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有多能吃?宋朝有一個特殊的女性行業——廚娘,就知道宋朝有多能吃了,而“廚娘”這個群體的工資有多高?超乎我們的想象,太守家都僱不起!宋朝是怎麼完蛋的?“吃”垮的!
說出來你可能不信!從蘇東坡發明的“東坡肘子”“紅燒肉”就能知道宋朝是一個吃的國度了。
宋朝逐漸強盛以後,朝廷官員及大戶人家就緊隨唐制,發展出一套後廚管理體系,號稱“四司六局”,四司指帳設司、廚司、茶酒司、檯盤司,六局指果子局、蜜餞局、菜蔬局、油燭局、香藥局、排辦局。
這套系統是從唐代皇宮裡學出來的,到了宋代後來逐漸商業化,你只要掏得起錢,也能讓市場化的四司六局給你做宴席。
一個“吃”字,吃垮了唐,又吃垮了宋。
那麼唐朝有多能吃呢?
不說皇宮,先看看宰相。
唐朝宰相元載是個講究吃的人,他的一頓飯,光餐具就要用3000套。不會吧,要3000套?是的!只有你想不到,沒有他們做不到,而且他的餐具都是珍貴器具,宰相如此,何愁國家不完蛋!
另一位宰相李德裕也是一個講究吃的人,他喜歡吃羊羹,每餐吃的那杯羹,是用珠玉、雄黃、硃砂碾碎與羊肉一起煎煮,大補!你懂得。一盅價值三萬錢。
而這個老李宰相,還特喜歡喝茶,喝茶需要好水沖泡才行,這可難不倒宰相,他有專門的快遞從江南給他運送泡茶的專用水,別忘了當時的唐都可是在長安。
而世家子弟韋陟,對食物有潔癖,他家做米飯要用鳥羽撿米,菜肉也都要用最好的部分,每一頓飯,後廚裡扔掉的菜餚食物就不止萬錢。
他們一頓飯浪費的費用,足夠一戶平常百姓家吃一年的。
《太平廣記》中,記載了一大戶人家的子弟到別人家赴宴,人家精心準備的飯菜他們只是禮貌的象徵性的動了一下筷子,齜牙咧嘴如同嚼蠟。問他們原因,他們說做飯的碳沒有處理過,飯菜口味不對。
可後來,這家人家敗了,這樣的生活沒有不敗!遇到了動亂,逃難山中,有時候幾天吃不上飯,吃飯也是一些半生不熟的,問他們怎麼不嫌做飯菜的碳火沒有處理過了,他們臉都漲紅了。
這麼能吃、會吃的主,後廚怎麼也得用幾十人吧?幾十人?幾十人也就是剛夠擇菜的,竟然需要400人起。
到了宋代,發展成為四司六局,需要多少人?既然是從皇宮裡學習出來的,就來看看皇宮的御廚!
周代時御廚定員2294人,到了唐朝竟然達到3000人之眾,別以為這就是多的了,明朝最奢侈的武宗時期,最多要8000人之數!清朝是歷代最少的,也有400多人。
這些人分工明確,有專管鹽的,有專管醬的,甚至臭豆腐都要人專管。周代規制中,單單負責用布把菜蓋起來,就要31人。
到了北宋,趙氏集團把朝廷經營的不錯,一幅《清明上河圖》披露出北宋商業的發達。東京汴梁成為全國的商業中心。
有錢人越來越多,追求的越來越新盈,就像是現在人養寵物狗把狗稱為“兒子”、“寶貝”一樣,宋朝雖然沒養狗(也可能養了),但是他們開始讓婦女纏足,理由竟然是為了“把玩”,滿足男人變態的心理,有錢嗎,任性!
