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中有很多精華,同時也有很多糟粕。我們以前用很大的力氣去辨別精華和糟粕,結果還是搞不清,甚至弄顛倒了,所以我們現在不必再糾纏這個問題。時代不一樣,評價標準也有所變化。這個時代認為是精華的,到另外一個時期可能就是糟粕。例如,我們以前認為佛教是糟粕,現在我們轉變了觀念。佛教對提高人的境界,對於凝聚人心,對於人的向善都有一定的意義,我們不能一概地排斥佛教,同樣的道理,也不能一概地排斥道教、一概地排斥西方哲學。以前大講階級鬥爭,排斥中庸中和,我們現在把國學裡的和諧價值系統用上了。
和諧理念是國學或中國文化的一個最核心的內容。如果我們追溯它的本源的話,《尚書》、《左傳》、《國語》及《周易》等中國古代典籍中都提到過。如《乾卦·彖辭》最後有一句話叫“乾道變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貞。首出眾物,萬國咸寧”。《周易》認為算卦都是小術、小道,它真正的意義在於使自然和社會都達到一種和諧,這就是最大的吉,最大的善。“乾道”就是自然天道的變化。“各正性命”,就是使萬物都各自得到它的本性,都從天道自然的變化那裡得到一個穩定的生命本質。這就是中國文化所強調的“性自命出”,說人的性是由天命給的,這個天命我們現在可以把它理解成自然界。
大家知道《中庸》裡有一句很有名的話叫“天命之謂性”。《中庸》一開頭就說了這三句話,“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把它翻譯成現代漢語,是說天所給予人的秉賦叫做性;遵循天性而行叫做道,修明這個道並加以推廣叫做教。人的秉賦或人的性是自然界給你的,天道給你的,所以叫“乾道變化,各正性命”。最重要的話在“保合太和,乃利貞”。“保合太和”,是指天道變化能夠保持、調整、合成自身的最高和諧。“乃利貞”,這個“貞”就是正的意思,是天地自然的正常的規律。所以“保合太和”才能夠使自然天道乃至人類社會和萬物得到一個合乎規律的發展,它產生萬物的首要因素,是使天下所有的國家都穩定安寧。(即首出眾物,萬國咸寧)它既是一個理想,又是儒家最推崇的一個價值理念。這個和諧的理念,首先是人和自然界的和諧。
我們古代的六經,《詩》、《書》、《禮》、《樂》、《易》、《春秋》這六部經典,實際上在漢代以前就存在了。它們代表了春秋戰國以前,我們中華民族夏、商、週三代文明的結晶,所以它們最能反映中華民族早期的一些價值理念。到了春秋戰國這樣一個歷史大變動的時期,由夏、商、週三代經過春秋戰國,過渡到秦漢大一統的封建王朝,才使中國的歷史真正地走到了近古。漢代是中華民族第一次大的躍升,有人把它叫做中華民族的第一次崛起。在《尚書》裡,主要記載的是夏、商、週三代的事蹟。在第一篇的《尚書·堯典》中,記載了當時的人對堯的追憶。在這個追憶中,提到堯之所以能夠成為一代聖王,即在於他能夠“克明俊德,以親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協和萬邦。黎民於變時雍。”這段話的意思是說,聖王堯能夠發揚才智美德,首先能使家族親密無間,和睦相處。在家族和睦的基礎上,又能辨明百官的臧否善惡。百官的臧否善惡辨明瞭,才能使天下國家(當時指各諸侯國或部落)協調、和順、和諧,天下所有的人從此也就友好和睦了。這裡提出的“協和”概念和剛才講的《周易》裡面的堯“太和”概念都有同樣的含義。所以古人的最高理想就是萬邦協和,九族親睦,從家庭到國家、再到天下,都要保持和諧和親睦,這是一個最高的價值理念。這個思想一直傳下來,成為國學或中國文化的一個最核心的價值理念。
