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皇城正南門,唐代的朱雀門是什麼樣的?它和東西兩邊的城門是什麼關係?皇城城牆是怎樣的構造?宗廟社稷、三省六部在皇城內是怎樣分佈的?鴻臚寺、國子監是怎樣的機構?唐代皇城和現在西安城牆內的範圍有何不同?11月22日,“陝西文物探探探”探訪唐都長安城中軸線系列直播報道第二站,來到了朱雀門。
陝西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博士生導師、央視“百家講壇”主講人王雙懷教授,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隋唐長安城明德門遺址考古發掘領隊李春林老師受邀作為主講嘉賓,繼續為網友們進行深度解讀。含光門遺址博物館研究員王肅老師也進行了現場講解。221.5萬人次網友觀看了這次直播。
1、隋唐朱雀門是什麼樣子?
五個門道,城門樓高35米,比明德門規模更大
如今的朱雀門是四個門洞,上面並無城樓。那麼唐代的朱雀門是什麼樣的,和現在的朱雀門是否重合?
李春林老師介紹,經過了一千多年,現在的朱雀門和唐代的朱雀門並不在同一個位置。唐代的朱雀門應在現今朱雀門東邊70-80米,被現在的西安城牆壓在下面了。
唐代朱雀門的風貌並沒有歷史影象可供瞭解,但宋代以來相關歷史地圖卻標註有其位置。西安文物部門也曾勘探過其區域性遺址,由此可知它的形制結構跟明德門基本相似,但規模則比明德門要大。因為從重要性來講,它是皇城的正南門,比作為外郭城正南門的明德門要高一個等級。從規模上來講,其門址東西跨長、墩臺體量、門道進深都比明德門的要更大。
它會是什麼樣子呢?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之交,西安市曾組織文物工作者對這個門址進行過勘探。根據勘探情況推測,朱雀門也有5個門道、4個隔牆、東西也有寬大墩臺,文獻記載頂上也有高大的門樓,大概形制與明德門遺址博物館所復原展示的明德門樣式應該一樣,但會更大氣、更宏偉。
高度也應該會更高。因為朱雀門所在的皇城城牆本身就比外郭城城牆要高,文獻記載有三丈六,相當於十五六米高。如果是再連上門樓本體,朱雀門復原後的高度算起來估計接近35米,相當於一座十一二層樓房的高度。
雖然現在只能想象,但含光門遺址博物館裡有對唐代含光門遺址發掘現場的展示,裡邊的夯土結構跟朱雀門的夯土是連為一體的,它們也是同時期施工的。可以通過了解含光門遺址本體,來推測朱雀門的建築工藝和形制。
王雙懷教授介紹,西安城牆朱雀門在新中國成立後有過重新改建,現在的四個門道主要是為了行車、行人方便。明代時的西安城牆非常壯觀,外面的護城河很深很寬,城牆很高,而且都是用磚包裹了的,一圈周長13.74公里。城牆外面突出的部分叫馬面,上面有箭垛,主要是用來防禦的。西安城牆上一共有98個馬面,有5986個垛口,可以說創了歷史記錄。
2、皇城南面三個城門是什麼關係?