既然這麼任性,吃的方面當然要別出心裁。那個時候大宋的GDP可是世界第一(現在才世界第二),食不厭精,一個新行業誕生了,那就是——廚娘。
大宋廚娘
什麼是廚娘,不就是女廚師嗎?嘿嘿!你這麼認為可就錯了,看看《水滸傳》裡的孫二孃,最起碼得會包“人肉”包子。
廚娘可不是大排檔裡能見到的那種廚師,不是大富大貴之家,是沒有機會見到的。
有位太守,忙碌了大半輩子,終於退休了。工作了一生,也積攢了點“小錢”。回到家後,閒來無事,想起曾經在京城老上級那裡吃過人生最美的一頓飯。
當時他問這些菜是怎麼做出來的,老上級告訴他是自家廚娘做的,從此太守就記住了廚娘這職業。
想到這裡,老太守條件反射地流下了口水,有生之年讓廚娘伺候伺候自己,每天有開口的飯菜吃,也不枉此生了,再說自己現在也不差錢。
事不宜遲,他給老上級寫了封信,請老上級給物色一名廚娘。順便給老上級捎了點家鄉土特產。
很快,老上級回信說已經請到了一名廚娘,正派人給送過來。
廚娘長得漂亮,秀色可餐,還沒做菜老太守就流了口水。
既然來到,就請一展身手吧!讓我幾位貴客品嚐一下京城宴會的美味佳餚。
倉促間準備不全,就不要做大宴席了,先做五盤五碗的小席吧。老太守寫了個選單子給廚娘,廚娘很快把應備的原料給列了出來。
老太守一看,嚇了一跳。單單一道羊頭羹,就要用十個羊頭、五斤蔥,不會吧?就一桌便飯,也不是的請豬八戒咋這麼多?
老太守雖然心裡犯嘀咕,但畢竟頭一次見面,也不好說什麼,就讓管家照單採購。
廚娘把自己的專用工具一一擺開來,鍋鏟、炒勺、剁刀、剃毛刀……,全是白銀所制,砧板都是特殊材料製成的。
廚娘換好服裝,指揮家裡的老媽子、丫頭按照她的方式料理完畢,廚娘開始出手了。
她把羊頭在開水中一焯撈出,剔出羊臉上薄薄的兩塊肉,剩下的就扔進垃圾桶裡。
管家心疼地問:“姑娘怎麼把羊頭都扔了呢?”
廚娘輕輕一笑:“那些哪裡是貴人吃的啊!”
管家接著問:“那應該是誰吃的?”
廚娘很乾脆地說:“狗吃的唄。”
確實,就像是現在,狗吃的都比人吃得好,狗糧製作精細,不能委屈了自己的狗“兒子”、狗“寶貝”啊!
廚娘接著開始處理蔥,把蔥在淨水中燙一下,去掉辛辣味,再去剝蔥白,直剩下里面韭黃般的嫩心……
終於,菜上桌了。老太守和幾位客人大加讚賞,吃一頓飯都沒停下過筷子。
老太守感覺這銀子花得值。
第二天早上,老太守對著廚娘一頓好誇。太守誇完,廚娘說:“既然昨天試廚能讓貴客滿意,就請老爺照例犒賞。”
老太守愣了,做桌小菜還要犒賞?
廚娘感覺出了老太守的疑惑,取出一份單子給老太守看,說:“這是我以前在京中一位高官府裡幹活時,收到的犒賞記錄。”
老太守一看,單子上寫道:擺一次大宴席,犒賞一萬錢,二十匹絹;平常便飯,犒賞減半。
老太守感覺快要窒息了,請個廚娘堪比被打劫。
老太守咬著牙把犒賞給了廚娘,幾天後,找了一個藉口,把廚娘又送回了京城。
食不厭精、膾不厭細。民以食為天,“吃”本來無可厚非,可是為了吃不顧一切、暴殄天物,壞了根本,必然會受到大自然的懲罰。
小時候,家裡老人經常教育讓愛惜糧食。曾經聽老人說過一個故事,至今還記憶猶新。
說,在很久很久以前,小麥都是長著十個穗,那時候打的糧食吃不完,人們就糟蹋糧食,把白麵饅頭餵狗等畜生。
上天見人們這樣,就把小麥由十穗減到了五穗,可人們還有吃不盡的糧食,還是一如既往地糟蹋。
於是上天又收回了四穗,剩下一個穗。
可現在看來,這一個穗產的糧食,也沒有阻止人們的浪費,看看人們餵養的那些寵物寶貝們,可是連糧食都懶得吃了。
這是一個細思極恐,讓人後怕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