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戰,是人類科技文明發展到一定高度之後衍生出來的一次資訊化和科技化戰爭,飛機自一戰加入戰場之後,逐漸成為戰場的決定性因素,特別是在二戰時期,掌握制空權往往能決定一場戰役的結果。
二戰之後,空軍的地位更是顯著上升,簡直成為了一個國家國防科技的核心要素,戰機也從一代、二代發展到了現在的五代戰機,更是衍生出了預警機、轟炸機、強擊機、殲擊機還有武裝直升機等各種型別的空軍力量。現在的空軍,已經發展到了一種絕對高度,掌握制空權完全可以解決一場大規模戰爭。
就比如伊拉克戰爭,美軍依靠絕對的空中優勢,全面碾壓薩達姆的伊拉克精銳,擁軍一百多萬,號稱世界第四陸軍強國的伊拉克竟然毫無還手之力,美軍不費吹灰之力便全面佔領伊拉克,水土不服的傷病減員遠大於作戰減員,如此輝煌戰果,全靠空軍一波地毯式打擊建立的絕對優勢。
不過伊拉克戰爭只能算是美軍全面的空中碾壓,不能算是空戰。人類的大規模空戰歷史大都集中在二戰時期,畢竟朝鮮戰爭之後,世界範圍內就幾乎沒有發生過兩個實力相當的大國進行一場大規模戰爭,所以大規模空戰幾乎不可能存在。
接下來,我們就簡單瞭解一下,世界歷史上,那些超大規模空戰。
1、庫爾斯克空戰
庫爾斯克空戰,眾所周知,乃是人類歷史上最大規模的坦克大會戰。但是,我們不知道的是,庫爾斯克戰役的空戰,也是人類歷史上最大規模的空戰。這場發生於1943年7月到8月末的超級大戰,乃是真正意義上的蘇德戰爭巔峰對決,這場戰役之後,蘇軍將全面掌握戰場主動權。
本次戰役,蘇德雙方共投入了1.2萬架飛機,在1200公里長的戰線上,進行了數十次大規模空戰,結局是德軍損失慘重,失去了蘇德戰場的制空權。在地面對決開始之前,雙方先期進行了一場大型空戰,蘇軍數百架飛機首先發難,想要衝擊德軍防線,德軍頑強反擊,雙方進行了一次試探性對攻,各損失一百多架飛機。
隨著德軍堡壘計劃地面攻勢展開,空中對決也進入高潮,各數千架飛機在戰線各地戰作一團,空戰、空襲和反空襲在雙方鋼鐵洪流和後方基地隨時展開,經常看見數百架飛機在同一片天空廝殺作一團,濃煙遮天蔽日。
經過一個多月的大混戰,最終蘇軍憑藉後方的支援,再加上數量上的絕對優勢,全面擊潰的戈林引以為傲的德國空軍。此戰,蘇軍損失1600多架飛機,而德軍損失1000多架飛機,蘇聯依託後方工業基地的補充戰勝了精銳的德國空軍,取得了整個蘇德戰爭的制空權。
2、斯大林格勒空戰
蘇德戰爭,作為二戰最殘酷,規模最大,參與程度最高的一場大戰,創造了無數個世界戰爭歷史之最,空戰自然也在其中,隨便一場大決戰的空戰拿出來,都足以在空戰史上排上號,誰叫這兩,在當時兩個獨裁者統治下的超級強國,具有力量相當的各方面力量呢?
而斯大林格勒戰役,作為二戰歷史上最重要的一場大決戰,在這場影響世界歷史走向的大戰中,空戰自然是極其重要的組成部分。僅僅在戰爭前期的一個月內,斯大林格勒上空,德軍就出動約兩千架次的飛機空襲,配合巨炮的轟擊,幾乎將斯大林格勒夷為平地,蘇軍飛行員與德軍在斯大林格勒上空激戰25次。
到了戰役後期,蘇聯方面漸漸緩過神來,大量的飛機如下餃子般從工廠生產出來,1942年11月,蘇軍集中了1414架飛機,與德軍1216架飛機,在伏爾加河一線相互廝殺,從防禦到反攻,蘇聯航空兵出動飛機45325架次,投下炸彈15440噸。雙方空戰達上百次,大規模空戰有數十次,雙方損失都難以估算,是世界歷史上規模最大也最殘酷的一場空戰。
3、不列顛空戰
不列顛空戰,乃是歐洲西線戰場上一場曠日持久的大型空中對決,也是英德之間的一場前期決戰。1940年德軍在繞道阿登森林避開了馬奇諾防線突襲法軍背後,頃刻間兵臨巴黎城下,法國隨即投降,而此時蘇聯還算是德國的盟友,那麼德國在歐洲的敵人就只剩下了英吉利海峽對面的大英帝國了。
德國隨即展開了針對英國的行動,鑑於德國海軍實力遠不如大英帝國,要想保證德軍能夠成功登陸大不列顛,就必須要掌握空中優勢,在此背景之下,德軍大元帥戈林受命殲滅英國的空軍,不列顛空戰自此展開。
德國空軍對英國多個城市和空軍基地展開了大規模轟炸,波及倫敦、南安普頓、利物浦、曼徹斯特等多座城市。而英國空軍實力不如德軍,儘管掌握了雷達技術,只能盡力與德軍周旋,為了此次決戰德軍平均每月出動五千架次左右的飛機。
僅在1940年8月英格蘭南部的一場空戰中,德軍投入了975架戰鬥機和622架轟炸機,英國出動約五百架,最終各損失近百架戰機而告終。英軍主力戰機為噴火戰鬥機,颶風戰鬥機,無畏戰鬥機。德軍主力戰機為帝國空軍梅塞施米特109、110戰鬥機。
