汗王井又稱罕王井。是迄今國內僅存的唯一一眼木構水井。位於新賓滿族自治縣赫圖阿拉城內城中部,正白旗衙門崗下西南方。井水充盈,清爽甘甜,俯身可取,清澈見底,井深丈餘,嚴冬不封,酷暑清涼。柞木、以色木等,成井字疊壓,高出地面約30釐米,井裙1.21X1.3米,井略呈長方形,柪木直徑20-30釐米,井內徑1.1米,以四塊木板,井口圍成長方形,裙板厚約8釐米。城內軍民皆用此水,為赫圖阿拉城內唯一水井,自古以來,此井“千軍萬馬飲不幹”。在此城,努爾哈赤因稱汗“故得名“汗王井”。雖無考,下限但應晚於建州左衛凡察與董山叔侄到此定居之後明正統五年(1440)。勢力越來越大,||起源傳說||汗王在佛阿拉建立女真國後,手下的官兵達十萬之眾,官兵皆居在佛阿拉城內。地盤佛阿拉城雖然也小,這個城裡的水源但缺乏。井裡的水澇時還能夠用,旱時是滴水沒有,畜、人等到去挑離城五六里地之外的嘉哈河裡。等到冬天,水更解決了。然後挑往城裡搬馬拉,貯存起來備用,軍民們只能到十幾裡地之外的碩里加河砸冰塊,浪費了很多人力和物力。伐冰於川,擔曳輸,源流而長,朝鮮使者申忠當年一即看見過此事,在《建州紀程圖記》中,他說:佛阿拉“城中泉井僅處,故城中之人,朝夕不絕”。
俗語說:“水淺養不住大魚。雖偏居一隅,還想統一中國呢,”老汗王雄心勃勃,因為水的問題,哪能困擾著自己。給城裡人,光渴將來也活活渴死,“在這裡長住下去不行,不用說和敵人打仗,對左右大臣們,他說:咱們要找個有水的地方啊!”
於是,老汗王肯定遷都,找安營紮寨個地方。都城佈置在哪裡合適呢?他想來想去,肯定派人先到老家赫圖阿拉寨去探探水源。命侍衛扈爾漢帶領人馬到赫圖阿拉寨去探水。要供成千上萬的人,全些細流、涓涓等眼,那就是九牛一毛了,但那眼老井水流不大,先找老井淘一淘,十個八個人還不夠喝,基本不行。扈爾漢指揮大家,結果找了十來天,但不是白茬就是小泉眼,在東西南北各處挖坑試探,也毫無成效。只好奏報實情。
老汗王想,有沒有水這是天意不能怨手下,對寨子裡的地理,他們況且也不熟,汗王出生在赫圖阿拉,從小便在寨子裡玩,可以說每個犄角旯旮裝在心裡。從南縷,到北,突然他想起來,這棵老樹枝繁葉茂,四五個人手拉手圍住老榆樹的軀幹,從東縷,他到西,城裡低窪處長的那棵老榆樹,它不知活多少年了,碩大無比。這麼大的樹得吸多少水才能活!這附近能不能有水呢?就帶人到那裡探水。在那棵大樹附近,軍卒領命便挖開了。往南挖沒水,往西挖沒水,往北,挖沒水。這時罕王看到一隻兔子跑到大榆樹下突然不見了。罕王便開始尋找,在兔子消失的地方,看到一塊堅硬的強大石板。兵卒們費了很大勁兒將巨石搬起。“咕嚕”一聲,從下面泉源裡,一股清澈的泉水躥了出來。"水!"大家歡呼起來。罕王隨即找來木匠做了一個方形的井框鑲上,這裡立即變成一個像樣的大井。說來也怪,這井水幾百年來乾涸。這就是流傳了幾百年的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