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門關,集“天下第一關”、“天下雄關”美譽於一身,“劍門天下險”家喻戶曉婦孺皆知,在四川除峨眉、樂山、九寨溝與之齊名,沒有比之更出名的景點了。放眼全國關隘,只有“山海關”能與其並駕齊驅,自古有言“北有山海關,南有劍門關”。
李白在他的詩《蜀道難》中驚歎“劍閣崢嶸而崔嵬,一夫當關,萬夫莫開。”將劍門關氣勢刻畫淋漓盡致,也讓劍門關聲名卓著、聞名千古。
為啥劍門關是“天下第一關”?是鐵血輝煌戰績鑄就美譽。自古有言“打下劍門關,猶如得四川”。古代從漢中南下巴蜀主要有金牛道、米倉道和荔枝道三條古道,金牛道是最方便的一條路,直達成都。
劍門關扼守金牛道咽喉,是蜀地當之無愧的北方門戶,歷代兵家必爭之地,劍門破,蜀不存。歷史上冷兵器時代,在此發生戰事大小百餘起,從沒有被正面攻破,所以古人賦予劍門關天下第一的美譽。
為啥劍門關又如此牢不可破呢?據《寰宇記》記載:諸葛亮相蜀,鑿石駕空為飛樑閣道,以通行旅,於此立劍門關。諸葛亮修劍門關,就是因為劍門關實在太重要太雄險!劍門關,關高路窄,約70公里,最高峰約1200米。劍門山中間出現斷裂,分為大劍山和小劍山,由72座似劍的山峰組成,從金牛道進入蜀地後,必須透過大劍山和小劍山之間的小道,曲繞狹窄,兩邊全是陡峭絕壁,兩山之間只有一個寬約20米豁口,其狀如門,這就是劍門。
劍門關北陡南緩。北坡是懸崖峭壁,幾乎呈90度,南坡地勢緩和,逐漸降低。從北攻打,極為困難,南方在絕壁頂峰據險攻守,勢如破竹。所以諸葛亮只需要修一座關樓,就能扼守入蜀咽喉。
劍門絕壁又名大劍山丹霞絕壁,是7000萬年前白堊紀時代地質運動留下的自然奇觀,東西綿延5900多米,均高300米,最高處500米以上,刀砍斧切,與劍門關渾然一體,形成天然城廓。李白到此,見到劍門關的雄險,在《蜀道難》感嘆“黃鶴之飛尚不得過,猿猱欲渡愁攀援。”
劍門關關樓,屹立在峽谷峭壁之間,歷史滄桑流淌,默默向劍門人傳承勇氣、守護和智慧。到此一遊,見劍門關雄險磅礴氣勢,無限震撼,相信與千年前李白同感。
劍門關不僅僅有兵戈鐵馬,還有綿綿詩情畫意。著名作家、學者餘秋雨曾說:“由於很多詩人的來往,在眾多通道中,劍門蜀道是最有詩意的一條。戰爭霸業都是過眼煙雲,而詩歌卻與劍門蜀道一起與世長存。”
不曉得的不說,知道的李白之外,杜甫、陸游也用他們千古詩句,述說了他們到劍門關的感懷。杜甫安史之亂逃難經過劍閣時寫下不朽的詩篇《劍門》,滄桑感嘆“惟天有設險,劍門天下壯。”陸游《劍門道中遇微雨》,瀟灑抒懷“衣上征塵雜酒痕,遠遊無處不消魂。此身合是詩人未?細雨騎驢入劍門。”
據說,唐玄宗(756年)、唐僖宗(880年)兩天子棄首都長安而逃亡“南京”(成都)。唐玄宗在經過劍門關時也發出了“興亡實在德”的感嘆。張載、白居易、岑參、駱賓王、陸游、楊銳等都曾到此遊歷,都留下了膾炙人口的詩篇。
古道雄姿、厚重歷史,兵戈滄桑、人文山水在劍門關交相輝映,壁立千仞、踞險開關,流淌大蜀道文化特有神韻,讓數千年中國文化自信在此得以彰顯。
看到這裡,心動沒?劍門這麼美,這麼有韻味,趕緊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