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傳五百年前,賈峪鎮原名賈峪山,明代以來,逐步成為集市之地,改為賈峪鎮,隸屬於滎陽縣。該名稱一直沿襲至1948年5月,滎陽縣解放,後賈峪先後被併入滎陽縣第七區、第四區。1956年元月,撤區並鄉,原四區劃為賈峪、槐林兩個中心鄉。1958年5月撤中心鄉,賈峪、槐林合為賈峪鄉,同年8月1日,改賈峪鄉為賈峪星火人民公社。此後又先後更名為賈峪管理區、賈峪人民公社、賈峪區等名稱。1983年5月4日,更名為滎陽縣賈峪鄉人民政府。1994年5月撤鄉建鎮,正式更名為賈峪鎮人民政府。
賈峪鎮地處嵩山山地向山前傾斜平原的過度地帶。總的地勢特徵是:西南高,東北低,地貌型別主要有山地、丘陵和傾斜平原。平均海拔360.89米,最高海拔544.9米,最低海拔168米。鎮域內礦產資源豐富,已探明儲量的有石灰石約5億立方米,煤炭1.8億噸,含鎂豐富的白雲岩1405萬噸。
賈峪鎮地處暖溫帶南部,屬大陸性季風氣候區。氣候特徵是四季分明,春季乾旱多風,夏季炎熱多雨,秋季晴和日爽,冬季寒冷少雨雪。
年平均氣溫14.3℃,7月平均氣溫27.5℃,1月平均氣溫-0.2℃。年平均降水量645.5毫米,主要集中在夏季,雨熱同季,形成溫和半溼潤半乾旱的自然環境。主要農作物有小麥、玉米、花生、大豆等。
賈峪名人:
張虎臣
張虎臣又名張虎,字亦召,滎陽市賈峪鎮東溝村人,生於清穆宗同治四年(1865年)。民國九年(1920年)出任賈峪鎮鎮長,並以“豫盛永”為號在賈峪街經營鐵貨鋪。其間,曾以鎮長職務籌款集糧辦學校,也將自己鋪面部分所得資助貧困百姓。
民國十三年(1924年)前後,圖一:張虎臣牌樓張虎臣趁各地民眾為保家護舍紛紛組織“紅槍會”之時,著力辦了四件事:第一,走村串戶、發展會員;第二,對紅槍會會員約法三章“不辦壞事,不見財起意,不調戲婦女”;第三,打刀造槍並請師傅傳授技藝;第四,多方籌措會費,但不向窮人攤派。
民國十四年(1925年),中共黨員肖人鵠、戴培元到滎陽東南小磨、雙樓郭、雙廟、蟠龍、賈峪一帶開展農民運動,張虎臣對此鼎力相助並將肖、戴安排在鐵貨鋪食宿,由此上灣、郭崗、楚村、賈峪、鹿村等十多個村莊的2000多人參加了農民協會,不久,雙廟、桐樹王、須水等村莊的農民協會也相繼建立起來,張虎臣當選為賈峪區農民協會委員長。為保護協會,農民自衛軍第一大隊在賈峪誕生,張虎臣當選為大隊長。會員們樂上眉梢,土豪劣紳恨在心裡,什麼“大逆不道”,什麼“縱民造反”,對張虎臣百般嘲弄、干涉、誹謗和誣告。
對此,1000餘名農協會員聚會聲討並將一批土豪劣紳戴高帽遊街示眾。就在這時,河南督軍嶽維峻殘酷鎮壓農民運動,不久撤銷了韓子林(中共黨員)滎陽縣縣長職務,換任反動分子陳華龍。陳華龍與土豪劣紳勾結,接連向農民協會發難。尤其是同年10月14日凌晨,王三剛聚集流氓惡棍80多人,包圍了張虎臣宅院,將張虎臣及其出生5天的孫子、兩名親戚在內的13人殘殺,反動氣焰甚囂塵上。
這次慘案使賈峪農民運動受到了嚴重摧殘。事後,革命先驅李大釗對慘案深表憤慨,對張虎臣及全家遇害深表哀悼。王三剛於民國十四年(1925年)春張虎臣死後不久被鄭縣駐軍、政府鎮壓。民國二十年(1931年)10月,各地代表472人鐫碑“公寬信敏”、“群賢畢至”兩通以緬懷張虎臣。1957年春,碑樓遭到破壞。1988年11月,時值滎陽解放40週年,由政府出面將碑樓修復、將石碑重立。
張虎臣及其家人的遺骨被葬於張家祖墳。其子張檀因當時正求學開封,才倖免於難,畢業後在賈峪鎮洞陽學校先後任教師、校長。
張丙戌
張丙戌1895年出生于山張村一戶普通農家。幼年在村塾唸書,少年跟父輩學種地、學紡絲。1920年到鄭州予豐紗廠做搖工人,他含辛茹苦,默默工作,廠裡見他老實肯幹,升他為搖紗工頭。
1921年中國共產黨在上海成立,次年於豐紗廠設黨小組。張丙戌第一批入黨,領導紗廠黨小組工作。陳獨秀講話中提到的“鄭州市最早的八個共產黨員”,張就是其中之一。他們成立了工人俱樂部,後改為工會,地址在宋家門。
張丙戌入黨後,受到黨的教育,覺悟很快提高,對社會上一切不合理現象有了理性認識。他竭誠盡智,致力於社會的變革,階級的解放。1922年,他組織紗廠工人集會、遊行、張貼標語、散發傳單,聲援鄭州京漢鐵路工人的罷工運動。他代表工人向廠方提出“縮短工時,實行‘三八制’;增加工資,改善工人生活;人身平等,不準打罵工人”等三項要求。廠長穆吾蜀甫十分惱火,宣佈了“對鬧事首領嚴懲不貸”的命令,張丙戌被開除出廠。
