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的抗日戰略有多厲害?日本鬼子窮兇極惡、滅絕人性,以“掃蕩戰術、牛刀子戰術、單刀直入戰術”,肆無忌憚地在中國國土上燒殺搶掠、無惡不作。戰略大師毛澤東以“人民戰爭”思想為指導,指揮八路軍和新四軍等深入敵後,以全民皆兵的游擊戰爭為主要形式,使麻雀戰、地雷戰、地道戰和敵後戰等機動靈活的戰術遍地開花,最終贏得了抗日戰爭的勝利,日本鬼子完敗。
日本全面侵華戰爭爆發後,毛澤東的戰略是,要求八路軍深入敵後,廣泛開展游擊戰爭。晉察冀軍區各部隊多次打退日軍進攻,多次襲擊了敵佔據點和重要交通線,使根據地越來越鞏固和擴大,嚴重威脅日軍佔領的北平和天津,以及平漢、平綏、同蒲、正太四條鐵路交通線。八路軍120師根據毛澤東的指示,在朔縣、興縣等14個縣建立了10000多人的抗日遊擊隊和自衛軍,到1938年初,初步形成晉西北抗日根據地。
1938年2月,第120師主力開展同蒲鐵路北段破襲戰,攻佔平社等7處車站,炸燬敵人的軍運貨車3列,破壞橋樑8座,拆毀鐵路10餘公里,殲敵500多人,切斷了同蒲路北段交通。日軍集中2個師團10000多人,分五路向晉西北根據地進攻。毛澤東當即致電120師,要求他們集中兵力各個擊破敵人的圍攻,先集中打一路,破壞敵人的包圍計劃,鞏固西北根據地,並策應其他區域作戰。
按照毛澤東的指示,120師集中兵力先圍困深入岢嵐縣的敵人,並斷其水源,敵人水源斷絕、待援無望,只好棄城撤退,120師在追擊中殲敵200餘人。接著,120師以一部兵力圍困入侵五寨之敵,殲滅增援的敵人300多人,五寨之敵陷入孤立無援,只好棄城而逃,120師在追擊中又殲敵一部。到4月6日,晉西北反圍攻戰獲得勝利,共殲敵1500餘人,繳獲汽車14輛,馬匹100多匹,收復7座縣城。
1938年10月,抗日戰爭轉入戰略相持階段,毛澤東根據新階段的新形勢,提出新的戰略方針——鞏固老根據地,發展新根據地。具體要求是:把敵後游擊戰爭分為兩種地區,一是充分發展了的地區,如華北,主要任務是鞏固已經建立了的根據地;二是尚未充分發展或者正開始發展的地區,如華中,主要任務是迅速地發展游擊戰爭。
從抗戰爆發到武漢陷落,國民黨軍隊在正面戰場上擔負著抗擊日軍進攻的主要任務,吸引了絕大部分的敵人,就方便了八路軍和新四軍等深入敵後,開展游擊戰爭,開闢敵後根據地。毛澤東對此有一箇中肯的評價:沒有正面主力軍的英勇作戰,便無從順利開展敵人後方的游擊戰爭。
武漢陷落後,日本鬼子將華北劃分為三種地區,即所謂的“治安區”、“準治安區”和“非治安區”。對“治安區”(日本鬼子佔領的地區),日本鬼子以“清鄉”為主,推行“連坐法”,建立大量偽組織,實行“王道樂土”的欺騙性統治策略;對“準治安區”(游擊區),日本鬼子一邊實行懷柔政策,一邊實行白色恐怖,製造無人區;對“非治安區”(解放區),日本鬼子以“掃蕩”為主,實行極端殘酷的燒殺搶掠,以“囚籠政策”進行滅絕人性的進攻。
抗日戰爭進入相持階段以後,毛澤東領導下的八路軍和新四軍已經發展壯大到了18萬人,日本鬼子把根據地作為主要進攻重點,從1938年11月到1940年底,2年時間裡內,僅華北地區日軍就出動過千人以上的大規模“掃蕩”109次,使用兵力總計50萬人以上。
面對瘋狂肆虐、氣焰囂張的日本鬼子,毛澤東從容應戰,提出“鞏固華北、發展華中”的戰略部署。命115師挺進山東,120師主力進入冀中,129師主力進入冀南、冀魯豫等平原地區,進一步發展游擊戰爭。1939年1月至10月,毛澤東命賀龍、關嚮應率120師主力與冀中八路軍會合,成立冀中指揮部,由賀龍擔任軍政委員會書記,連續粉碎日軍數次圍攻,以伏擊戰殲滅出動掃蕩的日軍1800多人。
