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中華民國臨時政府成立的時候,規定:改用公曆,“以黃帝紀元四千六百九年十一月三日,為中華民國元旦”。從此,元旦這一天因為是中華民國的開國紀念日,便成為重要節日之一——元旦節。“元”即開始、第一、老大,“旦”是個象形字,即太陽剛從地平線上升起,也就是一天中人們最早起來活動的時候,兩個字連起來,就表示一年之中最早的時間。
那麼,問題來了,請問古人也過元旦節嗎?古人又是怎麼過元旦節的呢?
古人也過元旦節嗎?回答是肯定的。別看東西方國家都過元旦節,不明真相的人們會誤以為元旦節和聖誕節一樣,也是從西方過來的舶來品,其實不然,元旦節可是土生土長的中國貨哦。
據《晉書》記載,早在三皇五帝的時侯,“顓帝以孟夏正月為元,其實正朔元旦之春。”這麼算起來,元旦離現在可是有4-5000多年的歷史了哦。也有人會說,顓頊帝離我們太遙遠了,那麼,根據孔子刪定的《尚書·虞書·舜典》記載:“月正元日,舜格於文祖”,意思是說:正月的一個黃道吉日,舜在堯的太廟裡,接受了禪讓的冊命,登基為帝。舜登基之後,第一件事便是祭祀天地和先帝堯,從此,人們便把這一天當年一年的開始,即正月初一,也就是“元正”。
顓頊絕地天通
當然,古代的正月是根據農曆來計算的,而最早有文字記載的農曆卻非《夏小正》莫屬,因此,據儲存在《大戴禮記》中的《夏小正》記載,夏朝實行依據北斗星斗柄所指的方位來確定月份的方法,把一年分為12個月,夏代的正月又叫孟春月,即一月,也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正月,那麼元旦,也就是正月初一。後來,隨著朝代的更替,據司馬遷《史記》記載:商代以十二月初一為元旦,周代以十一月初一為元旦,而秦代卻是以十月初一為元旦。直到漢武帝的時候,我們的這位大漢天子怒吼一聲,都別給老子折騰了,重新又恢復了老祖宗的歷法,以正月初一為元旦。從此,元旦定在正月初一的習慣,自此延續下來,直到清末為止。
《大戴禮記·夏小正》
1949年9月27日,新中國成立前的第一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在北京隆重召開,在決定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同時,一眾開國領導們也決定與時俱進,採用世界通用的公元紀年法,即我們所說的陽曆。當然,為了區別古代的元旦和現在的元旦,又鑑於二十四節氣中的“立春”恰在夏曆正月初一的前後,因此便把夏曆正月一日改稱為“春節”,而把公曆1月1日定為新年的開始——也即“元旦”。
前面,我們已經回答了第一個問題——古人也過元旦節嗎?現在,我們接著來回答第二個問題——古人怎麼過元旦節?
古人怎麼過元旦節?不同朝代的人們可是有不一樣的回答哦。為了把這傳統的節日儘量過得不傳統,每一個朝代的人們可都是絞盡腦汁、挖空心思,在神洲大陸上颳起了一股又一股時尚之風。
(一)先秦時期的儺戲
首先出場的是先秦時期的——“儺戲”。“儺”乃人避其難之謂,意為“驚驅疫厲之鬼”。從原始社會,直到夏商周時期,儺戲一直都流傳甚廣。古人認為,“年”乃是一隻怪獸,為了驅趕他,於是因此,在過年的時候,大型“儺戲”就不可避免了。元旦時期的儺戲場面一般都很大,據《後漢書·禮儀志》記載,當時的儺戲要用120名穿皂服的少年,手持大鼗(táo,即撥浪鼓)助興,有戴面具披熊皮的各種方相與十二個年獸一同起舞;最後由騎兵驅趕著用木頭製做的代表疫病的各種年獸的雕像扔到洛水裡燒掉,總之場面非常隆重。
貴州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儺戲
(二)漢朝時期的大朝會
接下來到漢朝之後,這個被他父皇稱為“非常之事必待非常之人”的少年天子漢武帝繼位之後,除了各種政治、經濟、軍事上的改革之外,對一般司空見怪的各種風俗肯定也是不願墨守成規的,於是,又是一通劈里啪啦的改革:首先,他是歷史上第一個給自己取年號的皇帝,公元前140年,漢武帝取年號“建元”,以後還用了好些個年號,如“元光”、“元朔”、“元狩”、“元封”……等等。特別是到了正月初一的這一天,除了傳統的儺戲之外,漢武帝還發起了個“大朝會”,也稱“正旦大會”。每到這天,文武百官都要到指定的地點在朝會上向天子賀禮,據史料記載,東漢時大朝會的地點就設在洛陽城的德陽殿。
