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董鵬飛
萬家盈手千里同心
賞月是一個古老的話題,不管是淡月初升,波光乍瀉;還是明月高舉,香滿一輪;都能引人入勝,使人產生不盡的遐思。
古往今來的詩人墨客,無不鍾情於“娟娟”明月,歷代詩人筆下的月亮千姿百態,美奐美倫,一些不朽的篇章更是萬人爭頌,千古流芳。
中國最早的詩歌集《詩經》裡有《陳風?月出》篇:“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糾兮,勞心悄兮。月出皓兮,佼人鎦兮。舒憂受兮,勞心慅兮。月出照兮,佼人燎兮。舒夭紹兮,勞心慘兮。”月亮出來皎潔明亮,心儀的人兒容貌俊俏異常,望著她窈窕舒展的身姿,嗅著她與生俱來的沁人體香,詩人按捺不住內心的激動,不由得心移神蕩,情思湧動,不能自己,暗自撩拔起浪漫的心絃,情不自禁的唱出妙語佳音。
南朝詩人謝莊的詩句:“隔千里兮共明月。”願相隔千山萬水的親人平安無事,共同欣賞天上那輪輝光滿目的月亮。這是人世間最美好的祝願,她包含了千言萬語,此地無聲勝有聲。此句一出,萬人苟同,即成為後人爭相效仿的範句。像唐張九齡的:“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時。”宋蘇軾的:“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等,也都成為家喻戶曉的詠月名句。中央電視臺1988年春節徵聯:“認識海角天涯,此際月明千里共。”有人對曰:“何分苗聲藏族,今宵春好八音同”。道出了四面八方的華夏兒女對著影橫玉宇、光射九洲的十分圓月,慶祝各族人民大團圓的共同心聲。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韓愈有詩句:“一年明月今宵多”。月亮升上寧靜的夜空,像剛剛脫水的銀色玉盤,燦爛的光輝照耀大地,萬物在她的朗照之下煥發出皎潔的光彩,這是一年裡見到的最美麗動人的月色了。詩人僅以一句近似直白的語言,把八月十五月亮的優美姿色表達的淋漓盡致,固氣神完,讀後令人撫掌叫絕。
宋詞名家柳永在楊柳依依,曉風徐徐,鏡影涵虛,殘月斜掛的江邊,寫下了“婉約派”詞人最靚麗的代表作:“楊柳岸,曉風殘月”,被方家譽為“古今俊句”。宋代詩人歐陽修:“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有異曲同工之妙。溫柔如水的月亮,靜靜地斜掛在輕輕搖曳著的柳樹枝頭,黃昏的風微微飄浮著一絲涼意,大地一片寧靜祥和,熱戀的人兒相約出來,秘密談論他們的心腹之事。
宋朝詩人張先因寫了三句帶“影”字的名句,被世人敬稱為“張三影”。其中他平生最得意的之句是:“雲破月來花弄影”。雲淡風輕,月照花拂,春天的夜色何等秀麗醉人!因此又有了一個綽號“雲影郎中”。
中國是一個詩的國度,自從盤古開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中華詩壇出現過許多“殊勳蓋世間,直聲滿天下”的名人。初唐詩人張若虛以一首邁絕千古的力作“春江花月夜”跋得頭籌。這首詩被著名詩人聞一多先生譽為:“詩中的詩,頂峰上的頂峰。”清末詩評家王運贊為:“孤篇橫絕”的傑作,千百年來使無數讀者為之傾倒。“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灩灩隨波千萬裡,何處春江無月明……”江潮連海,月共潮生,浩浩春江無處不在明月的朗照之中。在月的照耀下,浩渺無垠的大海,白雲舒捲的天空,古色蒼碧的原野,森沈蔽日的花林,粲然如玉的鏡臺,柔軟細嫩的沙灘,迎風吐氣,遇霧潛形的魚龍,西風蕭瑟,憂戚哀鳴的鴻雁,滄桑漂泊的遊子和長夜不眠的思婦,構成一幅完整的充滿人生哲、宇宙奧秘及生活情趣的江干月夜圖,反覆吟誦,給人以餘音繞樑,三日不絕之感。
未滿十分先行一曲
