遍處豐收望,資訊惠農忙。田間地頭裡,農戶們巧用“黑科技”,坐在家中管理萬畝種植園,同時也讓千里之外的消費者隨時隨地瞭解種植動態;直播間裡,依託5G+高速網路,農民一部手機、一個支架,實現增收致富;產業園裡,大資料平臺實現購種管收,打通了人才短缺“堵點”,助力農產品走出“國門”……
近年來,中國電信持續實施農業生產智慧化工程,加快推廣雲計算、大資料、物聯網等新一代資訊科技與現代特色種植產業深度融合,助力農業數字化轉型升級。透過構建智慧農業種植體系、產品溯源體系、電商直銷體系和高效物流體系,既保障了產品品質,又降低了經營成本,更提高了經濟效益,讓農民從“會”種地變為了“慧”種地,加快了產業振興的步伐。
“雲上農業”好幫手 坐在家裡種莊稼
眼下,並不是番茄的栽培季節,但是在烏鎮譚家灣雲上農業試驗場雲棚系統試驗區裡,來自山東省壽光市的西紅柿長勢喜人。中國電信浙江公司在烏鎮打造了國內首個“雲上農業”樣板間,利用中國電信的雲計算、5G等技術,形成了“雲+5G”的智慧農業生產模式。在賦能試驗區的過程中,中國電信充分發揮雲計算高可靠性、按需部署、動態可擴充套件、高性價比等優勢,為試驗區打造出雲鵬系統資料方艙。藉助該資料方艙,試驗區內的土壤溼度、環境溫度、陽光強度等各項資料指標均可實時“上雲”,工作人員只要開啟手機螢幕,就可以獲得何時澆水、施肥等相關資訊,真正實現從“會”種地到“慧”種地的華麗轉身。“現在這個棚的六七畝地,我們三四個人就能幹得來,如果在以前,這六七畝地得七八個人。”大棚裡工作人員胡佃明這樣說道。
同樣,在武夷山的燕子窠生態茶園裡,福建公司為茶園安裝了5G物聯網探針採集器、5G全景攝像頭。茶農和科技特派員可以透過手機裡的物聯網監控平臺實時監測茶園生長環境資料以及光照度、溫溼度、土壤pH值等資料,同時,透過對採集的資料進行分析,進而實現調溫、調光、換氣、自動灌溉、自動放風、自動捲簾等自動控制,使傳統農業更具“智慧”,讓農戶對作物成長情況“一目瞭然”。消費者也可以隨時透過網路觀看農作物的種植過程,看農作物生長過程中的用藥、施肥情況,真正實現了“食以安為先”。
中國電信技術人員在武夷山燕子窠生態茶園除錯物聯網裝置
目前,中國電信“雲上農業”發展蒸蒸日上,在全國各地遍地開花,藉助雲計算、邊緣雲、5G等數字技術,為農業的各個領域破解智慧化、數字化的密碼,推動了中國農業產業智慧化升級。
資料平臺量身造 特色產業“開顏笑”
在雲南,茶葉是一塊金字“招牌”,但近年來雲南茶葉也面臨著產銷規劃不明的現象。作為通訊領軍者,中國電信不斷強化智慧技術、網路技術、資料庫技術在茶葉種植領域的應用,打造了一套成熟的“茶葉大資料資訊平臺”,有力推動了雲南省農業領域的新舊動能轉換,為鄉村振興貢獻力量。
“茶葉大資料資訊平臺”透過採集和管理茶葉種植、加工、品種、管理、基地和茶葉企業等資料,形成知識圖譜,為茶農提供茶產業市場態勢感知、幫助其合理進行產銷規劃,從而實現經營網路化、管理資料化。此專案已入選雲南省農業廳“2021數字農業典型案例”,中國電信已經在普洱、保山等部分茶葉生產集中州市啟動規模試點推廣工作。
