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蘭州的黃河鐵橋,始建於1908年5月,歷時一年建成,全長兩百三十多米,是萬里黃河上的第一座鐵橋,素有“天下黃河第一橋”的美譽。
蘭州黃河鐵橋是金城的地標性建築,也是蘭州的象徵。1934年,美國牧師卡特·霍爾頓(中文名海映光)來到蘭州,一口氣拍下了近四十張有關鐵橋的照片,可見其對這座橋樑的喜愛程度。
下面是小編從中精選出的部分照片,透過修復和上色處理,儘可能還原80多年前這座著名橋樑的真實風貌。
從鐵橋之下遠望蘭州城牆,高大規整,城牆上矗立著城門樓。近處的橋面上,可以看到行色匆匆的各色行人。
從橋下仰望鐵橋雄姿,橋面上人流不斷。河對岸是高高的白塔山。白塔山因山上有古老的白塔而得名,傳說這座寶塔是當年為鎮壓河中蛟龍而建造的。
前往黃河北岸的駱駝商隊。當年的橋面為厚木板鋪設,駱駝蹄子敲打在上面,發出“咚咚“的悶響,合著清脆的駝鈴,別有一番趣味。
在駱駝隊的最後面,一位漢子騎在高高的駝背山壓陣,從背後看頗為威風。歷史上蘭州是中國西部的交通樞紐,是一處重要的貨物集散地,經濟繁榮,南來北往的客商不斷。
一名牽著駱駝的藏族人從橋上經過,後面是龐大的駱駝隊伍。在大橋邊上,有兩名男子沿著一米寬的人行道往前走。橋頭處坐著一名衣衫襤褸的小男孩。
一名穿著長袍,頭戴氈帽的蒙古男子牽著駱駝向鏡頭走來,駱駝背上滿載著貨物,貨主騎著高頭大馬跟在後面。
馱著板條箱的駱駝隊正在透過鐵橋,與挑著木桶的水工擦身而過。在照片的右側,是一名騎腳踏車的戴著禮帽男子,這種場面在當時的蘭州很難見到。
這張照片拍攝位於在橋面的中間,層層延伸的鋼樑給人的視覺帶來了強烈的衝擊感。遠處白塔山下的建築鱗次櫛比,非常有層次感。
站著橋面遠望黃河及岸邊風景,有三四隻羊皮筏漂流在寬闊的河面上,河對岸的巍巍城牆和高大的煙囪清晰可見。
被鉚釘鑲在橋欄上的一塊鐵牌,上面用英文刻著“1907-1908年,美國紐約橋樑公司”的字樣。事實上,這座橋樑只是美國公司設計的,當時由德國泰來洋行承建,而真正的施工者大多是中國的工匠。
1928年,為紀念孫中山先生,這座鐵橋被命名為“中山橋”,並在橋南頭的牌樓上掛上了牌匾。圖上的駱駝商隊即將透過鐵橋,最前面的駝夫是一個孩子。不遠處有一名警察正在橋上執勤。
當年在鐵橋即將竣工時,當局決定在南北兩端各添建一座傳統式的三開間牌樓,作為橋門使用。1909年6月18日牌樓搭成,牌樓上分別掛上了“第一橋”、“九曲安瀾”和“三邊利濟”的牌匾。
一名回族男子牽著騾子在黃河邊飲水,旁邊是兩個正在汲水的人。遠方的橋面之上,推車人、挑水人、趕馬車的人正匆匆而過,形成了一道民國百姓生活的生動剪影。
距離鐵橋不遠處的景象,木欄杆已經有些破損,一群小姑娘坐在石立柱邊玩耍,一邊呼吸著黃河的氣息,一邊享受溫暖的西部陽光。
高大的黃河水車、充氣的羊皮筏以及橫跨在黃河上的鋼鐵大橋,無不包含著濃烈的蘭州元素。八十年彈指一揮間,其中承載著無數動人的故事讓人懷念和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