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onsored links

《苦菜花》作者馮德英的長篇小說《山菊花》為何無緣茅盾文學獎?

《苦菜花》作者馮德英的長篇小說《山菊花》為何無緣茅盾文學獎?

首屆茅盾文學獎於1982年初開始啟動,評選的範圍,集中在1977年——1981年之間出版的長篇小說,參加評選的作品有134部,與今天每年動輒上千部的長篇小說相比,並不算很多。

經第一輪淘汰後,留下26部作品。之後又經歷了一輪淘汰,留下了17部作品。

最終獲獎的是六部作品。分別是:《許茂和他的女兒們》、《李自成》、《將軍吟》、《冬天裡的春天》、《芙蓉鎮》、《東方》。

當時馮德英的長篇小說《山菊花》也參加了評選。

這是當時山東推薦的三部長篇小說中的一部。

山東推薦的另外兩部是:

一是《異國飄零記》。小說1980年由山東人民出版社出版,署名為未艾,但其作者的真實姓名卻是叢聳。據《濟南優秀文藝作品選》(中國文聯出版社1999年版)介紹,這部小說的作者簡歷為:叢聳,男,1934年生,山東威海市人。原濟南市文化局局長,現為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山東省魯迅研究會副會長、濟南市文聯顧問等。創作、發表及獲獎的代表作品有文學《異國飄零記》、《誰是幕後者》、《吳三桂與陳圓圓》、《古今藝術縱論》,戲劇有《趕考記》、《重審詩扇案》、《河祭》、《門當戶對》、《真與假》及“叢聳劇作選”等。大型歷史歌舞劇《窺鏡媲美》獲1988年山東省藝術節優秀劇本獎,並晉京演出。

《苦菜花》作者馮德英的長篇小說《山菊花》為何無緣茅盾文學獎?

這部小說之前是一部電影劇本,後擴充套件成四十五萬字的長篇小說,主要表現的是愛國華僑回國的故事,整個小說在今天看來,就像是一部通俗小說,語言上沒有什麼特色,在第一輪就被淘汰了。

二是《臨河的村莊》。作者肖鳴,山東人民出版社,1980年出版,全書只有213頁。作者肖鳴,曾在《山東文學》當編輯,參與過京劇《紅嫂》的改編工作。《臨河的村莊》是農村題材,語言頗有鄉土氣息,但小說裡涉及到小村並大村的主題缺乏新意,自然在茅盾獎的評選中,難以擁有勝算的機會。肖鳴在小說出版數年之後就英年早逝,年僅50歲,令人扼腕。

《苦菜花》作者馮德英的長篇小說《山菊花》為何無緣茅盾文學獎?

這兩部山東推薦的小說都沒有什麼名氣,唯有《山菊花》尚有勝出機會。

《山菊花》當時只出版了上部,通過了第一輪、二輪的篩選,但在第三輪的評選中,也被淘汰了。

現在看來,《山菊花》被淘汰的原因,與它只有上部參選有著明顯的關係。

畢竟小說上部的情節還沒有得到充分展演,人物的命運,也沒有得到完整地演繹,自然很難用半部作品,去叩響茅盾文學獎的大門。

而且更為關鍵的是,《山菊花》的結構,仍沿用的是傳統長篇小說的板塊結構,敘述手段有些陳舊。

《苦菜花》作者馮德英的長篇小說《山菊花》為何無緣茅盾文學獎?

首屆茅盾文學獎作品中,與《山菊花》反映的題材類似的作品《冬天裡的春天》,就採取了一種回憶式的結構,使用了意識流的表現手法,在當時看來,帶有一種文體上的突破,而獲得茅盾文學獎。

但現在看來,《冬天裡的春天》的故事情節支離破碎,且帶有一種生編硬造的痕跡,反而在故事情節上,不如《山菊花》運用從容的手法所呈現出的蕩氣迴腸、峰迴路轉的氣韻。

畢竟《山菊花》塑造了非常真實的人物形象,刻畫了完整的人物心理歷程,這要比譁眾取寵的小說結構創新所導致的損傷人物的副作用,更具有持久的生命力。

《山菊花》的上部,1982年改編成電影,由倪萍主演,這也是倪萍出演的第二部電影。

《苦菜花》作者馮德英的長篇小說《山菊花》為何無緣茅盾文學獎?

《山菊花》的下部最早由山東人民出版社出版,時間在1982年。小說定稿在1981年,出版速度還是挺快的。

《苦菜花》作者馮德英的長篇小說《山菊花》為何無緣茅盾文學獎?

《苦菜花》作者馮德英的長篇小說《山菊花》為何無緣茅盾文學獎?