大朝會的時候有一套極其繁瑣的規矩:首先是在京的文武百官和外國使節要依次上殿為皇帝拜賀;其次是遠道而來的地方的郡守和諸侯國也都要向皇帝拜賀,同時進行呈交文書的專案(這文書代表著地方一年的收支情況);最後,作為對文武百官朝賀的答謝,漢武帝在“正旦大會”之後往往會賜下酒宴,舉行“百戲”。據文獻記載,宴會之時,通常“作九賓徹樂舍利,從西方來戲於極”,也就是說,一邊吃吃喝喝一邊欣賞歌舞和節目表演,有點類似於現在的年歡晚會。那時侯的節目表演有奏樂和百戲等,甚至有幻術表演,也就是我們現在通稱的雜技和魔術——“障日畢化成黃龍長八丈,出水遊戲於庭”,想必是非常熱鬧的。
漢代百戲的雜技表演
看完了大一統的盛漢,我們再來看一看分裂時期的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的人們又是怎麼過元旦的。
(三)三國兩晉南北朝
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除了沿襲上古傳統之外,最大的特點就是,農村也開始上行下效推廣起祭祀迎春、喝酒、鞭春牛的活動了。
據《初學記》記載:“子婦曾孫,個上椒酒於家長。”也就是說,在元旦的時候,子孫後輩要向長輩敬獻花椒酒,寓意著了孫昌盛。除此之外,如果出門拜賀,人們也會提上一罈柏酒,這是一種由柏樹葉浸泡而成的酒,寓意著松柏常青,祝您身如松柏、健康長壽的意思。在家喝花椒酒,出門送柏酒是當時的一種習慣。
三國兩晉南北朝人喝花椒酒場景
而周代為慶祝元旦就開始流行的祭祀迎春、鞭打春牛活動也在三國時期,由地方政府普及到了農村的每一個角落:每年夏季,首先由中央曆法部門,一般是欽天監,預測出來年立春的準確時間,並根據年月干支,決定取哪一方向的水土做成一條土牛和一尊句芒神的造型。接著,各級地方政府都按照這個規定和樣式,也如法炮製好一套。到了立春那天,皇帝率領文武百官在都城先農壇前迎春鞭牛,各級地方長官和佐二隨員帶領百姓在城郊迎春拜牛。如果立春在農曆臘月十五之前,句芒(神話中的春神,也叫木神,主管樹木的生長髮芽)就站在土牛的前面,表示農事早;如果立春正值歲末年初之際,就讓句芒和土牛並列,表示農事平;如果立春在正月十五以後,句芒就被安放在土牛身後,表示農事晚。在平均文化水平不高、一般老百姓大字不識一籮筐的古代社會,大多數農民其實就是根據這些不同的排列順序來掌握立春的大概時間,從而進行新的一年的農事準備的,所以土牛也叫“示農牛”。
鞭打春牛是一個極其隆重而熱鬧的場面,按照貫例:一般是首席長官用裝飾華陽的“春鞭”先抽“春牛”(泥塑)第一鞭,接著按照官職大小、排位高低,眾人依次上前鞭打。等到春牛被打得稀巴爛後,圍觀的農民群眾一擁而上,爭著搶奪春牛的碎土,據說把這種土扔進自己田裡,今年就會獲得豐收。此外,亦有地方用紙紮春牛的,並預先在“牛肚子”裡裝滿五穀,等到“春牛”被鞭打破了之後,原先裝在春牛肚子裡的五穀就會流出來,亦是豐收的象徵。
古人元旦節鞭打春牛場景
清朝後期,封建政府已不再把農事放在重要位次,迎春鞭牛的儀式於是逐漸廢弛,農民們便自己組織這些活動,加上自己的創新,使鞭打春牛這項元旦活動更加熱鬧,增添了抬著句芒神和春牛遊行、唱迎春歌等許多內容。春牛都享受披紅掛綵、招搖過路的待遇,雖然最終不免被你一鞭、我一鞭打得稀爛。這種風俗,一直流傳到民國。
從三國兩晉南北朝往下而來的朝代可就更好玩了,首先是號稱萬國來朝、榮耀萬年的大唐氣象,接著是號稱近世中國、視唐為孤陋寡聞的富宋。這兩個朝代既然如此繁華,在元旦節上可就更不馬虎了。
(四)唐代的春盤
唐代由於統治階級的重視,除了把以前朝歷代的各種元旦習俗都繼承了之外,似乎更加註重吃飽喝足,據龐元英《文昌雜錄》卷三記載:“唐歲時節物,元日則有屠蘇酒、五辛盤、膠牙場。”可見,在飲酒上,唐代主要以屠蘇酒為主,這是從南朝開始,興盛於唐的風俗。屠蘇酒的來歷眾說紛紜,唯一可以確定的是,這種酒是藥酒的一種,以起到治病防病的作用,東晉有名的道士葛洪,就曾經用細辛、乾薑等炮製過屠蘇酒。