朱雀門是皇城正門,安上門與含光門對應“左祖右社”
李春林老師介紹,朱雀門和含光門、安上門,都是隋唐時期的郭城往宮城過渡的中間——皇城部分的南面三個城門。從禮儀功能上來說,這三個門之間是有等級區分的。因為朱雀門居中,跟郭城的明德門、宮城的承天門都處於南北軸線上,這條線跟宮城裡邊的太極殿是連為一體的,所以很重要。皇帝出行祀天和舉行大型活動時是要走這條線的,所以朱雀門規格非常高。安上門和含光門是平行關係,它們的規模應該是相當的。
皇城裡邊有三省六部等中央衙屬機構,這三個門是百官每天出入辦公都要經過的地方。朱雀門中門道是專供皇帝出入使用的,但一般只是在祀天等重大活動時候才啟用,平時大都是關閉的。安上門基本靠近現在的南門,只是要偏西一些,跟今天的南門並不重合。
王雙懷教授介紹,唐都長安城是對稱結構,以朱雀大街和承天門大街為中軸線。朱雀門是皇城正南門,就在中軸線上,同時又處於皇城南城牆最中間位置。東邊的安上門、西邊的含光門,完全是以朱雀門為中心東西對稱的,所以它們結構一樣,和朱雀門之間的距離也一樣。安上門和含光門,就相當於朱雀門的東西兩翼。
《周禮》雲:“匠人營國,方九里,旁三門。國中九經九緯,經塗九軌,左祖右社。”宗廟和社稷在皇城的分佈特點是“左祖右社”。含光門是三個門洞,規模也不小,因為含光門城牆裡面的西邊就是社稷壇所在地。而東邊的安上門城牆裡面,東邊就是太廟。一邊是宗廟,一邊是社稷,所以這兩個門建築形制也非常講究。
說朱雀門重要,除了它是皇城正門之外,還因為它處於一個交通的十字路口。朱雀門是朱雀大街的最北端,從明德門到朱雀門共5316米,這條十里長街是當時世界上最寬、最大的長街。進了朱雀門再往北就是皇城的承天門大街,寬度還是150米,它一直向北通到宮城的正門承天門。但從朱雀門進去後,這寬廣的承天門大街,一般老百姓是不能進去的。因為皇城裡邊是非常重要的國家機關所在地,老百姓到了朱雀門就只能止步了。而朱雀門外邊的這條東西向橫街,最東邊一直通向外郭城城門春明門,最西邊一直通向外郭城城門金光門。這條橫街實際上也是唐代長安城的東西交通大動脈。雖然從禮儀方面來說,明德門作為都城正南門非常重要,但它並不很繁忙。因為長安城在南邊沒有交通主幹線,而唐代東西方的交通特別繁忙。當時國內人口絕大部分是分佈在東邊的,在西邊則有絲綢之路,所以這條大街人流量是很大的。
3、皇城城牆是怎樣的結構?
城牆內竟有過水涵洞,可能和皇城外清明渠相連
在含光門遺址博物館,有三處對城牆相關遺蹟、遺址的實物展示。第一處是城牆實體斷面,館內透過投影手段將各個時期的斷面指示得很清楚。
王肅老師介紹,這個城牆斷面遺址就像歷史的年輪,把隋唐、唐末五代、宋元、明清、現代五個時期全都表現在整個斷面裡了。夯土有隋唐時期的,有唐末五代的,有宋元的,有明清的,其中磚牆都是明清的。“我們曾經做過實驗,確定明清的磚牆,膠結劑用的是糯米砂漿。夯土以前都是素土,到了明清時就有三合土了。1400年的歷史盡收在斷面裡頭。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在某個時期的末年發生戰爭或者自然災害,夯土被削切了,接下來的朝代再補,然後再削切再補,就形成了這種狀況。”