在聞名於世的“中國菠蘿之鄉”徐聞,近年來因種植結構單一、市場流通渠道不暢、加工率低、資料不對稱等原因,菠蘿鮮果滯銷現象時有發生。為解決徐聞菠蘿“產業之痛”,中國電信為產業園全力打造了國內首個經營主體數量過萬級的菠蘿產業大資料平臺。平臺以大資料為牽引,圍繞菠蘿產業構建了“1箇中心+3個子系統”的產業資訊化體系,為徐聞菠蘿產業提供了種植成本效益、產能預測分析、菠蘿最佳投入產出模型等輔助產業決策的各類經濟指標,助力徐聞菠蘿產業結構、供銷結構升級。
徐聞菠蘿現代農業產業園科技館
除了茶葉、菠蘿外,中國電信充分發揮農業資訊化優勢,聚焦地方特色產業資訊化平臺建設,為陳皮、遲菜心、水晶梨、蘭花、青梅等產業園大資料平臺落地提供了支撐保障,有效提升了地方特色產業核心競爭力,為數字種植注入了電信力量。
農戶產品賣得“俏” 數字助農效益好
暮秋時節,廣西恭城縣紅巖村柿林遍佈,紅彤彤的柿子燈籠似的掛滿枝頭,映在一張張農家人笑臉上。村民們摘果、收果、賣果,豐收的喜悅充盈在每個人的心頭……恭城瑤族自治縣近年來積極推進“瑤韻柿鄉”田園綜合專案建設,依託中國電信提供的5G+高速網路,村民們在網上學習施肥、灌溉、病蟲治理等科學種植方法,實現了恭城月柿智慧化種植、高品質出產,快速推進恭城農業農村資訊化發展。
“電信網路很快,我們隨時隨地都可以做直播來銷售月柿。”一部手機、一個支架,成為農民增收致富的“新農具”,一個個活躍在月柿間的身影,果農何登相就是其中一員。近年來,他透過網路平臺銷售了上萬斤月柿,今年,他又特地開通了幾個天翼號碼供直播銷售月柿使用。藉助網路直播將恭城月柿銷售到各地,成為果農們致富增收、實現鄉村振興的“金鑰匙”“加速器”。
而在廣西田林縣,四十多歲的王大吉臉上也綻放著燦爛的笑容,今年他從鄉民們手中收購的農特產品透過中國電信旗下天虎雲商的幫扶頻道,銷售額又有了大幅提升。2014年,35歲的王大吉從廣州一家IT企業辭職,回到家鄉田林縣創立百鄉拾味電子商務公司。據王大吉介紹,現在他在電商平臺的年銷售額達到三千萬左右,依託中國電信旗下的天虎雲商平臺一年能賣到一千五百萬到一千八百萬左右。當地特產不僅透過網路走出大山,還賣出了好價錢。“以前八渡筍一斤十幾塊,現在可以賣二十幾塊。”王大吉銷售的產品主要是鄉民們種植的姬松茸、山楂片、八渡筍等農特產品,這些曾經藏在深山人不識的農產品,如今得到越來越多消費者的“賞識”。
近年來,中國電信打通了天虎雲商、翼支付、積分商城、“歡GO”APP等各類自有電商平臺,透過支付優惠、定向滿減優惠、積分兌換等方式,面向中國電信海量平臺使用者,幫助銷售助農產品。“銷路打開了,收益增多了,真的是再開心不過的事情了!”村民們表示。
恭城瑤族自治縣村民正透過電信5G網路直播銷售柿子
農業生產智慧化是中國電信運用數字化技術,聚焦農業生產領域,助力鄉村全面振興的重要行動之一,中國電信將繼續發揮企業資訊化能力優勢,結合公司“雲改數轉”戰略,以5G、雲、物聯網等能力為底座,聯合行業生態與合作伙伴持續打造各類智慧化應用,為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注智賦能,為早日實現農民富、農村美、農業強的美好圖景貢獻電信智慧和力量。
文章來源:中國電信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