鳴蟲是指能鳴叫發聲的一類昆蟲,我國三大傳統鳴蟲是蟬類,蟋蟀類和螽斯(蟈蟈)類。昆蟲的鳴叫不是由口腔透過聲帶振動產生聲音。而是透過身體某器官的振動或器官之間摩擦發生。
膜翅目的蜂類,雙翅目的蚊蠅類是由於飛行時翅膀的振動而嗡嗡作響。同翅目的蟬類是靠生在腹部的鼓膜振動而發聲。直翅目的鳴蟲幾乎全是藉助器官之間的摩擦而發聲,蝗蟲類的鳴蟲絕大多數是由後腿與前翅的摩擦而發聲,蟋蟀類或螽斯類鳴蟲是由前後翅的相互摩擦發聲。
中國古代詩歌總集《詩經》中,對三大鳴蟲都有描述,在《朔風 七月》中記載“五月鳴蟬”,即農曆五月蟬開始鳴叫。“五月斯螽動股,六月莎雞振羽,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戶,十月蟋蟀,入我床下。”即是說,五月螽斯彈腿叫,六月紡織娘振翅,七月蟋蟀在田野,八月來到屋簷下,九月蟋蟀進門口,十月鑽進我床下。《大雅 蕩》將蟬分為大蟬(蚱蟬)的蜩和小蟬(蟪蛄)的螗,“如蜩如螗”。《詩經》中還有《蟋蟀篇》和《螽斯篇》。
蟬主要分為兩種,較大的蟬,古稱蜩,別名鳴蜩,鳴蟬,秋蟬,知了等,雄蟲體長而寬大,長4,4-4,8釐米。雄的腹部有發音器,能連續不斷地發出尖銳的聲音。較小的蟬叫蟪蛄,古稱也叫螗,又名知了。體長2,5釐米,黃綠色,有黑色條紋,翅膀有黑斑。從早到晚,鳴聲作“哧哧”叫聲,叫聲不如蚱蟬大,響亮。比較脆弱。它可分為黃色蟪蛄和綠色蟪蛄等。
蟬是中國第一鳴蟲,古代文人對蟬的描述非常多,《莊子 達生》中有“佝僂承蜩”的故事,講述一個駝背老人高超的捕蟬技術訓練。《吳越春秋》有“螳螂捕蟬,志在有利。不知黃雀在後啄之”的記載。更是許多詩歌描述的物件。如南朝梁代的王籍《入若耶溪》詩中有“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唐朝著名三首詠蟬詩有虞世南的《蟬》,駱賓王的《在獄詠蟬》和李商隱的《詠蟬》。此外王維的《輞川閒居贈裴秀才迪》中“倚仗柴門外,臨風聽暮蟬”,宋朝柳永詞《雨霖鈴》的“寒蟬悽切”都是千古名句。
蟋蟀類昆蟲,包括大型的油葫蘆,中等的鬥蟋蟀和體型小的蛉子,多生活在陰暗潮溼地方。油葫蘆又名結縷黃,油壺魯。體長20-30毫米。由於全身油光錚亮,就像剛從油瓶中撈出來似的,而鳴聲好像油從葫蘆裡傾出來的聲音,還因它的成蟲喜吃各種油脂植物,如花生,大豆,芝麻等,所以得“油葫蘆”之名。
鬥蟋蟀通稱蛐蛐,促織,雄蟲體長13-16毫米,習性好鬥,兩雄相見能夠搏鬥,明朝宣德年間以來鬥蟋蟀十分興盛,蒲松齡的《聊齋志異》對此有很好的描述。鬥蟋蟀,它鳴聲寬宏,音節勻稱,略有蒼聲,可連續長鳴不已。
蠅子,形似蟋蟀,然而要小得多。喜歡生活在灌木叢,草叢,竹叢,蘆葦叢和綠色籬笆之間。通常在南方夏季鳴叫。如金乍子,又名唧蛉子,金蛉,蛣蛉,屬蟋蟀科小鳴蟲,通常夏季夜間活動為主,因其身體閃亮如金,鳴叫聲音清脆,猶如金屬鈴子的響聲,故也被稱為“金鈴子”。蛉子種類很多,有大小黃蛉,金蛉,墨蛉,蟻蛉,馬蛉,竹蛉,天蛉,綠蛉,花蛉等。
民族英雄岳飛的詞《小重山》中有“昨夜寒噤不住鳴”,這裡寒嗷是指深秋時的蟋蟀。主要是指鬥蟋蟀和油葫蘆的夜間鳴叫。
螽斯,北方稱其為蟈蟈,是鳴蟲中體型較大的一種,體長40毫米,為草綠色,一般吃其他小動物,也吃莊稼。按鳴聲細分蟈蟈有優雅蟈螽,暗褐蟈螽,鼓翅鳴螽,斑翅草螽,悅鳴草螽等。蟈蟈是圓胖型,紡織娘又稱絡緯,為長瘦型,常見於莊稼地,瓜棚豆架,草叢蘆葦上,白天靜伏,黃昏降臨開始鳴唱。內蒙和東北有蒙古棘頸螽,通稱山叫驢,體型碩大,長3-8釐米,性情兇猛,雌雄兩性均有發音器。不停震動頸部的角膜來為身體散熱,振動發出的聲音傳出幾十米遠,這就是山叫驢名稱的來由。
李白,《長相思》詩中有“長相思,在長安,絡緯秋啼金井闌,微霜悽悽綺色寒。”這裡寫到秋夜裡紡織娘在井欄啼鳴的情況。
圖文來自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