館內還有一處過水涵洞遺址。王肅老師介紹,陝西省文物保護中心曾對這個過水涵洞進行了發掘。這個涵洞是五層券拱,涵洞高1.5米,寬0.75米。為什麼叫過水涵洞?因為究竟是進水還是出水,現在還沒有確定。發掘的時候水道地面有一層很乾淨的淤泥,在這個涵洞口的石頭上有一排菱形的孔。“因為這個水道要連通內城即皇城和宮城,而涵洞過去一個人沒問題。這應該是為了防止人從這裡透過而加了鐵柵欄,柵欄上的一根根鐵條都做成了菱形的,既便於水流,又可防止人扳動,考慮得很細很周到。”
至於到底是引水還是排水,三位老師進行了現場討論。王肅老師說,這個涵洞南高北低,而大明宮也有個涵洞,是北高南低。跟它連線的渠道,可能是西北大學那邊的清明渠。李春林老師傾向於認為是引水渠道,“如果水比較乾淨,應該是引水;如果是汙水,裡面沉澱會很多。有淤土說明是實際使用的,淤土是乾淨土說明裡面流的不是汙水。” 但王肅老師說,古代廁所是旱廁,洗衣服最多用皂角,真正的汙染物不多,從乾淨程度恐怕不好判斷。王雙懷教授認為,從涵洞的建築來看,目的一定是希望堅固耐用,所以應該非常重要。如果是引水的話,它一定是和外面的引水渠道是相連的。它的南邊正好是西北大學校區,清明渠從那邊流過來。而皇城、宮城那麼多人生活都是需要生活用水的,所以很可能是引水渠道。而李春林老師還提出了一種可能性:會不會是皇城或者皇宮預留的供緊急情況發生時臨時使用的暗道?但這個涵洞裡裝有鐵柵欄,似乎又不像是這回事。本是考古問題,經過這麼一討論感覺像是破案,大家感覺很有意思。
4、從含光門“看”朱雀門:
門道上面為平頂,隔牆底部包磚,有紅色踢腳線
在含光門遺址博物館內有一座復原的含光門城樓模型。王肅老師介紹,這個城樓模型是根據考古發掘資料,並實際參考山西佛光寺唐代建築,參考傅熹年先生的文獻,而製作的含光門復原模型。它有三個門道,城樓是最高等級的廡殿式建築,最有唐代建築風格特點的是城樓迴廊下面的人字拱。“另外唐代的城樓要比我們現在看到的城樓起碼要大兩倍,因為它整個是跨牆做的,而現在的城樓是在牆內做的。”門洞也是完全按照考古發掘資料來做的,是按排叉柱、過樑式結構做的,完全復原了含光門城門的形制。
含光門遺址發掘後的情況在館內依然儲存著原貌。
李春林老師介紹,1986年,當時還屬於中國科學院的考古研究所,結合西安市城牆維修委員會的工作,由馬得志先生主持工作,對含光門遺址進行了正式發掘。當時發掘的主要是門址墩臺本體,涉及三個門道、兩個隔牆。
“兩個裸露的夯土牆就是隔牆,再往東就是墩臺部分。可以看到當時施工的方法。有孔洞的地方是為了夯土結構的緊實,在裡邊加了紝木,這些孔洞就是紝木孔。紝木有橫向的,還有豎向的。中國古代夯土臺體因為要突出地面,為延長使用壽命,減少分崩的情況,在夯打的過程中就已經把木構架放在裡邊了,以此增加韌度。”
含光門門址墩臺整體東西37.4米,南北19.6米。中間門道寬5.72米,東西兩側門道各寬5.35米。中門道、西門道,因為唐代晚期到五代時已經封了不用了,所以清理過程中清到了唐代路面。東門道後來繼續沿用,到宋代時路面比唐代門道面要高80公分,裡面還出了很多是宋元時候的銅錢等。
“明德門門道長度是17.5米,加上包磚是18.5米;含光門整體墩臺的跨度是19.6米,比明德門門道還要寬;而朱雀門肯定比含光門更寬,因為朱雀門等級高,有五個門道,墩臺體量、隔牆和跨度肯定更大。”
含光門各個門道和明德門門道一樣,每側都有15個排叉柱的礎坑。隔牆兩側在底下是包磚的,一些包壁的磚在發掘的時也提取到了。在這些磚的外壁還抹有白灰。白灰底下有踢腳線,踢腳線是紅色的。門洞是方形的,跟後來起券的弧形頂不太一樣。明清時候城門門道就已經是弧形頂的,但隋唐時不是這樣的。