1923年後,在南方革命形勢勝利發展的推動下,張丙戌的工作特別活躍。他先負責鄭州市委組織部工作,後兼任河南省委交通員,奔走鄭州、開封兩市,出入滎陽、密城鎮鄉村,須水、賈峪、崔廟、水磨、白砦、三李、劉堂,都留有他的足跡。省委張敬增、李劍森對他十分佩服,贊他是“豹子膽、鐵腳板”的革命英雄。
這一時期,張丙戌結識了許多工農朋友,劉堂農民張百超,崔廟礦工王丙戌,情意尤密,不僅為他提供食宿方便,還幫他開展工作。1926年,李大釗來鄭滎密地區視察農民運動,對張的工作表示非常滿意,勉勵他“要把農民運動更向前推進一步”。
1927年,汪精衛、蔣介石相繼背叛革命,革命運動陷入低潮。奉旨,張丙戌在鄭州長期潛伏,進行地下活動。他以行商作掩護,往返於豫南諸點、開封、鄭州之間,在最艱苦的時期,溝通了黨的聯絡。
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張丙戌在鄭州、滎陽一帶,宣傳黨的統一戰線政策,毛澤東同志的戰略思想,堅定群眾最後勝利的信念,協助地方,組織抗日武裝。1938年,協助鄭州青年工作團劉清源、楊長庚,到密縣白寨光林寺開辦抗日農民訓練班。
1945年日本投降,蔣介石為了攫取抗日戰爭的勝利果實,限制阻擾共產黨受降,造成各派武裝割據,互相吞噬,社會秩序空前混亂。陰曆八月,張丙戌奉命來滎陽視察地方武裝。十二日夜晚,他參加了滎陽第二區區隊長張裕民在臥龍臺召開的會議。會上,他傳達了上級的指示精神,張裕民作了以後運動戰的部署。十二點,會議正要結束,忽然槍聲四起,犬聲大作,原來是漢奸的方子美率二百多人圍攻上來。交通員報告:“東門哨兵張中立中彈落寨了”。張裕民命令:“轉移!”張丙戌說:“我來斷後!”張裕民帶領12名隊員邊打邊撤,張丙戌頂住敵人猛打,敵人死傷甚重。張丙戌恃勇戀戰,不聽張裕民“速撤”地呼喊,又因道路陌生,沒能跟上隊伍,終於彈盡力竭,被蜂擁之敵所縛。
1945年中秋節上午,在劉河河灘上,張丙戌從容就義,終年50歲。
......
賈峪大事件
滎陽紅槍會
紅槍會又稱紅學,是農民自己的武裝。在二十世紀二十年代初期,滎陽的紅槍會聲勢浩大,人多勢眾,當時就有人說滎陽是紅槍會的發源地。他們抗糧抗官,防禦匪患,敢用最原始的武器紅纓槍與反動軍隊開戰,其目的是保一方平安。然而也有某些紅槍會首領被土豪劣紳收買腐蝕,專事在紅槍會各派之間撥弄是非,成了鎮壓其他農民兄弟的爪牙。
1、紅槍會的發起和發展
中國的封建社會,由於地主豪紳的欺詐壓迫,貪官汙吏的強取豪奪,無法生存的農民往往會紛紛舉起義旗,為活命而抗爭。所以,中國的農民為爭取安寧和吃飽穿暖的鬥爭每個朝代都沒有停止過。
看看二十世紀初的河南和滎陽是什麼樣子。
先看天災:1919年8月至年底,河南未落雨雪,“一片赤土,極目千里,糧價昂貴,人心恐怖”。1920年大旱,河南有58縣受災,災民700餘萬,特別是受災嚴重的豫西、豫北地區,平均每日餓死者不下五六千人,以至出現了“易子而食,叫賣人口”的現象。大旱之後,又連續下了80多天的大雨,造成80餘縣受災,災民150多萬。1921年夏秋之際,陰雨連綿,全省72個縣受災嚴重。據1923年春統計,全省受旱、澇、蝗災者93縣,災民698萬餘人。民間無生計可用,廣大饑民只有鋌而走險,矛頭直指官府和豪紳,搶糧事件時有發生。
人禍:河南督軍(省長)趙倜(字周人),統治河南達九年。期間,他為了榨取人民的財富,巧立名目,橫徵暴斂。到他下臺時,搜刮的錢財已達4千萬以上。“河南有周人,黎民戶戶貧”,便是對趙倜巧取豪奪的有力控訴。上行下效,各級官吏也層層加碼,從中舞弊。在此情形下,人民只有起來造反了。
兵災:河南地處中原,戰略地位很重要。對這一戰略要地,各軍閥之間互相爭奪,人民支應浩繁。特別是1922年胡景翼打趙倜,1924年憨玉琨打胡景翼(胡憨之戰),滎陽均系主戰場。連年的軍閥戰爭,嚴重破壞了生產力的發展和人民生活的安寧,工商業紛紛破產。滎陽人民除負擔正常的徭役外,還負擔隨時攤派的糧草差役。拉丁抓夫,無日無之。
另外一些無正當職業,長期以搶劫為生的慣匪,往來縱橫於中原大地,勾結官府和地主豪紳,欺壓人民,姦淫燒殺,綁架人質,索要錢糧。賈峪南部山區,是土匪聚居之地。最多時竟有八股之多,時常出山騷擾,鬧得人心惶惶。有此天災、人禍、兵災、匪禍,人民已處水深火熱之中。滎陽的一首民謠正反映了滎陽人民當時的悲慘生活:
軍閥混戰歹人多,
每日下鄉胡科訛。
牽牛拉馬搶錢財,
又糟踏人家的女嬌娥。
大家小戶沒法過,
請個師傅安紅學。
於是,以保家自衛為目的的紅槍會組織便在滎陽應運而生了。
紅槍會之得名是因入會者多使用紅纓槍的緣故。紅槍會的起源,說法不一。一說是義和團的流變,一說是金鐘罩、鐵布衫之流裔。紅槍會具有較濃的迷信色彩,宣言喝符唸咒,便能刀槍不入。什麼洋炮快槍,統統不起作用。官兵土匪都是有洋槍洋炮的,貧苦的農民哪裡會有洋槍洋炮?對洋槍洋炮無可奈何的農民,當聽說有能避躲槍炮的方法時,自然是樂意學習了。
