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練太極拳前,我的身型是:彎腰駝背,馬爬湧肩則,背上就像扣口鍋似的。在量製衣服時,裁縫總是將我的上衣前衿放短,後衿讓長,才能合體。可見身形是多麼的礙眼。
糾其彎腰駝背原因,是在我年青學藝時挑了一年扁擔,致使後來走路幹活,學習工作伏案一直低頭哈腰所致。加之三十多年的糖尿病糾身,導致老年間,面黃飢餿,沒有精力,走路抬不起頭,駝背更加嚴重。為此我選擇了太極拳鍛鍊,由於開始不懂身法練習,低頭彎腰駝背毛病還是沒有達到解決。
從人體骨骼肌來解析。
其一,是低頭。項部喉頭骨後有七塊項骨,又有兩條柔軟天柱脛支撐著頭部。喉頭居中(也叫鎖骨),成為主宰頭部項脛主關節。頭部前伏後仰左顧右盼都由它來掌控。喉頭下落可牽動下顎骨回收,帶動頭部自然低落;且壓迫大椎後翹,抽動背部各個椎節前伏,可造成身體的前爬。喉頭骨上翹則帶動下顎及頭部五官上仰,抽動項脛後折,臉部肌肉便會出現疆緊;帶動胸部骼肌前凸。正確的方法是:喉頭微後頂,下顎微收使項松豎,它能起到正五官,端面容,主精神的作用。
其二是彎腰。腰椎部有五塊椎骨它居中央,是命門穴所在地。前對應著腹肌部的丹田穴。下聯尾閭骨與臀胯骨大小腿至湧泉穴。上聯背部十二節背椎骨至頭頂百會穴。此處又是督脈必經地。腰椎是主宰全身的重要關節。身體的前腑和後仰,左右旋轉都由它來掌控。腰隙的前腑,可促使尾閭上翹,臀部後凸起;牽引背部各椎關節前伏,抽動頭部下仰。
由此可見,喉頭、腰椎兩大關節用之不當,是造成我過去習慣於低頭彎腰陋俗主要罪魁禍首。
我是2013年元月,拜入趙幼斌大師為師。參加過數十多次師父舉辦的“傳統楊氏八十五式太極拳”培訓班。在多次學拳中,師父總是用手指,點按我的大椎穴。教我背要直一點,直一點,再直一點。並經常告誡我,要學好太極拳,必須要有“立身中正”良好的身形。聽取過他很多次關於太極拳大型講座,他多都講“立身中正”這個課題。可見“立身中正”對習練好太極拳是何等重要。
太極拳是武術運動專案之一,是武術理論與道家思想完美結合的產物,是把武術技巧與自然之道相融一致的拳種。太極拳的先師們關於“立身中正”的著典、要決、要領,諸多。王宗嶽“尾閭中正神貫頂,滿身輕利頂頭懸”。“守住猴頭練太極”。“腰全身主宰”。楊澄甫先師:“虛領頂勁”,“含胸拔背”,“松腰”,“沉肩墜肘”,“松腰”,“用意不用力”等等。都是他們必生經歷總結研習出來的精華,留傳給後人的寶貴材富。作為後輩太極者,務必要認真學習,深刻用心理解,弄懂弄通其內涵。堅持不懈地在實線中加以運用。太極拳的技藝有別於其它技術。它不但要用心學,腦記。更重要的是用自己周身各部位上達到體悟。能使諸多的要決,要領在自己身上找到知覺,找感覺來學而用之,為此必須勤學苦練方能達之。
太極者無極而生,陰陽之母也……。我在多年堅持習練太極拳中,特別重視預備式也叫“無極樁”的習練。用一定的時間認真做好三調(調身形,調呼吸,調神態)。在兩足左右分開站立,腳尖朝前平行與產肩同寬(切勿八字腳,寧扣勿開);兩臂自然下垂,肘關節微屈,腋下松空留有一拳之空隙;兩掌心向內,五指自然伸直微屈,周身放鬆,中正安舒。而後將其唇微閉,齒輕合,舌尖輕抵上顎;用腹部到肺部自然呼吸來調整呼吸使己做到心平、氣和、氣通暢。再將其眼睛內斂,目光平視,面帶笑顏,精神貫注。再次用心來檢測,是否按照“虛靈頂勁”,“含胸拔背”,“沉肩墜肘”,“松腰斂臀”,“立如平準”等要領來調整好自己的身形。使自己身形做到“三關豎”,“三穴直”。即百會,大椎,尾閭三關豎直;百會穴,尾閭穴,湧泉穴是否垂直一線。形成了“立身中正”的身形。
在太極拳演練中,從起勢到收勢,都要有“中正安舒”的身法。講身法首先要講“虛領頂勁”,因為它對身法諸般要領起到提綱挈領的作用。
“虛領頂勁”也寫作“虛靈頂勁”,又叫“頂頭懸”。具體做法是:喉頭微後收,下頜稍收提,頭頂(百會穴)虛上領,使頸椎拔起松豎,有胸前鎖骨與脖後大椎連帶向後上移提的感覺。功用是生氣勢,主精神,提攜周身,產生靈感。這裡要特別留意“懸”字的概念和感覺,我認為它對“虛領頂勁”是更準確的表述。
“頂勁”有頸椎主動向上豎的意思,做不好脖子容易犯僵,因此“虛靈”就是進一步規定了“頂勁”的狀態。反過來也可理解為頭頂主動向上領起,讓頭部主動“懸”起,使頸椎拔展,“頂勁”與“虛靈”感覺同時存在,就叫“頂頭懸”。實際上,做到“頂頭懸”的要領,就等於做到了“立如平準”。
