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萬元買什麼車是太多家庭都曾糾結過的選車經歷,通常這種糾結還會伴隨著寬泛的品牌區間、籠統的配置需求以及多家庭成員間的需求有所差別。但是有一類車,見證了老三樣、新三樣的歲月更迭,也成功躋身到新時代的“精三樣“,那就是韓系車。憑藉著不錯的顏值、可靠的品質以及有競爭力的價格,這個價格區間內始終都有它們的身影。
本期我們將透過詳盡的對比看看全新一代起亞K3和現代伊蘭特之間的不同,以一場針尖對麥芒的較量解決掉10萬元買什麼車的糾結。
對比車型:
全新一代起亞K3 2021款 改款 1.4T DCT GT-Line智駕運動版 13.18萬元
現代伊蘭特 2021款 240TGDi DCT LUX尊貴版 13.28萬元
我們儘可能選擇了兩款價格接近的款型和配置,分別是全新一代起亞K3的頂配以及現代伊蘭特的次頂配,或許會有人說買這個價位的人還是會看中低配車型,實則不然,豐富的配置以及在外觀環節肉眼可見的高低配差異,都會將消費者引入配置更高的車型,按照當下的市場優惠力度,兩車優惠後的價格還是能被大多數人接受的。
作為一款定位清晰的緊湊級家轎,大家所關心的顏值也是設計師反覆取捨後的最終呈現,兩款車型給我們帶來了截然不同的視覺體驗。全新一代K3在設計方面延續了起亞家族式的設計語言,少量運動化的點綴讓它能夠牢牢抓住普羅大眾的審美去向,年輕不失穩重、運動兼顧家用,這是很多人看到全新一代K3的第一眼印象,以大眾審美的標準來看,全新一代K3的”家轎“適配度更高一些,無論是男主人還是女主人抑或是一同居住的老人,在顏值方面都會投出”順眼“的一票。說它老少通吃,一點也不為過。
現代伊蘭特的設計將韓系設計的標籤變得更具風格化,更具辨識度,它的亮相就像是偶像明星現身某機場,圍觀過來的都是賣力表演的低齡粉絲,不可否認的是這樣的行為會引來超高的回頭路,並且會逐步演變成大規模圍觀現場,這也正是這輛伊蘭特的設計亮點所在。犀利的線條、低矮的車身以及車側富有想象力的摺痕,在它身上,每一個部分單拿出來都能刨析個所以然出來。在專業的維修技師來看,這輛車如果發生剮蹭,鈑金的難度可見一斑。這是全新伊蘭特給大家留下的印象。
在配置層面,尤其是到了各自高配甚至頂配的車型分佈,豐富的駕駛輔助硬體遍佈車身,泊車雷達、毫米波雷達以及單目攝像頭都是為各自的L2級自動駕駛服務的基礎設施,全LED光源帶有自適應遠近光功能的自動大燈也都出現在兩者的配置清單中。甚至二者的燈腔內部結構都出奇的採用了反射式燈碗的設計,由此帶來更加均勻的夜間照明效果。但是買車,尤其式10來萬的預算,按照精打細算的方式,還是全新一代K3給的更多一些。
到了內飾環節,兩車的分界點就變得更加清晰了。先來說全新一代K3,人畜無害的設計風格視覺效果延續了外觀設計,走的依舊式穩妥的大眾路線,熟悉的功能區擺放以及熟悉的操作習慣,坐進全新一代K3的內飾,你完全沒有必要檢視說明書,觸手可及的功能區和儲物區都已安排就位。當然,你也可以選擇透過語音喚醒的方式,完成車內絕大部分的功能使用。
現代伊蘭特的內飾在你坐進車內的一瞬間,彷彿有穿越到某款德系車型的錯覺,環抱式座艙以及貫穿中控臺的空調出風口造型,在它的內飾設計上,你既可以看到近乎連屏的液晶螢幕,也能看到造型獨特的四輻方向盤,還能看到主、副駕駛清晰的隔斷,以及大量鋼琴烤漆材質的應用。如同外觀一樣,現代伊蘭特在設計方面是用力過猛的,是想要展現太多設計靈感的。但是這對於一款家用轎車而言,是大可不必的,在這個設計做減法的時代,現代伊蘭特的內飾想要傳遞的資訊實在是多到令人感到凌亂。
當然,在配置和空間層面兩者也是有著些許的差別。在售價佔了小幅優勢的前提下,全新一代K3採用了直接式胎壓監測,能夠顯示具體數值。現代伊蘭特採用了成本更低的胎壓報警,不夠直觀。同時,全新一代K3多出了更加使用的併線輔助系統,全速自適應巡航也要比伊蘭特的定速巡航來的更加高階。
在空間方面,伊蘭特有著資料上的優勢,但是1-2cm的資料優勢在實際乘坐感受面前,就可以忽略不計了,兩車實際駕乘體驗趨同,起亞在空間靈活性上的表現也更加出色一些,像車內氛圍燈、後排出風口這些提升車內檔次感的裝備也要比伊蘭特來的更實在一些。
最後說動力,兩款車型同為i-GMP平臺下的產物,1.4T渦輪增壓發動機在調校上相差10馬力,其餘資料完全一致,但是輕量化方面,全新一代K3表現更加出色,加之更大容積的油箱,在燃油經濟性相差不大的情況下,它的續航能力更加出色一些。
總結:全新一代K3和現代伊蘭特屬於同平臺產物,價格上全新一代K3有著小幅的價格優勢,同時結合自身定位,配置以及整體檔次感營造方面,它的表現更加均衡一些。現代伊蘭特的設計的確有些用力過猛,甚至可以用浮誇來形容,它的受眾面相比全新一代K3而言,一下窄了不少。而且從整體的橫向對比來看,10來萬預算,全新一代K3均衡的實力以及老少通吃的能力更能在這個價格區間能佔有一席之地,現代伊蘭特抓住的只有年齡較低的消費人群,與實際的車型定位尚有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