所以,我們下面著重介紹一下五辛盤:五辛盤是用大蒜、小蒜、韭菜、蕓薹、胡椒等五種辛香之物拼在一起的食品,可散發五臟的渾濁之氣,具有一定的醫療保健作用。唐代著名的醫學家孫思邈就曾經在《食忌》中寫道:“正月之節,食五辛以闢病氣。”另外,在孫大醫師的另一本書《養生訣》中也寫道:“元日取五辛食之,令人開五臟,去伏熱。”按照《黃帝內經》中的觀點,元旦之際,寒盡春來,正是易患感冒的時候,用五辛來疏通髒氣,發散表汗,對於預防時疫流感,無疑具有一定的作用。當然,必須說明的一點是,當時的胡椒可是一種很珍貴的佐料,是隻有上層貴族才用得起的奢侈品。因為這貨中國不產啊,是地地道道的舶來品,直到到宋代,也只有廣東地區有,且產量極低。大量的胡椒依然依靠從西域進口。所以這玩意在達官貴人手裡相當貴重,在中世紀歐洲甚至跟黃金等值。比如,唐代宰相元載,因為廣結黨羽又貪得無厭,被處死前抄家時,光從他家裡抄出來的胡椒就有800石,換算成現代的單位就是60多噸。
看完了唐,我們再來說說五代十國和宋代的元旦節。
(五)五代十國到宋代
一說到五代十國的元旦節,首先咱就不能不提一下時下過年唯一跟古代沒有什麼變化的一項習俗,貼春聯。
有人說這貼春聯古以有之,但說不出個所以然,也有人說,東晉大年三十,大名鼎鼎的書法家王羲之就在自家門上貼過自己親筆寫的詩詞。但不管怎麼說,正兒八經地專門因為春節而寫對聯的,就不得不說說五代時期的後蜀亡國之君孟昶,別看五代十國的國君大多數治國能力不行,但在舞文弄墨方面卻還挺擅長的,比如同一時期的李景李煜父子。別的咱也不多說了,話說在蜀國滅亡的前一年除夕,蜀國後主孟昶命學士辛寅遜在桃符板上寫兩句吉語獻歲,沒成想這辛大學士半天也寫不出幾句象樣的話來(估計快亡國了,實在是無吉可慶,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於是,孟昶因為嫌棄其詞不工,就自己提筆寫下兩句“新年納餘慶,嘉節號長春”(見《宋史·蜀世家》),這便是我國最早的一副有史可證的春聯。
自從孟昶投降北宋之後,這元日貼春聯的習俗在民間就漸漸流行開來了。直到明朝攻下南京之後,朱元璋更下令家家戶戶過年時必須貼春聯,甚至自己元旦節這天微服私訪的時候,還給一戶人家寫過春聯,由於對方是閹豬人家的,所以朱元璋的上聯寫道:“雙手劈開生死路”,下聯對道“一刀斬斷是非根。”
古人貼春聯迎元日
宋代怎麼過元旦呢?最讓人歡迎的莫過於放假了。時人吳自牧在《夢梁錄》中有提到“正月朔日(初一),謂之元旦,俗稱為新年。”《野客叢書》中說“國家官私以冬至、元正(元旦)、寒食……為大節日,七日假。”這可以說是中國最早的黃金週了。
反正閒著也是閒著,為了防止老百姓們閒下來無事生非,做出一些有違道德倫理的事來,於是乎,政府允許老百姓們從元旦這天開始,可以連續三天參與一種叫做“關撲”的遊戲。所謂“關撲”,就是一種帶有賭博性質的遊戲,就好比我們現下春節沒事可幹的時候叫上幾個親朋好友來自已家打點小牌樂呵樂呵一下的活動。關撲中,參與遊戲的雙方約定好價格,用銅錢在瓦罐內或地上擲,根據錢的字幕的多少來判定輸贏,贏的人可折錢取走所撲的物品,輸的人要付錢。當然,對於達官貴人來說,銅錢可引不起他們的什麼興趣,所以有的關撲的賭注就下得比較大了,比如車馬、地宅、歌姬、舞女,都可以作為賭資。在此慎重奉勸各位一句,小賭怡情,大賭傷身,千萬別做有違國法的事情。另外還有關撲購物方式,有點類似於我們現代的抽獎活動。
宋代老百姓“關撲”購物
當然,除了放假和允許公開賭博外,北宋時期的元旦節,前朝歷代該有的習俗它也一項不落下,京城的許多繁華街道上都要結綵棚,擺放帽子、梳子、珠翠、首飾、衣著、花朵、領抹、靴謝、玩具之類的商品,還有舞場歌館,車馬來往,絡繹不絕。同時,隨著貿易往來的頻繁,許多西域的飲食風情也進一步地滲透到漢人的飲食中來,比如,元旦節這天,很多家庭都會吃一種叫做素餅的東西。《東京夢華錄》中就記載著:”(元旦的開封)皆煎術湯以飲之,並燒蒼朮,又闢除疫癘之氣。”許多人家還“用柏一枝、柿一枚、橘一枚,就中擘開,眾分食之,以為一歲百事吉之兆。”如此看來,北宋的元旦節還真是到處流光異彩,熱鬧非凡。
前面我們已經看過以漢人為主的朝代的元旦節了,現在我們來看看以少數民族為主的元代和清代統治者,他們又是如何過元旦節的呢?