中門道門限石儲存得很好,還有過車轍的豁口。最後一次大火把門限石給燒裂了,門限石有些不太完整了,西門道也存在同樣的情況。門道里邊還有兩個坑,清理完還發現門軸石上邊還有鐵鏽,可見過去的門軸底下是包鐵的。
含光門也是在唐代後期被朱溫放大火燒了,所以東門道東壁上邊發掘結束的時候還能看到保留的燒土面,把夯土都燒透了。紅色的被燒部位距離地表7米多,可以想象當時城門洞還是很高的,應該至少有9米。
含光門門道隔牆寬度是3.1米,明德門的隔牆也沒它寬。但估計朱雀門隔牆要比它寬,因為朱雀門是皇帝祀天要用的。
看過了含光門遺址的情況,就可以想象出朱雀門的形制。“它的中門道會更寬,門道有五個,在東西兩側又各增加了一個,城門城樓會更加宏偉。”
安上門目前也沒有經過考古發掘。按照禮儀功能來看,它跟含光門是差不多的,規模也應該一致。
5、皇城內的宗廟與社稷:
太廟一年四季有祭祀,侵犯宗廟和社稷屬不赦之罪
王雙懷教授說,說到宗廟社稷可能好多人不太理解。宗廟是天子或諸侯祭祀祖先的場所,夏朝時稱為“世室”,殷商時稱為“重屋”,周稱為“明堂”,秦漢時起稱為“太廟”。宗廟象徵著皇室,象徵著皇權,所以國家特別重視對宗廟的營建、保護和祭祀。
在唐代,從安上門一進入皇城,安上門街東邊就是太廟。最初的太廟規模比較大,後來又分出了中宗廟、文獻皇后廟等。太廟由專門的機構太廟署來管轄,這是個非常重要的機構,因為它和皇室、皇權關係特別密切,佔的地方比較大。而從含光門進皇城後,含光門街西邊就是大社。大社就是大社大稷,是社稷壇所在地,這地方有個郊社署,這個管理機構是專門管社稷壇的。
唐代皇帝的宗廟規模是相當大的。在289年間也發生了一些變化:在唐代前期的時候,宗廟裡面是七廟(相當於七輩),到後來成了九廟。
唐代太廟祭祀,最重要的是禘祭和祫祭。所謂禘祭就是獨祭,五年要祭祀一個非常重要的人物;祫祭是合祭,三年一合祭,合祭就是大祭,把所有的神主都放在一塊來合祭。唐代帝王去世後都有一個諡號,比如唐高祖的諡號叫“神堯皇帝”,武則天死後叫做“則天大聖皇后”,但後來叫“則天大聖皇帝”,這就是她的諡號。神主是用木頭做的,上面寫著這些諡號,放在太廟裡面,神主就代表著去世的皇帝本人。
唐代太廟一年四季都有祭祀。祭祀的時候首先要迎神,之後是娛神,娛神完了再送神,中間的過程很繁複。但作為國家最重要的禮儀空間,唐王朝每年都要多次祭祖。祭祖的時候需要太廟樂章,唐代音樂中最典雅的音樂就叫雅樂,主要是用來祭祀的。
社稷是國家的象徵,是由社壇和稷壇組成的,社就是土地,稷是五穀也就是糧食。社稷壇就在含光門以西的地方。這裡有唐代兩個非常重要的建築,叫做大社和大稷。大社是一個方形的壇,壇的四面,土的顏色不同,東邊是青色,南邊是紅色,西邊是白色,北邊是黑色,頂上是黃色的,神主是用石頭做成的。這塊石頭大概有一丈多高,一半埋在地下,它象徵社稷之主。在壇底下四面也修建有一些建築。每年都要舉行隆重的祭祀社稷活動。祭祀社稷就是希望國家永遠太平,希望五穀豐登。
唐代的宗廟和社稷是非常重要的禮儀機構,所以不允許任何人侵犯。唐律裡面有十惡不赦的大罪,前三個叫做謀反、謀逆、謀判,都是不容赦免的。如果對宗廟有侮辱行為,或者是盜了宗廟裡面的祭器,或者對社稷壇有不敬的行為,也是十惡不赦的大罪。
