧的劉紹喜,天不怕地不怕,只要有對賭,那就籤。
而在舞臺上風光無限的劉紹喜,背後則是一條脆弱不堪的資金鍊。在2019年,宜華集團公開的債券,到了期限,卻還不起錢,違約了。而且,不是一隻債券,9只中有8只違約。
這揭開了宜華系坍塌的序幕。
另一邊,因為2015年到2019年這段時間,劉紹喜在資本市場的大施拳腳,宜華集團的營收方面有很大一部分來自他的投資,但虧錢是必然的。
在這種情況下,劉紹喜沒有選擇誠實向外界披露,而是夥同公司副總,做了一件不可原諒的錯事:做假賬。目的是為了維持股價不跌,依然保持著宜華集團“外強中乾”的形象。
可惜,在一次次暴雷之下,劉紹喜再也撐不住,而外界也聽到了風聲,相關部門也對宜華系進行了檢查,結果就是,宜華集團,已經資不抵債了。
而劉紹喜則因為做假賬,終生不得再進股市,他的資本教父的位子,就這麼丟失了。
2021年9月3日,劉紹喜名下的股權被拍賣,原本估值8.13億的股權,打了個5.6折,起拍價是4.55億,依然無人問津。
潮汕資本教父劉紹喜也沒有想到,當年想要把宜華集團做成百年企業,如今折戟於資本市場,很難再次翻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