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1918年8月北大紅樓建成,被稱作北大一院。位於京師大學堂舊址、北京東城區沙灘后街55號和59號的北京大學就被稱作北大二院了。它經歷了京師大學堂到北京大學的轉換,見證了中國新文化運動、五四運動與中國共產黨的早期活動。
1898年戊戌變法失敗後,新舊勢力在建立京師大學堂議題上達成一致。清政府將景山馬神廟街曾是乾隆女兒和嘉公主的偌大空閒府第,批給大學堂作校址。內務府撥款搶修了正殿、配殿、公主梳妝樓等340餘間並新建130餘間,京師大學堂得以在1898年12月正式開學,一年多後因八國聯軍侵華停辦。1902年京師大學堂重開,增建了許多西式建築。北京大學檔案館收藏了一份1904年京師大學堂師範館期末試卷,一個叫孫昌烜的學生以《大學堂講舍圖說》為題詳細描述了當時的校舍:“大洋樓為新班公共科講堂,工尚未必”。這個“大洋樓”就是竣工於1905—1906年間、至今儲存完好的理科樓。中西雜糅是當時幾所中國官辦大學校園的共同特點,體現了新舊文化共存。
1917年1月4日,蔡元培走進北大。1月9日,大禮堂響起蔡元培的就任演說。11日,蔡元培具呈教育部,要求聘請陳獨秀為北大文科學長,13日即獲批准,15日陳獨秀攜《新青年》入職北大,執掌文科。1918年1月,圖書館主任李大釗在北京大學圖書部(原京師大學堂藏書樓)走馬上任,此後近一年,他都在這裡工作。
蔡元培上任不久即在陳獨秀協助下大力整頓教學秩序。各種學會社團紛紛成立,新學之風吹遍校園。一個新北大為一場新文化運動的到來積蓄著能量。
1919年3月,北京大學學生鄧中夏等發起成立“增進平民知識,喚起平民自覺心”的北京大學平民教育講演團,團址設在北大二院。這是五四運動前後北京地區重要的學生社團,一批進步學生在李大釗等指導下,活躍在北京街道、郊區和長辛店工廠區,向工人農民宣講新思想、新知識,喚起民眾覺悟,對五四運動發生起到推動作用。中國共產黨早期組織成立後,講演團成為黨的外圍組織,團員最多時150餘人。
二院理科樓是北大新聞學研究會活動的地方,《京報》社長、新聞學研究會導師邵飄萍常來這裡講座。1919年3月10日晚,李大釗做了“新舊思想之激戰”演講。會員毛澤東聽了這場講座,不久回到湖南,參加當地五四運動。
“北京中等以上學校學生聯合會”是五四運動中成立的學生愛國運動的樞紐組織,會址也設在北大二院。沙灘紅樓北大一院、馬神廟北大二院與北河沿北大三院,是見證五四運動的3個陣地。
5月2日,學生聯合會在二院大飯廳做出3日召開北京各校學生代表大會決定。3日晚,北大、清華、高等師範、中國大學等13家學校1000多名學生代表集會北大三院大禮堂,邵飄萍介紹巴黎和會中國外交鬥爭失敗情況,號召學生挺身而出,救國圖存。北大法科學生謝紹敏咬破中指,裂斷衣襟,寫下“還我青島”4個血字。與會者聲淚俱下,群情激憤,當即通過了5月4日到天安門遊行集會決定。北大學生寫標語、做旗杆,幾乎一夜未眠。
1920年3月,北京大學馬克思學說研究會在北大二院成立,這是中國最早的學習和研究馬克思主義的團體。學校總務處給了“兩間頗寬大的房子”,會員們在房間掛起馬克思頭像,貼上“出研究室入監獄,南方兼有北方強”對聯,這便是著名的“亢慕義齋”,他們收集英、德、法等各種文字馬克思主義文獻及報刊幾百種。李梅羹與翻譯組同學將德文版《共產黨宣言》譯成中文,並印刷少量油印本,在校內外傳閱。他們還翻譯了《資本論》(第一卷)、《馬克思傳》等著作。這些馬克思主義圖書上都蓋有會員自刻的藍色印泥圖章:亢慕義齋圖書。1976年,北京大學教授蕭超然在北京大學圖書館浩如煙海的藏書中,發現8本蓋有“亢慕義齋圖書”印章的德文書籍。二院理科樓“偉大開篇”展覽中,可以看到這8本珍貴文獻複製件。根據當事人回憶,在今天理科樓二層對“亢慕義齋”做了復原。
1920年5月1日,中國第一次公開大規模紀念國際勞動節,北京、上海、廣州、九江、唐山等工業城市的工人群眾走上街頭,舉行了聲勢浩大的遊行集會。陳獨秀在上海組織工人遊行紀念。在北大二院也組織了紀念活動。北京大學當天停課一天,由李大釗、鄧中夏等在二院禮堂召開校工、學生參加的紀念會。紀念會驚動了警方。今天理科樓“偉大開篇”展覽中有一份珍貴檔案,是當時北京中一區警察署署長焦鼐炳奉命出警北大二院後向警察總監提交的報告:“本日上午八時,北京大學第二院開校役演說會,派員前往監視,到會者均屬該校校役,約二百人,每人各持具油印講義一份,由齋務課課長鬍春林演說,謂陽曆五月一日為世界勞工勝利紀念日,對於此日曆有特別表示,以資慶祝……”會後,平民教育演講團學生分乘兩輛掛有“勞工神聖”“五月一日萬歲”橫幅汽車,沿途演講並散發《五月一日北京勞工宣言》傳單。李大釗寫文呼籲:“希望中國工人把它(1920年5月1日)看成是覺醒的日子!”
今天,走在二院理科樓裡,木製地板樓梯發出咚咚的聲音。這些歷史回聲與歷史建築渾然一體,凝結成一種傳統與精神,永遠延續著。
(作者為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教授)
《 人民日報 》( 2021年11月20日 06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