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每逢人們結婚辦喜事兒總要寫上兩個大紅“囍”字,掛在門前,以示慶賀。“囍”字有吉祥如意和雙喜臨門的寓意,也可以說是喜上加喜。人們大多把它用在婚慶的剪紙上,用來表示婚禮當天高興的氣氛。“囍”是好的寓意,再加上代表喜慶的紅色,就顯得更加的奪目,讓看到的人都能感受到這家人的喜悅之情。在婚房貼“囍”字兒的習俗由來已久,是漢族的習俗之一。“囍”字也更寓意著一對新人的未來生活的幸福美滿。
紅雙“囍”
其實,這大紅“囍”字還有個來歷呢!這個字和我國宋代的一位大文學家有關,那就是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號半山。撫州臨川(今江西省撫州市)人。中國北宋時期政治家、文學家、思想家、改革家。 在文學上,王安石具有突出的成就。其散文簡潔峻切,短小精悍,論點鮮明,邏輯嚴密,有很強的說服力,充分發揮了古文的實際功用,名列“唐宋八大家”;其詩“學杜得其瘦硬”,擅長於說理與修辭,晚年詩風含蓄深沉、深婉不迫,以丰神遠韻的風格在北宋詩壇自成一家,世稱“王荊公體”;其詞寫物詠懷弔古,意境空闊蒼茫,形象淡遠純樸。
北宋文學家,唐宋八大家之一,王安石
那麼,“囍”字和王安石有什麼關係呢?“囍”字來源就和王安石趕考的故事有關,是一則比較有趣的故事。
相傳王安石進京趕考時,遇到一家人在選女婿時出了上聯,上聯是:“走馬燈,燈馬走,燈滅馬停蹄。”要求參加招親的人對出下聯。而王安石見沒人對出,趕考時間又緊,所以就先去參加考試了,結果在考場上遇到的題是下聯,是:“飛虎旗,旗虎飛,旗卷虎藏身。”於是機智的他就把上聯寫了上去。考完試路過那家門口的時候,發現還沒有人對出,他就把考場上的下聯寫了上去,於是選中了他當女婿。
王安石剛要和新娘子拜堂成親,忽然外頭鑼鼓響了起來,原來王安石考中了狀元,主考大人親自來接他進京。主考大人一看這親事,十分高興地說:“兩趟喜事湊到一起了,真是雙喜臨門。”王安石一聽這話,在門頭上寫了兩個大喜字。主考大人看了又看說:“不妥,兩件喜事緊挨著,兩個喜字也應當挨著。”王安石一聽,忙說:“言之有理。”於是把兩個喜字捱到了一起,變成了沿用至今的“囍”字。這就是“囍”字的來源。
雖然到現在故事的真偽我們無可考證,但是故事本身還是很有趣的。現在我們的習俗還是在結婚時貼“囍”字,好的傳統就應該流傳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