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號是中國首創的一種獨特的紀年方式,這種制度始自於漢武帝。年號就是用表示吉祥的文字組合在一起,然後用來標記年份,一般以兩個字居多,有的帝王標新立異會採取三個字或者更多字。年號的使用由皇帝決定,並沒有明文規定一個年號使用多久,一個皇帝有幾個年號,使用多久完全取決於皇帝。有的皇帝一生只有一個年號,有的皇帝一生有多個年號。皇帝會因為天象變化,自然條件,個人健康等等原因改變年號,甚至於一年變更多個年號。
宋朝是個喜歡更改年號的朝代,尤其是北宋時代,一共更改了幾十個年號,有趣的是這些年號都和“九”這個數字標上了,所有的年號都沒有超過九年,“國朝百餘年,年號無過九年者”,宋太祖最長的年號開寶沒過九年,宋太宗最長的年號太平興國沒過九年,這種現象已經被當時的人注意了,就連在位最長的宋仁宗一樣,他在為四十二年,用了九個年號,最長的年號用了九年,馬上改元,這個使用年號的習慣成為了北宋留給後世的一個趣聞。
宋仁宗當了四十二年皇帝,使用了九個年號,但是他這九個年號不是憑空而來的,不是一時性起隨便改的,他的每一個年號又有著背後的故事,代表著他這四十二年走過來的人生。
第一個年號——天聖
宋仁宗是北宋第四位皇帝,他是其父宋真宗的第六個兒子。宋真宗在歷史上是個譭譽參半的皇帝,他前期勵精圖治,但是後期因為懼怕外敵入侵,懼敵如虎,同時不思振作,沉迷了封建迷信,大搞假祥瑞,耗費國家實力。在個人生活上宋真宗也很不幸,他先後夭折了五個兒子,一度要過繼養子,最後才盼來宋仁宗。
乾興元年,宋真宗病死,宋仁宗即位,但是他這個時候才剛剛十三歲,根本無法理政,而宋真宗並沒有給他安排輔政大臣,而是將政權託付給了妻子劉皇后。
劉皇后出身卑微,但是卻被真宗寵愛,她沒有子嗣,宋仁宗就是她的侍女和真宗生的,而且這個人有政治才能,在真宗晚年,已經逐步控制了朝政,因此對於她接管朝政大權,朝廷上下沒有反對。
按照慣例,新皇帝登基的第二年需要採用自己的年號表示開啟了自己的新時代,因此為新皇帝草擬年號的事體上了日程。不久之後朝廷相關人員上呈了新年號——天聖。
劉太后看過後表示同意,隨後宣佈第二年改元天聖。至於這個天聖是什麼含義,官方沒有說明。不過民間猜測卻很有點道理,因為“天”字拆開就是“二人”,加上聖,就是兩位聖人,當時正好是劉太后臨朝稱制,因此這是草擬年號的人故意討好劉太后,而劉太后看到很高興,於是就直接採用了。
第二個年號——明道
天聖年號一下子就用了十年,劉太后也執政了十年,而宋仁宗屬於無權的地位,儘管他已經二十三歲了,但是劉太后並不想交權。因為天聖年號用了十年,超過了之前三位皇帝年號不超過九年的慣例,並且這個時候劉太后身體越來越不好,因此她計劃改元迎來新開局,讓自己再上一個新臺階。
經過商議最後才用了“明道”年號。明道其實就是天聖的延續,因為明字拆開就是日月,皇帝是太陽,太后是月亮,日月光照天下,建立一個有道的天下,並且日月是長存萬古不會滅亡的,這對劉太后來說太吉利了。
劉太后很高興,為了不打破年號不過九年的慣例,劉太后沒有轉年改元,而是將天聖十年改成了明道元年,這樣一來天聖還是九年,既沒有打破慣例也可以提前享受吉利,這是一舉兩得。
不過這一年已經接近年末了,到了轉年的明道二年三月,掌權十多年的劉太后去世,宋仁宗開始走向前臺,明道年號已經不合時宜了。
第三個年號——景祐
