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數字文化
你聽說過“142857”這組數字嗎?無論你加減乘除如何運算,最後的結果都是這一組數字的重新組合,或以倍數等組合形式出現,說起來十分麻煩,有興趣的朋友可以查詢“快懂百科”,或者百度一下這組數字。
它不是一組普通的數字,而是埃及金字塔發現的一組神秘數字。
何止一個埃及,雅瑪文明與數字,希臘文明與數字,東方神秘文化與數字等等,都暗藏著數字的秘密。
中國文化被稱為神秘文化,主要體現在《河圖 洛書》《易經》《老子》《莊子》等古典文獻中,還有更神奇的民間傳統巫術、堪輿、符籙等等神奇現象,都是中國古老神秘文化的存在形式。
關於世界的起源問題,中西方的思想家們給出了各種不同的答案,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希臘數學之父畢達哥拉斯的“數字起源說”,他認為萬物源於數,數字是宇宙萬物的本原,研究數學的目的在於探索自然的奧秘。
畢達哥拉斯學派認為“1”是數的第一原則,萬物之母,代表智慧;“2”是對立和否定的原則,是意見;“3”是萬物的形體和形式……“10”包容了一切數目,是完滿和美好。
這一認識跟中國思想家老子的世界本體論十分接近。
在論述宇宙萬物的生成論時,老子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其中的“一”也是第一原則;“二”意味著對立,但不是畢達哥拉斯說的對立與否的,而是互根互生,相輔相成(這也是西方哲學二元論與中國一元論的區別所在);畢達哥拉斯的“3”,已經到了萬物的形體和形式,而老子認為“三”還不是萬物,而是萬物由此而出。
於是這個“三”就成了宇宙呈現的關鍵數字。
除了老子的世界本體論,《易經》八卦每一卦均由三個爻組成,分別代表事物發生、成長、衰亡的三個過程。
中國的三教中,道教有“道、經、師”三寶,佛教有“佛、法、僧”三寶,儒教有“君、父、夫”三綱,西方的基督教中,上帝是“父、子、靈”三位一體,伊斯蘭有“主、經、民”三元素……
為什麼世界各國的先哲們都喜歡用“三”作為一個範疇,是巧合還是必然?為什麼不用“二”或者“四”?
為什麼是“三”?
“三”是圓滿。受畢達哥拉斯“萬物源於數”思想的影響,亞里士多德認為,數字“三”代表了完整,是因觀察自然而得,用它祭神和齋戒是最適宜的。好比古巴比倫人把天地視為一個整體,二者又各由三區域構成,而這種看法和人類生存緊密相連。
在希伯來人和古埃及人看來,數字“三”象徵著“許多”,譬如蘇美爾語中的“三”就和“許多”是同義詞,寄寓了人們對多福美滿的美好願景。
“三”是生道。在中國,“三”除了表示概數“多”的意思之外,也是確指,比如“三光日月星”“三皇五帝”,這些都是簡單的數字。而老子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就不是簡單的數字堆砌了,而是宇宙生成論。
通常認為“三生萬物”中的“三”就是確指(也有人認為是概數),老子給“三”賦予了生生之能和智慧之光!此後道家的三清四御、三十三重天 、舉頭三尺有神明等,都帶著一個“三”,表示“生”和希望。
在《道德經》裡,“ 一二三 ”分別指宇宙初始為一的狀態,陰陽、以及陰陽和合而成的“和氣”,一是整體觀,二是方法論,三是生成論。“一二三”的轉化過程就是宇宙從“一”的混沌狀態,分為天地陰陽“二”部分,陰陽互根互化而為“陰陽和”三種氣體,這是老子獨創的世界觀和方法論,離開這個世界觀和方法論,就沒法解釋清楚世界的本原及其“道生萬物”的深邃意義,沒法接收“三”的智慧之光。
為什麼是“三爻”?
遠古時代,人們並不知道春秋更迭,四季輪迴的道理。據說到了伏羲氏時,人們開始在高臺上測量日影,人們以土築臺,在土臺上立一個杆子,在地上刻上標杆在不同時刻日影的長短,用來記錄每天不同時刻日月影子的長短,這就是“卦”字的由來,是中國最古老的天文臺:土上加土而成“圭”,表示高,一豎一點的“卜”表示標杆和刻度,合在一起就是“卦”。
《易·繫辭下》曰:“近取諸身,遠取諸物,於是始作八卦。”唐代孔穎達對此註疏說:“近取諸身者,若耳目鼻口之屬是也;遠取諸物者,若雷風山澤之類是也,舉遠近則萬事在其中矣,於是始作八卦。”
但是為何每一卦都由三個爻組成?
人類最早的世界觀是一個白天一個黑夜,整個世界就是這兩部分組成的。也就是在這個時候,“天下皆之美之為美,惡已”這種觀念隨之而出。
在這個世界裡又分為男女兩性,伏羲透過“近取諸身”,觀察到了動物世界的生生變化,於是用陰陽分別代表黑夜和白天以及兩性,陰陽二爻的形狀是象形符號,來源於男女兩性,分別表示天地、剛柔、冷暖、日夜等對立的事物,人類就此打開了易道之門,第一縷文明的曙光照耀華夏大地。
但是這遠遠不夠,因為一天之中,有日出的早晨,明亮的中午,還有日迫西山的黃昏,中午的時辰用陽爻表示,那麼凌晨和傍晚呢?
