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朱炳東
上世紀50年代初,賀龍在西南時,同樣像在120師時期一樣注重抓體育運動。他特別關注一支從上海正泰橡膠廠籃球隊請來隊員組成的新籃球隊,這支球隊一來,就兩次打敗了強隊西南隊(西南一級機關所屬)。他想把這支球技出眾的球隊留在西南,收至麾下。
然而,上海“回力”籃球隊,是正泰橡膠廠老闆的招牌廣告,是上海灘的籃球“四強”之一,待遇優厚,類似於中層幹部,吸引了一批籃球健將。在上世紀四十年代末,走遍了大陸和港島。球賽到哪裡;“回力”球鞋、輪胎就賣到哪裡。小說裡劉備、宋江招收敵方猛將,都是使對方受到挫折,壓一下對方的氣焰,再做好人,才能使對方真心降服。賀老總是帶兵的人,豈不知這個道理?他讓這支球隊和他一起住在“範莊”(原起義將領範紹增的住所),訓練就在“範莊”的球場,住的是小樓,吃的是小灶。愁的是,如果西南沒有一個隊能戰勝他們,恐怕是留不住的,就算勉強留下一二個也不行。
這支球隊有7人從上海來,另外有3人從西南公安部的“保衛”隊臨時調來。上海來的曹志傑,謙虛地給這支球隊取名“學習”。學習隊因為是臨時性質,上海來的隊員除了上身有件“學習”字樣的白背心,短褲、球鞋還是有回力商標,人們還是把這支球隊叫做“回力”。
在1952年“五四”西南區第一屆運動會上,這支原“回力”球隊,所向披靡。就剩西南軍區的“戰鬥”隊還沒有交手。其他隊伍都是敗績,有的比分還很懸殊。這時在體育界和廣大球迷中流傳一種說法,上海正泰橡膠廠老闆知道西南區要開運動會,便藉此機會來推銷產品,做廣告,特意派出一個銷售組和廠裡的籃球隊到重慶。
儘管這7人是賀老總請來的,這一說法卻讓賀老總、鄧政委無法向群眾解釋。如果西南沒有球隊戰勝這支“回力”隊,一是影響不好——西南軍區百多萬解放軍、西南雲貴川幾個省的籃球隊,都打不贏一支上海的工廠隊;二是留不住人,人家趾高氣揚哪會把你放在眼裡。
賀龍接見運動員
“八一”南昌起義總指揮賀老總,這次又擔任了與回力決戰的總指揮。賀老總決定讓“西南”隊(西南一級機關隊,西南區強隊之一)與“回力”隊再次在“範莊”比賽,控制觀眾人數,但要求西南軍區代表團的隊員能去的都去。這批人都分配有一項特殊任務:帶上筆和本子,由幾個人記錄一個回力上場人員的各種細節,如進攻速度、體力、運球特點,投籃命中率,是慣於切入投中或是中籃穩砸等等。用賀老總的話來說,這場比賽是對“回力”的“火力偵察”,要求大家記錄的文字資料,是分析對方隊員特色和制定我方上場的戰略戰術的依據。
比賽中,西南隊用盡全力,想打敗回力,挽回兩次失利的面子,結果西南隊還是輸掉了12分。這12分,對軍區“戰鬥”隊是一個相當重要的數字。因為在多次“戰鬥”對“西南”的比賽中,有時也可以贏得高於12分的戰果,說明“戰鬥”與“回力”實力相當,勝負則要看臨場發揮如何了。
翌日,賀老總在“範莊”召見軍區運動隊領導邢亮和男籃隊長。老總說:“回力來了,野心很大,要打遍全中國,賣他的回力招牌。他們是代表工廠的,我們戰鬥隊是無產階級的,這個比賽,我下命令:不但要打敗他,也要改造他。首先要打敗他,才能改造他。要注意,險勝不行。險勝對方不服。戰鬥勝了,還要作風站得住,到了四次犯規就自己換下場(當時是5次犯規出場)。聽好!我1938年就帶上這個戰鬥隊,如果這次輸了,我就解散戰鬥,連名字也不要了。是解散戰鬥,還是解散回力?邢亮,你是120師的老戰鬥,現在又是大隊長,你當教練,把戰鬥作風猛、穩、準、狠和戰鬥歷史告訴他們,好好制定一個作戰方案……總之,這次戰鬥打回力,是球場上兩個陣營的較量,一定要戰勝他,要解散他,絕不能讓這個資本家的廠隊來執西南籃球的牛耳……”
邢亮是1938年就到120師戰鬥隊打球的老戰士,河南人,身高183釐米,1942年離開球隊,在1951年5月西南軍區第一屆運動會上,是18軍的領隊。賀龍見到他真是高興。老戰友重逢了!把邢亮調任西南軍區運動大隊當隊長。邢亮理解賀老總說話的分量和他的責任,在回隊的車上,叮囑兩位運動員正副隊長,對大家千萬不能透出這次輸給回力就解散戰鬥的嚴重性。要從正面談打敗回力的重要性,氣可鼓不可洩,要大家打出解放軍的軍威來。
根據“西南”打“回力”這場惡戰的觀察和大家現場統計的資料分析,回力隊員有比賽經驗,慣於打區域防守和陣地戰,一有空擋便會切入上籃,個人技術靈活多變。其缺點是進攻和回場都慢,體力差,中遠距離投籃命中率較低,奔跑和彈跳都不如戰鬥這批“原裝”小夥子(都未結婚)。因而制定了全場緊迫人盯人,把對方纏緊,拼體力拼速度,始終貫徹以快制慢的打法。
