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毛澤東熟讀《三國演義》,對其中的典故和妙計可謂爛熟於心。空城計,是古代最著名的奇謀之一,乃是虛實示形的典型計謀。
毛澤東戎馬一生,在戰場上至少五次使用空城計、常常將敵人迷惑得暈頭轉向,成為被牽著鼻子走的惡犬。
在陝北轉戰期間,毛澤東以數百之眾,調動了胡宗南的數萬追兵。在此期間,毛澤東兩施空城計,故意暴露自己的行蹤,結果反而讓胡宗南不敢追擊。
一、毛澤東以自己為誘餌
兵者,詭道也。古往今來的用兵高手,無一不是善用奇謀,將敵人一眼看透的高手。他們往往能謀定而後動,預先判斷出敵人的動向,然而就在戰場上牽著對手鼻子走,拖著對手的辮子打。而毛澤東,就是這樣一個能夠將敵人吃透的謀略家。就如美國傳記作家哈里森·索爾茲伯裡所說:
“毛澤東牢牢把握住了國民黨軍的作戰思維,後者像巴甫洛夫訓練出來的習慣於條件反射的狗一樣。毛澤東要他怎樣,他便怎樣!”
而著名的陝北轉戰,就是如此。
1947年2月,蔣介石嫡系愛將胡宗南,率領25萬大軍席捲陝甘寧邊區,意圖將毛澤東和黨中央一網打擊。而負責保衛陝甘寧邊區,僅有彭德懷率領的2萬部隊。
經過七天七夜的抵抗,毛澤東最終選擇主動放棄延安自長征以來,中共中央在延安地區駐足了10多年,是全國人民嚮往的民主聖地和實施新民主主義建設的示範區。放棄延安,毛澤東心中的傷痛是可想而知的。然而毛澤東卻絕不氣餒,相反他還將延安的失陷看作是盤活全國作戰形勢的契機。
毛澤東完全看透了蔣介石和胡宗南。陝甘寧邊區地瘠人貧,相比於東北、山東,戰略價值不算高。蔣介石之所以花那麼大力氣進攻陝甘寧,無非就是想殺害或者俘虜毛澤東。即使這一點做不到,將毛澤東等中央領導驅逐到華北也好。到那時,胡宗南便可傾巢東向,將兵力投入到華東乃至於東北戰場。
摸準了這一點,毛澤東卻硬是不讓蔣介石稱心如意:你想讓我過黃河,我卻偏不過。因此他做出一個大膽的決定,那就是在崎嶇、貧瘠的陝北地區轉戰。以自己為誘餌,拖住胡宗南的主要兵力,等待全國戰局的破局之時。
為了抓住毛澤東,胡宗南的追擊大軍在後面窮追不捨。毛澤東一行只能跋山涉水、櫛風沐雨,帶著胡宗南大軍在山溝溝裡打轉,活像一場武裝遊行。有時候兩軍相距僅幾公里,甚至只隔一個山頭。往往毛澤東剛走,敵人就進了村子。因此在陝北轉戰期間,總是險象環生,好幾次都差點被敵人包了餃子。
最危急的時刻,是在安塞王家灣轉移到靖邊天賜灣的那段時間。這一次,毛澤東差點為敵軍所害。
二、空城計
陝北轉戰期間,胡宗南部隊在我軍的牽制下,已經被“肥的拖瘦,瘦得拖死”,處處捱打。由於得不到人民的支援,胡宗南部沒有嚮導,也籌集不到糧食,猶如一個聾啞人。
在此期間,彭德懷連續打了好幾場伏擊戰,青化砭、羊馬河……,胡宗南被打得損兵折將、灰頭土臉。
然而胡宗南仍然不甘心失敗,他派出大量特務,刺探毛澤東和中共中央的動向。此時的毛澤東正住在王家灣裡,已經渡過了56個日夜。王家灣本是一個不大的村莊,住戶不到20戶,生活條件十分艱苦。毛澤東一行800多人,擁擠在本來就不多的窯洞裡。毛澤東所居住的地方,煙火將窯洞燻得黝黑,十分窄小。他以一個青石板做辦公桌,每天就著一盞豆油燈,有條不紊地指揮著全國的戰局。
5月14日,周恩來召開了祝捷大會。在會上,周恩來莊嚴地宣佈:“毛主席還在陝北!”毛澤東一邊聽著廣播一邊說:“看來胡宗南要來拜訪我們了!”