6、皇城佈局與國家機關:
三省六部、九寺五監十二衛全在皇城
在含光門遺址博物館裡,有掛在牆上的唐代長安城的非常詳細的立體示意圖。長安城的平面佈局,包括外郭城108坊,以及皇城內、宮城內的分佈,在這裡均一目瞭然。
王雙懷教授介紹,從朱雀門進皇城以後,承天門大街的東邊是太常寺,太常寺是和禮儀相關的管理機構;承天門大街的西邊就是鴻臚寺、鴻臚館,鴻臚寺相當於外交部,是接待外賓的地方。
皇城是整個國家機關分佈的地方。唐代的核心機構三省六部都分佈在這裡,輔助機關九寺五監十二衛也在這裡。其實三省裡面中書省、門下省的決策機構主要是在宮城裡頭,皇城裡是它的辦事機構。尚書省相當於國務院,具體辦事機構也分佈在皇城裡,位置就在現在的鐘鼓樓廣場一帶。
唐代的國家機關裡最重要的就是尚書省。尚書省下轄吏、戶、禮、兵、刑、工六部。這六部也稱為“尚書六部”,相當於現在的六個部委。其中,吏部相當於組織部,是管各級官員的選拔、任用、考核、升降的;戶部是管經濟的,全國的土地、賦稅、財政這些都是由戶部來管的;禮部相當於教育部,主管禮制和教育,學校教育、科舉考試這些都是由禮部來主持的;兵部是管軍事的;刑部是管刑法的;工部是管建築的,比如城市建設,城市管理,還有帝王陵墓的修建,大型水利工程和橋樑等,都是由工部來管理。
唐代的一些軍事管理機構,比如說左右衛、左右監門衛、左右千牛衛、左右武衛、左右驍衛、左右領軍衛、左右威衛,這些重要的軍事機構基本上都分佈在靠近承天門的地方或者承天門大街的兩側。這些全都是武官,遠一點的地方是文官。
唐代中央機構實行集中辦公,效率是相當高的,這和其他朝代是不太一樣,是很有意思的一個現象。唐代是中央集權的國家體制,中國從秦始皇開始就是統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權的國家體制。地方的權力集中在中央,中央在啥地方?就在皇城。而中央的權力集中在皇帝,皇帝就在宮城。
國家決策一般是這樣的:國家的政策、法令由中書省來擬定,中書省擬定好了以後,交門下省來審議能不能透過。如果能透過,就交給皇帝審批,皇帝同意了就蓋上大印,然後交尚書省來執行;如果不能透過,就要打回去重新審議,直到審議透過交皇帝批准後,再交給尚書省來執行。這就是唐代政權運作的機制。
7、鴻臚寺與國子監:
鄰國國王子弟,也爭相來長安“上名校”
王雙懷教授介紹,唐都長安不僅是唐朝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也是一個國際化大都市,是絲綢之路的一箇中心城市,國際地位非常重要。因為唐王朝政治制度先進,經濟文化繁榮,所以唐朝的地位很高。加之從唐太宗開始,實行開明的民族政策和處理國際關係的準則,他曾說“自古帝王皆貴中華而賤夷狄,朕獨愛之如一”,所以贏得了周邊少數民族首領和鄰國國王的信賴和支援,他被尊為“天可汗”,唐都長安被稱為“天可汗之都”。從唐太宗開始,唐代帝王都是“天可汗”,所以唐代帝王兩套大印,一套叫做皇帝之璽、皇帝信璽、皇帝行璽,這是內政使用的;還有一套是天子行璽,天子信璽、天子之璽,這是處理民族關係和國際關係用的。由於地位很高,唐王朝實行一種冊封體系,冊封周邊少數民族首領或者鄰國國王,而鄰國國王和少數民族首領往往會來唐朝朝貢。