“立如平準”原本為“立如秤準”。“秤準”究竟指什麼?是秤?是栓提繩的秤紐?還是秤桿上的秤星?還是指天平?這好像沒有十分確定的記載和解釋。但不管是“秤準”還是“平準”,拳家們一般都把這兩句看成一個概念,也都用作比喻並要求行拳走架要始終守住一個虛擬的支點或提點,我認為這個虛擬的支點或提點就是要“虛領頂勁”。
因為在意識的指導下使頭部向上懸,脊椎骨向下節節垂松,就會有一種身體虛掛下沉而又靈活和腳下沉穩的感覺。再著意兩肩胛、兩胯的放鬆,會感覺血氣貫四梢,肢體繞脊椎中線有激靈感,虛實輕重也覺左右可消長自如,“不偏不倚,忽隱忽現”、“左重則左虛,右重則右杳”的身法勁感油然而生。這就是“頂頭懸”起到“秤準、平準”的作用。所以“頂頭懸”是做到身法“立身中正,上下貫串;左右平衡,虛實互補;靈活守中,活似車輪”的前提。
當然,運用身法達到一定的技術效果還必須包括“含胸拔背”、“松腰”、“氣沉丹田”等相適應的要領配合。比如在“頂頭懸”的同時,也同時使“沉肩墜肘”、“含胸”、“拔背”、“氣沉丹田”、“松腰胯”等要領上身,方能形守一派自然,意存活似車輪的身法機要。同樣,發勁時,脖後大椎與“頂頭懸”同時上提、下端尾閭墜卷將腰脊抻拉,同時腰脊(命門處)主動向後略撐,加上“含胸拔背”、“松腰”、“氣沉丹田”等配合的作用,周身筋骨瞬間產生彈性發力,這就是“周身一家”、“力由脊發”而“無堅不摧”的整勁。“周身一家”就是諸般要領同時存在同時運用。
而且,太極拳從始至終,百會(頭頂懸)、大椎、腰椎、尾椎這條脊椎主幹是從意識到動作,就無時無刻不在動靜、開合、蓄放、剛柔、快慢間運動著和主導著整體運動。“含胸”是心口不窩氣、平而略內含,有心胸寬舒海涵的感覺。胸不能前挺,兩肩不能後張,如此則氣湧力浮;“拔背”是在大椎上領時,順便將胸脊抻直,有“氣貼於背”的感覺。背不拱,背拱則氣聚勁僵,也不前頂,前頂則胸仰,重心上升根淺。
“含胸拔背”的做法實際與“頂頭懸”的運動方向相反——鎖骨、肩頭、肩胛、胸、肋、背部骨架和肌肉群,及胸腔內部臟器同時向下松墜,與頂有上下背道而馳之感。這裡注意“氣貼於背”的概念。“貼”字有輕、粘、存的意思,是意在蓄神。不是將氣、勁聚在背,或成拱背發力的姿態。實際上“拔背”是要求勁通於背,背存收放之機,起到勁氣輸送順達的作用即可。
因為主宰勁力關鍵在於“用腰”而非“用背”,是用腰脊段的曲捲開合之動,形成下與腿腳,上與背、肩、手勁勢貫串順達,因而背部不能聚氣或弓背。但兩掌推出或發力時,肩胛是隨臂向前拉伸,加上尾閭的墜斂,背部自然形成飽和(俗稱龜背)狀態則是必然的,當然也是允許的。“松腰”,是在胸背部內外鬆弛連帶的作用下,使腰腹部延續向下放鬆得到的松馳狀態。不講胸背放鬆,單要求松腰是不可能的。
“松腰”有利於氣沉丹田,力貫足下,下盤穩固。但“松腰”更重要的意義在於“用腰”,使腰更好地起到“主宰”作用。簡單地說,“松腰”能更好地做到“分虛實”,避免“雙重”,達到進退轉換的自如穩健;“松腰”有利於做到斂臀、收腹、蓄勁,在發力時配合呼吸能產生一定的“氣勁”,但不能塌腰撅臀。腰為一身之樞紐,用好腰就能為周身上下內外更好的服務。也有人將“松腰”稱“塌腰”,雖然解法一樣,但畢竟“松”與“塌”字義相差較遠。“松”就是不緊張,“塌”有倒下、凹陷之意,不甚瞭解的習者容易產生誤解,不如用“松腰”自然明瞭。太極拳的身法是個綜合整體工程,它牽一動而帶動全身皆發。對“中正安舒”的身法,故此務必要時時留神,處處留意,方能提高演練水平。以上對“虛領頂勁”等諸多“立身中正”的論述,是師父的`意解,也是我多年來習拳中達到的體會。
作者簡介
張培發,男,生於1952年1月9日,陝西,榆林市,橫山區。2013年元月拜楊氏太極拳第五代嫡傳大家趙幼斌老師為師,一直習練楊式大極拳。現為中國武術六段,任本縣永年楊式太極拳學會會長。近年來多次帶隊2013年,2015年參加西安國際楊氏太極拳交流大會、漢中市、山陽縣、丹鳳縣及每年的榆林市太極拳比賽等活動,均獲得集體,個人較好成績。參加“首屆海上太極文化節”比賽,榮獲個人一等獎。
從政工作四十載,糖高體弱習太極。緣遇師父入門第,恆專不驕天天練,成立學會大夥樂,敬師重道楊趙魂,三高平穩靠太極,感恩師父強己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