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被槍彈擊中胃部後還能活嗎?如果我告訴你,有一個人,他在20歲時,腹部被步槍近距離射中,胃部留下了大洞,但大洞卻存在了58年,他也奇蹟般地活到了78歲,中間還進行了200多次人體實驗,你敢相信嗎?
為什麼要在他身上進行人體實驗?他的身體又是怎樣承受住的?
被槍擊腹部卻奇蹟存活的聖馬丁
更加令人匪夷所思的是,這件事發生在醫療條件和衛生條件都非常不發達的17世紀。1822年,一個名叫亞力克西斯·聖馬丁(Alexis St-Martin)的加拿大航海員像往常一樣搭乘公司的船前往麥基諾島(位於美國密歇根州)做皮毛貿易。
到達皮毛貿易站後,他站在門口準備運貨,但在距離他大概2~3英尺的地方,有一個人拿著一把獵槍正在裝彈,但那個人不小心扣動了扳機。聖馬丁就被獵槍射擊產生的電荷擊中,在他的腹部左側留下了一個雞蛋大小的洞。洞口附近的肌肉都被炸成了碎片,幾根肋骨也被折斷,他的胃上也留下了一個開口。
駐紮在附近的美國陸軍外科醫生威廉·博蒙特(William Beaumont)聞訊趕來為聖馬丁治療。博蒙特覺得聖馬丁的情況並不樂觀,並對在場的人說,這個人活不過36小時,即使他只有20歲,身體條件還算不錯,但如此大的傷口癒合很成問題。
但聖馬丁不但沒有死,他的面板和肋骨在慢慢恢復著,但胃部的情況卻不樂觀。在傷口自行癒合的過程中,胃中那個洞的邊緣慢慢和面板洞上的邊緣長到了一起,形成了永久性的胃瘻。剛開始,聖馬丁吃下去的食物都流到了胃瘻裡,恢復了17天之後,食物才開始留在胃中,腸道也開始恢復消化功能。
胃瘻就是胃與鄰近器官或腹壁間發生的非生理性交通。胃瘻分為外瘻和內瘻,胃腔和體表相同就屬於胃外瘻,聖馬丁的情況便是胃外瘻。
聖馬丁是博蒙特的病人、僕人,也是小白鼠
17世紀醫療不發達,第一款麻醉還未問世,抗生素更是天方夜譚,這樣的傷對於聖馬丁來說已經是折磨,但博蒙特卻在他身上發現了研究價值。
聖馬丁身上形成的胃外瘻,正好能夠透過它看到胃的內部情況。博蒙特也覺得,聖馬丁是無法在這場劫難中活下來的,於是就想“人盡其用”,用聖馬丁來做活體實驗,主要透過他來觀察胃的消化過程。
1825年8月,因為聖馬丁在事故後基本成為了殘疾人,又失去了皮毛貿易公司的工作,再加上他不識字。博蒙特便以要聖馬丁為他做家僕為由,與他簽訂了主僕合同,將他帶到了紐約尼亞加拉堡的家中。
就這樣,聖馬丁白天要做博蒙特的勤雜工,要砍柴、搬運,晚上就成為了他的“小白鼠”。
博蒙特為了更直觀地觀察食物在胃中的消化情況,都不讓聖馬丁進行正常的咀嚼-消化過程,而是透過胃瘻窗,將食物用細繩吊起來,直接從洞口放入聖馬丁的胃中,每隔幾個小時就會取出食物,觀察不同時間下的食物消化水平。他還直接從聖馬丁的胃中取出了胃酸樣本,進行成分分析。
這個過程聖馬丁是否會痛苦呢?