於是先人們用三根爻,透過對三根爻的不同組合,來表示時光的移動過程和狀態,比如一根陽爻用來表示白天,再加兩個陰爻組成三個卦象,偏向於黑夜中的某個時間段,而兩根陽爻一根陰爻組成的三個卦象,則偏向於白天中的幾個時間段。
同樣,三根陰爻合在一起,代表子夜,即最黑暗的時刻,這就是後來的坤卦。三根陽爻合在一起則代表中午,也是最光明的時間,後來成了乾卦。
所以先天八卦,最上面為乾卦,最下面為坤卦。代表的是光線的明暗程度。乾卦是三根連線的光線,表示最明亮。坤卦是三根斷開的光線,代表最黑暗。
就是說,在先天八卦中,宇宙的八大要素天地水火雷風山澤,兩爻不夠用,四爻不必要,三爻恰恰好。於是這個“三”逐漸演變成華夏先賢仰觀天文、俯察地理的原始依據和數字信仰。
後來人們發現這個“三”幾乎可以套用生活中的萬事萬物,因此總結出“三”具有穩定性、普適性、漸進性和條理性特點,如古人說“退避三舍”“約法三章”“入木三分”等等。
後來,“三”的用途和含義,從天文地理延伸到桑麻稼穡,從國家治理延伸到日常生活,比如“ 三權鼎立 ”“ 三駕馬車 ”等;幸運之至叫“三生有幸”;人之將亡叫“ 三寸氣斷 ”;道有“三清”,“人有三寶 ”,朝立“三卿”“三公”,人有三世三生等等,無不蘊含深刻,妙趣橫生。
關於“三”的成語、言語,以及人生層次的表達,太多太多,但三的妙理妙用普遍而深刻,天地萬物,無一不出於三,要麼是三本身,要麼是三的倍數,九乃陽數之極,道家哲學中的“九九歸一”,是指從起點到終點、再由終點而到新的起點,迴圈往復周行不怠的執行過程,它體現的是人類對事物發展認識的辯證關係。
宇宙的誕生:從“無中生有”到“三生萬物”的裂變
老子的宇宙生成觀認為,宇宙是從無到有,從一到萬的生成過程:“天下之物生於有,有生於無。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中氣以為和。”
宇宙就是這樣從無到有,從一到二到三,最後到萬,才有了我們現在看到的這般模樣。
萬事萬物都是從“無”中來,“無”不是空無,而是元初、初始。老子云“無名萬物之始”,“無”是命名萬物初始未生未形情境的專用術語,“無”就是“初始”,以區別於萬物生髮後“有”的情境。
老子所言之“無為”,就是在萬物初始未形時的作為,它有防微杜漸,防患於未然,把事情處理在萌芽狀態的意思。
道家典籍《鶡冠子》“扁鵲三兄弟”、《韓非子·喻老》(源於道家)“扁鵲見蔡桓公”,以及《黃帝內經》中的“大醫治未病”,都是對“無為”的精彩解釋。可惜後人置之不理,偏信魏晉以來玄學家的曲解,以至今日,大多數的注家仍然沿襲著魏晉、兩宋等經學家、儒家“解老”的觀點,硬生生地把“無”解釋為“虛無”,導致老子思想脈絡的不暢通。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強調的是萬物有道,而萬物之道統一於“一”。道生萬物並內附於萬物,因此萬物有道,道在萬物,即為“德”。
“一”,是“視之不見,聽之不聞,搏之不得”的,且“其上不攸,其下不惚,……隨而不見其後,迎而不見其首。”它是一切法則的源頭,即“元規律”。這個“一”是從“道”論中推匯出來的,但它不等於道,因此規律也不等於道。
“三”背後的秘密
道的生生不息產生了“ 一 ”,它既是天地之母,也是萬物的歸宿。“一”中蘊藏著陰陽二氣,陰陽二氣的激盪中和,使輕清者上浮,重濁者下凝,於是天地分,乾坤成。
無是在道作用下的萬物初始態,有是萬物的呈現態,陰陽在“中氣以為和”的作用下,產生的第三者即“ 三 ”。這個三,即是陰陽二氣運動產生的“中氣”。
有了這個“ 三 ”,於是有了萬物。三生萬物 ——萬有、萬物、永珍、萬法等一切之造化,修身、理家、治國、立功等一切之所為,無處不含“ 三 ”的生生妙理,無物不是三生萬物之化育而成。
因此,“三”的前邊是“一”,“三”的後邊是“萬物”,它是“一”和“萬物”的中介點,從“一”到“三”是普通人的自然之道,從“三”到“一”是為道者的自然之道。普通人的自然之道是順應人性貪慾之道,為道者的自然之道是順應“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的自然之道。這才是“三”背後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