據賈峪鎮志記載,民國13年(1924年),山東省武教師李啟龍來到紅石寨、桑樹彎一帶宣揚唯心主義的“刀砍不入,槍打不進”迷信思想,並組織起村中男子20餘人隨其練武。練武之前作喝符、燒黃表等祈禱活動,練武者皆頭裹方巾,腰束布帶,手執紅纓槍一杆,故稱“紅學”。紅槍會的組織為每村一會,首領名叫會長。
紅槍會的誓詞有五:
(一)不敢為非作惡;如為非作惡,炮打穿胸。
(二)不敢採花折柳;如採花折柳,炮打穿胸。
(三)孝順父母,敬重師長。
(四)地方有事,合力對付。
(五)每日功課,虔力奉行。
紅槍會的行動:一旦發現土匪騷擾,鳴鑼報警,紅槍會員則手持武器,迅速參加戰鬥。
1924年冬,在滎陽東南部紅石寨、桑樹窪一帶開始有紅槍會組織。這裡是土匪時常出沒的地方,自紅槍會建立,這些村莊安寧了。農民嚐到了甜頭,其它村莊紛紛仿效,滎陽紅槍會組織便如雨後春筍般地建立起來。至1925年秋冬,滎陽紅槍會已有會員數萬人。
隨著滎陽紅槍會的發展壯大,原來各自為政的紅槍會也建立了自己的總組織:
總會長張景旺(春亭),須水鎮人,原在須水開飯館,好結交豪俠之士。其結拜弟兄郭鴻義、李甲寅(槐林人)、王三剛(賈峪人,原須水紅槍會所請教師)、金逢耀等皆為骨幹成員。參謀長王化宣,須水鎮人。總教師李啟龍,傳為山東人。須水鎮成了當時紅槍會的中心。
2、紅槍會與政府、駐軍關係的惡化
紅槍會發展壯大了,他們根本不把官府和駐軍放在眼裡。“須水國,賈峪縣,滎陽縣官算扯蛋”,“王三剛總司令,張景旺坐朝廷”的順口溜滿天飛。張景旺的紅槍會總部叫督辦公署,自稱督辦,而且密謀過先打滎陽,再佔鄭州,拿下開封,1926年要在開封過春節的作戰計劃。
1925年4月的一天,一個軍官帶領兩個士兵到須水鎮一家糧行抓人,被紅槍會截住殺死一人,殺傷二人。紅槍會和軍隊的矛盾從此公開。
賈峪槐林村紅槍會首領李甲寅率領紅槍會成員硬是從滎陽警察手中將“人犯”奪回,打跑了警察。紅槍會和官府的矛盾從此公開。
滎陽東南一帶成了“獨立王國”,紅槍會提出了“不支差,不納糧,誰要敢來殺他娘”的口號,縣政府不敢到紅槍會活動的區域派糧派捐,軍閥不敢去招兵,土匪不敢去搶掠綁票。有紅槍會的村莊夜不閉戶,路不拾遺,社會極為安寧。整整一年,有紅槍會組織的村莊未交納一分賦稅。
張景旺膽子大了,他想要駐在滎陽曹李村國民二軍的步槍。國民二軍當然不願交槍,可面對紅槍會日益壯大的聲威,又不敢不交。雙方談判,國民二軍願交駐軍槍支的一半給紅槍會,而張景旺等人則堅持要把駐軍的槍支全部拿走。談判不成,國民二軍請來了一箇中間調解人張鶚翎。
張鶚翎,字翼如,滎陽羅垌人,曾留學日本士官學校,早期同盟會員,曾任北伐武威軍司令,當時正任陝西講武堂堂長。國民二軍多陝西人,其中一些軍官都是在陝西講武堂讀書時張的學生,滎陽是張的老家,由他出面最為合適。而張夾在中間甚感為難,一方是家鄉父老,一方是自己正任職的陝西的國民二軍。左說右勸,雙方都不讓步。談判破裂,紅槍會自然也沒得到槍支。自此,紅槍會與滎陽駐軍的矛盾升級。
一日,張景旺與李甲寅等來到縣衙,張口就要縣政府出錢出槍,支援紅槍會,並說:“打土匪保地方平安本是政府該乾的事,政府不幹,我們紅槍會幹了,政府難道不該出錢支援嗎?”當時的縣長陳化龍非常反動,他對政府的政令時遭紅槍會阻擾早已懷恨在心,面對咄咄逼人的紅槍會首領,他只好以“上面沒規定,上面不知道,縣裡又沒有這筆開支”等語搪塞。李甲寅上去就打了陳化龍兩個耳光,氣沖沖地離開了縣衙。陳化龍這個一縣之長被一個平頭百姓打了兩個耳光,可謂臉面丟盡,心中的惱怒可想而知。自此,紅槍會與政府的矛盾升級。
陳化龍找到同樣惱恨紅槍會的國民二軍團長惠景俊,“收拾”紅槍會首領的陰謀開始了。
3、紅槍會攻打雙槐村
1924年下半年,雙槐村“大紅學”在鄰村為非作歹,向農民索取黃表、香、銅板、銀元等,並“起案”訛詐,胡村一帶小紅學首領來槐林、邢村、賈峪求援。是年臘月十二日,槐林、邢村、賈峪、郭崗、王垌、岵山等村紅槍會200餘人在李甲寅、楚明興、張老八等率領下與須水紅槍會合夥到雙槐樹攻打“大紅學”,經過激戰,紅槍會獲勝,雙槐樹“大紅學”賠償銀元15000塊,紅槍會凱旋而歸。
4、紅槍會攻打滎陽縣城
1925年的農曆臘月十五(公曆1926年1月28日),張景旺、李甲寅等紅槍會首領接到了縣長陳化龍的請貼,邀請張景旺、李甲寅、趙五星(今豫龍鎮人)等紅槍會首領到縣衙赴宴,商量要辦滎陽縣全縣紅槍會的事情。不明就裡的紅槍會首領心想這是陳化龍被打怕了,學乖了,聽話了,就興沖沖地來到了縣衙。席間,紅槍會首領自然是高談闊論,趾高氣揚,而老奸巨猾的陳化龍笑咪咪地“洗耳恭聽”。陳化龍借上廁所的機會溜了出去,好一陣不見回來。這時,李甲寅的結拜弟兄在縣衙當伙伕的薛申俯耳告訴李甲寅:“還不快走!隊伍進東門了,在這等死!”張景旺、李甲寅等掀翻桌子飛身上馬,奪縣城南門逃出。
