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作為我國的四大名著之一反映了從東漢末年開始,大漢朝廷政權旁落,天下大亂卻無力討賊,一時之間,梟雄並起,爭奪地盤的亂象以章回體的形式描寫出了魏蜀吳三個大政權乃至國家的建立和滅亡,成為一段蕩氣迴腸的佳話。
作者羅貫中在描寫之時比較偏向以劉備為代表的蜀漢政權,但是歷史的車輪滾滾而來,蜀漢作為三國之中最弱的國家,終究逃脫不了滅亡的命運,即使現在看來,依舊無比令人惋惜。
鄧艾兵臨成都,蜀漢後主劉禪孱弱,不顧大臣勸阻開城而降,殊不知蜀國尚有一位羅姓武將,如果讓他迎戰鄧艾,鄧艾會死無葬身之地。
蜀漢的危亡時刻
從整部三國演義中我們可以看出來,蜀漢的命運早在關羽兵敗麥城以身殉國之後便開始走下坡路,張飛被殺,劉備病故,黃忠身死,甚至還與東吳結仇,可以說已經處於內外交困之際。
但是身為丞相的諸葛亮勵精圖治,不但短時間內恢復兵力,又與東吳重歸於好,拉來了一個強力外援,平定了南方之後揮師北上,起傾國之兵開始奮鬥先帝克復中原的遠大理想。
諸葛亮率兵六出祁山,劉次北伐,勝敗戰事盡皆有之,此時的蜀漢,益州已失,國力不復當年,加上連年的北伐征戰對國家人力物力的消耗也是極大的。
第六次北伐途中,蜀漢的中流砥柱諸葛亮因病逝世,北伐大軍無奈撤回成都,一切的重擔都落在了後繼之人姜維身上。
諸葛亮死後,姜維養精蓄銳,率兵九伐中原,蜀漢拼勁最後一絲力量征戰中原,在此之後,便被迫陷入了戰略防禦的窘境,出現了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的尷尬場景。公元263年,司馬昭揮師伐蜀,蜀國的危亡號角吹響。
天降神兵的鄧艾
為了能夠一統天下,司馬昭派鍾會和鄧艾攜多路人馬進攻蜀國,雖說蜀國已經沒有主動進攻的能力,但是作為諸葛亮傳人的姜維在防守方面絕對不容小覷,在劍閣這個地方死守城池,魏軍難以進兵。
此時的鄧艾想到一個辦法可以先佯攻劍閣,吸引蜀軍注意,再引一支精銳小分隊從陰平小路過去,經德陽城直降成都,此時不但成都大亂,姜維必定率大軍折回相救,此時若出兵而攻其不備,可謂一舉兩得也。
很快這項奇謀被司馬昭採納,留終會一人在正面佯攻,鄧艾和兒子鄧忠率精兵于山路鑿險,日夜兼程,直奔江油而去,蜀國守將馬藐不堪一擊,直接投降,而後鄧艾率大軍連克培城、綿竹等重要軍事重地,直逼成都。
劉禪見鄧艾神兵天降已至成都,竟然沒有絲毫抵抗的信念,竟然直接開城投降了。
尚可一戰的大將羅憲
當時的劉禪並不是沒有反抗,也曾派諸葛瞻抵禦魏軍,但是雖說同為諸葛一氏,但其在智謀上遠不及諸葛亮,所以最後是一個戰死綿竹的結果,後來都議論說蜀國當時文官居多,投降也是無人可用。
其實不然,如果當時派羅憲出戰,鄧艾定將死無葬身之地。羅憲,字令則,乃是荊州襄陽人,早在十三歲之時便能寫文章,為人正直,曾兩次代表蜀漢出使吳國,備受吳國人民的尊敬。
黃皓專權之後,蜀漢眾多大臣見風使舵,成為了黃皓身邊的諂諛之臣,但是羅憲剛正不阿,黃皓也很看不慣他,將其貶為巴東太守。263年,東吳聽說蜀漢兵敗,佯裝救援,實則落井下石襲擊羅憲。
羅憲知道之後大怒,說,我國家滅亡,本與吳國乃唇亡齒寒的關係,你不來救援我國家的災難,反而背叛聯盟,企圖從中取利,實在是無恥至極,於是轉手投了魏國,開始抵禦東吳。
投降魏國之後,發生了一計殺三士,姜維,鄧艾,鍾會三人同歸於盡,蜀中城池多淪為無主之地,東吳企圖從中獲利,派步協西征,想趁蜀國混亂之際佔據城池,誰知道卻被羅憲大敗,吳主孫休大怒,又派陸抗前去增援。
陸抗是誰,乃是大都督陸遜之子,當年夷陵之戰中大破蜀軍,再怎麼也算是將門虎子,結果羅憲守住永安城,在陸遜的不斷進攻之下仍然沒有結果喲,面對數倍與自己軍隊的吳國,羅憲依舊沒有放棄。
堅守數月之後,陸抗仍未破城,但是此時的羅憲已經被消耗到油盡燈枯了,仍不見援兵到來的他本欲以身殉國,但此時魏國用圍魏救趙之計進攻江陵,無奈,陸抗只能放棄了永安這塊硬骨頭。
這樣一看,羅憲的才能不在陸抗之下,能讓陸抗束手無策,足以證明羅憲此人謀略頗多,而作為名門之後,陸抗的能耐絕不輸與鄧艾。
所以,等在偷渡陰平之時,若後主劉禪拼死一戰,派羅憲守城,絕對能使鄧艾有來無回,死無葬身之地。奈何後悔也已經來不及了。
羅憲的結局
有話說是金子總會發光的,雖說羅憲在蜀國之時沒有得到重用,而後投降魏國也是逼不得已而為之,但是其在固守永安展現才能之後都到了重用,對於自己來說,也算是光宗耀祖了。
司馬昭之後,司馬懿篡權稱帝,建立西晉,曾下詔說,羅憲忠烈果敢剛毅,有才略器幹,可賜給鼓吹,也就是說,他永安一戰得到了皇帝的賞識,甚至賜給了他佩劍。
公元267年,羅憲入朝為官,為冠軍將軍,假節,而後皇帝司馬炎在侍宴之時曾與他聊天,能與皇帝邊吃飯邊談話,可以算是皇帝身邊的大紅人了,而且羅憲不僅與皇帝一起用膳。
敘談之中,司馬炎知道其是蜀國舊臣,於是就問他時宜和用人的相關建議,於是羅憲向其推薦了曾經蜀國的多個人才,這些人也都被司馬炎召見和任用,至此,羅憲大展宏圖。
270年羅憲以身殉職,被司馬炎追授為安南將軍,諡號烈侯。
回過頭看,羅憲有點大器晚成的感覺,可以說是苦盡甘來,自己忠心的國家沒有得到重用,卻在自己的敵對國家施展了抱負,劉禪若知道這件事一定會後悔當時沒有派遣羅憲抗敵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