新月恬靜優美,使人產生憧憬和嚮往。月牙初露,清潔又明淨,像麗人一樣秀美可愛。初月,既新月,俗稱“月牙兒”,人們將之比作“虛弓”、“破鏡”,或叫“玉”、“銀鉤”。宋朝詩人蘇軾形容道:“新月如佳人”。元代愛猷識理達臘在《新月》詩中寫道:“雖然未得團圓相,也有清光照九州”。“人散後,一鉤新月天如水”。新月雖然不是圓的,但她玉魄彎彎,寒光細細,其光輝清淡如水,極盡嫵媚,給人一種清新活潑的感覺。亞洲第一個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印度文學家泰戈爾在《新月集》中寫道:“孩子纖小的新月的世界裡,是一切束縛都沒有的”。新月代表了新鮮的活力,代表了蓬勃向上的朝氣,因此成了無拘無束的童心的象徵。中國古代帝王對某件事感興趣時,可隨時詔命某位詩人來作詩助興,稱為“應制詩”。宋陳師道《後山詩話》記載:“太祖(朱元章)夜幸後池,對新月置酒,問:‘當直學士為誰?’曰:‘盧多遜’,召使賦詩。請韻,曰:‘些子兒’,其詩為:‘太液池邊看月時,好風吹動萬年枝。誰家玉匣開新鏡,露出清光些子兒。’太祖大喜,盡以坐間飲食器賜之。”把新月比作新鏡,發出“些子兒”的光來,真可謂新穎別緻,獨具匠心,詩人對月的觀察細緻亦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
漫漫長夜,寧靜又安祥,此時的月亮清麗絕倫、優雅恬淡,給人一種特別舒心的感覺:
唐朝大詩人王維:“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山中的夜晚,有明月青松,流泉青石,閒靜幽美,清爽宜人。
唐司空曙:“釣罷歸來不繫船,江村月落正堪眠”。漁翁打魚回來,月已西沉,江村顯得寧靜又安祥,正是睡覺的好時候,船也就懶得繫了。
清張裕釗:“夜月柳陰人未寢,村翁荒渺說隋唐”。深沉的月夜裡人們尚未就寢,聚攏在柳樹下面,聽村裡的老翁講述隋唐時代荒遠無稽的傳說。世人常以“花容月貌”、“蓮眸月面”、“水中月、鏡中花”喻女子之美,“蕊宮仙子、月窟嫦娥”成了絕色佳人的化身。以明月來擬寫美人,會使月美人更美。
唐韋莊:“壚邊人似月,皓腕凝霜雪”。酒店裡有位少女,只看到她凝潔如酥,瑩潤似玉的雪白手腕,就知道她是個有素月般美貌皎容的絕色佳人。
金蔡松年:“山黛遠、月波長”。眉之淺暈,目之流盼,使人如見女子傾國傾城之貌。
匹練方橫萬古秋香
滿月,很像圓圓的玉盤,飛懸於鴻濛寥廓的天空中,人們賜給她很多美名,如“玉盤”、“金鏡”、“銀界”、“珠胎”等,仰望金輪,人們會有豪情滿懷,躊躇滿志的感覺。大詩人李白:“皎如飛鏡臨丹闕,綠煙滅盡清輝發”,把滿月比作飛鏡;宋代詩人楊萬里:“鴉青幕掛一團冰”,稱其為一團冰;宋朝詩人朱貞白:“八月十五夜,一似沒柄扇”,稱其為沒柄扇;北周文學家庚信:“月輪新滿,日暈重圍”,稱其為月輪。是的,滿月的確很象灼灼放光的圓輪,天下萬物都在它的朗照之中。西晉陸機讚道:“照之有餘輝,攬之不盈手”,月光清輝滿地,無所不照,但誰也不能把她攬在手中,是謂神奇也。難怪乎大名鼎鼎的德國大詩人沃爾夫?德拉里契克會說:“滿月是誘人的”。清末文學家朱自清在優美的散文《荷塘月色》中寫道:“日日走過的荷塘,在這滿月的光裡,總該另有一番樣子吧……”滿月如流水一般,盈盈地灑在荷塘上面,田田的葉子,豔豔的花,縷縷的香,微微的風,淡淡的月,加上樹上的蟬叫,水裡的蛙鳴,烘托出一種恰到好處的氣氛,細細咀嚼使人如痴如醉。
月隨人形,賞月的人不同,月亮的姿態也不相同。
性情豪放,有博大胸懷的詩詞宗匠們眼中的月亮是:
詩仙李白:“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明月升上雄渾磅礴的天山,在蒼茫的雲海之間飄浮游蕩,意境廣闊而渺遠。
詩聖杜甫:“星垂平野闊,月湧大江流”。星光垂照大地,曠野是那樣的廣闊,月亮隨江中的波濤湧動,江水在明月的伴隨下浩蕩東流,場面是何等的恢弘壯觀啊。
宋朝文學家范仲淹:“長煙一空,皓月千里。”廣遠無際,雲煙蒸騰的太空中,高懸著一輪明月,它的光輝照耀著千里江山。
清吳錫麒:“秦碑漢樹,要明月呼來,共論今古”。有求必應的明月啊,快些邀請古老的秦碑漢樹來吧,我們要徹夜長談,共同探討古今天下事,胸懷是何等的寬廣,氣度又是何等的豪邁啊?