答案是肯定的。聖馬丁經常會感到腹部和胸口有疼痛感,上腹窩也會感覺沉甸甸的,很痛苦。強烈的疼痛讓他還感受到了輕微的眩暈和視力模糊。
就這樣,聖馬丁雖然沒有被步槍直接奪走生命,卻在博蒙特的“魔爪”下苟延殘喘了8年之久,在他身上完成的實驗也有238次之多。
雖然不識字,但聖馬丁的身體也無法繼續忍受這樣的折磨,在這8年間,他不止一次地逃跑,甚至逃回了故鄉加拿大。但都無一例外地被擁有武裝力量的博蒙特抓了回來,繼續做實驗,因為他們簽下了僕人協議,聖馬丁必須聽從博蒙特的安排。
博蒙特甚至還動用他的關係,將聖馬丁的妻子和兩個孩子接到了尼亞加拉堡。到了1833年,聖馬丁終於無法忍受痛苦,帶著妻兒回到了加拿大,為什麼他這次能走呢?因為他向博蒙特保證,他將來如果有需要可以隨時恭候,無數次要求後才得以回鄉。
博蒙特為了不過多地耽誤研究進度,1834年就通知聖馬丁回來繼續做實驗,但被聖馬丁直接拒絕了。後來博蒙特被調到了密蘇里州的聖路易斯營地繼續做軍醫,就沒有空擋繼續糾纏聖馬丁。
(也有說法認為聖馬丁之所以能夠忍受8年,主要是因為博蒙特救了他的命,他想報恩。)
胃生理學的驚世鉅作出世
聖馬丁離開後,博蒙特開始整理這8年間留下的研究筆記,並將所有的觀察過程和結論整合成了一本書,名叫《胃液和消化生理學的實驗和觀察》。這本書於1838年發表,一經發表就震驚了整個醫學界。
博蒙特在書中發表了前所未有的觀點,他發現食物在進入胃中後是在胃液的幫助下進行消化的。而且胃液會在食物消化後再分解成適合胃的微量營養素,以幫助身體吸收。
簡單來說就是,在這之前,人們都認為消化是一個物理擠壓、撞擊的過程,而在這之後,他證明了消化是一個化學過程。
我們現在認為理所應當的一些結論,也是透過這個殘忍的實驗得來的,比如蔬菜消化得比肉類慢。
1839年,博蒙特從軍隊辭職,在取得這些成就後,他更加對聖馬丁這個完美的實驗物件不死心了,他試圖讓聖馬丁搬到聖路易斯與他再次“合作”,但都碰了一鼻子灰。
看過博蒙特的研究結果後,很多醫學家和生理學家都看中了聖馬丁的價值,紛紛想邀請他配合做實驗。但聖馬丁本人和家人都很抗拒,只想讓他過上正常人的生活。
1880年,聖馬丁在家鄉去世,又有很多人提出想要購買聖馬丁的屍體來做解剖實驗,但他的家人不願意。為了避免下葬以後有人偷屍,他們把聖馬丁的屍體放到腐爛以後才下葬,墳墓也不敢立下墓碑,直到1962年他的孫女才透露了墳墓的位置。
聖馬丁的前半生很悽慘,自己的身體無法掌握在自己手裡,經受著常人無法想象的苦難。但不得不說,他的犧牲造福了全人類。而改變聖馬丁一生和胃生理學研究程序的博蒙特,卻早聖馬丁27年去世。
如今,麥諾基堡的博物館中,還保留著聖馬丁和博蒙特的蠟像,博蒙特的那本著作也廣泛地存在於世界各地的大學圖書館中,雖然沒有成為暢銷書,卻是人類醫學研究史上舉足輕重的鉅作。
受啟發的“牛瘤胃開窗手術”
在此之後,生物學家和農學家受到了“聖馬丁瘻”實驗的啟發,在牛的身上也做起了實驗。因為奶牛和肉牛經常無緣無故地不吃草,日漸消瘦,存活率不高,所以研究人員在牛的瘤胃所在的位置開了窗,想要觀察牛的消化情況。
他們發現,牛之所以會出現異常,是因為它的四個胃室之間出現了消化阻礙。當它們將沉積在瘤胃中的草料拿出一部分後,牛很快就恢復了活力。之後就逐漸衍生出了專業的“瘤胃開窗手術”。
將瘤胃進行開窗後,不需要等待牛自己長出胃外瘻,而是在牛的身體上安裝一個人工的瘻管裝置,然後用玻璃蓋封住,既便於日常觀察,又方便隨時開啟瘻管幫助牛進行消化。不過即便這項手術已經有幾十年的歷史,但依然有人無法接受,動物保護者也經常提出抗議。
如今,我們也沒有必要去糾結道德倫理問題,現代醫學還未如此發達的時期,如果沒有這些人的獻身,我們患病後可能會經歷更多苦難。同理,過度地去譴責像博蒙特這樣的醫生,一樣會阻礙醫學技術的進步。畢竟人類目前還需要攻克癌症和艾滋病,如果沒有那麼多勇士和試刀者,那一切只能是空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