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前最後一個交易日,A股再次收穫萬億成交額,最終追平了歷史最長紀錄。
週五,三大指數集體收紅,滬深兩市全天成交額達13432億元,這是自今年7月21日以來,第43個交易日成交額突破萬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以來連續43個交易日成交額突破萬億元,已經和2015年牛市時期歷史紀錄齊平,此前2015年5月8日至7月8日連續斬獲43個交易日突破萬億元水平。
成交額連續破萬億是牛市的前奏嗎?這一次和2015年牛市時期又有什麼不同?業內分析人士認為,當下上市公司數量多達4467家較2015年同期增加了上千家,流通市值也更大,加之北向資金、量化交易等均較以往貢獻交易量更大,後續A股單日持續成交額突破2萬億才需要警惕。
萬億成交額追平歷史,牛市的節奏?
9月17日,A股三大指數尾盤集體收紅,兩市成交額13428億元,區間換手率3.28%,成交額已經連續第43個交易日突破1萬億元,追平了歷史最長紀錄。
資料顯示,2015年5月8日至2015年7月8日間,兩市交投活躍,連續43個交易日成交破萬億。期間上證指數一度在2015年6月12日盤中,站上了5178點高位,這是2007年以來的最高位。
今年以來,股市結構性分化深度演繹,普通投資者收益獲得感並不明顯,但A股連續成交金額卻接近2015年牛市時期水平,會是牛市前的節奏嗎?
銀河證券策略分析師曾萬平對記者表示,成交金額持續超萬億,與牛市沒有必然關係,與2015年的情況也不具有可比性。
曾萬平認為,現在這一階段的成交量上去,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一是,股票數量變多,現在A股市場已經有4467家,相應的流通市值也更大,而2015年不足3000家。
二是,科創板、創業板的漲跌幅放寬到了20%,這也可以貢獻一部分的交易量。
三是,量化交易的貢獻,現在還沒有準確的資料測算量化交易的佔比,但是市場目前較為認可的量化交易佔比大概在20%左右,這也比之前的有所提升。
另外,中原證券研究所負責人牟國洪認為,2015年牛市和成交量放大與槓槓資金有比較大的關係,特別是外部配資起到了比較重要的助推作用。相比而言,2021年以來連續43個交易日破萬億更加健康且可持續。
東莞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楊博光分析,一般市場定義,股市走“牛”是需要配合相應的大量資金入場來驅動行情,最終以漲幅情況稱呼。目前,市場得到“量”的配合,這僅說明當前處於醞釀“牛市”的路上,確認“牛市”與否更需結合包括原料價格、物價、央行後續貨幣政策等多方因素的考量。
楊博光表示,既然提到牛市,值得深思的是,“牛市”不僅僅意味著指數漲跌,更包含著居民財富配置需求、股市市值佔整體國民經濟比重增加、股息對再投資再消費的實際經濟貢獻度等更多的不同涵義。
“現在市場分歧較大,當市場多空雙方博弈時,成交量會顯著放量,而指數變動不大。近期市場板塊輪動迅速,板塊間資金切換貢獻了較大成交量;另外,量化資金的貢獻度加大;最後,樓市等散戶資金入市”,對於此次市場成交額高企的原因,粵開證券研究院首席市場分析師李興對記者分析時表示。
李興表示,從成交貢獻比例來看,兩融個股在8月的日均成交額較7月提高了8.4%,而同期非兩融個股提高了18.3%,表明近期市場的成交活躍度回暖主要是來自於非兩融個股,即散戶的成交。在“房住不炒”總基調之下,政策難以大幅放鬆,房地產投資機會減少,而各類利好政策之下,股市吸引力相對較高。
記者還注意到,中金的報告稱,歷史上單日5%以上的換手率可能反映情緒過熱且有回撥風險,如果後續市場成交額進一步上升至單日2萬億元(或持續高於1.8萬億元)可能相對值得警惕。
與2015年牛市有什麼不同?
