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歷史上,遼、金、西夏、蒙古與宋朝同處一個時期,疆域大多比兩宋遼闊,而且政治實力、軍事實力都比兩宋要強。
他們是馬背上的民族,卻叩開了中原的大門,他們建立王朝,營造都城,與華夏民族融為一體,為中華民族大一統格局作出貢獻,在歷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他們書寫了另一半中國史,最終融入中華,他們成為了我們。
“中華民族”一詞最早是誰提出的呢?他的大名,你並不陌生!1902年,梁啟超先生創造性地使用了“中華民族”這個詞,從此,中華民族成為我們的民族符號,成為我們共同的名字。
《百年考古大發現》第11集《大哉乾元》,透過不同時期的重要考古遺址,看遼金元是如何融入中華的。
遼上京遺址位於內蒙古巴林左旗,是契丹建國之初的都城遺址,遼的開國皇都,是北方民族建立在草原上的第一座都城。
公元916年,遼太祖耶律阿保機統一契丹各部稱汗,遼朝是一個了不起的王朝,它真正繼承了大唐的風神氣韻。據說當時西方人,只知契丹,不知有宋。今天,俄語“中國”一詞的發音就是契丹。
遼上京是我國曆史上少見的東向都城,東向為尊是契丹民族習俗的最佳體現;而多重環套、中軸對稱、建中立極的城市格局和中原都城規劃如出一轍,顯示了對中原文化的接納與承襲,生動體現了遊牧文明和農耕文明的交融。
遼上京遺址由北部的皇城和南部的漢城兩部分組成,“以國制治契丹,以漢制待漢人”,這也是“一國兩制”的偉大創舉。
遼上京城內還曾建有孔廟、佛寺、道觀,體現了多民族,多元宗教文化,多元生活方式相容幷蓄的文化特徵。
金代是由中國東北地區的女真族建立的一個古代王朝,建立人為金太祖完顏阿骨打,它的興起是一個傳奇,本是北方落後的原始民族,短短13年,就滅了遼、北宋兩大帝國。
金代城址考古主要由金上京會寧府遺址、金中都遺址、祟禮金代太子城遺址等組成。
金上京會寧府遺址位於黑龍江省哈爾濱市,是金國第一座都城的遺址,是當時東北亞的大都會。
金中都遺址位於北京市,是金上京遷都後的都城所在。北京作為王朝首都的歷史,是由此開始的。
崇禮金代太子城遺址位於河北省張家口市(2022年北京冬奧會的奧運村內),是金章宗時期修建的一處行宮遺址,是皇帝北行狩獵避暑之地。
三處遺址都出土有銅坐龍,龍首微揚,腳踏祥雲,這是金代皇室御用馬車上的裝飾物,是金代帝王最喜愛的王權象徵之物。
金代城址考古對於瞭解遊牧民族的首都管理制度,探究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是如何逐漸形成的有著重要意義。
元上都遺址位於內蒙古正藍旗,規模之大,儲存之完好,為世所罕見。其建築佈局既體現了中原傳統文化的建築風格,又體現了遊牧民族居無常處的文化特點。城址以宮殿為中心,呈三重城垣結構,皇城和宮城有一條中軸線。有孔廟,道觀等遺蹟,體現了元朝文化的相容幷蓄。
在元世祖忽必烈的開明政策下,歐亞大陸不同民族,不同文化在此匯聚交融。大元帝國享譽海內外,吸引萬邦來朝,“氈車如雨,牛馬如雲”就是當時繁華景象的描寫。蒙古西征對西方世界的震撼和影響非常之大,法國學者說,這是一座擁抱著巨大文明的廢墟。
元大都遺址位於北京市,由宮城,皇城,外城等組成,三重城垣,前朝後市,左祖右社,有九經九緯的街道和標準的縱橫街巷制的街網布局。有一條明確的中軸線,被明清時期北京城的中軸線繼承延續。
義大利人馬可·波羅的遊記中寫道:“八里城(大都),居民殷富”,“市場百貨運集,只是絲一項每天進城的就有一千輛車之多”, “外國巨價異物及百物之輸入,此城者,世界諸城無能與比”。
一位詩人在描寫大都中外貿易繁榮的景象時說:“京師天下本,萬國赴如水,珠犀從南來,狗馬由西止”。
元大都遺址建立了中國封建社會後期都城的規範,在中國都城發展史上,佔有重要地位,北京城的古韻和底蘊都是源自於元大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