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戰場上,提到“中心開花”戰術,大家大機率會覺得,這是己方被包圍時,為了挽救士氣的一種說辭。比如《亮劍》裡的山崎大隊,孟良崮的張靈甫,斯大林格勒的保盧斯。陷自己於多股敵人的包圍之中,然後期待友軍在外部反包圍、裡應外合,本身就是十分冒險的戰術。
那麼,有沒有“中心開花”成功的戰例呢?還真的有,那便是解放軍與桂軍的衡寶大戰。在戰鬥中,解放軍四野的一個師被敵人的數十萬大軍包圍,該師非但沒有覆滅,還成功拖住了敵軍的主力,與友軍裡應外合打了一場大勝仗。
解放軍橫渡長江,引來桂系參戰
1949年,三大戰役結束後,解放戰爭戰場呈現出一邊倒的態勢。人民解放軍渡過長江,向國民黨統治的中心地區發起猛烈進攻。國民黨軍主力盡失,兵敗如山倒,一退再退。唯一成建制又具備較強戰鬥力的部隊,可能只剩下白崇禧手中的桂軍了。
桂軍一直以勇猛善 戰著稱,白崇禧也是足智多謀,人送外號“小諸葛”,“白狐狸”。長征時期,彭德懷彭老總曾說過“湘軍一頭狼,滇軍黔軍兩隻羊,廣西桂軍似老虎”這樣的話。在此幾年前,挺進大別山的劉伯承元帥,也做出過“先打保安團、再打中央軍,最後打最強的桂軍”的指示,可見桂軍非凡的戰鬥力。
在蔣介石與解放軍鏖戰時,桂軍尚可視心情選擇幫不幫忙。可當解放軍橫渡長江,直奔桂系老巢廣西而去的時候,桂軍就沒有理由作壁上觀了。白崇禧將桂軍主力,集中在湖南南部的衡陽、寶慶一帶, 妄圖守住廣西的前沿陣地,阻擋滾滾前進的歷史車輪。
四野進攻湖南,陳明仁通電起義,長沙和平解放,身在衡陽的白崇禧頓時坐立不安。
為了儘快殲滅南方的國民黨軍,毛主席決定在東南和西南同時實施戰略大迂迴:左路軍從四川和雲南攻擊前進,迂迴兩廣,右路軍從浙江福建出發,沿著東南沿海一路進攻,與左路軍形成一個巨大的鉗形攻勢。中路軍則從湖南江西自北向南進攻,不斷積壓敵人生存空間,爭取將國民黨軍鎖死在中國大陸。
於是,林彪率領的中路軍就對上了白崇禧率領的桂軍。林彪所部下轄四野第12、13、15兵團,約40萬人,還有二野第4兵團20萬人在東線配合,士氣正盛。
長沙解放後,白崇禧將20多萬大軍集中在湘南。白崇禧認為,國民黨軍之所以戰敗,是指揮官無能造成的。這次他將親自指揮戰役,桂軍與退守廣東的餘漢謀部組成的“湘粵聯合防線”,必能阻止解放軍南下。白崇禧還揚言要消滅解放軍主力,然後待國民黨軍增援到位後興師北伐,“收復”全國。
大計已定,解放軍迂迴殲敵
林彪和白崇禧素有恩怨,長征時期,白崇禧曾奉命堵截中央紅軍。1946年,東北民主聯軍在四平落敗,無奈棄城而去,白崇禧得意洋洋,林彪則暗自發誓要一雪前恥。如今兩軍再度交鋒,林和白像“鬥雞”一樣對峙,雙方都在琢磨對手的排兵佈陣、戰術戰法,尋找有利戰機。
遠在北平的毛主席,也在密切關注戰場形勢。毛主席指出,林白二人都精於戰術而不注重戰略,林彪追著白崇禧打,打得又兇又狠,但每次都難以抓住白部主力,四野採取的近距離迂迴包圍戰術很難對白部奏效,應該從根本上改變,抓住桂軍的戰鬥心態,走遠距離包圍迂迴的戰術,爭取將白部主力鎖死在湖南地界。