原來,陳化龍想利用自己的力量一網打盡紅槍會首領,以便爭得頭功。他沒想到紅槍會首領一下來了這麼多,還帶著馬童。紅槍會這些頭領既懂些武術,又帶著武器,陳化龍感到自己一口吃不下去,便借上廁所的機會給駐軍團長惠景俊打了電話,言稱紅槍會首領已到縣衙,請軍隊速來捉拿。當軍隊來到縣衙時,張景旺等已逃走,氣得惠景俊大罵陳化龍是窩囊廢。陳化龍苦苦哀求,不讓軍隊撤走。他知道紅槍會不會和他善罷干休。
本來興致很高,到處宣揚是縣官請去吃飯的張景旺等人,沒想到是一個“鴻門宴”,是一個陷阱。紅槍會首領們怎麼能嚥下這口惡氣。於是,迅速發下轉貼(甲通知乙,乙通知丙),通知各村紅槍會於臘月17日在須水鎮集合攻打滎陽縣城,要活剝陳化龍。
17日五更,天還未明。各村紅槍會已向須水鎮彙集7000餘人(賈峪一帶參加200餘人)。在祭過祖師、喝符唸咒之後,張景旺發表了一通慷慨激昂的演說,歷數政府的反動和陳化龍的無恥,說得大夥群情激憤。隊伍浩浩蕩蕩向滎陽縣城進發,沿途又有不少村的紅槍會隊伍加入。
隊伍路過遇隆鎮(今豫龍鎮),當地百姓聽說紅槍會要打縣城,活剝無惡不作的縣官陳化龍,紛紛端水送饃,以鼓舞士氣。
陳化龍知道了紅槍會的行動,面對近萬人的隊伍,他害怕了,派出一個叫龐兌關的代表要與紅槍會談判:“解散隊伍,不打縣城,一切都好說!”還答應送給紅槍會一些槍支彈藥。紅槍會的首領們正在氣頭上,誰還信陳化龍的鬼話,大隊人馬繼續西進。陳化龍很是害怕,溜出縣城向西跑了。
住在縣城計程車紳們慌了,他們跑到曾在日本留學、曾任湯陰、藍田知縣、一生熱心教育的張雲先生家裡,想讓德高望重的張雲先生想個退兵的辦法,張雲先生慢條斯理地說:“來就來吧,誰讓社會黑暗,政府腐敗,縣官無能呢?”眾紳悻悻而去。
紅槍會大隊人馬進至滎陽縣東十里鋪,張景旺又作了一次戰前動員,並佈置了攻城方案:
周莊紅槍會首領周彥妮帶領騎馬的紅槍會人員攻滎陽西門;
郭興、陳友賓分領各部攻東門,曾當過兵的楚全福為先鋒;
東西夾攻,在十字路口匯合攻縣衙;
又命三官廟紅學首領張二紅帶領兩千餘人把守鄭州、滎陽間之大路,以防鄭州來援之敵,並破壞程花寨鐵路橋。
佈置停當,周彥妮先率馬隊往西門進發,郭興等率步兵向東門挺進。周彥妮率馬隊至西門,見西門大開,便率領馬隊,蜂湧而進,至高等小學校(今西街小學)門前,隱藏在暗處的敵人開始向馬隊射擊,周彥妮衝在最前面,被子彈射中,跌下馬犧牲。眾人正欲上前搭救,一陣槍響,又有數人倒下。此時方知中計,急忙退出,去東門報信。
東門也敞開著,郭興袒右臂,高舉柳葉青子(細長的刀),大喊:“有種的,往裡衝!”人流象洪水一般向城裡湧去。楚全福手提大刀衝在最前頭,東關大街共有十八個小坡,楚全福一口氣衝上十五個時,忽然發現兩邊的房上有兵探頭,扭頭一看,紅槍會的隊伍斷了節,只進來幾十個人。原來是攻西門的馬隊迎住進攻東門的人馬報告了城裡有軍隊埋伏的訊息。正在此時,街兩邊的房頂上槍聲驟起,十幾個紅槍會員倒下,楚全福大吼一聲:“快撤!”紅槍會員又象潮水般退回東門,遭到甕城上敵人的截擊。東門外、甕城裡屍體橫陳,郭興也犧牲在甕城門旁。攻打滎陽縣城失敗,僅賈峪一帶紅槍會戰死近百人。
反動派的瘋狂反撲
1925年農曆臘月19日,陳化龍鼓動國民二軍在滎陽的駐軍包圍了紅槍會的大本營須水鎮。經過激戰,須水城被攻破,死傷多人,張景旺逃出,王化宣、陳友賓等紅學首領被俘。王化宣在縣城被鍘,陳友賓等被押往鄭州槍決。
陳化龍最惱恨曾打過他兩個耳光的槐林紅槍會首領李甲寅。攻打滎陽縣城,李甲寅腹部中彈,東躲西藏,不敢在家居住。李甲寅結拜弟兄薛申經不住陳化龍的高官許願,帶人逮住了他的“二哥”李甲寅,獻給了陳化龍。郭崗村紅槍會首領張八,高河村紅槍會首領胡玉山,后王村紅槍會首領黑同輪也先後被俘。臘月27日,以上四人在縣城被鍘。
農曆29日,古城村紅槍會首領王朋年的兒子結婚。剛一露面,即被衙役抓住,在他家大門口被鍘掉腦袋。喜事頓成喪事。
石硼村紅槍會首領崔文慶在大年初一被薛申搜出,鍘掉腦袋。薛申還強迫崔文慶的弟弟將崔文慶的人頭背到縣城,又將崔文慶的弟弟關進監獄,敲詐了一大筆錢財。
死在滎陽城下的紅槍會其它人員的家屬不敢前往收屍,滎陽士紳楚覺民打著紅十字會的旗幟才將屍體運回。
1926年春節,紅槍會首領周彥妮、郭興、王化宣、李甲寅、張八、胡玉山、黑同輪、王朋年、崔文慶等人的九顆人頭被掛在滎陽城門示眾。
5、邢村紅槍會興衰