唐王朝還實行一種開放的政策,允許外國人、少數民族首領來唐朝學習做官,允許他們從政。所以唐代前期,很多武將都是少數民族首領或外國人。有很多外國人到中國來,透過學習以後在中國做官,比如日本的阿倍仲麻呂、韓國的崔志遠都是這樣的人。他們來中國透過學習以後然後在中國做官,和中國人產生了深厚友誼。崔志遠回到韓國後,把中國先進的制度文化帶到韓國去;日本派遣唐使來,也把中國很多的先進東西帶回日本去,從而對他們的國家產生了非常重大的影響,可以說促進了社會文明。
由於經常要和周邊國家和民族打交道,唐代專門設定了管理外交和民族事務的機構,就叫鴻臚寺。鴻臚館就是接待這些外國人,供他們臨時住宿的地方。唐代社會的開放性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個是對外來文化的吸收,透過使節、商人或者是其他人士把外國先進的東西吸收進來;另一方面就是把中國優秀的文化傳播出去。
國子監是皇城裡面最重要的教育管理機構,相當於教育部,當然這只是類比。國子監直轄六所“高等院校”,叫國子、太學、四門、律學、書學、算學。國子、太學、四門都是貴族學校,尤其是國子、太學。在唐代前期,國子學其實人數不多,規定只有300人,是收三品以上的子孫來上學的。後來由於唐太宗實行開明的民族政策,周邊少數民族首領、鄰國國王不斷要求他們的子弟來學習。所以唐太宗後來就“擴招”,這個國學就由最初的300人擴充套件到3000多人,到後來擴充套件到了8000人。所以史書記載說“國學之盛近古未有”。這說明了那時教育繁榮的情況,也說明了唐王朝和周邊國家與民族的關係非常密切。
8、隋唐皇城城牆的變遷:
部分南城牆和西城牆至今仍是“隋唐芯”
在含光門遺址博物館有一面牆詳細展示了隋唐至明清長安城的面積和位置變化情況。
李春林老師介紹,明代擴建西安城時把唐皇城城牆往東邊延展,在開通巷把隋唐皇城的東牆推倒,然後往東拓展了。但從開通巷往含光門這一段皇城的南城牆,以及西安城牆的整個西牆(包含皇城城牆和宮城城牆)的夯土結構,是從隋代一直到沿用到現在,裡邊包含的歷史內涵是很豐富的。
王雙懷教授講,當年隋文帝讓宇文凱做新都的規劃設計,宇文凱到洛陽和鄴城考察回來後,在漢長安城東南二十里的地方選中了建設新都的地方,然後很快繪製了大興城的藍圖,總面積80平方公里。但這麼大的城市要修建非常困難,隋文帝卻是個急性子,說我明年就要從漢長安城搬到大興城。
這麼大一座都城,一年時間怎麼修得成?隋文帝的宰相高烱很犯難。但高烱畢竟是個政治家,點子很多。他從全國召集能工巧匠,動用國家的人力物力集中先修宮城和皇城。對這兩個地方統一規劃,由國家統一出資,統一營建。所以宮城和皇城的城牆、宮殿一次建成,在隋文帝開皇三年前就建成了。
外郭城則是由國家做好規劃,把包括朱雀大街在內的東西14條大街,南北11條大街,以及由這些大街劃分成的110個裡坊,和東西二市都規劃好了,然後提出要求:每個坊都要有坊牆,你不許怎麼建,至於你自己怎麼建,那是你自己的事兒。讓文武百官、富商大賈自由來申請,國家批准後就可以建。至於怎麼建,錢從哪來,一概不管。所以外郭城的民宅,都是文武百官、有錢有勢的人,自己想辦法來建的,建設速度也就比較慢。
在開皇三年隋文帝從漢長安城搬到大興城時,宮城皇城都建好了,城牆都是有的,但外郭城城牆還沒有建。到了隋煬帝大業年間,才從全國調集了十幾萬人,經過好幾個月才把外郭城的城牆建成了。當時外郭城的城門中明德門是修了,但外郭城城牆尚未完全建成,外郭城那些坊里老百姓的住宅也還沒有完全建成。