賞月的自然環境不同,月色亦不相同:
石中賞月,可謂離奇。幾年前從內蒙古和湖北神農架傳來訊息,失傳已久的寶石拉長石重見天日,這種石頭是由無數結晶薄片相互平行迭加組成的,在輝光照耀下能映射出極為美麗的蘭色珠光變彩和燦爛奪目的蘭、白、綠色光澤,如秋月清輝,湛然瑩潔,著實讓人愛不釋手,人們俗稱它為“月光石”。據專家考證,月光石很可能就是2000年前秦王不惜以15座城池與楚國交換的寶石“和氏壁”,其高昂的價值可想而知。
水中賞月,形成天上月對水中月奇觀。“月下飛天鏡”,月亮在水中的倒影,就像天上飛來的一面鏡子,又大又圓又亮,比之天上月有過之而無不及。在“萬頃湖平長似鏡,四時月好最宜秋”的著名遊覽勝地杭州西湖,可欣賞到“平湖秋月”的奇觀:月臨鏡湖,湖面上銀光閃爍,與天同色,湖之中央,有一盤金輪輝光四射,水天明月互映,十分輝煌壯麗。詩人讚歎道:“一鏡合而內外澄鮮,雙影分而上下相似”。
夜遊東嶽泰山,在黑龍潭可觀賞到“月照寒潭”的景緻:在飛光粼粼的潭心,有顆沉彩的碧珠,素波洞出,清影孤懸,楚楚倒影,恍如使人置身廣寒之宮。正如詩人所寫的那樣:“類芷冰之在玉壺,如臨水之懸明鏡”。
在青島嶗山,有時會欣賞到“太清水月”的美景:月圓之夜登上峰頂,俯視煙波浩渺的大海,月兒在水中隨波盪漾,忽聚忽散,正可謂:“萬頃波光搖月碎”。
坐在風吹浪搖的小船上賞月,有飄飄欲仙的感覺:
李白:“輕舟泛月尋溪轉”。一葉扁舟望著月波而行,舟子順溪水流動,舟中人任其自然,讓整個身心都溶化在水光月色之中。此時此刻,詩人有一種斷絕塵想的意緒和神往物外的志趣。蘇東坡在《前赤壁賦》中寫道:“浩浩乎如馮虛御風,而不知其止;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在水光月色之中,船兒如凌空飛翔,飄飄遠離塵世,超然成仙。
月波盪如水,月在中天,偶爾可欣賞到“月白煙青水暗流”的月華。
宋代文學家範仲庵:“年年今夜,月華如練”。希望每一年的今夜,月光都象白色的絲帶一樣,泛著淡藍色的月白,讓我們同心共賞。
馮應京《月令廣義?八月令》中有:“月之有華常出於中秋夜,或十四、十六,又或見於十三、十七、十八夜。月華之狀如錦雲捧珠,五色鮮瑩,磊落匝月,如刺鏽無異。華盛之時,其月如金盆枯亦,而光彩不朗,移時始散”。多麼輝煌燦爛的景色啊,月華的盈昃壯麗可見一斑。
在花香幽幽的夜晚,在白雪皚皚的良宵觀看月色,花月共賞,雪月同歷,趣味非同一般。
明袁宏道在《虎丘記》中寫道:“凡月之夜,花之晨,雪之夕,遊人往來,紛錯如織,而中秋為尤勝”。可見橫古至今,都是“奇景共賞之的”。人們常用“花好月圓”來狀生活之幸福、美滿。月下賞花,其樂無窮矣。宋代詩人陸游月夜裡來到湖邊,看到綠波萬疊的蘆花,心花怒放:“最是平生會心事,蘆花千頃月明中”。月色朗朗,蘆花浩蕩,恢弘的氣勢,秀麗的場面怎能不令人激動萬分呢?宋杜舜寫道:“尋常一樣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往日的明月加上今天的梅花作陪襯,更能展現出非同尋常的色彩。宋代詩人虞儔:“桂子飄香月下聞”,月下的桂花聞起來特別香。金代詩人李獻能:“壁月浮香搖玉浪”,月白風清的夜晚,迷人的花香如滾浮的波浪四面散佈,真可謂色、香俱全,令人陶醉。明月照積雪,雪月合一,使人分不出誰在放射練潔的銀光。宜旋詩:“月吐危峰自掩瑤階之跡,雪凝平野誰分玉兔之光。”、“娟娟若畫高臨雪海之中,淅淅驚風疑落孤松之上。”雪天的原野峰巒,一片皚皚的銀色,玉宇無塵,銀河瀉影,撲朔迷離的月亮吐出瑩潤的光,掩蓋了遼闊的雪海,這種如詩如畫的場景,確實讓人不能忘懷。
