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中國迎來改革開放,他趁著引入外資的機遇,來到廣東梅州。當他第一次踏足這片夢中的故土時,他淚流滿面,他大喊:“爸媽,我回來了,我回到咱們家了。”在場的人看到這幅景象,無不動容。熊德龍參觀了當地的學校、村落和工廠,在父母的故居前留下了腳步。他聯想到這就是父母生活過的地方,每一處都讓他感到親切。他就是一手建立美國熊氏集團,被譽為報業大亨的熊德龍,他雖然是印尼人,卻有一顆中國心,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
為求生路下南洋
1911年,辛亥革命一聲槍響,腐朽的清政府迎來了喪鐘,遼闊的中華大地,正醞釀著一場長達四十年的戰亂。廣東作為革命的前線,首先受到波及。如今廣州中山紀念堂裡記載著以孫中山為代表的革命先烈的光榮事蹟,也讓人想起這片豐茂的土地上,曾飽受戰火的洗禮。在那個民不聊生的年代,許多廣東、福建地區的人紛紛往東南亞遷徙,或求生、或謀財,被稱作“走南洋”。
在“下南洋”的潮流中,兩個廣東梅州人熊如淡和黃風嬌,他們來到南洋諸國中的印度尼西亞。他們本不相識,但因為是老鄉,出門在外難免互相幫襯,也就認識了。熊如淡家學淵源,雖然出身貧寒,但是能讀書寫字,在一幫梅州青年中十分突出。黃鳳嬌善良淳樸,長相端正可人,留著一條長長的辮子。兩個正值年齡的年輕人迅速墜入愛河,他們在親友的見證下走進婚姻的殿堂,並生下了一個女兒,取名康芸。
熊氏夫婦在南洋的生活並不像他們之前預想的那麼好,但是兩個人彼此扶持,忠誠厚道,小日子倒也過得其樂融融。善良的夫婦倆雖然經濟並不寬裕,卻有一個幫助他人的善心。他們時不時地去附近的福利院看望那裡的孤兒,給他們送東西。
有一次,他們在福利院裡見到了一位長相不同凡響的小孩,他有著寬闊的臉龐,高聳的鼻樑,雙目炯炯有神,二人對這個小孩子頓生喜愛。一問,才知道這個孩子是荷蘭跟印尼的混血兒,雖然當時熊家的經濟情況並不寬裕,但還是決定收養這個惹人喜愛的孩子,給他取名熊德龍。夫妻倆沒有想到,他們的一時善心,給自己帶來了一個光明的未來。
金鱗豈是池中物
長大後的熊德龍爆發出無與倫比的能量,他在16歲即進入社會,開始打拼。憑藉著機靈的生意頭腦和吃苦耐勞的精神,他撈到了第一桶金,開始成為一個小老闆。其後的數十年,在他不斷地努力下,他的事業越做越大,遍及菸酒製造、房地產、傳媒、旅遊、國際貿易、金融等方方面面,成為印尼最富有的商人之一。
在美國升起五星紅旗
成功後的熊德龍做了許多讓人意想不到的事。
1995年10月1日,在美國洛杉磯阿罕布拉市,為了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華誕,當地的華人華僑聚集在一起,舉行一次盛大的升國旗儀式。那一天的祥雲,飄浮在澄澈的天空上,在寬闊的廣場裡,密密麻麻佔滿了當地華商、留學生、中國駐洛杉磯總領事、阿罕布拉市市長、各位市議員。只見一個身材魁梧的人走到升旗杆面前,神情嚴肅,將國旗緩緩拉上天空,口中低唱著《義勇軍進行曲》。這個人,就是本次活動的組織者——熊德龍。
1997年,為了提高中國在海外的影響力,他花費了數百萬美元收購了一家美國媒體《國際日報》。在中國訪美期間,《國際日報》全程報道,對外輸出大量及時而珍貴的實時報道,為宣揚中國國威、展現中國魅力發揮了巨大的作用。
在中國結束訪美行程後,《國際日報》更是收集了200多幅照片,搜尋編輯了許多詳實的資料,編寫成《世紀之旅》,全面記錄了這一次重要的出訪。讓美國人民更好更全面地瞭解了中國,促進了兩國之間的關係,改善了中國在國際上的輿論。可以說,熊德龍一直都對中國的事情念念不忘。
說起熊德龍在中國本土所做的善事,就更加數之不盡了。
在熊德龍父母的家鄉廣東梅州有一所大學叫嘉應大學,1984年當地政府便開始規劃這所高校的建立,熊德龍在聽到訊息後,立刻聯絡了負責人,表示願意出資,那邊問他能出多少,他開口就是210萬,讓對方大吃一驚,因為在那個萬元戶便羨煞旁人的年代,210萬是個巨大的數值。