果不其然,蔣介石聽說毛澤東還在陝北,氣得七竅生煙,他急令胡宗南,務必將毛澤東抓住,全殲中央。而一直猶豫不定,被西北解放軍嚇得猶如驚弓之鳥的胡宗南終於下定決心:“就是犧牲三個師,也要捉住毛澤東。”
利用最先進的美國電臺,胡宗南的通訊兵發現王家灣附近有微弱的電報訊號。於是胡宗南先派飛機對王家灣進行偵查,其後立即派劉戡帶領4個半旅的兵力從西面和南面向王家灣撲來。劉戡急於立功,行軍速度很快。到了中午,他的部隊距離王家灣已經只有10公里之遙,形勢萬分危急。與此同時,馬鴻逵的騎兵部隊也在向那個方向趕。
此時的西北解放軍正在隴東,距離王家灣有700裡之遙。
毛澤東得到情報後,立即指示中央三個支隊轉移。然而向哪兒轉移,毛澤東和任弼時卻一直爭執不下。毛澤東認為,部隊應該向西前進。
任弼時一聽急了:
“敵人從西邊來,我們哪能向西走,正好撞到敵人懷裡。就算躲開了劉戡,再往西就是寧夏馬鴻逵地區,馬家軍8個騎兵團,不可輕視啊!再說越往西,人煙越少,糧食也困難。”
因此任弼時認為,還是應該過黃河暫時避一下。然而毛澤東卻堅決不同意,他說中央留在陝北,首先我要留在陝北,什麼時候打敗胡宗南,什麼時候就過黃河。毛澤東說:
“敵人有三個企圖,其一是就地消滅我們,其二是把我們趕到黃河去,其三是將我們趕到沙漠裡餓死。我的想法是:敵人往東來,我們朝西走,大路通天,各走一邊。敵人知道彭德懷在隴東,救不了我們,才設下這個圈套,想把我們往東趕。如果往東趕,正中敵人下懷。迎著敵人走,往往最危險的地方到倒可能是最安全的,因為敵人預料不到。”
這一下,大家都聽明白了,熟讀《三國演義》的毛澤東是在施展“空城計”啊!和諸葛亮在城樓上迎接司馬懿大軍一樣,毛澤東既不準備躲,也不準備逃,而是準備迎著追兵而去。這是何等大膽的想法,就像是後方有猛虎急追,人卻往老虎懷裡衝。
任弼時激動地說:“我是三支隊的司令,我的任務就是保衛黨中央和毛主席,往西走這步棋太險,我不同意!還是往東走,萬不得已可以東渡黃河。”
任弼時的壓力確實太大了,毛主席和黨中央的安全就在一念之間。往西走,其情況就是九死一生,簡直是送死嘛!然而毛澤東卻認為,越是颱風眼,越是風平浪靜。不畏強暴的毛澤東就是要留在陝北,就是要和人民在一起。
毛澤東的警衛員葉子龍在自己的回憶錄中提到,毛澤東和任弼時吵得很兇,雙方都動了氣。毛澤東甚至說:“你是司令,但如果你願意幹,可以不幹嘛!”
周恩來見此情況,趕緊來打圓場,他說:“根據掌握的情況,胡宗南在東面沒有部署太多部隊,西面的胡軍大約有三千人,比我們多好幾倍,是典型的敵強我弱。但是那裡山大溝深,群眾基礎好,對我們有利。況且我們往西走出其不意,也許會起到奇效。最危險的地方往往就是最安全的地方!我同意主席的意見。”
任弼時和毛澤東爭了很久,最終還是周恩來打了圓場。他提出先向北走一段,然後再向西北方向轉移。那麼,毛澤東的“空城計”能成功嗎?