四更山吐殘夜樓明
斜月迷離,有時使人精神恍惚,有時讓人纏綿悱惻。喧囂塵世,芸芸眾生,知音難遇,壯志難酬,唯有與月作伴,吐露心聲:
唐朝詩人韋莊:“除卻天邊月,沒人知”。除了天上的月亮,我的滿腹理想實在沒有別人知道了。
李白:“舉懷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月下飲酒,沒有人來陪伴,只好將明月和自己的身影都視為朋友,可以相見,此時的詩仙是何等的孤苦伶仃呀?
宋朝詩人辛棄疾:“誰共我,醉明月”。你走了之後,又有誰來與我共飲,醉看明月沉浮呢?
世事更替,有人得志,也有人敗落,追懷往事,令人黯然神傷:
三國曹操之子曹植才高八斗,沒有用武之地,卻時常遭兄妒嫉陷害,以至精神恍惚,他筆下的月色也跟著“徘徊”不定:“明月照高樓,流光正徘徊。”雖然有明月高照,但因詩人揹負了沉重的精神壓力,所以此時的月色也充滿了迷離的神態,無法看清它的本來面目了。
五代十國時的南唐國主李煜:“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亡國之君,怕見一年一度的春花秋月,多少往事追憶起來讓人痛不欲生。
紅樓夢中林黛玉對湘雲的盈聯:“寒塘渡鶴影,冷月葬花魂。”在寂寞的深秋之夜,白鶴的影子從冷氣嗖嗖的池塘上一掠而過,月亮發出陰森森的寒光,埋葬了渴望溫暖的詩人的靈魂,此時的月亮是多麼冷酷無情呀?
借月舒懷,探尋哲理,充滿了趣味色彩:
明朝文人周正從小弱視,有一年參加殿試,主考欺他是個近視眼,不看其卷子就提筆批道:“單翅鳥不能凌雲”,周正見批忿然對曰:“半邊月仍照乾坤”。主考官大驚,不得不刮目相看。
明代詩人王陽明《蔽月山房》詩:“山近月遠覺月小,便道此山大於月;若人有眼大如天,當見山高月更闊”。廣西桂林象鼻山水月洞詩:“水底有明月,水上明月浮;水流月不去,月去水還流”。既生動有趣又飽含哲理,令人叫絕。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明月娟娟撩人心緒,對月懷人,相思之情如月之流輝,悠悠不盡,令人生怨:
唐元稹:“待月西廂下,迎風戶半開”。月光灑在西廂下,痴心的人兒在等待,涼風徐吹,門扉半開,正好等著情人來,可心上的人兒你為什麼還不來?
唐張九齡:“思君如滿月,夜夜減清輝”。因思念伊人,容顏漸漸憔悴,如同十五的月亮過後,夜夜都在減退著清麗的光輝,感情之深,思念之切,令人動容。
唐王建:“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月色皎皎,寒光露露,在這個清麗秀美的秋夜裡,是誰在吟唱感舊懷人的相思之歌呢?
毛澤東:“一鉤殘月向西流,對此不拋眼淚也無由”。這是毛澤東1921為楊開慧寫的詞《虞美人枕上》裡的句子。為了實現救國救民的遠大理想,他不得不離別感情篤深的愛人,望著天上殘缺不全的月影,思念之情如滾滾江水奔騰而來,怎能不使人流下傷心的眼淚呢?
月是故鄉明,誰人不憐故鄉情,萬里歸心對月明。思鄉使人感慨萬千:
大詩人白居易:“共看明月應垂淚,一夜鄉心五處同”。明月在天,人各一方,對著良宵美景,遠離家鄉的弟兄們同時流下傷心的淚水,那裡還有心思飲酒賞月呢?