1925年前後,袁頂土匪袁栓一夥10餘人常到邢村一帶各村作亂,以“起票”為名搜刮民財,殘害百姓。有歌謠雲:“中華民國歹人多,每日下鄉胡科訛,搶去銀錢容財可,不該搶去女嬌娥,大家小戶實難過,敬請李師安紅學.”。邢村楚明興不堪村人受其害,便自樹旗幟成立紅學會,請李啟龍到村教練武術,不長時間組織起村中男子50餘人隨李終日操練。
楚明興為紅槍會規定信條:“信仰神靈專心學,不準搶劫與掠奪,採花盜柳炮打穿心紅,貪財害命用刀剁”。凡參加紅槍會青年自備紅纓槍、大刀、青子之物,頭裹蘭巾,臂帶紅箍,腰束布帶。紅槍會人員不時以排磚術作基本功,拳術、棍打、劍舞、氣功等是常練之功。
邢村紅槍會組織起三個月之後,威震四方,袁頂袁栓一夥匪徒不敢再來胡作非為。
1926年,我地紅槍會攻打滎陽縣衙,唯獨邢村首領楚明興未去,但也未免受其害。知縣陳華龍差衙役將楚明興家封閉,楚只得賣掉30畝地,方免一死。
1927年,邢村紅槍會停止活動。
1934年,楚明興應邀到洞林寺學校教練武術。
紅槍會是農民自發組織的用於自衛的團體,中國共產黨創始人李大釗同志指出:“紅槍會確是一種武裝自衛的農民團體。陳獨秀也說紅槍會“實是武裝自衛的農民”。1926年9月,中國共產黨第三次中央擴大執行委員會會議作出了《對於紅槍會運動決議案》,指出紅槍會“是真正民眾的武裝”。雖然紅槍會也有組織,但組織鬆散;他們缺乏正確思想的指導,不相信科學,卻相信迷信,認為喝符唸咒便能躲避槍炮,愚昧可知。他們遇事不冷靜,動輒衝動,聽不進意見和建議,他們低估了反動派的力量,而將自己的實力估計得過高,造成了極嚴重的後果。但是,他們敢用最原始的武器與敵人抗爭,這種不惜犧牲的行為和精神,可歌可泣!
賈峪鎮古蹟類
1、楚村宋、元鑄銅作坊遺址
楚村西南的黃土原上,有一處宋、元時期鑄銅作坊遺址,面積約一千平方米,地面上散存有煉爐壁、煉渣、坩堝片等遺物,還有陶器碎片、
瓦片等建築材料。1967年11月楚村社員李對還發現有鑄造犁鏵、耬鏵的銅質模型,並獲銅錢一百四十餘枚,計有唐代的“開元通寶”,宋代的“太子通寶”“淳化通寶”“鹹平通寶”“元豐通寶”,元代的“至元通寶”等。
1981年1月,鄭州市博物館在遺址上試挖,挖出有鑄造坩堝等二十餘件,從這些遺物的形制特徵來看,此作坊的年代可能屬於元代,其下限不會晚於元代。
這處遺址為研究我國宋、元時期的翻砂鑄造工藝,提供了重要實物資料。
2、陵墓類
周簡王陵王名有爝,定王庶四子,初封祥符郡王,正統四年(1439年)進封周王,景泰三年(1452年)薨,但簡王墓址的具體位置不可考。《大明一統志》載:“周簡王墓在滎陽縣東南四十五里。”據《滎陽縣誌、續修滎陽縣誌》載“邢村(距滎陽縣城)四十五里。”
邢村既在滎陽東南四十五里,又與簡王墓距滎陽城距離相同,則簡王墓當在邢村附近。此外,滎陽洞林寺內現存有嘉靖二十七年《敕賜洞林大覺禪寺歷代序》碑稱:“簡祖葬於寺後”。又有崇禎五年碑載有“我簡聖葬於其後”之語。可見,簡王墓當在洞林寺之北。上世紀七十年代,在滎陽駝車咀村南村民挖井時曾發現祥符王(即後之周簡王,初封祥符王)故妃徐氏墓誌銘一盒,志載:“協貞選於王家,遂歸祥符府為妃……竟以疾薨於永樂十一年癸巳六月二十九日,卜以其年九月初七日葬鄭州滎陽縣槐東保之原。”查周藩所封郡王,僅有簡王有爝“初封祥符王”,所以徐妃當是簡王為祥符王時之妃。徐妃葬於洞林寺北,及簡王薨後,亦葬洞林寺北。《故妃徐氏墓誌銘》今存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周靖王陵王名子垕,簡王庶一子,景泰六年(1455年)襲封,景泰七年(1456年)薨,無子。乾隆《滎陽縣誌》載,周靖王墓坐落於龍坡凹(今滎陽龍臥窪),距滎陽縣城四十五里。具體位置無考。近年基建時曾在龍臥窪村西發現石獅等神道石刻,根據其地望,推測是靖王墓或是靖王的祔葬或陪葬墓。
周懿王陵王名子埅,簡王庶二子,靖王之弟,初封通許郡王,天順元年進封周王,成化二十一年薨。墓址位於滎陽賈峪鎮槐林村東北,雙樓郭村西北。封土無存,本世紀初曾在此發現神道石刻造像。
周惠王陵王名同鑣,懿王庶一子,生於正統十三年(1448年),初封睢陽郡王,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襲封,弘治十一年(1498年)薨。墓址位於滎陽市賈峪鄉楚村東100米。1958年大雨後露出墓室,已被盜。出土青花瓷器數件及《周惠王壙志》、《故妃譚氏壙志》,今存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該墓為周惠王與妃譚氏及夫人張氏、宋氏的合葬墓。