三、刀尖上跳舞
毛澤東主意已定,中央支隊就要出發了。周恩來對毛澤東說:“敵人就要來了,李德勝同志馬上出發吧!”然而毛澤東笑著說:“不要急,不要急,我等看見胡宗南的兵再走,”
任弼時又急了:“你的意見我都照辦,就是這個意見不行,你得聽支隊的安排。”
毛澤東卻說:“胡宗南急著消滅我,我可不急。你們先走,我看到敵人再走不遲。”
周恩來見毛澤東執意不走,於是想出個主意,他說:“主席要看到敵人再走,咱們不讓他看肯定不行,能不能找人替他看?”
最終毛澤東聽從周恩來的建議,他讓汪東興帶領一個加強排和5個騎兵,替毛澤東看到敵人再走。不僅如此,毛澤東還命令汪東興:“還要打他們一下。”
當時天已經快黑了,電閃雷鳴、大雨如注。在毛澤東帶領下,中央支隊上山向北走去,山高陡坡、雨大路滑,不能騎馬。大雨之中,所有人都淋得透溼,馱電臺的騾子一個不小心,滑到山下摔得半死。而此時,汪東興已經和敵人交上了火,一時間槍炮聲大作。
當時汪東興早就設定好了伏擊圈,敵人一個團的兵力進來後,我軍立即用機槍和手榴彈打了敵人一個措手不及。敵人摸不清我軍虛實,因此不敢冒進。不久後,敵人又發動了第二次進攻。汪東興又命令部下集中手榴彈投向敵人,用更猛烈的火力殺傷敵人有生力量。
狡猾的敵人見此情況,派出一部分部隊繞到山後,想來個突然襲擊。誰知魔高一尺道高一丈,汪東興早就在山後埋伏了第二梯隊。敵人剛一上山,就遭到迎頭痛擊。敵人的進攻再次停止了。
汪東興見阻擊目的已經到達,於是趁著大雨和夜色,追隨毛澤東和中央縱隊而去。
到了半夜,雨才停了,隊伍才在一個名叫大墩梁的小山村休息。而此時,敵人又一次追及,連敵人的喊叫聲都能聽到。然而在老鄉的引導下,中央支隊在敵人眼皮底下悄悄走過。很快偵察兵不斷傳來報告:“敵人接近了!”“敵人順溝去了!”“敵人過完了!”
毛澤東見此情況,立即命令所有部隊開拔,然後成功到達了天賜灣。此後的數日,胡宗南派遣數萬大軍,到處搜尋,想將中央支隊一網打擊,但是陝北地形險要,地域遼闊,人煙稀少。沒有群眾支援,只能像個黑瞎子一樣在山上山下亂轉。正如毛澤東所說:“隔了一座山,就像隔著一個世界”。
其後,毛澤東一行又返回了距離王家灣僅20公里的小河村,並且安頓了下來。在宿營地,,毛澤東攤開地圖,向大家解釋自己“空城計”的奧妙:
“我們現在所處的位置,正處於胡宗南和馬鴻逵防線的結合部,胡馬勾心鬥角,矛盾很深,兩者都想儲存實力、削弱對方,所以他們誰也不想來,讓我們鑽了空子。”
到了這時,大家才恍然大悟。毛澤東之所以迎著追兵走,就是摸清了胡宗南和馬鴻逵的秉性。小河村,正是鬍匪、馬匪的颱風眼、燈下黑之地,是無論如何也找不到的。
果不其然,胡宗南、馬鴻逵見找不到毛澤東,想想北面是毛烏素沙地,左邊是“馬家軍”,右邊是鄧寶珊,毛澤東不會自投羅網。因此胡宗南判斷毛澤東一定是和彭德懷會合了。於是他命令劉戡向西追擊而去。
看到這裡,筆者想說,有人談論領兵打仗,總想來個“背水一戰”“聲東擊西”“圍魏救趙”的大手筆,但到了實際操作之中卻總是發虛。原因無他,其根本就是沒有弄清敵人的思維軌跡和作戰西行,沒有將戰場環境、實施條件爛熟於心。毛澤東可以迎著追兵走,但換做他人,恐怕就要弄巧成拙、偷雞不成蝕把米咯!