李白的思鄉名篇《靜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寂寥的秋夜裡,皎潔的月光透過窗戶照射到床前的地面上,迷朦中望去,像是鋪了一層白霜。順著這層“皚皚霜雪”向上尋覓,看到了天上那一輪光碧涵輝的月亮,如此玉貌妖嬈的月色,對身居遠水他鄉的遊子來說,不是驚喜,而是悲慟,隻身孤影使人倍感空虛,此時最容易想到家鄉親人的溫暖,綿綿鄉思讓詩人的頭慢慢低下去,不由地發出幾聲無可奈何的長嘆。
星連月合四時運轉
春季望月。唐戴叔倫有:“涼月如眉掛柳灣,越中山色鏡中看”之句。春雨過後,天清氣爽,使人想到月掛柳梢,光瀉蘭溪,溪月相映成輝的麗景。宋王安石:“春分惱人眼不得,月移花影上欄杆。”月下花影,風飄柳絮,春天的夜色是如此的清柔可愛。
夏季月。宋黃庭堅《鄂州南樓書事》詩:“回顧山光接水光,憑欄十里芰荷香。清風明月無人管,並作南來一味涼。”夏天的夜晚,在明亮的月光下放眼四望,山媚水秀,菱花散香,清風徐來,使人微感涼意。清湯文璐編《詩韻合壁》中有《夏夜》詩:“倚樓人弄笛,映月客灘書,蟬琴新院落,蛙鼓舊池塘。”聽著悠揚的笛聲,藉著明亮的月光開啟書卷,蟬在樹上叫,蛙在水裡鳴,夏夜的繁忙景象躍然紙上。
“秋月揚明暉”,晉代著名田園詩人陶淵明的詩句寫出了秋月的高潔壯美,即簡潔又恰當,令人叫絕。南朝詩人謝朓寫道:“涼風吹月露,圓景動清陰。”秋風送爽,圓月金黃,珠露滴翠,桂花散香,林蔭在月光下顯得清靜幽深。宋黃庭堅:“落木千山天遠大,澄江一道月分明。”登山遠眺,碧雲天,黃葉地,江水瑩澈,明月獨舉,秋天的素潔壯麗景象盡現眼前,使人心曠神怡。
冬季月。南北朝謝靈運:“明月照積雪,北風勁且衰。”冬夜裡天寒地坼,北風斷肌,明月照在雪地上,天地間一片淒涼。清袁牧《十二月十五夜》詩中有:“沉沉更鼓急,漸漸人聲絕。吹燈窗更明,月照一天白。”鼓敲深更,夜闌人靜,詩人吹滅了燈盞,忽見窗外明亮如晝,冬天的月亮光回寒谷,潔爽無煙,照得萬物一片瑩白。
星月無邊,朗朗的太空,有月必然有星,追星是曠古至今人類所固有的共同特性。紅樓夢中有詩曰:“天上一輪才捧出,人間萬姓仰頭看。”每當平靜的世間捧出政壇首長,歌壇新秀,影視豔角,商賈鉅子的時候,老實巴腳的黎民百姓總要昂起脖頸,伸長頭顱向上觀望一番,雖然心中充滿悽愴與不服,但也無可耐何,因為這些人勢力大,金錢多,不容你不敬。相反,那些真正為改變人類面貌鞠躬盡瘁的科學家,為社會發展辛勤勞動的工人農民,為祖國榮譽奮力拚搏的奧運健兒,為民族復興英勇獻身的革命英雄,才是人們內心深處愛戴與仰慕的明星浩月,只有他們,才真正帶動歷史車輪滾滾向前。
礦山月照彩雲歸
夜晚,當您貪婪地吸吮著野外空氣的芬芳,不經意間會發現月兒已經露出了笑臉。不管是影高群木、香滿一輪的滿月,還是玉魄彎彎、寒光細細的新月,都能給人留下美好的印象,使人產生不盡的遐思。宋朝詩人汪莘在《月賦》中寫道:“或出晚齊而疑於清曉,或當晨現而訝於黃昏,或顛倒于山光水影,或披豁於地窟天根。”人們眼裡的月亮有時明媚秀麗;有時皎潔曠達;有時撲朔迷離;有時溫柔纏綿。多麼美麗而深邃的月亮啊?她的一舉一動都包含了美的顏色,美的造型;她的淡淡輝光流露著自然的奧妙,宇宙的神奇;古往今來,多少人為月亮的雅麗風姿而頃倒,多少人為月亮的夢幻色彩而陶醉,歷代詩人寫下了頌傳千古的人間絕唱,繪畫師記下了妙不可言的錦色瞬間,舞蹈家使月亮啊那多姿,歌唱家讓月亮清音婉轉。