毛主席的話令林彪如醍醐灌頂,他仔細分析了桂軍在大戰略上可能做出的選擇:
1、撤往雲貴;2、撤往海南島;3、撤往廣西老巢;4、在湘南與我軍決戰。
一二選項無疑會使桂軍與其他地區的國民黨軍匯合,增加解放軍解放全國的難度。第三種選項對我軍更不利,桂軍可以依靠廣西的深山密林周旋,增加我軍消滅白部的困難。因此,只有將白部滯留在湘南與我決戰,我軍才更容易取勝,同時對解放全國的大戰略十分有利。
國軍中不乏戰術指揮優秀的將領,但像毛主席這樣具備長遠戰略眼光的人,怕是屈指可數。
透過對敵方各種電報的分析,我軍得出結論,白崇禧的總體戰略是要退守廣西,但他絕不甘心一仗不打、一槍不放就丟掉湘南。於是,我軍趁著白崇禧舉棋不定的機會,迅速調整了戰術部署,擔任正面進攻的部隊暫緩攻勢,以免把白部打得迅速收縮廣西,同時派出兩支部隊從東西兩側迂迴,對敵人實行大範圍的戰略迂迴,截斷敵人退路後將其聚而殲之。
為了穩住白崇禧,我軍還利用俘獲的電臺發出假情報,比如四野東北士兵初到江南,水土不服,士兵多染疾病等。
白崇禧果然上當,他認為我軍勞師遠征,將士疲弊,正是桂軍的機會。而且解放軍需要時間,去整編改造長沙起義的部隊,短期不會發動大規模攻勢。於是,白崇禧命令部隊修築工事,先固守湘西,另尋戰機。可見,白崇禧不說是想做周郎,也有當陸遜的心思了。
在白部準備固守時,解放軍開始行動了。
38軍39軍為西路軍,負責從芷江一帶迂迴進入廣西,切斷白部退往雲貴的道路,四野15兵團、二野4兵團以及兩廣縱隊為東路軍,負責奪取廣州,阻止白部退往海南島。第40、41、45、46、49軍為中路軍,負責發動衡寶戰役,牽制敵軍主力,待合圍完成後追擊桂軍。
135師誤入敵陣,“中心開花”
進軍途中,白崇禧策反了陳明仁的副司令劉進,五個師的原國民黨軍叛變南逃。8月15日,49軍前進速度過快,落入了白崇禧預先設好的口袋陣。49軍146師是鍾偉帶出的部隊,在青樹坪遭遇伏擊後,146師非但沒有自亂陣腳,反而以為自己逮到了大魚,全師官兵拼死將桂軍咬住,等待主力的到來。
伏擊146師的,正是桂軍主力第7軍和第48軍。白崇禧集中3個精銳師猛攻146師,146師雖奮勇抵抗,但終因四面受敵、勢單力薄而逐漸不支。最終146師在145師的接應下成功突圍,全師傷亡2000餘人,元氣大傷。
青樹坪一戰,桂軍雖然取得了區域性戰鬥的勝利,但也暴露了主力位置。更要命的是,白崇禧由此打消了撤回廣西的念頭,堅定了在湘南與我軍決戰的信心,正中我軍下懷。
9月29日,四野主力已經休整了一個多月,林彪正式向各部下達了進攻指令。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訊息傳來,戰士們非常興奮,紛紛表示要“用戰功為新中國獻禮”,士氣更加高昂。
10月3日,白崇禧洞悉瞭解放軍南下的意圖,於是調兵遣將,加強了衡寶防線。林彪向來謹慎,為了應對敵人可能實施的反攻,林彪下令各部隊暫停南進,互相靠攏。
一時間,東起耒陽西至寶慶的戰線上風雲詭譎,雙方60萬大軍往來馳奔。此時,意外發生了,45軍135師的電臺出了問題,沒有接到指揮部停止前進的指示,135師仍在朝敵軍方向奔襲。他們跨過崎嶇的山路,遇敵便打,但從不戀戰。