(六)元代的白色元旦節
首先,從漢代以來的大朝會依然熱熱鬧鬧地舉行著,晚上游燈賞燈、元宵春捲一樣不少,並且更加繁榮,畢竟,元代也是中國歷史上疆域更廣闊的一個朝代,所以下面的屬國也就更多了。有元代詩人貫雲石的元曲為證“[北正宮端正好]一聲鶯報上林春。五更雞唱扶桑曉。賀三陽萬國來朝。踐天街車馬知多少。端的便塞滿東華道。”
如果要說元代元旦節與歷代最為不同的,當然是在著裝上面。大家都知道,漢人過年過節喜歡紅色,表示吉慶,同時討厭白色,所以在有人仙逝的時候才著白色;而元代是蒙古族建立的朝代,蒙古族尚白色,認為白色象徵著高貴、純潔和善良;也喜歡“九”字,表示多或者豐滿的意思。在一本有名的《馬可波羅遊記》中曾經記載了馬可波羅來到中國,見到蒙古大汗後的情景,同時也不乏對當時蒙古人的習俗的記載。據馬克波羅遊記記載:蒙古人把一年之首的正月稱之為白月,因此,元旦這天,依照自古以來的習俗,由蒙古大汗率領一切蒙古臣民,從正月初一開始全體‘服白衣’、‘皆白袍’,互相饋贈白色之物。元旦這天,元朝各地蒙古部落紛紛向蒙古大汗進獻九十九頭白色的馬匹和駱駝,臣屬國大汗還要進獻九十九頭白色的大象。現在請大家閉上眼睛細想一下,元旦那天,數處入貢的白馬十萬餘匹,大象五千多頭,用錦衣裝飾,背上各揹著二個精美的寶匣,裡面滿盛著供宮廷需要的一切金銀器皿甲冑等等,另外有無數駱駝身被錦衣,負載著日常必需品,全部羅列隊伍到大汗跟前,簡直讓人大開眼界,堪稱世界奇觀。
(七)清代的元旦節習俗
清代的元旦節,也許是因為歷朝累積疊代的緣故,較其他朝代更為繁瑣,往往從凌晨兩點開始,直到正午時分舉行宗親宴才算告一段落。而最有特色的莫過於從雍正帝開始的元旦開筆典禮和看戲兩樣。
在嘉慶的御製詩文裡曾經較為詳細地介紹了這一典禮的相關情況:“予於乙卯宣諭立為皇太子,即蒙召至養心殿東暖閣明窗,教以先朝留貽例典及開筆御用法物。其制於每歲元旦子刻,即躬詣是處,案設金甌一,中注屠蘇,玉燭一,手引發光,先御朱毫,後染墨翰,其筆管端鐫字曰:萬年青,管曰:萬年枝,各書吉語數字,以祈一歲之政和事理。復進本年時憲書,流覽一通,以寓授時省歲之義。諸器物經用畢,皆一一手為料檢,飭司事庋藏。”翻譯成白話文就是,元旦節子時(11-12點)開始,親手點燃蠟燭,用金甌盛滿屠蘇,然後把筆先醮上屠蘇,再沾上墨汁,寫下吉利的話語,然後,再瀏覽一遍當年的歷書,表示授時省歲的意思,最後,所有用過的器物,全部都要交付有司收藏起來。這個典禮一直持續到光緒帝1908年元旦。
至於看戲,得先從四大徽班進京祝壽說起,雖然不只是元旦節才有,每月的初一、十五日也都有,但最隆重的無疑還是元旦節聽戲。屆時,不論是紫禁城,還是頤和園,都搭建了各式各樣的戲臺子,以便皇親宗室這些位高權重的資深“票友”聽戲。光緒三十四年(1908)元旦,光緒帝陪著慈禧太后聽戲的閱是樓,位於寧壽宮後區東路,在暢音閣大戲樓北側。同治十三年(1874),同治帝為了慶祝慈禧太后40歲壽辰時看戲還修整過該樓,此後慈禧太后常常在這裡聽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