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已入冬的重慶,最近時不時出現暖陽,陽光照射在身上泛起了白霧,心中不由喜悅起來,而在大馬這樣的熱帶,終年陽光明媚,是感受不到四季變換的。
2018年5月,大馬的天氣就非常熱情,有難以招架之勢,本地人白天大多怯怯地躲在屋內,極少在外走動,街道安靜得只有熙熙攘攘的遊客,而我們就是其中之一。
檳城,一個多元文化歷史與街頭壁畫藝術融合碰撞出有別於大馬其他城市的獨特氣息,吸引了我,在這裡我將以足為度,去尋找檳城最動人的故事,分享與你。
再見多元檳城
一早看到屋外驕陽似火的天氣,愣愣地又撲倒在床上不動了,想到不能浪費的機票終是鼓起勇氣出門已是十點多,剎那間與火熱碰撞,眼睛因強烈得發白的光線睜不開。
乾淨的街道和稀疏的人流顯得非常安靜,我們的第一站是到輪船碼頭預訂第二天去蘭卡威的船票,穿過十字形的斑馬線,卻被一座形如城堡的建築攔住了去路。
走近一看,是一座名為卡皮坦克林的清真寺,整個建築面積很大,標誌性的圓錐形灰色屋頂紅瓦白牆讓寺院看起來宏偉肅靜,主殿外的綠色園林修剪得十分整齊。
可惜沒有等到開放做禮拜的時間,信徒們已在外依次排隊,依依不捨離開清真寺,轉身一座中式紅色寺廟坐落在中華總商會旁,一排排白色英式建築對面,形成強烈的反差。
在這個多元人口組成的檳城,有來自中國、印度等多元民族,信仰也是多元的,不同的信仰在檳城融合交匯,漫步街頭感受到三國文化氣息,這便是檳城最獨特的魅力。
沿街穿過大多二三層樓的現代商務樓後,我們便來到了鐘樓廣場, 碼頭就在那裡,預定好船票,我們已飢渴難耐,街頭中式小吃加上印度拉茶毫無違和地融入我的胃裡。
娘惹與孫中山
“娘惹(Nyonya)”是一個族群的總稱,始於明朝。隨著鄭和下西洋的眾多隨從,很多在南洋一帶生活下來,和當地男女通婚生下的孩子,女孩就叫“娘惹”,男孩就叫“峇峇(Baba)”,而今娘惹就成了他們的泛指。
午後的氣溫飆升,最適合不過在室內活動,因此我們輾轉去了當地獨特的娘惹博物館,娘惹在延續中華民族古老傳統文化的基礎上,又加入馬來文化特色,形成了獨特的娘惹文化。
經過幾條街道,一扇不起眼的鐵門開啟了我的求知慾,幾棟淡薄荷綠的兩層小樓展現在我的眼前,讓夏日的灼熱減退幾分,進入屋內熱浪被閣樓遮擋,只留下了天井灑下的光。
因為錯過了中文講解,我們只能好奇而興奮地打量每一處精美的內設,中西合併的建築風格與“藍屋”(見上篇)相似,卻更為精美和大氣,除了娘惹日常生活的展示,還有專門的收藏展館。
中華傳統與馬來文化匯聚於此,體現在建築裡生活中,衣食住行鍋碗瓢盆,置身於此,彷彿穿越時空與娘惹們擦肩而過,杯光燈影交錯嬉笑哀怨盡在其中。
此時,樓下傳來陣陣“咔嚓”聲將我拉回,一對新人正在拍婚紗照,中式的禮服配上華美古典的場景,笑得很甜。三個小時不足以讓我們深入瞭解娘惹文化,卻也收穫滿滿。
揮手告別在娘惹博物館請我喝beer的黑人新朋友,我們又融化在檳城的大街小巷裡,漫無目的地遊走,卻不經意間來到孫中山紀念館,在一處隱蔽的小巷一扇普通的小門。
檳城早期為孫中山及中國同盟會和革命黨在東南亞的根據地。進入小門,整個房間呈狹長形並不寬敞,內部分割成幾個區域,前廳放置孫中山先生的照片和一些資料圖片展示。
從兩側門進入後,光線明顯亮了,天井下佈置的長桌,書櫃,綠植等,可以想象在那個硝煙的年代這裡也發生著什麼?走到最後是廚房和廁所,陽光灑進院子熠熠生輝。
漫步壁畫街巷
姍姍的從歷史的潮流走出已過五點,伴著晚風陽光溫柔,倦怠一天的人兒也有了精神,街頭熱鬧起來,我們漫步其中,找尋散落的藝術,檳城最美的壁畫。
這些壁畫多數是由來自立陶宛的藝術家爾納斯(Ernest Zacharevic),為喬治城節慶 (George Town Festival 2012) 而創作的街頭畫作。而後,在壁畫熱潮的帶領下,也有一些是當地畫家參與進來。
在檳城的大街小巷中,除了用鮮明色彩繪製的壁畫,還有用鐵絲改造的有趣畫作,散落街頭為古色古香的街道更添悠閒的藝術氣息,讓人穿梭其中,腳步輕盈心情愉悅。
色彩豔麗的壁畫多以生活場景為靈感,人力推車賣貨仔, 偷蘋果的小孩,以及騎腳踏車的姐弟,生動有趣又接地氣,成為吸引諸多人來檳城旅遊的原因之一。
藝術來源於生活,是生活的另一種表達,在一路尋覓的過程中,體驗當地人真實的生活才是我們旅行的意義,不是跟風也無需排隊打卡,而是走街串巷用心感受細細品味。
姓氏橋的鄉愁
我們本是隨性的人,街頭壁畫總也隨遇而安並不刻意去尋,卻也滿載而歸,累了渴了餓了也總能在就近小攤遇上好吃的東西,休息片刻,便看見夕陽的光斜斜的灑在姓氏橋上。
這裡是檳城沿海而建的水中木屋,以木柱架高,中間用木板鋪設成“橋”作為街道,每座橋為同姓氏的人群居住,便有周氏橋、王氏橋、林氏橋等,因而統稱為姓氏橋。
姓氏橋曾是繁榮的港口,為大量湧入的華人提供了工作機會與落腳點。在眾多的姓氏橋中,周氏橋儲存得較為完好,而我心之所向的李山兌,卻是另一翻別樣的心境。
海岸邊一排排全木質結構的房屋在陽光下顯得有些老舊,與房屋前佈置的紅燈籠鮮明相對,踏上木橋咯吱咯吱做聲,兩邊房屋相鄰一字排開,橋不長一直通向大海。
木橋搭在海上,伸向遠方,那是早期漁民出海的地方,仍放置了祭祀的用品,站在橋上海風拂面而來,依稀感受到曾經在此打拼的華人生活的不易,歲月在木板上留下的滄桑。
坐在海邊,眺望大海,想象著這裡曾經的繁華,有多少華人帶著夢想從這裡上岸,而又留下了多少思鄉的情愁,喜歡這裡的淳樸風貌,懷舊氣息和濃濃鄉愁。
我的馬來西亞之行未完待續,將持續更新,期待下次旅程再見吧!
旅行,對我而言,並不是認識世界,而是認識自己!關注星兒,帶你去體驗不一樣的千百種旅程,分享有趣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