本來電影《山菊花》是準備拍下部的,但是小說下部,人物的情感經歷,並沒有進展,驚心動魄的心靈的博弈,在上部都完成了。

其中,最代表性的是桃子在丈夫失蹤之後,被逼著嫁給了一個被稱為痴子的男人,反映了戰爭年代的女性,所遭遇到的一種尖銳鬥爭給情感生活帶來的巨大影響。幸好小說裡的這個痴子還是一個好人,沒有對桃子施以非禮與暴力,也沒有與她建立夫妻關係,當桃子的丈夫回來後,桃子完璧歸趙,潔身自好。但這個情節足以聳動人心,顯現出馮德英小說一以貫之的曾經被界定為自然主義的創作傾向。

《苦菜花》作者馮德英的長篇小說《山菊花》為何無緣茅盾文學獎?

馮德英的所謂的自然主義傾向,從他的二十多歲寫出來的處女作《苦菜花》中就已經露出端倪。

這與馮德英非常喜歡蘇聯作家肖洛霍夫的《靜靜的頓河》有關。

肖洛霍夫具有標誌性的兩個設定,後來都出現在馮德英的小說裡。

《苦菜花》作者馮德英的長篇小說《山菊花》為何無緣茅盾文學獎?

這兩個設定,一個是激烈的社會動盪,給家庭關係,帶來巨大的撕裂。肖洛霍夫的短篇小說《胎記》裡描寫了父親殺死了自己不同立場的兒子。這種殘酷的描寫,在《山菊花》裡也得到了反映。小說裡描寫的一個家庭中的兒子,因為出賣了家裡的秘密,父母不得不忍痛割愛,除掉了親骨肉。

另一個設定,就是一個養尊處優的富庶女性,看上一個低維的長工。

這個設定在《苦菜花》裡就以醒目的方式呈現出來,震撼了讀者,包括莫言在童年閱讀該小說時,也留下難以磨滅的記憶。後來他在《紅高粱》中也沿用了這種模式,設計了一個酒坊女老闆,與家裡的長工建立了額外的情愛關係。

馮德英的這個設定,在《山菊花》裡也得到了再一次故態復萌。小說裡描寫的一個綽號叫“小白菜”的女子,原是一名戲曲演員,後來被富豪家的病兒子娶為妻子,不久就成了寡婦,她大膽地愛上了家裡的長工,主動示愛,終於走到了一起。

《苦菜花》作者馮德英的長篇小說《山菊花》為何無緣茅盾文學獎?

因此,《山菊花》裡的對各色人等的情感描寫還是相當的波瀾起伏的,在倪萍主演的電影版裡,只抓住了主線,而支線上的這些遠超主線的離奇且曖昧的情感描寫,電影裡一筆帶過。在小說裡風情萬種的“小白菜”在電影裡毫無光彩,就如《苦菜花》裡給予了莫言以強烈的衝擊力的杏莉母親,在電影版中直接給刪掉了。

因此,小說《山菊花》帶著馮德英的自處女作之後就一直餘韻不斷的兩大主題,這兩個主題,正是日後莫言小說裡的一個貫穿始終的主線脈絡,只不過莫言給這個主題進行了重新定調而已。

《苦菜花》作者馮德英的長篇小說《山菊花》為何無緣茅盾文學獎?

但這也意味著,馮德英在《山菊花》裡的傳統敘事筆法,已經難以匹合文學程序的飛流直下三千尺的速率了。莫言抓住了這些部分,然後用新型的敘事手法,調和了一下,一道莫言大餐,便閃亮登場,在八十年代中期創造了一個震顫文壇的莫言力場。

從這個角度來看,1982年的茅盾文學獎評選中,《山菊花》的落選也是意料之中的。

馮德英的處女作《苦菜花》太過早熟,其實他根本沒有戰爭的參與經歷,我們可以看一下,他是1935年出生,建國時才14、5歲,剛剛是上學的年齡,與《紅日》、《林海雪原》的作者描寫的是自己的戰鬥生活,馮德英更多沿用的是他的童年的記憶。

到《山菊花》出版的時候,他也不過47歲,而李國文這時候已經52歲了,卻憑著一部文體創新的《冬天裡的春天》而獲獎。

《苦菜花》作者馮德英的長篇小說《山菊花》為何無緣茅盾文學獎?