周康王陵王名勤熄,恭王嫡一子,正德十一年(1516年)封世子,嘉靖九年(1530年)未襲封而薨。在今滎陽賈峪鎮槐林村東,墓冢無存。1999年曾在槐林村東發現《先考周康王神道碑》一通,並在此碑以南發現神道石刻(現存滎陽市文物保護管理所)。
周莊王陵王名朝堈,康王嫡一子,生於正德十六年(1521年),嘉靖十九年(1540年)襲封,嘉靖三十年(1551年)薨。莊王墓位於槐林村東,其父康王墓西,地面尚存有部分封土。上世紀九十年代,周莊王墓被盜,壙志尚存墓中。在槐林東里許,曾存有嘉靖四十年九月四日立的周莊王寢園坊。另外在雙樓郭村西曾發現嘉靖三十年八月十六日立石的《敕命誠意伯劉世延祭周莊王碑》(按:誠意伯即劉基,字伯溫。劉世延當是他的後世襲封者)。
周敬王陵王名在鋌。莊王嫡一子,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襲封,萬曆十一年(1583年)薨。墓在雙樓郭村西原,曾存有周敬王寢園坊。敬王墓應位於其祖康王墓南。
鄢陵王墓地點不詳。乾隆《滎陽縣誌》記其墓“坐落吳村”,吳村即今賈峪鎮武莊村。人指滎陽賈峪鎮武莊村南墓地為鄢陵王一支家族墓地。1986年,滎陽王子貴先生捐贈《鄢陵端僖王妃李氏壙志》,今存滎陽市文物保護管理所。
沈丘王陵乾隆《滎陽縣誌》記其“坐落路家崗”。《明史·諸王世表》,第一代沈丘王“同鈸,懿庶二子,成化元年封,正德元年薨”。諡榮戾。《沈丘榮戾王夫人宋氏墓誌銘》上世紀六十年代出土於賈峪鎮武莊村南一土冢內,2000年徵入滎陽市文物保護管理所。
3、大周山宋塔
塔山,一名大周山,距縣城南二十餘公里。山峰巍然屹立峭崖陡壁,徑石錯迭,形成天然臺階,上有千尺塔,故名塔山。山上有潤筆泉、寫字崖、日月石、呼雷石、牧豬泉、神仙洞等勝蹟,素有“文峰”之稱。
大周山宋塔,又名曹皇后塔,實為聖壽寺所屬建築。建於北宋仁宗年間(1034年)左右,為六角形七級樓閣式磚塔,高15米。每層南面闢拱券門,一層為六角形塔心室,上部轉角處置一斗二升斗拱,穹窿頂。二至四層塔心室相通,四層以上為實心。每層有疊澀塔簷,簷上出乎座。
圖三:大周山宋塔塔頂為六角攢尖頂。塔旁有明清碑刻6通。多記聖壽寺重修情況。另有3尊殘石佛。1986年11月,公佈為河南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距今近千年,歷經風雨剝蝕,仍然昂然挺立,巍峨壯觀。
相傳宋仁宗皇帝在大周山下朱家峪(今名朱腦)選納了曹家女子做皇后,當時宋都在汴梁(開封)往來交通不便,日後皇后思念家鄉,仁宗便命天下能工巧匠一面在其家鄉建築“千尺塔”,一面在汴梁建築“望鄉樓”,以便皇后登樓望塔,解其思鄉之怨,因塔高千尺屢建難成,為此來了很多官員和巧匠,後來據能人建議使用羊群馱磚,把塔建在大周山頂,終於造成浮天高塔,從山腳到塔頂,千尺有餘。千尺塔的名字便由此傳開了,以後大周山稱為塔山。
聖壽寺:千尺塔旁有聖壽寺。明嘉靖二十六年(1547)《重修大周山聖壽寺碑記》雲:“試觀大周勝概,東枕子房,西連晝尾,嵩嶽聳其南,恆山經其北,壁立萬仞,秀起文峰,虎踞龍盤,地勢攸鍾。此定光之所以至也。是雖去矣,靈氣猶存;身雖逝矣,骸骨尚在,此塔記之所以立也……。”
4、洞林寺
洞林寺位於河南滎陽東南20餘公里的賈峪鎮境內,東南臨寺河,西北依丘陵,是一座歷史悠久、風景秀麗的寶剎。據傳,為五代後周皇家寺院,後漢李太后曾在此修禪,後周公主柴花(山西盂縣聖母)曾在此習武。宋代西周太后(小符皇后)曾在此修禪。明代朱元璋的母親曾在此避難。明代朱元璋曾在此出家。
洞林寺,與少林、竹林被譽為“天中三林”,建立年代不詳。乾隆《滎陽縣誌》記“金大定三年重建。山川環抱,景物清幽”。從現存碑刻判斷,金、元、明三代時期為其鼎盛時期。尤其是周簡王葬於洞林寺北後,洞林寺成了周王府之家佛堂,屢下保護命令。
寺內今存四通大碑,一為元聖旨碑,碑高240釐米,寬100釐米,厚13釐米,蛟龍蟠首。碑身刻文似語體的非漢語的文法,文詞不好理解。聖旨分兩道,一道懿旨,一道法旨。碑文大意是指洞林禪寺的一切為和尚所有,其它任何人不得侵佔,土地田園不納賦稅。
碑文前後都記有羊兒、鼠兒、雞兒、牛兒等年次。碑陰刻王構構《西堂寶公頌古序》等四篇文章,元至正三年刻。一為李謙撰,微妙行書《大藏經記》約七百字,至正二年刻,碑陰刻《洞林開山西堂寶公大宗師》一派師承圖。蛟龍碑首,高240釐米,寬100釐米,厚13釐米。一為天澤撰文、碧雲書丹之《敕賜洞林大覺禪寺歷代序》,明嘉靖二十七年刻,蛟龍碑首,篆額。形狀此旨諭碑同,正面刻序文,背面刻序圖。碑文刻有周藩沈丘王雪庵撰《遊洞林》詩“寶剎經年久,乾坤第一奇,法樓晴掩映,飛閣影參差,松樓凌霄漢,山川望護持,古今多少客,乘興賦新詩。”描述了洞林寺當時的壯麗風貌。一為《周王諭旨碑》,蛟龍碑首,碑高240釐米,闊95釐米,厚38釐米,上刻名周王府歷代潘王序及保護洞林寺之旨諭文兩道。文首有明代周王序。旨諭160字,楷書。旨諭意思是為防範附近群眾侵擾寺院而頒發的。
