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有人將共享單車騎上珠峰大本營。四年後,另一批共享單車與珠峰結緣。
在城市行駛了上萬公里後,2000多條退役的共享單車輪胎,經過回收再利用後,變身成環保塑膠籃球場,以一種更長久的方式開始了新使命。
這就是“共享單車變球場”公益環保專案在全國落成的第18個球場,坐落在珠峰腳下、海拔超過4300米的定日縣中心小學。
見證了都市繁華的退役單車輪胎登上高原,在這座離珠峰最近的縣城小學陪伴孩子們快樂成長。
珠峰腳下的
縣城小學
定日縣,地處西藏自治區日喀則市的西南部,全縣平均海拔5000米,縣城所在的協格爾鎮,海拔也超過4300米。距離拉薩約500公里,車程超過8小時。
高,是外界對定日的第一印象。這裡有舉世無雙的高峰群落,縣域境內8000米以上的高峰就有4座,其中最著名的就是世界第一高的珠穆朗瑪峰。
除了缺氧,高海拔帶來的還有強烈的紫外線和乾燥的空氣。當地的太陽總輻射量接近北京的2倍,即使在傍晚,熾烈的陽光也會曬得人面板生疼。
縣城所在之處是一塊小盆地,被群山包圍,天空蔚藍,雲層低矮。繁華處,多是兩層高的商鋪,坐車十來分鐘就能轉完整個縣城。
定日縣中心小學副校長巴頓介紹,學校有749名學生,家在縣城的走讀生佔到6成,來自周邊村子的學生會住在學校,每逢週五,家長們開車或騎著電動車將孩子們接回家。
2018年,在國家各項政策支援下,小學由原址搬到了新建的校園,教學樓、師生宿舍樓、食堂、洗衣房、籃球場、人造草皮足球場等基建一應俱全,未來還規劃有風雨籃球場。
課堂上,孩子們還能透過數字化的裝置聯網,學習到最新的課件。唯獨,愛打籃球的孩子們渴望能有一塊更好的球場。
“單車輪胎做成的球場
是黑色的嗎?”
每天晚飯後,學生們會遍佈校園的各個角落,踢足球、打籃球、跳繩、打網球、唱歌、學習民族舞和現代舞,開始一天的“陽光體育藝術一小時”活動,黃昏時校園裡傳來的孩子們的喧鬧聲,為這座寧靜的高原小城帶來活力。
男生們大多喜歡踢足球,20多名高年級的女生則組成了籃球興趣班。聽說要用單車的回收輪胎修一個新的籃球場,孩子們驚訝地瞪大眼睛,嘰嘰喳喳問個不停,最關心的問題是:“輪胎做的球場是不是黑色的,黑色的不好看”,“是有高科技嗎?”
組建女子籃球興趣班的桑傑老師也感到興奮,她最關心的是“新球場會不會積水,有沒有縫隙,下雨後會不會滑?”
今年42歲的桑傑老師是學校藏文課的教學組長。從小就喜歡各類運動,籃球是她的最愛。從師範學校畢業後,她被分配到了離縣城30公里車程的曲洛鄉完小。當時,鄉里的學校只有5位老師,她是唯一打籃球的一位。說是打球,但因為那時學校還沒有正式的操場,只有一個泥土地面的小院,沒有劃線,更沒有籃板,她只能拍球、運球,帶著孩子們傳球。即便如此,這種簡單的快樂也陪伴了她10多年的時間。
因為對籃球有著特殊的情結,她在現在的學校裡組建了籃球興趣班,班裡是24個五、六年級的女生。
“籃球能跑能跳,規則也簡單,只要把球投進去就好。” 13歲的南加卓瑪便是其中一員,她告訴記者,“我喜歡在球場上奔跑的感覺,進球得分是最讓我快樂的時刻,就像考試得了第一名。”最近,她正在偷偷攢錢,想要買一個新的籃球,週末和小夥伴們一起打。
每天“一小時”的活動時間,桑傑老師會帶著這些女孩子們打球,有基本動作的訓練,偶爾也會把孩子們分成兩隊比賽。
不過,現有的2塊籃球場的狀況並不理想,其中一塊鋪有硬塑膠地板,雖然有清晰的標線,但一場雨後,地面就會變得溼滑。一旁的另一塊水泥球場還沒畫上標線,晴天有土,雨天積水,常常被學生們“冷落”。
孩子們迫切渴望能有一個平整、舒適,不容易滑倒的籃球場。“想要一個像奧運會賽場那樣的球場,最好是那種軟軟的、五顏六色的。”南加卓瑪和同學們對共享單車輪胎做的籃球場滿懷期待。
共享單車
在珠峰腳下重生
共享單車的出現,給人們帶來了“最後一公里”的便捷,但退役單車的環保問題一直備受關注,尤其是對於廢舊輪胎的處理。
多番考察和研究後,美團交通業務可持續發展高階專家秦浩和同事們想到了一個好點子:“製成輪胎的聚氨酯材料不含任何有害的揮發性物質,將它們破碎後鋪上操場,配合環保安全的高品質膠水,建成的操場彈性適中,經久耐用,可以為孩子們創造更加安全、舒適的運動環境。”
此次落地的定日縣中心小學籃球場是“共享單車變球場”專案的第18塊場地,其他球場分別位於貴州普安縣、江西井岡山、青海大通縣、四川小金縣、福建仙遊縣、湖北紅安縣等地的山村學校,使用了超4萬個回收輪胎,累計鋪設面積達1萬平方米。
據秦浩介紹,修建珠峰腳下的這塊操場,更是一波三折。
首先是原料的運輸,從廣東的工廠到定日縣,運輸距離超過4000公里,路程跨越大半個中國,運費和時間都要比其他地方高出很多。
其次,工人也不好找。最先找到的工人,一聽到施工地點在珠峰腳下,就有些犯難。專案團隊只能從當地找施工隊,當地的物價高,工價也比內地省份高出不少。又趕上施工過程中一天下雨,一天下雪,工期由原來的5天左右翻了一倍。
修建期間,一到下課時間或放學,便有孩子們圍在邊上看。還有的孩子用手去摸鋪好的地面,對一旁的同學說:“太好了,很有彈性。”
綠色的球場背景裡,畫著一輛鮮黃的單車,有去過成都、上海等地的孩子一眼就認了出來。“這是大城市街邊的小黃車。”
這座學校裡的孩子,大多都看見過不遠處的珠峰,但相比於世界最高峰的雄偉,他們更渴望去有很多車、很多遊樂場和各式各樣新鮮事物的大都市。
秦浩介紹:“做球場專案的初衷是為了讓更多大山深處的孩子們享受到平等運動的機會,在踐行單車‘全生命週期’環保理念的同時,也能助力山村體育教育。”
來源:人民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