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從省城開車回到縣城,發現小縣城也是跟省城一樣的道路擁堵,圍欄多多且坑坑窪窪,簡直就是一個大工地。不用說,這些年的支柱行業就是基礎建設和房地產投資,可是沒有一個國家可以靠房地產永遠持續高速發展的,那麼未來的支柱產業靠什麼呢?
從我國的十四五規劃也可以清楚地知道,未來5年我國的農村人口向城市轉移的節奏沒有改變,從2020年城鎮化率的60.6%,到2025年的硬性指標是得到65%,每年還將會有超過1400萬農村人口流向城市,那麼城市建設、城市配套,以及城市住宅還會持續較高速度地發展。在2025年達到65%,那麼也就是意味著到2030年前後將達到或超過70%。以我國人口數量14億,以及網際網路技術發展和美麗鄉村建設,相信城鎮化率的比重在70%就可能形成飽和,屆時經濟建設在重心也會發生改變。
我國在2008年人均GDP達到了3000美元的中等收入國家水平,到了2019年的人均GDP更是超過1萬美元,邁進了中高等收入國家的行列。並且未來15~20年裡的人均GDP還有超過2萬美元,正是進入初級發達國家的水平。可一個國家的經濟越發達,那麼這個國家的科技水平和服務業比重就會越高,未來的經濟發展應該是靠科技和服務業!
科技是提升全要素生產率水平的重要基礎,而人才是科技發展的核心力量。並隨著經濟的發展國家的服務業比重也在不斷提升,我國如今的服務業比重才過50%,而西方發達國家的服務業比重卻是達到了80%以上。一線城市的平均服務業比重目前也只有70%不到。提升服務業比重和服務業水平是未來經濟發展的重中之重,尤其是高階的生產型服務業和高階消費型服務業,只有科技水平、高階生產型服務業和高階消費型服務業的全面提升才是發展的核心動力。但也不可忘了基礎,這基礎就是現代製造業和高附加值傳統產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