洞林寺文物中,明漢白玉日光菩薩造像、明洞林寺鼎、清《洞林書院議單刻石序》等均有較高價值。乾隆《滎陽縣誌》列“洞林晚鐘”為十景之一。洞林寺後有古洞,內供白玉佛象一尊,為“南無日光菩蕯”,是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太祖朱元璋傳旨造的,象高1.63米,頭盤螺髻,面如滿月,身著開胸華服,頸系珠翠玉蓮,雙手捧一象徵著日光的鳳凰盤,盤膝坐在蓮花臺上。琢工細巧,色澤光潤。千斤昆是明嘉靖三年(1524年)鑄造,高1.07米,敞口園身,三足鼎立,是禮佛時用作焚香化帛的殿堂盛器,鼎身蟠雲龍,四面伸出螭首含杯,中鐫《造鼎記》,全文約佔鼎面的三分之一。文中有讚語,“曉鍾滎陽古洞林,漢唐元宋立石存,爐蒸寶乳功浩大,千斤鐵鼎獨難成。”“洞林曉鍾”為周王府命寺內住持明倫於景泰年間鑄造,以報先祖在本寺香火“識筵聖寺”答報。
洞林寺塔林傳說有兩處,一處在寺外東臺頂,現已了無蹤影。另一處在寺外西臺頂,原有禪師塔七座,如今只有一座為印度式的明塔,洪武十七年(1384年)二月建,塔高約10米,是身大口細的瓶形實心磚塔,共九層,每層都有美麗的浮雕圖案,包括荷、菊各色花卉及天馬遊雲等。塔底有仰復的蓮座。座圖八:無緣寘公禪師塔上有迭澀逐層縮小,到第五層瓶形塔身約為臺座的雙倍。南面正中嵌有青石塔銘,“重開山無緣寘公禪師塔”。上層是螺旋形的圓錐體,再上是華蓋、寶壺,塔尖昂出寶珠。此塔在明代塔中,還是罕見的塔形。靈寶舍利塔是座石幢式小塔,建於元代元統二年(1334年),高130釐米,塔身八稜,置蓮花座上,八面刻文,三面梵書《大佛頂尊勝陀羅尼經》文,正面書寫漢語。
另外還有明嘉靖年間刻立的《萬善同歸》碑記和清咸豐二年(1852年)刻立的重修佛祖、伽蘭六祖、天王書院、地藏王菩薩各級碑。
5、祖師廟
祖師廟位於祖師廟村南端西側,右濱小溪清縈如帶,左掩村樹,蓊鬱成蔭,廟分東西兩院,並向南座落在兩個土嘴上。以前的祖師廟,周圍古柏參天,院內花草滿地,儼然古剎,清靜幽邃。西廟舊稱五龍頂,為五個小土嘴所環拱,表示尊崇,說是“五龍捧聖”。
進山門有甬道通正殿,甬道東有一西向小廟,為靈官殿,正殿五間,鴉吻崇脊,碧瓦映輝,朱甍丹楹,雕欞籠煙。正面神壇上坐一偉岸泥塑,披髮金面,拄劍赤足,望而生畏,近之可親,即祖師爺。四尊站象,分立兩旁。右排兩神間,有一塑虎,託神福,並享香菸。
從祖師神象背後出便門即是後院。後院東西兩廊各五間,東廊供十展閆羅;西廊奉諸位藥王。院中央聳三座玉皇閣。閣前有馬孆花一株,軀幹蟠屈,枝葉扶陳,花時到來,清香四溢。閣後有一大殿,乃祖師寢宮,靠兩山列排十八羅漢,神態各異,栩栩如生。
東側院有火神廟,廟前連泥鰍脊捲棚,是火神廟的通式。捲棚有梧桐一棵,秋後桐勺垂簇,桐子黃熟,引誘孩童攀樹摘食。火神廟院東鄰深溝,西傍大殿,南北狹長,據說這是一塊活地,平日看去,極為狹窄,而每逢盛節大會,白天,擺上百張佈滿犧牲花供的案桌;夜晚,龍燈戲遊,獅子對舞,觀眾如潮,卻不顯擁擠,從無失足落溝者。
祖師廟建於唐,重修於明,有關記載金鐫於甬道西之龜馱碑上。可惜文化革命中被摧倒撞折。東廟又名青雲宮,它的中心建築是三間佛殿,蓮座石佛。殿後一小院,上首是玉皇閣,閣上的玉皇大帝及其皇妃,皆銅鑄金飾。東廂三間僧舍,逢節日會期,會首們在這裡議事。靠閣西山三小廟,從東起,依次為魯班、瘟神、龍王。
龍王廟西一側院,西向三間是奶奶廟。這些女神,掌著人間的生育和嗣續;南向三間稱為堂殿,也有老奶奶,據說她是老廟山請來的客神。佛殿東也有一側院,上首為聖人殿,記孔老夫子,殿前聳一奎星樓。據
說樓下鎮一巨泉,若任其氾濫,廟後溝河都會漲平。現在奎星樓已拆除多年,河水反而乾涸了。
民國初年,東廟已設學堂,叫“青雲學堂”。1925年前後,摧毀神象,擴大學校。新中國成立,教育迅猛發展,一座新型的中小學校代替了古老的廟宇。千百名學生從這裡走出去,深造、鍛鍊成為建設社會主義祖國的棟樑。從前廟門上有對聯:“五龍頂龍吟虎嘯,青雲宮雲瑞風清”,這對聯恰好成了今天新形勢的徵兆。
陰曆正月十九日的祖師廟會,原是火神會,起於何時,無從查考。
老人們說:從前會日有大戲六臺,十七紮戲,連唱三天。解放初,尚有戲臺遺蹟,南面戲臺朝著廟門,東西兩臺遙遙相望,中間為看場,看場中央有一紅石炮臺。