據《國語·鄭語》的記載,周幽王時有一位聰明的史官叫史伯。他在討論周王朝為什麼會衰敗時,提出一個對後來影響很大的哲學問題。後人稱其為《史伯論五材》或《史伯論和同》。史伯認為,周王朝所以將走向衰敗,主要原因在於幽王拋棄了傳統的和諧理念,“去和而取同”,即不能聽取不同意見,只願與專斷同欲的人打交道,國家能不衰敗嗎?由此,史伯提出一段精彩議論:“夫和實生物,同則不繼。以他平他謂之和,故能豐長而物歸之;若以同裨同,盡乃棄矣。故先王以土與金木水火雜,以成百物。······夫如是,和之至也。聲一無聽,物一無文,味一無果,物一不講,王將棄是類也而與專同。天將奪之明,欲無弊得乎?”這大段話的意思是說,只有“和”才能生出新的事物,而完全同一,事物則不能繼續發展。因此,所謂和,是指不同的東西加上不同的東西,才能使事物豐富發展,從而使萬物歸於新的統一。如果相同的東西再加上相同的東西,加到最後,只能變成沒用的東西而被丟掉。所以先王把土和金木水火相雜而生成萬物,······這是最和諧的了。一種聲音構不成動聽的音樂,一種顏色構不成美麗的文彩,一種味道不能引起人們的食慾,一種單一的事物則構不成和諧。事物多樣性的調和,才能產生新的東西,這就叫“和而不同”。史伯提出的這個命題叫“和實生物,同則不繼”。他是從《尚書》和《周易》裡面繼承下來的這個思想,即強調“和”才能產生新的東西,“同”是不能產生新東西的。這個思想在國學和傳統文化當中具有核心價值的地位。所以到了孔子,就把它繼承下來。孔子說“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只有君子才和而不同,追求一種和諧的境界,而不是去追求絕對的同一和沒有差別的境界,那只是小人追求的。
孔子認為,中國文化即是用禮把“和”確定下來,禮的作用就是“和”,“禮之用,和為貴”。禮的最根本性作用,就是使天下百姓安寧,使社會能夠和諧。歷代的統治者都把“和”當作最貴重的、最重要的一個價值理念,這個思想一直延續到孟子,到《中庸》。《中庸》裡面有一段很有名的話:“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中”就是喜怒哀樂沒有發作的時候,它還在人的心裡,這叫“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它發作出來了,但是都符合節度,就是“和”。所以儒家不是不要喜怒哀樂,而是主張發作符合節度。它們一旦發作出來了,就變成一種情感,這叫“未發為性,已發為情”。所以,“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這個中就是人的性,是萬事萬物的基礎和前提。“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中是大本,和是達道,即天下四通八達的道路。喜怒哀樂發作得合理,那麼人就身心和諧。喜怒哀樂發作的過了分,就不能和諧。所以“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就是達到中和,天地才有正常的位置,這個位就是秩序。有正常的秩序,萬物才能生長髮育。這是宇宙萬物,包括人類在內的生存原理。自然界和人類社會如果沒有正常的秩序,我們就什麼都做不成。所以和諧的作用就是能保持一個最好的、最理想的環境、位置、秩序。把這段話裡面的幾個字抽出來合在一起,便是曲阜孔廟大成殿的匾額:“中和位育”四個字。它集中體現了儒家或者是國學的最核心的價值。
上述的這種核心價值甚至可以成為一種軟實力。它的力量是無形的,是摸不到,看不見的,但卻可以發揮巨大力量。所以我們現在講建立和諧的社會,和諧的家庭,一直到和諧的世界、和諧的宇宙,包括人和自然的關係也需要和諧。因此人類文明的轉型,需要有中國文化的參與,我們不能自我貶低自己的文化。我們的國學100多年來承受了各種各樣的罪名,中國落後的罪名、保守主義的罪名、封閉主義的罪名、拖累近代化的罪名等等。世界上還沒有哪一個民族像我們中國這樣來詆譭我們自己祖宗的文化。如果這個文化是不值得讚揚的還可以,但是它有很多好的東西。它所追求的和諧理念和天人合一等思想,是關乎人類生存的真正哲學和智慧,因為只有和諧,最高的和諧,人類才能真正地生存和發展,此之謂“中和位育”。國學中還有一個比較有價值的內容就是我們常說的“與時俱進”,與“生生”、“日新”。