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死的癌症”導致關節嚴重變形,一次手術後,她終於能抬手了!
大家好,我是倪主任。在日常生活中,手握水杯,拿筷子吃飯應該都是很習以為常的事,但對於這個75歲的奶奶來說,且是一件很難實現的事,那到底是什麼疾病,讓這位奶奶連這個基本動作都很難完成呢?
今天給大家分享的是關於類風溼性關節炎與重度骨質疏鬆的病例。很多朋友對類風溼性關節炎應該不陌生,但當關節炎再遇上骨質疏鬆的話,事情就會的更棘手了,而且靠吃藥基本沒多大效果,必須要採取手術治療,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這位75歲老奶奶,類風溼性關節炎的症狀已經持續有三年了,平時生活中經常出現雙肘的關節十分疼痛,有時候還會伴有腫脹。嚴重的時候,連日常生活動作都很難完成。曾經也在多家醫院及骨科專科醫院就診過,之前醫院那邊給出的診斷結果是“滑膜炎”,並給與了止痛、消腫等治療措施,但是患者的疼痛、腫脹症狀未見明顯的好轉。
在3個月前患者的症狀更加嚴重了,右肘關節疼痛伴前臂腫脹比之前有加重跡象,疼痛導致晚上睡覺都睡不著。來到我院尋求專業治療時,我們發現,患者為右利手,前臂明顯腫脹,肘關節已經僵硬,呈畸形狀態,肘關節內側面板無破損紅腫,雙腕、雙手指關節輕度腫脹。針對患者的這些症狀,和家屬溝通後,我們建議患者入院治療,治療前安排給患者的雙手、雙腕、雙肘關節都進行了B超,從結果來看:患者雙側肘關節滑膜明顯增厚,肘關節骨質破壞;雙腕皮下軟組織增厚、水腫,雙側腕關節滑膜增厚,類風溼系列回報:抗環瓜氨酸抗體陽性,結核感染系列陰性。
結合病人病史、查體及一系列輔助檢查,先排除感染性肘關節疾病及夏科氏關節病,我們的診斷結果考慮為:類風溼性關節炎導致的終末期肘關節骨質破壞,伴骨質疏鬆。
我們把診斷結果同患者和家屬進行了溝通,對於類風溼性關節炎末期的症狀,我們的建議是:進行右肘關節整體置換,因為單純的吃藥或是理療,已經不能解決問題了,有必要透過手術的方式來解決病痛。當然這個手術本身難度係數較大,再加上患者年齡偏大,幸好患者沒有什麼嚴重的心血管疾病,我們與家屬進行了充分溝通,經家屬同意後,最終進行了手術。
經過我們不斷的影像重建,研究方案,我們決定迎難而上,個性化定製了國產鉸鏈式人工肱尺關節假體。在主任的全程跟蹤指導下,我們在對患者進行全麻後進行了手術,施行右側肘關節全部置換術(totalelbowarthroplasty,TEA)。這個手術的難點在於:患者的肘關節解剖時結構破壞嚴重,炎症導致的病變又位於肘窩附近,那裡重要的血管和神經密佈,術中要準確切除破壞骨質,重建肘關節結構,才能恢復肘關節功能。這對我們也是一個挑戰。
經過1個半小時的配合和奮戰,我們終於完整切除滑膜及破壞的骨質,並重建肱尺關節。病人在整個手術過程中,身體狀況都很正常,沒有出現任何不適現象,手術結束後,我們對患者進行了病理檢查。
病理報告顯示:“右肘關節”滑膜炎症改變,伴纖維組織增生及軟骨化生。這樣的病理結果還是不錯的。
患者根據醫囑,規律口服艾拉莫德,控制活動性類風溼性關節炎3周,輔助系統的功能訓練及專業的康復指導,右前臂腫脹明顯消退、肘關節活動度極大改善。比來院時的狀態好多了,手臂的活動也順暢了很多。患者及家屬很滿意,出院回家。
經過以上病例,大家可能對類風溼性關節炎有了初步認知,只是很多人對這個疾病的認識還不夠,認為只有關節變形了,才算是類風溼性關節炎,其實並不是這樣的,今天就給大家簡單講解一下這個疾病。
類風溼關節炎是自身免疫性的疾病,目前還不清楚導致發病的原因。老百姓一般會直接簡稱:類風溼。一般好發在手、腕及足等小關節,以慢性、對稱性、多滑膜關節炎和關節外病變為主要表現。
大家看到老人關節處有變形,那基本屬於晚期了。在出現早期症狀的時候,可以採用藥物或是理療的方式,避免對關節的損壞。如果早期不重視,那麼一旦到了晚期,關節就可能會可出現不同程度的僵硬畸形,有些人在關節出現畸形後,也沒有提高意識,加以重視的話,那後期就會伴有骨質疏鬆和骨骼肌的萎縮,到了這個時候,還不進行正規治療,那就很容易致殘。
這個病例中採用的全肘關節置換術是治療終末期肘關節炎的有效外科手段。這個手術難度會比其它部位更大,與髖、膝關節置換術相比,其假體存活率仍較低而術後併發症發生率更高。所以,在選擇手術的時候,也要選擇相對比較有經驗的醫生,才能讓手術進行的更順利。
本例患者的成功治療體現了我們在骨骼肌肉運動系統疑難疾病的診治中具有紮實的功底和較高的水平,並具有強大的關節重建綜合實力及指導肘關節置換患者的康復經驗。透過這個案例,希望更多人能提高對類風溼性關節炎的重視,早關注,早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