唐朝建立後,沿用了隋朝興建的大興城,改名長安城,於永徽五年對外郭城一些城門進行了維修,並建了城門樓。
到了唐朝末年,具體來說是公元904年,軍閥朱溫為強迫唐昭宗遷都洛陽,對長安城進行了人為毀壞,讓老百姓遷走,把宮殿、民居拆了燒了,造成了大破壞,導致隋唐兩代三百多年建立的“天可汗之都”、隋唐文化的寶庫長安城最終被毀掉了。
到了五代時期,佑國軍節度使韓建鎮守長安時,他覺得外郭城毀了,宮城毀壞得也特別嚴重,就不要外郭城,也不要宮城,把外面的老百姓都遷進皇城裡,把皇城原來的景風門、安上門等好多個門都堵上,只留下了很少的幾個城門,把這座城稱為“新城”。
到了北宋時期,因為宋朝是路府州縣四級行政制度,在關中地區北宋設了永興郡路,所以這個城市就叫做永興郡城,但規模製度和新城一樣並無變化。
元朝建立後,又把這座城市改名奉元城,對外面又進行了加固維修。現在西安城牆的西南角是圓的,原來是方的,是元朝人建成這個樣子被保留下來了。
也就是說,從五代到元朝,西安城僅僅是唐代的皇城,它的面積只相當於唐都長安的1/16。
到了明朝的時候,朱元璋本想建都西安,但大臣反對。在朱元璋心目中,西安非常重要,於是把次子朱樉封到西安來當秦王,把奉元城改稱西安城。覺得西安太小了,又把南城牆向東延伸,把西牆向北延伸,然後把北牆東牆連線起來,形成了現在所看到的西安城城牆。西安城牆從洪武三年就開始修了,經過八年才修成。之後秦王朱樉就來了,後來朱樉的子孫後代一直在西安生活。200年以後,明王朝又給西安城城牆全部包了磚。
後來經過幾百年歲月,明代修的很多地方的城牆,磚都被拆掉了,現在留下來儲存最好的省會城市就是西安城。
9、大唐氣象的啟示:
開放包容、人才輩出,至今仍有借鑑意義
直播結束時,王雙懷教授總結說,唐都長安的確是一座偉大的城市,這個城市的規劃設計是非常精細的,佈局是經過深思熟慮的。不僅考慮到了整個國家的宗廟社稷,還考慮到了文武百官工作的實際需要以及國家的實際需要。唐代社會最大的特點就是開放,這個開放的城市對促進唐代經濟社會的繁榮,提高唐代的國際影響是具有重要意義的。除了開放之外還有包容創新,這是唐人留給我們最大的啟示。所謂包容,就是制定的政策能夠允許不同的文化、不同的人在同一個城市裡面來共同生活。唐代的文武百官中有少數民族,有外國人,當然更有漢人,有很多優秀的人。列入兩唐書列傳的非常重要的人物,比如唐代前期的魏徵、房玄齡、杜如晦,再像後來的像婁師德、郭元振,再像盛唐時期的姚崇、宋璟、張說、張九齡等這些人,他們都曾經在皇城工作過。可以說,這個皇城是唐代優秀知識分子匯聚之地。唐代社會之所以能維持289年,唐代社會之所以能夠在歷史上產生重大的影響,和這些文武百官也是分不開的。所以我覺得唐代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時代,唐都長安是一座偉大的城市,它的皇城也是一座非常了不起的皇城。“我經常說,西安是展示中國歷史文化的大舞臺,其中最值得驕傲的是周秦漢唐尤其是唐代文化,唐代這種開放包容的文化對今天仍有很大的啟示。”
華商報記者 馬虎振/文 張傑/圖(部分照片由西安城牆管委會提供)
來源:華商網-華商報
相關熱詞搜尋:朱雀門正南門威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