在嘉應大學籌辦期間,熊德龍還不忘時刻關注建設情況,他擔心自己捐的錢不夠,又遊走於華僑之間,為大學募集資金。到了1985年10月7日,已經建好的嘉應大學招來第一批學生,當天正是他們的開學典禮,當天熊德龍接到了邀請,但是他那天的行程已經安排好,要去自己旗下一家銀行的揭幕典禮。出於對故土的深厚情誼,他二話不說就改變了行程,和幾十位華人華僑一起,買了趕往梅州的機票。
他的故事在梅州已經是有口皆碑。他從上個世紀八十年代開始便關心家鄉的公益事業。出資了兩千餘萬元支援家鄉的建設,受過他贊助的專案包括:嘉應大橋、梅州市梅縣人民醫院、梅州市華僑博物館等等。
他的福澤不僅潤及故土,也遍佈中國大地上的其他地方,其中,在中國典型的落後山區貴州,第一家外企企業就是熊德龍建立的。有人問他這麼多年來在貴州賺了多少錢,熊德龍哈哈一笑,“我投資貴州不是為了賺錢的,這裡的工業基礎及其落後,人民缺少工作機會,我覺得自己能出一份力,這讓我感到很滿足。”
他就是這樣一個人,雖然長著一副“老外”面孔,卻把中國當成自己的家,造福中國,就是造福家鄉。
一腔熱血報親恩
熊德龍之所以傾盡所有致力於中國的公益事業,跟他的養父母不無關係,甚至可以說,沒有這對夫婦,就沒有今天的熊德龍。
1947年出生的熊德龍已經74歲了,垂垂老矣。當他躺在搖椅上望著遠處的流雲時,經常會浮現出幾十年前在印尼貧民窟裡的場景,父親熊如淡、母親黃鳳嬌,他們的音容笑貌彷彿就在眼前。跟他一生的時間比起來,他和父母相伴的時間並不算很長,但是他們的恩德,卻讓熊德龍難以忘懷。
首先是養育之恩,熊德龍本該跟無數福利院的兒童一樣,在缺乏父愛母愛的環境中長大,早早地進入社會,一個人面對生活的艱難。大機率他會平庸一生,做一些社會最底層的工作。但他沒有,他遇到了熊氏夫婦,在他們的養育和關愛下,他得以擁有溫馨的童年,成長地既健康又陽光。
其次是幫扶之恩。熊德龍從小目睹父母的辛苦,懂事的他從記事開始就主動幫助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年少老成的熊德龍16歲便開始出來打拼,他在父母及各位親友的資助下,從一個小海綿廠起家,由於質量可靠、價格合理,很快就有了穩定的客戶源,熊德龍開始走上順風順水的道路。但是他的順利正是競爭對手所不願意看到的,在他生意越做越大的時候,有一天他的海綿廠突然起了大火,漫天的煙火將工廠化為灰燼,熊德龍趕來時已經無力迴天。
他跪倒在地上,此時,即使是這個堅毅如鐵的男人,也忍不住失聲痛哭。就在他走投無路之時,父母拿出一大筆現金支援他,這筆資金對當時的熊德龍來說無異於雪中送炭,他覺得自己如果不幹出點名堂,實在無顏面對父母。後來他才知道,這筆錢是父母賣掉他們在印尼的房產換來的。
除了養育、幫扶,熊氏夫婦讓熊德龍受益最大的,就是讓他學習了中華文化。作為土生土長的客家人,夫婦二人樂善好施、樸實仁厚,對待鄰里朋友無不真誠熱情,小德龍看在眼裡,記在心裡,成長為一個有溫度有良知的人。母親從小教他學《增廣賢文》,“一家之計在於和,一生之計在於勤”,這些句子都是他從小便能朗朗上口的,在潛移默化中,中國人傳統的忠孝仁義早已融入他的骨髓,成為了他靈魂深處的一部分。
熊德龍記得有一次年關,照理說母親該要給家裡的老人寄錢了,可是那年家裡吃緊,已經沒有什麼餘錢了,母親沒辦法,只得當掉自己的手鐲子,年幼的熊德龍看見母親眼裡的憂傷,他不解地問母親:“要不然咱們就不當了,我們自己都沒錢了,為什麼還要寄錢過去?”母親當即停下腳步,用緩慢而沉重的語句對他說:“孩子,你要記住,我們是中國人,我們的根在梅州,任何時候都不能忘了本。”這句“不能忘本”從此刻傳到了熊德龍在內心深處。
結語
許多年後,他為兩個在他生命中扮演重要角色的人修了一個長廊、一棟教學樓,長廊叫如淡長廊,來自熊如淡;教學樓叫鳳嬌教學樓,紀念黃鳳嬌。熊如淡和黃鳳嬌來自中國南部的邊城梅州;他高鼻闊臉,是荷蘭和印尼的混血兒。三個本來不會謀面的生命,卻在機緣巧合中串聯在一起,奏出一曲情深意重的高歌。
從這裡走出的兩個梅州人,在命運的劇本里,在他們善心的驅動下,和一個異國他鄉的孩子結上了一種密不可分的聯絡。他們的人生從此繫結在一起,描繪了一個感人至深的故事,在華人愛國的故事裡,留下濃墨重彩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