《尚書》裡面有一段話是講商湯王的,儒家把他推崇為一個聖王。商湯王有一個洗澡的木桶,上面刻有“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銘文。強調日新,每天都要像洗澡一樣,不僅要洗掉身上的灰塵,還要洗掉頭腦裡陳舊的東西。你一旦做到了日新,那麼這個新就不要停頓。中國古代哲學認為事物的發展是不間斷的。人類社會、自然界,包括人自身每時每刻都在變化。所以《周易》認為,吉凶禍福都是在這種變動當中產生的。所以你要把握吉凶禍福,就要把握這個變動。《周易·繫辭傳》有一段話,說:“《易》之為書也不可遠,為道也屢遷,變動不居,周流六虛,上下無常,剛柔相易,不可為典要,唯變所適。”這是說,《周易》這本書離人們的現實生活是不遠的。“其為道也”,它也在不斷變動。“變動不居,周流六虛,上下無常,剛柔相易,不可為典要”,不能拘泥於一點,把它作為不變的教條。要“唯變所適”,人的行為要不斷地跟上這個變化,這樣才能趨利避害逢凶化吉。“善為易者不佔”,真正懂得《易》的不去算卦,而是在《易》裡面得到一種易理和哲學的智慧。“唯變所適”,就是指人類的行為,要隨時跟上變化了的客觀外界的形勢,這也叫“與時偕行”。何謂“與時偕行”?《周易》的《艮》卦《彖辭》解釋說:“時行則行,時止則止,動靜不離其時,其道光明。”
這些觀點最能代表我們中華民族對世界的看法。可以說我們這個民族的哲學所強調的是要善於調整自己的行為,緊跟時代的發展。老子有一句話叫“動善時”,任何行動都要善於抓住時機。“政善治”,要善於治理政治。“心善淵”,思想要像大海一樣淵深。在《上善若水》那一章裡面講到最高的善就像水一樣,因為“水善利萬物而不爭,故幾於道”,水是最接近於道的。水的特點是不爭,往下流,所以人要效法水,不要什麼都爭。“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老子說,“咎莫大於欲得”,人犯錯誤的最大根源就在於不知滿足,貪得無厭,導致你出問題。《周易》實際上也是講這個問題。所以《周易·繫辭下》講到,“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窮則思變”,我們這個民族就是這樣做的。事情做不下去了就要考慮變一變,這樣才能長久,不至於半途而廢。
中國文化或中國哲學講天人合一,人要保護自然,對待自然,要像愛護自己的父母那樣。宋代的張載把《周易》的“乾坤父母說”擴大為整個宇宙,講天地就是人的父母。漢代的《太平經》裡講,“天地乃人之真本”,自然界、天地是人的真正的根本,這個本就是根,自然界是人的根。“天地有虧,不能竟吾年”。如果天地自然受到虧損,受到破壞,那麼人類就不能享盡天年。所以“人命乃在天地,欲安者,乃當先安天地,然後可得長安”。這就是說,人類的生存及命運與自然界息息相關,人類要想使自己的生命得到安寧,應該首先使自然界得到安寧,自然界得到安寧,然後人類才能得到長久的安寧。這就有如子女對父母一樣。所以在《禮記·祭義》裡面有一段非常重要的話,“父母全而生之,子全而歸之,可謂孝矣。不虧其體,不辱其親,可謂全矣”。父母把孩子生出來是一個完整的人,因此孩子對父母就要“全而歸之”,這是孝子的一個最重要的表現。
人類對待自然就應該像對待自己的父母一樣,“不虧其體,不辱其親”,不要使父母的身體丟掉什麼,不要辱沒自然,不能破壞自然,要保持人與自然的和諧關係,此即“天人合一”這是中國文化裡面最重要的思維方式。中國文化注重天人合一、情景合一、知行合一、性命合一、形神合一、體用合一等等。佛教後來講的就更多了,如“六相圓融,理事無礙”等。中國文化大量地講合,而少講分,構成我們中國文化的思維方式。所以未來人類文明的轉型,就是要把被冷落被邊緣化了近百年的中華文明吸收進去,要對人類作出我們的貢獻。這就要了解我們的文化,瞭解我們的國學是怎樣產生的,有哪些特點,有哪些價值,我們採取這樣的態度對待國學和國學熱,才是理性而客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