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述
每個人的一生最終一定逃不過死亡的命運,而死亡也是人生長跑路上的終點。後人即使再傷心也要整理好情緒,為逝者安葬,讓他們體面地離去。
現在來說,遺體最常見的處理方式無非就那麼幾種,一種是從千百年前就流傳下來的最古老的土葬,將逝者裝進棺木埋進土裡;一種是更具有科研意義的遺體捐贈,在死後也能為醫學事業做出貢獻;最後一種大概是目前市面上很常見的一種方式,火葬。
火葬顧名思義就是將逝者的遺體放在高溫環境中火化,這樣一來人體的很大一部分會被火焰所吞噬,最後只會剩下一個盒子大小的燒不掉的骨灰。後人只需要根據逝者的意願或者相互商量著,將剩下的骨灰作合理的處置,那麼這整個過程就算完成了。
在火化的過程中,人的身體會經歷一個怎樣的過程呢?那些骨灰又是什麼呢?
人體構成
根據生物學上的研究,我們知道,人體主要有有機物和無機物構成,有機物無非就是蛋白質、糖類、脂肪等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所組成得分人體所需的營養物質。
無機物主要由鉀鈉等各種微量元素以及水組成。在所有成分中佔比最大的物質的還是水,它佔據了人體總質量的百分之70。
由此可見,人體內既包含可燃物質也包含不可燃的物質。
那麼火葬具體又是怎樣的一個過程呢?
火花過程
首先,火葬所需要的溫度為870度到980度,因為在這個區間,可以保證遺體被最大程度的瓦解。為了滿足這個條件,殯儀館會使用柴油作為火化的燃料,而柴油在火化爐中劇烈的燃燒,溫度最高可以達到一千攝氏度。
在實進行火化之前,火化師會先對遺體做一個簡單的檢查和處理,將逝者身上所帶的首飾等物件取下,然後再放入火化爐內。
人體一開始進入火化爐的時候,爐內的初始溫度大約為兩百攝氏度左右。隨著火化師將燃油噴射點燃進爐內,大概半分鐘左右,內部溫度就能上升到四百攝氏度左右。
一開始,家屬們可能會聽到火爐內傳來類似“啊”的叫聲,聽起來就像是逝者的喊叫一樣,但火化師會告訴他們這屬於正常現象,這是因為遺體在燃燒中會產生氣體發生膨脹,而氣體隨著器官排出體外就會出現這樣的聲音。
緊接著因為毛髮和衣服都發生了燃燒,燒完後面板就會完全暴露在火焰之中。不一會,表面就會出現紅斑和水腫的現象,經過一段時間的高溫,面板會剝落下來,讓肌肉組織浮現出來。
這時候,逝者可能會突然“動”一下,或者“坐”了起來,很多家屬都會被這個動作給嚇到,但這也是一種自然的現象。
因為長時間的高溫壞境,人體的主要組成物質水,也一直都在不斷的大量蒸發。大量水分的流失會導致肌肉的伸縮現象,這個過程就會讓遺體產生“移動”效果。
與此同時,在我們看不到的地方,體內的脂肪也已經融化成為液體,流出體外被燃燒乾淨。
當溫度達到六百攝氏度的時候,人體內的器官也開始燃燒起來;當火焰溫度達到最高溫度一千攝氏度的時候,隨著一系列“啪啪”的聲響,骨骼開始發生斷裂,其中骨骼的主要成分碳酸鈣、磷酸鈣等無機物都會被逐一分解。
這時候,火化基本就已經接近尾聲了。
骨灰的形成
根據逝者體型的不同,燃燒的時間也有所不同,一般來說五十分鐘就能燃耗乾淨大部分的物質,只剩下部分碎骨。
此時火化師只需要二次加工,隨著機器的運作,這些物質就成為了最後的骨灰。
由此可見,所謂的骨灰其實就是最後沒有燒盡的骨頭所殘留下來的無機物,而這無機物的熔點大約為1400攝氏度。它的重量大約只會佔到人體總重量的百分之3.5。也就是說成年男性的骨灰在六斤左右,女性則在四斤左右。
骨灰中有基因嗎?
基因就是人體內的一種遺傳物質,控制人類身體行為的各種表現性狀,而基因的載體也就是染色體。
正常人體內一般含有23對各不相同的染色體,它主要由脫氧核苷酸重複排列形成的一種長鏈聚合物,也就是我們俗稱的DNA,再透過鹼基互補方式透過氫鍵連線,形成雙螺旋裝的遺傳物質。雖然看起來很複雜,但它的本質上就是一種生物大分子。
這種有機物自然是逃不掉火焰的灼燒,即使沒有得到充分燃燒,但它的結構已經遭到破壞了,所以骨灰中並不存在基因。
小結
小編一直覺得生命是一個很神奇的東西,無論是植物還是動物,剖析下來不過就是由那些常見的基本生命元素所構成的。
它們經過一系列神奇的組合竟然能夠成為一個物種,最後產生行為,產生意識,甚至成為像人類這樣可以思考的高階動物。
不過正因為我們是大自然帶來的產物,所以也就無法違背大自然形成的規律,生老病死終究會遇到,但在不幸到來之前,我們可以選擇好好珍惜現在的生活,不留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