會日凌晨,炮響三聲,六臺戲一齊開戲,沒有序幕,一開戲就是武出場,藝人們各顯其能,各逞其精,爭取觀眾們的喝彩傳名,因此招引各地客商,前來貿易,遠近親友,前來看戲。看場上花團錦簇,擁擁擠擠;會場上,呼買叫賣,熙熙攘攘,以神廟為中心,南到十八畝地,北到十家河,東到雙碑樓,西到郭東溝,方圓數里,到處人山人海。入夜,廟院裡燈火輝煌,莊戶家賓客盈庭,甚至,廊前簷下都睡滿了人,其招待客人之靡費大大超過了春節。
那時候的新媳婦有個規矩:正月初六,接回孃家,叫做“躲燈”,十七送回婆家成為“添倉”。在正月十七這一天,祖師廟,以及周圍的砦溝、新莊、魯莊、木匠窪、前樓村的閨女、媳婦,休慼各異:新媳婦歡天喜地,回來看戲;閨女們擦眼抹淚,掓下一年一度的門會。所以十里八村的姑娘都希望嫁到祖師廟做媳婦,她們說:“不圖莊,不圖地,光圖廟上六臺戲”。
新中國建立時期,為了交流物資,繁榮經濟,古廟會非常興旺。文化革命中,說是破除四舊,取締古會。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農村經濟日見繁榮,此廟會又復興起來。
另,賈峪另有祖始廟一座,位於賈峪鎮老邢村委南1公里處,位於一處孤山之上,依山勢而建。
6、谷山廟和地震碑
谷山位於賈峪鎮西半公里賈峪河與楊五溝河匯合處,一峰突起,狀如谷堆,故俗稱谷山。山巔有一小廟掩護一古柏下,即谷山廟,建於明代,清嘉慶重修,內供祖師,小廟以大石板奠基,山峰連年塌損,後牆已懸於空中。
賈峪地震碑,箝鑲於小廟東壁,清嘉慶二十年(1815年)立,長40釐米,寬32釐米,淺刻蓮菊花葉圖邊,文中有:“饑饉薦臻,人相食,繼之瘟疫流行,死者不罕”。可見古代封建社會衰敗,民不聊生的慘狀。又“嘉慶十八年(1813年)十二月十九日未時地震,廟宇頹崩”,並附有當時糧價及量器:“麥每鬥價錢一千文,米每鬥價錢八百五十文,蕎麥種每鬥價錢一千二百文,谷種每鬥價錢一千文,俱十三桶鬥。”這些記載為研究清代經濟提供了資料。
山前半崖原有祖師殿,比山巔廟規模大,殿前東側,有碑一通,龍頂龜座,高2.7米,寬82釐米,厚24釐米,後款章號被鑿投,從年次推,當為嘉靖或萬曆三十三年(1554年或1605年),碑文載有修廟用料來源。“窯燒磚瓦之類,在於交龍山頂上。”
谷山之引人入勝,不在山上之殿堂,而在四周的風景,山前後有兩條小河,瀠洄清冷,匯于山之右,蜿蜒向賈峪流去。南岸,峭壁嶙峋,白崖如粉,北坡梯田層疊,紅桃如霞。沿山後小河上朔百步,有竹林畝許,雜以箭楊、泡桐,鬱鬱蔥蔥,遮蔽天日,鳥鳴枝葉間,水流灌叢底,風來林外,習習有聲,益顯其靜幽深邃。竹林南邊有羊腸小道,小道南有狹隘隧洞,入隧道南行二十步,豁然開朗:阡陌、房舍、桑竹,雞犬相聞,笑語怡然。逰人至此,無不想起陶淵明筆下的“武陵桃源”。其實這是谷山前小河的上游。隧道所鑿,乃大周山東北的餘脈,以一線朱梁為谷山相接,可以說谷山並非“孤山”。
7、邢河石窟及摩崖造象
大周山東麓,賈峪河水流注夾谷中,其主流名邢河,西岸嶺峰陡峭,青石嶙峋,西岸絕壁鑿有石窟,及摩崖造象,俗稱石佛洞,今在老邢水庫中。每當冬春水淺,尤見石窟佛象,如掛畫。
窟高二米,深闊相當,窟內刻有一佛二菩薩,二弟子,門旁左右各一力士,此方形石窟,學尊造象,四壁無刻,與初唐洛陽龍門、山東益都雲門山石窟相似,頭礁殘,身尚完整,袒胸,帶琚披袈裟,坐蓮花臺說德,其佈局、姿態、衣飾與初唐、中唐石窟造象多相同。門外二力士,昂胸瞪目,栩栩如生,與龍門秦山寺、敬善寺力士極相象。
石窟北有小坎,刻立佛一尊,面長方,袒胸袈裟下裙揚起,雙手執衣作飛翔狀。身首四肢配合勻稱,雖然是受印度鞠多造象藝術的影響。再北又一大坎,佛龕內有一佛,二菩薩,立尊為彌陀面輪車圖,細目長頜,垂髻粗頸披袈裟坐須彌寶座上,作說法狀,妙相莊嚴,脅侍二菩薩為觀音,勢出頂寶冠,裸上體,著天衣,佩珠翠,嬌健婀娜,龕外二力士與石窟力士同,都具有盛唐和印度道家風格。
從制式看,造象可能在初唐前後,以規模看,屬民間造象風。這些石窟磨崖,顯示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是古代雕刻藝術寶庫中的實物之一。
8、賈峪山神廟
位於賈峪鎮石碑溝村。原山神廟因年代久遠已不復存在。現山神廟為後來村民新修。
五、賈峪街集
賈峪街集指賈峪老街集,即現在賈峪鎮賈峪村集。據傳五百年前,賈峪鎮原名賈峪山,明代以來,逐步成為集市之地,改為賈峪鎮至今。賈峪老街屬盆地,南北街一條,長200米,原來為農曆單日小集,自1978年改為公曆逢五逢十大集。農曆正月二十九日、三月三日、四月八日、七月二十七日、九月二十三日、臘月十二日大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