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朋友約翰有一個叫安妮的妹妹,她在11歲的時候得了一種病,叫系統性紅斑狼瘡。當時的我也只是個孩子,不知道這種病原來很嚴重。我不知道她的細胞正在攻擊她自己的身體,今天攻擊腎臟,明天又攻擊肺。要不是她哥哥告訴我,我也不會知道她會大量服用類固醇藥物,這讓她的臉腫得非常嚴重。這種藥還抑制了她的免疫系統,我和約翰根本不會在意像流感和感冒這樣的問題,但它們卻能讓安妮一病不起。如今她已經去世了,享年49歲。
類似的故事數不勝數,故事主角們的結局也和安妮大同小異。系統性紅斑狼瘡是一種自身免疫性疾病,免疫系統原本的職責是保護機體,但是在自身免疫病患者的體內,它卻倒戈相向,反過來攻擊自己的器官。目前確認的自身免疫病大約有80種,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估計,美國的自身免疫病患者數量將近2500萬,這個數字似乎還在逐年增長。自身免疫病涵蓋的範圍很廣,從大眾相對熟悉的1型糖尿病和系統性紅斑狼瘡到人們相對陌生的多發性大動脈炎,都屬於這類疾病的範疇。
免疫系統本應該保護身體,但在某些因素的影響下,這套系統卻可能會掉轉槍頭攻擊我們自己的身體。相比這些疾病造成的嚴重傷亡,科學家對它們的研究和認識還遠遠不夠。對於自身免疫病的發病機制,最新的見解與過去一個世紀的醫學界共識出現了分歧。此外,對於自身免疫病表現出的嚴重的性別失衡問題(將近80%的患者是女性),研究人員也有了解釋這種現象的理論。這些進展讓我們對免疫系統有了更細緻深入的認識,有朝一日這些成果可能成為科學家改良和最佳化治療方案的基礎。自身免疫病的治療史也是一部充滿無效療法及藥物的血淚史,治療對患者造成的傷害甚至可能超過疾病本身的傷害。誠然,目前研究的進步依然緩慢,但是科學理論的進展讓我們看到了改寫現狀的希望。
(撰文:喬希·菲施曼〔Josh Fischman〕;翻譯:祝錦傑)
(圖文由《環球科學》雜誌社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