四、七字退敵
在毛澤東轉戰以及遇險期間,全國形勢已經有了很大轉變。經過一年的作戰,我軍在各個戰場都取得了重大勝利,殲敵110多萬,國共兩軍兵力對比出現了很大變化。在此情況下,毛澤東做出決定,立即由戰略防禦轉向戰略進攻。他的指導思想是:
“不要等我們的作戰力量超過敵人以後再來進攻,而是要不失時機地從內線作戰轉為外線出擊,把戰爭引向蔣管區,向敵人進行戰略進攻,使革命戰爭儘快發生有利於我軍的轉折。”
經過深思熟慮,毛澤東多次調整作戰計劃,最終發動挺近中原的戰略,他以劉鄧、陳粟、陳謝三路大軍以“品字形”的陣勢殺入中原,互為犄角、護衛掩護,可謂是“三軍配合,兩翼牽制,中央突破”。一時間,40萬大軍齊入中原,逐鹿天下之勢已成。
而此時,胡宗南這支強大的機動兵力,卻依然被毛澤東牢牢地拴在了陝北這片窮鄉僻壤。真是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然而胡宗南不甘心失敗,他依然在調兵遣將,等待一個奇蹟。他依然希望能夠搗毀中央。
1947年8月17日,毛澤東繼續率部東進,來到了黃河邊一個分汊葭蘆河岸邊。而此時,劉戡的部隊就像是嗅到骨頭的獵狗一樣,再次追了上來。此時的劉戡的第七旅,正在步步逼近。敵人的先頭部隊已經登上山頭,架設電臺,到處尋找我軍的動向,情況萬分危急。
任弼時派人找了幾個羊皮筏子,試圖渡河而去。然而由於水流湍急,羊皮筏子剛下水,就被衝得無影無蹤。
敵人既阻礙眼前,子彈在耳邊呼嘯。然而毛澤東卻不慌不忙,再次施展“空城計”,並且再一次迎著數萬追兵而去。與前一次遇險一樣,敵人依然呆若木雞,目送毛澤東離開。他們怎麼也想不到,毛澤東居然敢迎著自己走。
擺脫追兵後,毛澤東和任弼時決定登上西北方向的一座絕壁高山。汪東興命令戰士將上山後的痕跡抹掉。然而毛澤東卻笑著說:“沒關係,你們就在這裡立個木牌子,一共有七個字,是為“毛澤東由此上山”!”
等敵人追到山腳,看到了牌子,結果卻患得患失,害怕中埋伏,因此沒有上山。
就在敵人猶豫之時,彭德懷率領西北野戰軍呼嘯而至。在沙家店,彭德懷大破敵軍,以傷亡一千餘人的代價,斃傷敵軍一萬多人,讓中央縱隊從此轉危為安。戰後,毛澤東開心地說:“沙家店一戰確實打得好,改變了西北戰局,最困難的時期已經過去了。”
正如前文提到的外國學者所說,國民黨軍就像巴甫洛夫訓練出來的、習慣於條件反射的狗。而這一次,也是毛澤東在陝北轉戰期間,最後一次遇險。
在毛澤東和彭德懷的密切配合下,西北戰場已經大為好轉。心灰意冷的他,將指揮部前往西安,而延安則丟給了劉戡。在1948年的宜川、瓦窯堡戰役中,劉戡大敗於彭德懷、全軍覆沒,最終被迫自殺。
1948年3月,毛澤東終於決定東渡黃河,結束了為期371天的轉戰,告別了陝北的父老鄉親,邁向了更大的戰場,全國的解放已經近在眼前了。就如他曾經所說的:
它是站在海岸遙望海中已經看見桅杆尖頭了的一隻航船,它是立於高山之巔遠看東方已見光芒四射噴薄欲出的一輪朝日。”
1948年4月22日,西北解放軍解放了延安。從毛澤東撤出延安到延安的二次解放,我軍僅用了1年1月零三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