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幾何時,武俠小說作為一種通俗文學的門類,傳承了中國幾千年來的俠義文化,反映了人性中的社會與自由屬性。
舊時的武俠小說曾在某一時期充斥了打打殺殺的暴力情節和低階俗套的情愛描寫,難免令這種通俗文學一時間陷入了沒落的境地,叫人看了再無復品細讀之意,只當成了速食一般的文字消遣品。
然而在上個世紀五十年代,梁羽生看到了人們對武術的熱愛,繼而有感而發,創作了《龍虎鬥京華》這部令人拍案叫絕的武俠小說。
《龍虎鬥京華》的橫空出世,既表明了新派武俠小說正式替舊而代之,又令作者梁羽生穩穩地端坐在了近代武俠作家的頭把交椅之上。
自《龍虎鬥京華》成功問世後,梁羽生又相繼創作了35部新武俠小說,堪稱是新派武俠小說的開山鼻祖,還開啟了新派武俠小說又一個鼎盛輝煌的高光時期。
1984年,60歲的梁羽生正值小說創作的巔峰時期,但他卻甘願放棄追名逐利,選擇封筆後陪同妻子游歷各國、看遍了世間的勝景,並最終定居在了妻子所喜愛的美麗城市悉尼。
可以說,梁羽生的成功不僅僅在於他耀世奪目的才華及成就,人們更羨慕他對賢妻終生不改的浪漫和痴守。
從廣西書香門第中走出來的香港文學少年
香港武俠作家梁羽生原本姓陳名文統,在華人世界中,他是人人皆有耳聞的新派武俠開山鼻祖,又是“忠粉”遍天下的武俠文學大師。
梁羽生雖說是知名的香港作家,但他卻出生在廣西、晚年定居於澳大利亞悉尼。故鄉的青山綠水、風土人情以及早年間的文學積累,讓這個從書香門第中走出來的武俠小說家早早就踏上了底蘊豐厚的文學之路。
1924年初春,本名為陳文統的梁羽生出生在廣西蒙山縣文圩鄉的一戶鄉紳家中,他的父親名叫陳信玉,通曉醫術但並不以行醫為業的陳信玉是位大善人,常透過研讀《本草綱目》而研製出若干種中藥丸劑來給窮苦的鄉鄰們施治除疾。
陳家祖上小有功名,且家有良田逾百畝,在一代代的承襲下,陳家形成了詩禮傳家、與人為善的極好家風。受良好家風的薰陶,幼時的梁羽生很早就愛上了對對聯、習詩詞、讀歷史。
此外,因廣西蒙山縣自古便盛行武術和舞獅之藝,故幼時的生活氛圍和種種經歷都令梁羽生對武打俠義產生興趣、萌發創作武俠小說的熱情而埋下了伏筆。
10多歲的時候,家中藏書數眾的梁羽生便因接觸了豐富的文學資源而對新文學產生了極大的興趣,其後,少年梁羽生還得到了師從史學家簡又文、國學大師陳寅恪的絕佳學習契機,有幸得到這些名人大家的教誨和點撥,方令梁羽生早早便積澱下了超群的卓越素養和不凡的內在風骨。
1944年,梁羽生考入了嶺南大學化學系,2年後,轉入經濟系讀書,並憑興趣加入了學校裡的文學社團——藝文社。
大三那年,梁羽生擔任了校報《嶺南週報》的編輯,在與文字整天打交道的日子裡,梁羽生獲得瞭如痴如醉般的非凡感受,他甚至計劃著畢業後繼續以舞文弄墨為生,哪怕從事一輩子編輯工作也甘之如飴。
來到香港做編輯,從專欄作家迅速成長為武俠小說家
1950年,拿到大學畢業證書的梁羽生繼續留在學校報社裡,負責《嶺南週報》副刊的編輯和審校工作,因其思路清朗、文筆出眾,還成為了香港《大公報》最為年輕的社評員。
同年10月,香港《大公報》的子報《新晚報》創刊,此前,梁羽生早已因文筆清奇而受到《大公報》總編輯的高度評價和認可,故《新晚報》創刊後,梁羽生被聘為《新晚報》副刊編輯,與金庸成為了同事。
1954年,30歲的梁羽生因發表了個人首部武俠小說作品《龍虎鬥京華》而受到了讀者的廣泛關注與熱烈追捧,當年,《龍虎鬥京華》以小說連載的方式發表在《新晚報》上,這部小說因筆觸生動活絡、風致別具一格而被讀者所擁躉。
可以說,《龍虎鬥京華》的成功也使得《新晚報》成了炙手可熱、競爭力極強的一家報紙刊物。
十餘年的文學歷史知識積澱令梁羽生的創作靈感有如泉湧一般,這部連載了近8個月的武俠小說亦獲得了極大的反響及成功——梁羽生因《龍虎鬥京華》而聲名鵲起,同時榮登上了近代武俠作家的頭把交椅,成了新派武俠小說的開山鼻祖。
