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開啟頭條熱點,有一則醒目的訊息,說的就是26歲的攝影師六道森,在11月28日晚自殺,留下遺書,從頭至尾,將遺書讀完,痛哭流涕,深為這個男孩子感到心疼,一而再的心疼。下面是鹿道森的遺書全文。
鹿道森事件,為社會留下了一個沉重的命題:如何修復殘缺的愛,如何成長為心靈豐盈的生命者
鹿道森難道不是一個有愛的人嗎?相反,他是一個多麼有愛的男孩子,他都大學畢業了,有自己的夢想,自己的愛好,攝影與寫作,並且希望透過寫作賺到錢,他努力的學習,努力的工作,為此不懈的努力奮鬥過。希望透過自己的奮鬥,擺脫困窘的現狀。非常讓人可惜的是,他還是沒有能夠學到一些東西,即便是性格軟弱自卑不自信,也不至於去走這條路。為什麼就這樣輕而易舉的放棄了自己年輕的生命。
你不能放棄!但為什麼最終還是放棄了,值得讓我們深思的是什麼呢,我們應該做些什麼呢?
這個生命太年輕了,太鮮活了,就像一朵含苞待放的花,就像一棵青蔥的樹,就快要怒放了,人們所不知道的是,緊裹在花苞裡的蕊,有一隻名為缺愛的蟲子,在它還是一粒種子的時候,就寄生其中,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對其進行啃噬。
種子的力量有多大,相信親愛的你都學過小學時候的一篇課文。他會成長為一顆參天大樹的,但這隻蟲子,早已從莖內往上啃噬,徒餘一朵花蕾。這顆種子發芽了,長成的樹,是大了,可是你敲敲它的樹幹,發出的是空空的回聲,是的,樹幹已經空了,朽了。為什麼還能開出花蕾呢,為什麼它還是那樣枝繁葉茂呢,這是一顆種子拼盡了全力,你沒看到它的莖皮上都是細絲般虯筋錯橫嗎!你沒看到在這顆年輕的樹上卻有著,老樹一般的硬皮,一輪輪眼睛的疤,一層層往上伸延嗎!
你也曾看過好多的花,好多的樹,他們所經歷的風雨與磨難,甚至更甚於這位年輕的小夥子,有的雙目失明,有的高位截癱,還有一位小夥子,當他從太空回到地球上時,自己的國家已經不存在了,他們依然如此頑強的生存,為什麼,為什麼看似不完整的身體,卻能堅持將自己的人生完整地走完,而看似完整的身體,生命卻如此殘缺,為什麼?
因為缺愛呀,這世間不能沒有愛呀,人不能離開愛呀,愛之於人,與空氣對於人的重要性,真的不相上下。
也有人說自己一生都沒有愛,那你自己是從何而來,沒有父母你是從何而來?只不過是在你有記憶之後,記憶中不再有父母溫柔的樣子。而懵懵懂懂混沌的歲月,就藏在三年之內。三年之內,父母給予了你滿滿的愛。然後離開為生活打拼,雖然以後的日月,磨難重重,你依然堅強如勁松!三年滿滿的愛,奠定一個孩子頑強、堅韌、高雅、自愛的基石。
有的父母覺得特委屈,還要怎樣去愛孩子呢,所做的一切不都是為了孩子嗎,為了孩子為了家,常年奔波,四季勞累,拋妻別子,遠離家鄉。有的不惜犧牲自己,做全職媽媽,就為能夠更好地照顧孩子,教育孩子。辛辛苦苦將娃拉扯大,為什麼孩子反而就……想不通啊。
那就要好好反思做父母的自己了。從心理上說,我們愛孩子呀,可是我們愛的方法對不對呢?回憶自己日常的言語行動,我們真正帶給孩子的是什麼?
“媽媽,我想出去玩兒”。
“等一會兒,媽媽在洗衣服呢,冼完了就帶你去”。“等一會兒,媽媽在做飯呢,咱們吃完飯就出去玩”。“等一會兒,媽媽在拖地呢,拖完地就帶你出去,給你買好吃的”。
於是可憐的小孩,轉動著一雙渴望的眼睛,從早上等到中午,一個人玩遊戲,玩累了,睡著了,醒來了,天快黑了,一天就這樣過去了,日復一日,活在媽媽的語言欺騙中。
小孩子總是愛哭的,小孩子總是調皮的,小孩子又總是容易闖禍的,“當我們做這些事情的時候,我們小孩子,多麼希望爸爸媽媽對我們有多多的耐心與理解呀,不要一不高興了就吼我們,甚至對我們拳腳相加。寶貝心裡會很苦的,會受傷害的,以後會更膽小,更懦弱,更加自卑的”。你們大人都看過《性格決定命運》這本書吧,沒有好性格,談何有好命運呢!
小孩子更需要爸爸媽媽全心全意的愛。父母離開家鄉,年老的爺爺奶奶呢,好多都跟不上這個時代的節奏,好些都不太會使用智慧機,而小學生時期,孩子離開學校後,好多的交流都在家長群裡,怎麼辦?在沒有父母呵護中長大的孩子,安全感很低,更容易形成性格上的障礙,受到同齡人的欺負,怎麼辦?