10月至12月,日本鬼子調集20000多兵力向北嶽地區進行大掃蕩,11月初,晉察冀軍區在120師配合下,在淶源縣成功伏擊日軍,兩次殲滅日軍1500多人,打死日軍號稱“名將之花”的中將旅團長阿部規秀。11月中旬,八路軍在43天內進行108次戰鬥,擊斃擊傷日軍3600多人,徹底粉碎了日本鬼子氣焰囂張的“大掃蕩”。
1940年夏天,華北八路軍根據毛澤東“集中優勢兵力打殲滅戰”的戰略發動“百團大戰”,從8月20日到9月10日是交通總破襲戰,由晉察冀軍區出動46個團的兵力,在聶榮臻指揮下摧毀正太鐵路。由賀龍、關嚮應指揮129師47個團破壞同蒲鐵路和汾離公路全線,阻止日軍向正太路增援;9月20日至10月上旬,摧毀深入根據地內的日偽據點,發動對淶源等地區的攻城戰鬥。“百團大戰”擊斃擊傷日偽軍3萬人,破壞鐵路470多公里,摧毀據點293個,繳獲槍5800餘支,炮53門。
這一階段,針對日軍頻繁實行大範圍的連續“大掃蕩”,毛澤東以“人民戰爭”的思想為指導,號召根據地一切地方武裝,在人民群眾的支援和掩護下,廣泛開展群眾性的、形式多樣的游擊戰爭,比如地雷戰、麻雀戰、地道戰等等,給日軍以沉重打擊。毛澤東還指示八路軍主力部隊,採取“化整為零,隱蔽行動,儲存力量,避實擊虛”等方法,有效粉碎日本鬼子的圍攻和掃蕩。
在抗日戰爭的相持階段,毛澤東強調,在敵人後方,一定要堅持游擊戰爭,粉碎敵人的掃蕩,破壞敵人的經濟侵略。在敵佔區,針對敵人的“清鄉”政策,毛澤東提出要“敵進我進”,八路軍根據毛澤東的指示組織武裝工作隊,越過敵人的封鎖線,深入敵佔區,神出鬼沒地進行各種政治和軍事活動,挫敗日本鬼子“抓丁、搶糧、奴役”等計劃,瓦解和打碎敵偽統治機構。
與此同時,毛澤東還提出了“把敵人擠出去”的作戰方針,大力加強根據地和軍隊建設,為下一步反攻積極創造條件。1943年底,毛澤東又根據新形勢提出“擴大解放區,縮小淪陷區”的戰略任務。華北戰場的八路軍根據毛澤東的戰略部署,攻克和逼退了日軍許多據點,日軍被迫收縮到大中城市和交通要道以及沿海地區。1943年10月23日,日本“中國派遣軍總司令官”岡村寧次組織由120名軍官組成的“觀戰團”在臨汾以東被八路軍全部殲滅,極大地震懾了日本鬼子。
從1944年開始,毛澤東命令我軍展開全面反攻,一年中,共殲滅日偽軍40餘萬人,收復縣城70餘座。進入戰略反攻階段後,毛澤東及時提出新的戰略:變遊擊軍為正規軍,變游擊戰為正規戰。繼續實行“人民戰爭”的戰略,即“正規軍和廣大群眾武裝相結合,主力兵團和地方兵團相結合,全體民眾支援軍隊”。1945年8月9日,毛澤東發表《對日寇的最後一戰》的宣告,號召全國軍民舉行全國規模的反攻,對一切不願投降的日本侵略者及其走狗進行廣泛的進攻。
8月10日,毛澤東又命令各地區的八路軍、新四軍和一切抗日武裝,迅速佔領大小城市和交通要道,奪取日偽軍武器,武裝群眾。並要求將軍隊迅速集中起來,脫離分散遊擊狀態,組織正規兵團,集中行動,保證抗日戰爭的最後勝利。在毛澤東偉大軍事戰略的指引下,抗日戰爭終於取得了最後的勝利,日本鬼子終於完敗,八路軍在8年抗戰中不斷髮展壯大,從戰前的9萬多人發展為127萬人;民兵發展到260多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