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老鼴鼠》雜誌網站近日報道稱,晶片短缺難題已經出現好幾年了。這背後,是真正的超級大國之間的較量。從長遠來看,中國很可能會取得勝利。
近日,歐洲消費者在購買汽車、遊戲機或電視的時候,可能已經注意到其中許多型號的產品都存在潛在的短缺問題。零售商紛紛表示,由於半導體危機,商品交貨被迫推遲。這種情況導致了汽車行業在全球範圍內關閉工廠或放緩生產,解僱了成千上萬工人,在影響消費者的同時,更重要的是影響了全球經濟。
報道認為,晶片短缺與大國博弈以及氣候變化的影響不無關係。到了21世紀,一個大國的力量主要取決於其對技術的控制,特別是對微晶片的控制。
微晶片通常指的是,在一塊由具有半導體特性的微型矽片上的電晶體組成的積體電路。微晶片發明於1958年,是美國軍事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並在幾年內成為繼文字和汽車之後,歷史上最重要的發明之一。美國從這一發明中不斷獲得技術優勢,進而擴大了該國經濟和政治優勢。得益於這項發明,技術發展呈指數級增長,全世界都從中受益。如今,微晶片在日常生活中無處不在。一輛普通的汽車就需要超過3500個晶片。冰箱、洗衣機、行動電話、計算機、醫療裝置、軍事裝備、飛機和導彈製造都離不開微晶片。
報道還稱,微晶片具有重要性,不僅是因其在日常生活中幾乎無處不在,更重要的原因在於,世界上已經出現了對微晶片製造的壟斷現象。雖然前幾年還有許多國家在設計和製造微晶片,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市場將越來越集中在少數有能力設計和製造微晶片的跨國公司手中。
25年前,全球共有24家公司可以設計和製造當時最先進的晶片。而今只有3家公司有能力製造晶片:美國的英特爾、韓國的三星和中國臺灣的臺積電。如果只考慮7奈米以下的晶片,92%的晶片產量來自於臺積電。因此,這種壟斷現象就更加顯而易見了。由於氣候變化,2021年上半年,中國臺灣的嚴重乾旱導致當地出現了用水問題,進而引發了一場全球微晶片危機——因為水資源在晶片製造中不可或缺。
報道評論稱,微晶片危機將繼續蔓延和加深,大國之間的權力遊戲也將繼續影響普通公民的日常生活。(編譯/劉麗菲)
來源:參考訊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