但是英國憑藉地利優勢和海上船隊優勢,可以救起飛行員,導致英國損失遠小於德國,最終強悍的德國空軍也拿皇家空軍沒有辦法,最終不得已,只得放棄入侵英國的作戰計劃。
4、拉包爾空戰(六次布干維爾航空戰)
拉包爾空戰,乃是美日太平洋戰場上最大的一場空軍大決戰,由於日軍戰機落後於美軍,所以也算得上是美軍單方面吊打日軍的一場空戰。1943年,在南太平洋索羅門群島附近航線爭奪戰中連連失敗,屢屢失去戰機。
日本海軍聯合艦隊總司令山本五十六知道如此下去,很難再組織起有效的進攻,於是決定以新不列顛島的拉包爾為基地,以海空軍為主,突襲美軍,取得戰局上的突破。日本大軍以兩艘航母為基礎,配合上聯合艦隊為外圍,同時以拉包爾機場為陸上基地,作為重要航線支點。
日軍參戰艦載航空兵共計103架零式戰鬥機、54架九九式轟炸機和27架九七式攻擊機,總共184架。另外四方抽調共計108架零式戰鬥機、16架九九式轟炸機、72架一式陸上攻擊機和9架岸基偵察機,總共205架。美軍在南太平洋的勢力主要是西南太平洋艦隊,以及麥克阿瑟所帶領的遠東軍,日軍的戰機遠多於美軍,但是以零式戰鬥機對抗F4U和F4F戰機,猶如老鼠遇到貓。
日軍首先對美軍發動突襲,但是不同於珍珠港,美軍已學來雷達技術,海岸線有雷達基站,日軍的突襲並沒有取得好結果。美軍戰鬥機以少數戰機在日軍戰鬥機群中如入無人之境。
此戰延續數月,最終美軍反戈一擊,並且擊落了山本五十六的飛機,日軍群龍無首,最終退出了新不列顛島的爭奪。
5、“大禮拜”空襲
“大禮拜”空襲,起於諾曼底登陸計劃確立之後,美英兩軍為了建立起空中的絕對優勢,於是決定轟炸德軍的飛機制造工廠,斷了德軍的飛機再生能力。於是便定下了歷史上著名的“大禮拜”空襲。
1944年2月22日至26日的“大禮拜”空襲,美軍由“野馬”P-51戰鬥機和“雷電”P-47戰鬥機護航,由B17和B24轟炸機執行轟炸任務,德軍為了鞏固自己的精良工業基地,集中了所有戰鬥機與美軍殊死一搏。
所以在德國上空,在這段時間裡,經常會有盟軍飛機和德軍戰鬥機群戰作一團。由於美軍戰鬥機速度快且靈活性高,所以在與德軍作戰中佔據很大優勢。但是德軍亦是殊死一搏,所以雙方損失都極其巨大,盟軍損失了近250多架轟炸機和30多架戰鬥機,代價慘重,德國也損失了350多架戰鬥機。
6、中途島空戰
1942年,在珍珠港事件近一年之後,美國終於在太平洋上恢復了元氣,同時也代表著日本縱橫太平洋的好日子結束了,美軍先是利用航母偷襲轟炸了日本多座城市,但是在太平洋上,美軍仍然落後於日軍,為了抹平與日軍在太平洋上的差距,於是決定與日軍爭奪太平洋中間的中途島,而日軍迫於國內壓力,也想要消滅美軍的航母,於是中途島之戰爆發。
中途島之戰是世界上第一場大型以航母為主力的海戰。11艘戰列艦、22艘巡洋艦、10艘航空母艦、65艘驅逐艦和21艘潛水艇,還有以南洋諸島為基地的214架岸基飛機。美軍則有三艘航母,另有近二十艘其餘艦艇。隨後,雙方的艦載機在中途島海域展開了大型決戰。
美軍總計有250架飛機上下,而日軍則數倍於美軍。最終,因為日軍戰略錯誤,美軍大勝,重傷了日軍眾多航母,戰役結局美軍損失147架飛機,而日軍損失332架飛機。此戰之後,美日雙方在太平洋上實現了均勢。
7、馬島戰爭空戰
馬島戰爭被譽為現代戰爭的開端,有著很多值得借鑑的地方,1982年,阿根廷國內民怨沸騰,軍政府為了維護統治,決定將國內矛盾轉移至國外,透過發動對外戰爭來緩解國內壓力,而阿根廷周邊,近在咫尺的馬爾維納斯群島,卻被英國佔據為殖民地,而阿根廷於是動用武力收復馬島。
1982年3月19日,阿根廷人登陸馬島,揭開了戰前序幕。4月1日,馬島戰爭爆發,阿根廷出動大軍,迅速佔領了馬島。而英國首相撒切爾夫人有著鐵娘子之稱,以雷霆手段宣佈出兵,英國皇家海軍迅速出動,航母艦載機洶洶而動。
登陸作戰前,兩軍先進行了一次空中交鋒,馬島戰爭期間英軍派出的作戰飛機數量為68架,其中20架鷂式戰鬥機,而阿根廷則達到350架以上,最核心的主力戰機為幻影三和短劍戰鬥機,短劍也就是以色列仿製法國的鷹式戰鬥機。
最終結局是,鷂式戰鬥機大殺四方,以少勝多,取得了空中優勢,隨後英軍收復南喬治亞島。
8、米格走廊空戰
歷史上首次噴氣式戰鬥機之間的對決,米格-15與F-86之間的一次激情碰撞,也是朝鮮戰爭的重要空中戰場,但是由於此戰雙方沒有明確記錄,所以很難推斷出雙方的損失和參戰的飛機架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