迎娶名門貴女為妻,願為愛妻而封筆,專一愛情令金庸羨煞不已
雖說梁羽生因為《龍虎鬥京華》而一舉成名,可他隻身一人漂泊在香港,可以說是根基不穩、經濟狀況也依然拮据。
自從來到香港後,一心想要搞好事業的梁羽生一直忙於編輯和創作,基本忽略了對健康狀況的照管,還因免疫力低下而得上了較為嚴重的鼻炎。
單位的總編輯見梁羽生這個稍顯悽慘的大齡單身漢個人姻緣始終沒有著落,便主動熱情地幫梁羽生四處打探、物色合適的女朋友。
很快,《大公報》的一位副總編將其太太的親侄女介紹給梁羽生認識。
這位出自於香港名門之家的女孩時年26歲,是香港政府的一名公務員,溫婉賢淑的她還有一個非常雅緻動聽的名字:林萃如。
初次見面,梁羽生對林萃如的印象不錯,他認為林萃如纖弱瘦削但卻活潑開朗、舉止端莊大方,是個好女友、好太太的標準人選。
在梁羽生看來,相親那天他自己的“狀況”才算“糟糕”——因為嚴重的鼻炎症狀,使得梁羽生在相親的過程中一直鼻涕長流。
然而在武俠小說“迷妹”林萃如看來,她所崇拜的大作家梁羽生文質彬彬、相貌堂堂,很有作家的風範和獨特的魅力。
彼時,林萃如的工資是梁羽生的2倍,但她毫不介意梁羽生稍顯困窘的經濟狀況,不但在梁羽生因治療鼻炎而住院的期間一直細心入微地從旁照料,還決定不計任何物質條件、此生一心想同梁羽生攜手為伴。
二人相識剛滿9個月便因愛情而順利步入了婚姻,婚後,十個手指從未沾染過家務事的林萃如開始學著當家管事、烹製羹湯,她勤快又肯幹,總是把家裡家外收拾得乾淨利落、井井有條。
此外,每當有了空閒時間,林萃如還積極參加義工組織的活動,盡力幫助那些生活方面有各種實際困難的窮苦大眾。
在愛妻的幫襯下,梁羽生的寫作事業也逐漸步入了佳境,相繼創作出了十餘部堪稱經典的武俠小說,成了知名的武俠小說家。因為版稅和稿費之故,梁羽生和林萃如的物質條件也日漸好了起來。
有了孩子之後,梁羽生更加努力,一心將精力全部用在了寫作之上,撫育子女和日常生活在很長一段時期中始終都是靠著林萃如來照料打理。望著勤奮踏實的丈夫,林萃如即便再辛苦也心甘情願。
然而,梁羽生絕不是個只會寫書的粗心丈夫,他心中一直感念著賢妻數十年如一日的辛苦付出,60歲那年,事業如日中天的梁羽生宣佈封筆,然後在接下來的3年裡帶著愛妻林萃如走遍了世界各地、遊歷了幾十個國家和地區。
這算是婚後幾十年以來梁羽生對愛妻做得最浪漫的一件事,也是對逝去青春歲月的一種變相補償。
在路途之中,梁羽生發現妻子對澳大利亞的悉尼最為滿意,1988年,梁羽生突然宣佈移民澳洲,選擇與妻子在悉尼安度餘生,這讓林萃如又驚又喜,其後便一直幸福地沉浸在丈夫為她打造的既理想又舒心的異國閒適生活之中。
梁羽生夫婦忠貞持久、專一不渝的愛情曾令同為武俠小說家的金庸羨慕不已,金庸一生經歷了3段婚姻,他曾如是坦言自己的愛情觀:如果叫我一輩子只愛一個人,一生一世只愛一個人,我做不到。
而比起同時代風流不羈的另一位武俠小說家古龍,梁羽生依然是個畢生只愛“妻子”和“寫書”兩樣的“無趣呆板”之人。
然而事實上,婚姻裡的冷暖悲欣只有箇中之人才會深切地瞭解,這樁一生一世一雙人的婚姻,無論對於梁羽生也好、林萃如也罷,他們都是滿足的,也都是幸福的。
封筆之後的7載光陰裡,梁羽生將全部的時間都用來陪伴妻子林萃如,用身體力行來踐行了“陪伴才是最長久的告白”這句愛情的名言。
有人說,梁羽生就是他筆下那既豪情萬丈又專一灑脫的俠客,他的品性中絲毫沒有文人騷客的風流多情,卻有著對愛情和婚姻的堅守和執著。
有句詩說得好:易求無價寶,難得有情郎!一代新派武俠小說鼻祖梁羽生擁有如此難能可貴的道德品質自當是後輩學習效仿的楷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