由於地理位置的不同和自然環境的差異,我們看到的月亮總是千姿百態,幻化無窮的。我也曾領略過幾處賞月勝地的景色,確實名不虛傳,像西湖的“平湖秋月”、“三潭印月”;青島嶗山的“太清水月”;峨眉山的“象池夜月”等;從不同角度把月亮的清麗絕倫之美展現出來,勾引得無數遊人趨之若鶩,如痴如醉。但古人說的好:“月是故鄉明”,我在煤礦生活了多年,見到過各式各樣的礦山月,可以說礦山的月亮優美壯麗,比別處的月亮有過之而無不及。她有時明媚秀麗,人見人愛;有時皎潔曠達,意境深遠;有時撲朔迷離,富有哲理;有時溫柔纏綿,撩人心絃。
一走進礦山,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高高的矸石山和聳立的井架。高高的矸石山,是礦工們從井下的煤炭中一塊塊挑揀出來的夾石,日積月累堆起來成了小山。夜幕降臨之後,月牙兒神奇般出現在山腰,清潔又明靜,像麗人的眼睛一樣秀美可愛,她的光輝清淡和諧,極盡嫵媚,與矸石的銀灰色相得益彰。若此時揀起一塊矸石來看,在月光的映照下,矸石好象變成了綠色的寶石,通體玲瓏,湛然瑩潔,叫人愛不釋手。
月亮升起來了,光芒四射,將井架上的天輪對映的色彩紛呈,月亮給天輪披上豔裝,天輪咕嚕咕嚕的轉動也使月亮彷彿有了美妙的聲音。是的,傳說中月亮上有吳剛罰桂樹,有嫦娥追玉兔,怎能沒有聲音呢?
礦山賞月的最佳去處要屬“礦湖”。“礦湖”有大有小,是地下的煤炭採完之後地面自然下沉形成的水塘,大的方圓幾公里,小的只有十幾米。在大湖邊賞月,跟西湖望月有異曲同工之妙。月照鏡湖,湖面上銀光閃爍,與天同色,湖之中央,有一盞金盤輝光四射,萬物都在她的朗照之中。月兒入水,水面上出現另一個月亮,樣子與天上的月亮相同,形成天上月對水中月的奇觀。一陣輕風徐來,湖面上粼光閃閃,月兒在水中隨波盪漾,忽聚忽散,恰似舞蹈家展現婀娜多姿的身軀,讓人眼花繚亂,浮想聯翩。湖的四周,往往生長著一片片的蘆葦叢,在月明之夜觀賞之,月色朗朗,蘆花浩蕩,恢宏壯觀的場面使人激動萬分。正象宋朝大詩人陸游寫的那樣:“最是平生會心事,蘆花千頃月明中。”
小湖邊觀月,可見暗綠色的湖心,有顆沉彩的碧珠,素波洞出,清影孤懸,楚楚倒影,使人恍若置身廣寒之宮。
礦山大多處於鄉村包圍之中,那種“中庭月色正清明,無數楊花過無影”的恬靜之美和“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風”的清柔之美是隨處可見的。
礦工對於中秋月有著獨特的感情。“一年明月今宵多”。的確,中秋的月亮,其圓、其明、其皎更勝往常。中秋之夜,千萬個礦工家屬備好了豐盛的酒菜,祈盼著與親人團聚,月圓象徵著人圓,即安全團圓的意思。因此,礦山的中秋月“韜皎皎之輝,同金盞之麗”是一年之中最美好的。
我們喜愛月亮,是看中了她無私奉獻的品質,她不象太陽那樣光芒萬丈,但在漫漫長夜裡卻能夠讓人們感到她的豔麗,她把自己的光輝毫無保留的獻給萬物,太陽一出,她又悄無聲息的離去,這不正是煤礦工人把黑暗留給自己,把光和熱奉獻給社會的優秀品格的再現嗎?美哉,礦山月;美哉,英雄的煤礦工人。
壹點號黃河飛瀑
找記者、求報道、求幫助,各大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尋微信小程式“壹點情報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體記者線上等你來報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