直至10月5日,135師修好電臺,並與指揮部取得了聯絡。
當得知135師的位置時,指揮部大吃一驚,原來,135師已經突進到了沙坪、靈宮殿地區,這裡是敵重兵佈防的地區,也是白崇禧軍隊防禦的縱深之處,135師猶如一把尖刀插入了敵軍的心臟,這是真正的“中心開花”。
四面合圍,桂軍軍心動搖
短暫的擔憂後,林彪立刻意識到了135師帶來的戰機。他全權接過了中路軍的指揮權,135師直接變成了直轄師。
越級指揮是林彪在大戰中經常採用的方法,兵貴神速,一則訊息從軍團傳到軍再傳到師,半天時間可能就過去了,而戰機稍縱即逝,半天時間足以讓戰局逆轉。
對我軍來說,135師的位置過於孤立,很可能會遭遇敵人重兵圍攻,而對白崇禧來說,135師就像一枚釘子鍥在了桂軍的中心,對其側後方造成了嚴重的威脅,不可不除。當白崇禧準備對135師動手的時候,這場大戰已經不可避免了。
135師師長丁盛,命令部隊佔據有利地形,堅決防禦,並在配合主力進攻,遲滯敵人的撤退速度。另一邊,白崇禧抱著務必殲滅135師的決心,集中了5個精銳師對其圍攻。
135師戰士奮起反擊,越戰越勇,幾番激戰下來,佔據人數優勢的桂軍竟討不到任何便宜,有“鋼七軍”之稱的桂軍精銳軍心開始動搖。
趁著桂軍的注意力被135師吸引,林彪下令各部隊全速前進,迂迴的迂迴,強攻的強攻,頓時,整個戰場硝煙瀰漫。
就在桂軍猛攻135師的同時,戰場失利的情報,源源不斷地送到白崇禧的指揮部:東線曲江、樂昌失守,西線靖縣失守,解放軍大軍直指柳州……
一戰搗毀第七軍軍部,桂軍主力被殲
看著接連不斷的敗報,白崇禧意識到這仗是打不下去了,他下令退出湖南,全軍撤回廣西,由精銳的第七軍斷後。為了讓第七軍也能安全撤退,白崇禧做出指示,完成任務後,不論出現任何情況,有多大犧牲,都不要停留,撤退動作一定要快。
不料,桂軍在撤退時遭到了135師的猛烈攻擊,135師像一把尖刀插在了敵人的要害上,他們不停地堵擊、側擊敵人,大大遲滯了桂軍的撤退速度。第七軍軍長李本一率138、172師開赴武岡,在黃土坡半道上被135師打了個措手不及。
135師405團與李本一部隊展開激戰,由於是伏擊戰,桂軍在狹窄的地形拉不開防禦,只得“原地防守”,各自為戰。戰至晚上,李本一見獲勝無望,親率兩個團越過黃土坡,逃離了戰場。135師一戰擊潰第七軍軍部和第七軍直屬的4個營,甚至現場繳獲了李本一的公文包。
失去指揮的第七軍陣腳大亂,四個精銳師此時也顧不上任何章法,30萬大軍紛紛奪路南逃。可惜,林彪已經佈下了天羅地網,四野的主力部隊趕到,將第七軍包了餃子。10月10日,我軍對插翅難逃的桂軍發起了總攻,戰至第二天,頑抗之敵被悉數殲滅,七八名躲入深山的桂軍高階將領被我軍俘虜,衡寶圍殲戰大獲成功。
此戰,解放軍解放了湘西、湘南大部分地區,為進軍大西南創造了有利條件。同時,我軍殲滅了桂系軍隊4.7萬人,其中大部分是白崇禧的精銳主力。白崇禧率餘部退守廣西,再也無力抵抗解放軍的進攻。
衡寶一戰能取得如此戰果,“中心開花”的135師居功至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