天吶,說到這裡,一個年輕生命的離去,竟然引發了諸多問題,而不再僅僅只是一個愛的缺失。更廣闊的還有社會問題,文化問題。
為什麼人人都要出去打工呢,30年前的那一代人的童年,物質上雖然比較貧乏,考上大學去自殺的卻少之又少。那個時候的人精神生活談不上富足,至少家人都在,兄弟姐妹多,朋友多,即便是父母都不太管孩子的情況下,因著學校的日常,同學夥伴的有趣,鄰里街坊,或者是鄉里鄉親的濃濃情意,少年哪知愁滋味啊,放假的日子,街道,體育場,錄影廳,田野,溝渠,就是這幫子玩童的身影在四處晃盪。知道的害怕,是夜晚天黑的時候,什麼安全感呀,這都是現如今才造出的詞。那時候害怕,就故意在黑夜裡走路練膽子,戰勝黑暗,戰勝恐懼,自己就會鍛鍊自己的,生命也因此更加的堅韌頑強。自己要把自己當成一段鋼鐵,扔進社會這個大熔爐,一煉再煉,一焠再悴啊。還有90歲的奶奶跳鋼管舞的,90歲的爺爺當超模的,練出一身的腱子肉,要的就是這種精神啊!現今都住單元樓,住了幾年不知道對門是誰,人與人之間的冷漠,真的讓人寒心。
綜上所述,提出自己的一點菲薄建議:
- 國家給一個即將成為母親的女人一個三年假期
- 減少打工潮,能出去打工的也就是一般人嘛,建設自己的家鄉不好嗎,還能一邊照顧自己的家人不好嗎
- 挑選發達地區優秀管理人才,到小地方進行管理,將小地方的經濟文化都搞上去,人自然就回來了嘛
- 從父母輩開始,加強傳統文化學習
下面我想從四個方面,來闡述傳統文化對國人愛的培育
一、孝,孝敬父母是愛
《孝經》開篇就講了“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
五年級語文書中有這樣一篇課文,《地震中的父與子》,兒子被埋在廢墟下,父親整整挖了38個小時,別人都說:“別挖了,你的兒子死了。”可是,他沒有放棄,瘋了般地一直挖,終於,他聽見兒子的聲音。挖出了一個大洞。他問兒子:“你們這裡有幾個人?”“10個。”兒子回答。父親連忙叫人來幫忙。50分鐘後挖出了一個安全的洞口。父親叫他的兒子出來,但兒子說:“不,爸爸。讓我的同學先出去吧!我知道你會跟我在一起;我不怕。不論發生了什麼,我知道你總會跟我在一起。”這個小孩只有七歲,就能說出這樣的話,因為他堅信,他的爸爸總會和他在一起。
五口人,三代同堂,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和一個兒子。爺爺、奶奶七、八十歲了,老了,走不動了,爸爸媽媽很討厭,覺得是一個包袱。兩人一商量,決定把爺爺奶奶丟進大山裡去。一天晚上,他們把爺爺奶奶裝進一個大竹籃裡,兩人把他們抬進大山。當他們正準備把爺爺奶奶扔下不管時,他們的兒子在旁邊說話了:“爸爸媽媽,你們把爺爺奶奶丟在大山裡,這個大籃子就不要丟了。”爸爸媽媽感到很奇怪,問兒子,為什麼要把籃子帶回家。兒子回答:“等你們老的時候,我也要用這個大籃子抬你們進山,把你們丟進大山裡。”爸爸媽媽聽了,心裡慌了,趕緊把爺爺奶奶抬回家,好心侍候,再也不敢不孝敬父母了。
二、悌,友愛兄弟姐妹是愛
《千字文》中有孔懷兄弟,同氣連枝。《弟子規》中有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
小軍大學畢業,有一份很好的工作,娶了一位喜歡的女人做妻子,在中線城市也有了自己的家。她下面有一個妹妹,妹妹早早早嫁了人,因為家庭困難的緣故,小軍上大學的學費,有一半都是妹妹打工出的錢,小軍一度想放棄,父母年紀老邁,覺得自己才應該為這個家庭做得更多,而不是將擔子落在柔弱的妹妹肩上,但她的妹妹知道哥哥有才華,書念得好,哭著求著一定不要放棄,能夠上大學,是整個山村人的夢想。功夫不負有心人,小軍很好,他們一家都很好。
如果沒有兄妹之間惺惺相惜的情誼,又如何能至此呢。父母安心,哥哥安好,妹妹幸福,在以後的日月,妹妹幫哥哥,哥哥幫妹妹,相互幫扶,走好人生路。
三、忠,為人忠誠是愛
死有輕於鴻毛,有重於泰山。在我們的革命先烈中,如邱少雲,黃繼光,江姐等,他們都是一些年輕的生命,對國家赤子的忠誠,不惜去犧牲自己的生命,表達著自己對家國不幸,對祖國和人民深深的愛。
四、信,講誠信是愛
“生亦我所欲,死亦我所欲,二者不可兼得,捨生而取義”。
有一位女孩,家中遭遇重大變故,需要30萬救急,無奈在微信上,向不熟悉的微信朋友,每人借1000,籌夠30萬,之後整整用了幾年的時間,慢慢將這些錢全部還完。
有兄弟二人,從事建築行業,十分注重信譽,無論盈虧,從不拖欠工人工資。春節前夕,哥哥為兌現承諾,冒雪駕車從天津趕赴湖北,為工人發放工資。在河南蘭考境內,車輛發生追尾,哥哥一家五口全部遇難。弟弟強抑悲痛,代替哥哥發放工人工資三十萬元。
這就是誠信的力量,這就是愛。
只有傳統文化,才能拯救缺失的心靈;只有傳統文化,才能潤澤愛的心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