馮德英過早地成熟,也過早地定型,在新時期文學中,他的年齡比王蒙還要年輕一些,但他一直給人一種老作家的感覺,後期寫作的小說,都不如他早期作品影響深遠。

這也是一個令人覺得奇怪的現象。處女作的成功,並沒有帶來後續的持久的發力,他把他的最好的才華,留在了他的二十多歲的年齡時的創作中,後來的創作風格,也與處女作《苦菜花》的語言風格,有了較大的變化。《苦菜花》中的一些深邃的帶有西化風格的語句,在後期作品中,幾乎不見了。

而比他大的王蒙,卻越來越依靠著氣韻貫通的翻譯語體,橫刀立馬,縱橫八十年代初的文壇,直到一九八六年莫言正式在文壇上奠定地位,王蒙的文學時代終結。

《苦菜花》作者馮德英的長篇小說《山菊花》為何無緣茅盾文學獎?

分類: 文化
時間: 2021-09-11

相關文章

「霸王龍瓢」李啟山(準國工)350CC珍品原礦黃段泥

「霸王龍瓢」李啟山(準國工)350CC珍品原礦黃段泥
收藏佳品推薦!巖畫重器! 漢印象丨收藏級紫砂壺 「霸王龍瓢」 作者:李啟山(準國工)北京榮寶齋畫院在讀研修生 中國甲骨文非遺傳承人 紫砂壺巖畫.獨立原創設計者 容量:350CC 泥料:珍品原礦黃段泥 ...

佛慧山遊記

佛慧山遊記
#我和祖國在一起# 秋老虎悶熱的很厲害,約幾個朋友爬山,也算是美事. 相比於北鄰人來人往的千佛山,佛慧山清淨了許多,是個合適的修心養性之地.其實,我來佛慧山已是多次,每次站在開元寺遺址,抬頭總能看見背 ...

永不消失的大坡

永不消失的大坡
眼看已經到秋天了,南山還是一片翠綠.南山好像一塊吸鐵,又在吸引著我-- 去年我騎著摩托車從大壩溝扯到了亂營山,只是沒騎到大坡,也算遺憾,今年我說啥也要到大坡看看. 大坡過去也屬土貴烏拉公社,和我們七股 ...

“春晚女神”倪萍的悲苦人生,和她的唏噓情史

“春晚女神”倪萍的悲苦人生,和她的唏噓情史
"如果有下一輩子,我既不要爹孃,也不要孩子,也不要家庭." 誰也沒有想到,曾經的"央視一姐 "竟然會有這麼淡薄的一面. 主持過13屆春晚,曾被陳凱歌拋棄,20歲 ...

俗話說“造屋不造山脊首”,這座村莊為何偏建在險峻的山脊上?

俗話說“造屋不造山脊首”,這座村莊為何偏建在險峻的山脊上?
"造屋偏造山脊首" 幾年前的一檔紀錄片,讓我第一次認識了硔(hóng)這個生僻字,也讓這座隱藏在皖南深山中的木梨硔村,逐漸為大眾所知. 木梨硔村位於黃山市休寧縣溪口鎮,這裡地處海拔 ...

血戰南坪集,我軍27個連迎戰10萬人馬,敵軍敗退為何我就撤退?

血戰南坪集,我軍27個連迎戰10萬人馬,敵軍敗退為何我就撤退?
作者:象牙山男孩 澮河南岸的南坪集,是宿蒙公路的必經之地.熟讀兵書.循規蹈矩的黃維從突破淝河後,就以10軍在左,14軍在右,18軍為中路,85軍隨後跟進的陣勢,在坦克.大炮的掩護下,在15公里的正面上 ...

小河魁拔情開光,爽拉小鯽單杆過百

小河魁拔情開光,爽拉小鯽單杆過百
又是金秋時節,樹上的果子熟了,濃濃的果香在秋風的吹送下,斷斷續續飄入釣魚人的嗅覺器官.沁人心脾的清香,讓人心曠神怡.頭頂朵朵白雲漸行漸近,又漸行漸遠.天高雲淡,陽光在雲朵的空隙灑下一縷縷炙熱氣息.沒有 ...

南陽流傳的民間故事:禿尾巴老蒼龍回鄉探母

南陽流傳的民間故事:禿尾巴老蒼龍回鄉探母
每年春夏季節,從桐柏.唐河.社旗.方城一帶總要有兩次肆虐的狂風.帶來傾盆暴雨,天地間昏暗一片,狂風大雨刮倒莊稼,刮斷樹木,過去掀翻茅草房,現在掀翻不太堅固的敞篷,造成很大的損失.之後不久就雲開日出,恢 ...