就交易規模持續時間上來說,這次的A股已經追平歷史。另一方面,就交易的特徵或具體表現而言,它與2015年存在不少的差異。
李興認為,此輪連續43個交易日成交額超萬億與2015年相比,一個典型的差異是北向資金的交易佔比提升較大。伴隨著金融行業進一步對外開放,北向資金交易佔比有較大提升,2021年7月和8月這一佔比資料為10.89%、10.29%,而2015年4月和5月資料僅為0.52%、0.48%。
券商中國記者梳理發現,除了北向資金交易佔比的差別之外,此輪萬億成交額與2015年相比在換手率、熱門行業、板塊成交額方面也有差異。
2021年萬億成交額區間,市場換手率在3%到4%之間波動,而2015年在4%到8%之間波動。
銀河證券策略分析師曾萬平表示,根據歷史規律,成交量高一般會出現在牛市的中後期。現在超萬億的成交量不算太高。“如果成交量持續超過2萬億就要注意了。從換手率來看,現在的換手率為3%多一點,2015年巔峰時換手率達到了5%到6%。”
中金報告認為,歷史換手率均值是良好的參考指標,其所對應的A股合理成交額已突破1萬億元。隨著市場自由流通市值的擴張,相對歷史較高的成交量可能持續較長時間。除了股票市場本身的增值,近年IPO和再融資也帶動上市公司數量增加和股本擴張,A股自由流通市值逐年提升並已突破40萬億元。
歷史上A股自由流通市值對應的換手率具有均值迴歸的特徵,以2.57%的歷史換手率均值所計算的理論成交額已突破1萬億元,因此近期交易日成交突破萬億元可能是正常現象,並非類似2015年的情緒亢奮期。
2021年萬億成交額區間,深市成交量高於滬深,而2015年期間是滬市成交量高於深市。此外,今年以來43個連續成交額破萬億的日均交易額還沒有超過2015年的水平。
從行業交易量來看,2015年期間成交量較大的行業包括非銀金融、機械裝置、化工、計算機等。2021年區間成交量較大的行業則是化工、電子、電氣裝置、有色等。
日賺3億,券商成為最直接大贏家
連續43個交易日單日成交量超過萬億元,最直接的大贏家非券商莫屬。若按照行業平均淨佣金率萬分之三估算,券商行業日均佣金收入達到3億元。
今年上半年,在市場環境向好之下,證券公司行業整體經營情況較好,收入和利潤均同比增長。根據證券業協會統計,今年上半年139家證券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324.14 億元,同比增長 8.91%,實現淨利潤902.79億元,同比增長8.58%,其中125家證券公司實現盈利。
業內人士認為,在火爆行情推動下,股票市場交易額維持高位,融資融券規模也處於高位,證券公司經紀業務仍然具備較強的增長動力,尤其是頭部券商有望收穫業績的穩步增長。
儘管成交火爆直接使得券商傳統經紀業務收益,不過,行業內經紀業務佣金率有持續下滑壓力,業內人士認為,可能在火熱成交行情之下,將更多推動券商財富管理轉型步伐。
東莞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楊博光分析,如果單純以成交額去計算,2021年上半年日均股票成交額為9120億元,同比增長了19.95%,日均股基成交額為9808億元,同比增長21.17%,2021年上半年佣金率卻較2020年同期下降萬分之0.25,而證券行業2021年上半年實現代理買賣證券業務淨收入為580億元,同比只增加了10.95%。而且,增加部分還包含了大量金融產品銷售等財富轉型業務收入。
“單純靠成交額增長為券商帶來的收益增長可能不大,更多的是高流動性市場高風險偏好下帶來財富管理產品的業績向好,”楊博光表示,後續隨著行業競爭加劇下佣金率持續下降,萬億成交額只能維持經紀業務收入不減少,真正影響經紀業務收益的可能是財富管理業務規模的增加。
實際上,隨著券商積極向財富管理業務轉型,經紀業務逐漸向金融產品代銷、資本中介業務拓展,金融產品代銷和資本中介收入佔比提升。
今年上半年,證券行業合計實現100.5億元的代理銷售金融產品收入,同比增幅高達117.28%,半年完成了去年85%的代銷收入規模。
粵開證券研究院首席市場分析師李興對記者表示,股票基金成交火熱,券商將顯著受益於財富管理賽道的成長和轉型,基金代銷業務方面,雖然銀行和第三方網際網路代銷優勢顯著,但券商的權益產品代銷市場空間十分廣闊;投資業務層面,券商的投資能力優秀,自營和子公司投資、投資顧問等方面有望形成利潤貢獻。
李興認為,下半年以來市場交易活躍度提升,且證券公司中期業績向好,而估值整體偏低,券商股形成了估值修復的土壤,利於財富管理賽道市場認可度提升以及進一步轉型。
楊博光分析,未來,萬億成交額在A股市場中或將成為常態化,儘管佣金率持續下行,但是遠超往年的日均成交額會彌補差距,各家券商經紀業務收入將會得到重大提升,後續除了看重對機構、核心客戶的服務外,更會加重在一般投資者教育活動。同步受益的還有,高流動性下的資管、投行業務,以及流動性偏好下的自營與信用業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