在底線開球或搶到籃板球後,都利用長傳快攻上籃,只要上半場比分打平,下半場對方就無法施展控制球磨時間的軟戰術(當時沒有30秒必須投籃的規定),投籃不中則相應地增加了我們反擊的機會。全體隊員注意休息,續存體力。準備面臨的決賽。從“回力”只勝“西南”12分來看,“戰鬥”戰勝“回力”是有條件的。加上“回力”到重慶的一個多月,賀龍一直未讓“戰鬥”與他們交鋒,讓“回力”只聞“戰鬥”的大名,卻又不摸著“戰鬥”的底子,也給“回力”一些精神壓力。而“回力”還有一個沉重的包袱,就是能勝“戰鬥”則登上西南籃球霸主之位,反之則以前的戰績和去西北的打算都要落空。這些卻又是在球場以外對“戰鬥”有利的因素。
1952年5月25日下午4點,在重慶大田灣新建的田徑場(不是現在的位置)外側的杉木架(看臺)上,坐的都是軍區、西南區一級機關和市級機關的觀眾,很多群眾則高據後側的山坡上觀戰。這次比賽前,賀龍指示:“要在大田灣比賽,對方以學習隊出場,我要親自開球。”其用意是他相信“戰鬥”隊能穩操勝券,只有在大田灣這樣的場面上打敗“回力”,才能挽回西南敗於回力的影響。他特別強調西南百萬解放軍的代表隊“戰鬥”隊,不與一個啥子廠代表隊比賽,回力要以學習隊名義上場。
在這場具有特殊內涵的比賽中,戰鬥隊的“原裝”小夥子的確發揮得不錯,整個戰局幾乎完全是按照事先的作戰方案牽著對方進行,逼得對方邁不開步,抬不起手,只要我方得球,則長傳反擊,投籃紛紛命中。這種全然迥異於西南隊的打法,使回力隊員很不適應。上半時比分是25比24,戰鬥雖只領先一分,但已經從回力的體力不支上,看到戰鬥隊勝利在望了。賀龍微笑著告訴身側一位軍人,通知範莊,今晚他要請回力隊吃飯。全場結束鑼聲一響,戰鬥隊以勝17分結束了這場扣人心絃的比賽。觀眾和戰鬥隊沉浸在歡快的氣氛中,當晚賀龍宴請回力隊員和同行的家屬,在飯桌上進行“統戰工作”。
賀龍親切地對他們說:你們都是體育界難得的人才,我們是愛惜人才的,發展新中國體育運動,洗掉“東亞病夫”的恥辱,在座都有責任。但現在你們為工廠的資本家打招牌,做活廣告,一出場,胸口上是回力,屁股上(指短褲兜)是回力,腳下是回力,周身都是回力。我看不要回橡膠廠去了,我給你們分配工作幹不幹?你們考慮一下,想好了回答我,現在運動會結束了,你們暫時留在西南一級機關裡,讓張志讓處長帶領你們與西南隊一起到下邊去,傳達大會的精神,也看看美麗富饒的西南……
其實,正在西南區運動會比賽期間,賀老總已接到在北京召開“八一”建軍節25週年全軍體育文藝大檢閱的通知。在下命令要“戰鬥”打敗“回力”的同時,就計劃著一定要解散“回力”,把這幾個小夥子留在軍區和西南隊作為教練或隊員,所以運動會結束後,不等他們提出回上海之前,先讓他們出去巡迴比賽,等待機會再攤牌。
1952年5月底,在軍區為參加這次運動會舉行的慶功會上,正式宣佈這次代表團全體人員原封不動留下,成立“西南軍區體育集訓隊”,準備參加即將召開的“八一”運動會。這時,賀龍叫孫志遠秘書長對“回力”的7人明確:“賀司令員希望你們不要回上海了,資本家如不同意,叫他來找我。軍區已成立了體育集訓隊,正需要教練。保持上海的薪水不變,有家屬的也接來。”上海來的7位運動員早就心知肚明,只不過真叫留下,卻難免有些顧慮。他們當中有的曾經被蔣軍授過少校軍銜,有的是商人的兒子,同時又怕參軍後東跑西顛,再就是對賀老總不甚瞭解,想回絕又不敢說,於是提了一個試探性條件“不參軍,薪給制”。賀老總聽了彙報哈哈大笑。
於是,從上海來的回力隊被賀龍“解散”“整編”。這些上海來的教練,無軍籍但又發給軍裝,平時可以不穿軍裝,薪給制,吃小灶,配教練車……這些待遇即使今天也令人羨慕。這幾位教練在其後的二三十年中,的確為西南或四川的體育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1959年四川男籃獲全國冠軍,就是上海來的金森任主教練。
歲月荏苒,光陰似箭。幾十年以後,當年的老人聚在一起,不經意說起那場“戰鬥”對“回力”的比賽,給球隊取名“學習”的曹志傑不滿地吐槽:“那場比賽裁判不公平。”瞭解內幕的人告訴他:“裁判只能那樣吹,並無偏袒。”最後透露,為了那場球賽,賀老總真的下過命令,大家聽了都笑,愈加懷念賀老總。
【深耕戰爭史,弘揚正能量,歡迎投稿,私信必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