上戲97明星班 個個是人精 有人為走紅不擇手段 有人卻低調演戲受尊敬

上戲97明星班 個個是人精 有人為走紅不擇手段 有人卻低調演戲受尊敬
上戲97表演班,真是一個神奇的存在. 從這個班上走出的大部分學生,如今都已成為大家所熟悉的明星. 但他們在走紅的路上,卻有著不同的經歷和故事. 每個人走紅的方法,也各不相同. 真可謂是八仙過海,各顯神 ...

考證|明清三原溫氏家藏信札考

考證|明清三原溫氏家藏信札考
曹恿 陝西三原,因縣內有孟侯原.豐原.白鹿原而得名.古稱池陽,為關中壯邑.明清時期渭北地區商業和文化中心,素有"小長安"之美譽.三原溫氏為太原堂溫氏後裔,開基祖稱興齋公,南宋之季由 ...

長征中有多少女紅軍?紅25軍最少,紅四方面軍最多,處境也最艱辛

長征中有多少女紅軍?紅25軍最少,紅四方面軍最多,處境也最艱辛
作者:象牙山男孩 土地革命戰爭的後期(1934-1936),中國工農紅軍第一.第二.第四方面軍和第二十五軍,離開了原來的革命根據地,實行了戰略大轉移.在這些遠征的部隊中,有一批堅強的女戰士,活躍在各個 ...

項英拒不向北發展,毛主席多封電報催促無效,最後連發11個問號

項英拒不向北發展,毛主席多封電報催促無效,最後連發11個問號
作者:象牙山男孩 在新四軍發展方向上,經過近兩年的探索,基本形成這樣一個格局:劉少奇主張從皖東向蘇北發展,他可以依靠的部隊為新四軍江北指揮部下屬的第4.第5支隊,江北遊擊縱隊和黃克誠率領的八路軍第5縱 ...

1975年,毛主席親自批示重新審查高敬亭案,1年多後平反恢復名譽

1975年,毛主席親自批示重新審查高敬亭案,1年多後平反恢復名譽
作者:象牙山男孩 1938年12月中旬,張雲逸到達第4支隊司令部所在地舒城的東湯池,對高敬亭進行耐心地說服.教育.同時,他又以堅決認真的態度,向第4支隊廣大幹部傳達貫徹黨的六屆六中全會精神和中共中央的 ...

文藝應塑造英雄人物、弘揚崇高精神
[文化評析·新時代需要健康的審美觀(12)] 塑造英雄人物.弘揚崇高精神,是時代的召喚.歷史的需要.人民的期盼.恩格斯在評價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曾說:"這是人類歷史以往從來沒有經歷過的一次偉大的 ...

偵察老兵違反紀律,支隊黨委緊急開會,皮定均發言很簡單:槍斃

偵察老兵違反紀律,支隊黨委緊急開會,皮定均發言很簡單:槍斃
作者:象牙山男孩 皮定均.徐子榮率領部隊於拂曉前到達嵩山北麓的一個小山村申溝. 一.特務連偵察兵犯了紀律,皮定均要求全員排查 吃過早飯,特務連指導員張靜波發現一排的房東倆口子神色不正常,女的老哭. 經 ...

全國解放,土匪猖獗、惡霸勾結,毛主席一聲令下,平息匪患528萬
作者:象牙山男孩 在我軍向全國舉行大進軍的過程中,國民黨殘餘軍隊有計劃地隱伏了一些特務,也有一些潰散的武裝就地隱藏下來. 這些反動武裝打著所謂"救國軍"."自衛軍&quo ...

一組夕陽下的剪影帶你領略防空兵的雄姿

一組夕陽下的剪影帶你領略防空兵的雄姿
雄關腳下,他們用青春丈量著戈壁的廣闊,天邊,是餘暉映襯下如烈火般燃燒的雲彩.軍人的激情與熱血也同這晚霞一般熱烈,身披冑甲,留身後一抹紅雲,這是何等的豪邁和瀟灑. (作者:葉俊山 肖凱 柯穎達 馮遠志)

董其武入黨,北京軍區批不了,中央反覆研究答覆:希望你能理解

董其武入黨,北京軍區批不了,中央反覆研究答覆:希望你能理解
作者:象牙山男孩 1950年4月,毛主席與董其武的長談,又使他產生了一種新的衝動.從此,他確立了自己後半生立身行事的準則,萌發了加入中國共產黨的心願.決定按照共產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說老實話,辦老 ...

山大博導馬兵談這部紅色經典

山大博導馬兵談這部紅色經典
<野火春風斗古城>在整個十七年文學紅色經典中,題材非常特殊.它是一部以表現地下鬥爭為素材的小說,小說的發生地保定是一座歷史文化名城,其名取自"保衛大都,安定天下",歷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