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我們說到,美國人發現“狐蝠”是一款徹頭徹尾的攔截機,它的製造目的只有一個:爬升、捕捉和擊落一支從未出現過的美國轟炸機部隊。在 1950 年代中期,美軍推動研發一款能夠攜帶核彈進行深度滲透的轟炸機,其速度和高度幾乎是當時蘇聯空軍任何戰鬥機都無法攔截的。
它就是北美航空的 XB-70 “女武神”轟炸機,這是一款六引擎高空飛行器,在測試飛行中達到3馬赫的速度和21500米的飛行高度。蘇聯方面認為它很快就會進入大規模生產,所以米高揚和古列維奇設計局開始著手應對這一新威脅。
但實際上,1960 年代初期美國就停止了對 XB-70 的資助,只建造了兩架原型機進行測試。蘇聯方面非常擔心美國可能會改變主意或開發類似的飛機,所以“狐蝠”的研發工作仍在繼續。
雖然蘇聯空軍需要一架先進的戰機來對抗高科技對手,但由於他們面臨著資源和資金方面的短缺,蘇聯人決定重新利用一個為高空巡航導彈專案設計的大型發動機。這款圖曼斯基 R-15 渦輪噴氣發動機原計劃採用鈦合金結構,但他們在加工這種極其堅硬的金屬時遇到了一些技術問題,最終選擇了鋼部件,在高溫區域使用鍍銀鋼。
當叛逃到日本的別連科被問及在埃及上空以 3.2 馬赫飛行的“狐蝠”時,他告訴他的中央情報局審訊人員,那架米格-25 的發動機在執行過程中被加熱到幾乎完全毀壞的程度,地勤人員直接卸下了損壞的 R-15 發動機並換上新的發動機,發動機幾乎成為一次性產品!
而且R-15 發動機的簡直是個“油老虎”,特別是在低海拔地區。當被問及米格-25的作戰半徑時,別連科震驚了情報人員:“最多隻有 300 公里 。”並以這次事件舉例,飛往日本的距離不到800公里,主要是在低空飛行,而迫降後的米格油箱中只剩下 52.5 加侖的油—可用的飛行時間大約為 30 秒。
在機身製造方面,冶金問題同樣困擾著蘇聯設計師們。“狐蝠”的在高速飛行狀態下,會產生高達 900℉ 的空氣摩擦溫度,原計劃由輕質耐熱鈦合金製成,但最終被迫使用更重的不鏽鋼。他們只在暴露在極端高溫下的區域使用了鈦合金:約佔機身的 9%。
經過美國工程師對這架米格-25的仔細檢查以及蘇聯飛行員的陳述,很快就意識到這架飛機的巨大機翼根本不是為了提高機動性。“狐蝠”巨大的機翼目的很單純就是將超大的發動機、超過 15 噸的燃料和其沉重的鋼製機身抬上天空,以便快速爬升和執行短暫的攔截任務。
為了讓“狐蝠”獲得極快的速度和高度,蘇聯設計師幾乎犧牲了其他一切,包括射程和機動性。
事實上,與那個時代的西方戰機相比,“狐蝠” 非常原始。它的建造沒有使用太多先進材料和尖端技術,但即使如此,聰明的蘇聯設計師還是帶來了很多驚喜。
本來美軍的技術評估人員對米格-25直接外露的鉚釘頭嗤之以鼻,認為蘇聯的生產方式極其粗糙。但多年後,他們發現這些鉚釘只在不會引起寄生阻力的區域突出,同時增加了機身的強度,而不會降低飛行效能!評估人員還驚歎於米格的不鏽鋼機身是如何不使用昂貴且複雜的機器而直接手工焊接的!
但最驚人的發現是 米格-25 的大部分航空電子裝置都基於真空管,而不是固態電子裝置。對於 1970 年代的頂級軍用噴氣機來說,這被認為已經過時了,但老式系統有其優勢。真空管比現代航空電子裝置更耐溫,這使得米格飛行時無需在航空電子裝置艙內進行繁重的環境控制。此外,這些管道可以在俄羅斯原始的機場進行快速、輕鬆的維護,而且陳舊的系統可以更好地承受核爆炸產生的電磁脈衝的電路燒燬能力。
多虧了那些老式真空管,米格的雷達系統能夠產生非常強大的脈衝。這種極其強大的雷達甚至可以“穿透”大部分干擾訊號,用我國軍迷的說法叫做可以“烤兔子”。
經過對這架“狐蝠”兩個多月的分析,西方已經基本掌握這架飛機的秘密,而蘇聯方面很生氣。最終它被裝進 30 個集裝箱,送上了回俄羅斯的貨輪。
後來日本人向蘇聯寄出了一張 4 萬美元的賬單,要求賠償支付因戰機迫降而導致他們的機場損壞以及戰機的運費。而蘇聯以“不友好的處理”為由開出1000 萬美元的索賠作為報復。當然迄今為止,兩項債務仍未償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