宋仁宗在劉太后死後開始親政,直接治理天下,剛剛二十四歲的他意氣風發,夢想著幹出一番事業,而明道則代表著劉太后時代,對於這段時間宋仁宗不想再提及,而且這個年號還引起了不必要的麻煩。
在宋仁宗親政後,北方的契丹突然給仁宗一個下馬威,表示宋遼自從澶淵之盟後一直是兄弟之國,我契丹景宗耶律賢,契丹名叫做明扆,你取年號叫明道,這是讓我契丹皇帝不好做人。
宋仁宗感到莫名其妙,宋遼各不統屬,你用你的年號,我用我的年號,怎麼可能會冒犯契丹皇帝。就在這個時候西北方面傳來訊息,一直表面臣服於宋朝的党項族有不臣之心,居然自擬年號“顯道”,要知道自取年號就是要造反,宋仁宗趕緊下令調查,一調查才知道是党項首領元昊故意找茬,理由居然和契丹一樣,他父親叫做德明,你的年號明道,我實在叫不出口,也沒辦法寫,因此只能寫顯道。
宋仁宗很生氣,契丹表示抗議有情可原,畢竟分屬兩國,你党項是我的臣子湊什麼熱鬧。氣得他恨不得要處理元昊,不過冷靜下來,宋仁宗知道元昊和契丹是在試探自己,契丹一直不放棄入主中原的野心,元昊也夢想著脫離自己獨立,如果他反擊正好隨了他們心意,給了他們起兵的理由。既然惹不起,那就躲得起,反正自己也不喜歡明道這個年號,趁這個機會改了最好。
於是宋仁宗表示 “明年改元曰景祐” “改元詔意冀以迎和氣也”,他希望得上天保佑,開啟自己的時代,保佑自己和宋朝平安。
第四個年號——寶元
景祐 四年,宋仁宗進行郊天祭祀,決定明年改元寶元。這個年號含義非常吉祥,象徵著在他的治理下,宋朝蒸蒸日上。可是天不遂人願,剛剛改元西北就傳來訊息,党項元昊稱帝,正式脫離宋朝建立西夏。
宋仁宗大怒馬上派兵征討,但是宋朝面對西夏軍隊敗多勝少,根本無法消滅元昊。
宋仁宗很生氣,卻無可奈何,只能找茬發洩怨氣,最後他認為就是寶元年號的問題。
寶和保同音,元是元昊,合起來就是保佑元昊,自然宋朝大敗,太不吉利了,因此他拋棄了寶元年號。
第五個年號——康定。
宋仁宗因為西北大敗,遷怒於寶元年號,於是決定改元,最後決定改為康定,“是歲趙元昊以河西叛,改姓元氏,朝廷惡之,遽改元曰康定。”使用了三年的寶元年號被廢,取而代之的是康定,但是康定卻比寶元更加短命。
仁宗改元圖的是國家康寧安定,但是這段時間國家根本就沒辦法安定,國內沉積了多年的弊端開始發作。而外部西夏在邊境不斷挑釁,宋軍依然無法取勝,總之是一片焦頭爛額。
宋仁宗無法解決這些事,他再一次認為是年號取得不好,而且這個時候有的大臣提出“康定”這分明就是個諡號,只能給死人用,哪能用在一國年號上。
這麼一說宋仁宗更加窩火,這個年號這麼不吉利為什麼不早說,否則會有這樣的結果嗎?
最後沒辦法康定在用了兩年後從此結束了使用。
第六個年號——慶曆
慶曆可以說宋仁宗最有名的年號,因為在這段時間宋仁宗終於解決了西夏問題。雖然沒有消滅西夏,收復失地,但是平息了戰亂,和西夏議和了,宋朝用錢買來了西夏的稱臣冊封,這對於打了五六年無法取勝的宋朝來說保住了面子。
西北戰亂平息後,宋仁宗決定解決國內的弊端,因為他清楚對西夏戰局不力主要就是國內問題的拖累,因此他決定改革。
宋仁宗任命范仲淹主持全面改革,於是一場轟轟烈烈的“慶曆新政”開始了。
宋仁宗滿心歡喜,希望透過新政達到自己目的,讓宋朝強大起來,但是他沒想到推行新政的阻力之大,既得利益者不斷干擾阻礙范仲淹,甚至對仁宗發動一輪又一輪的反擊。
宋仁宗是個好人,為人仁慈,個性偏軟,因此他無法抵擋這些人的反擊,沒有堅持下去的毅力,最後他放棄了新政,於是轟轟烈烈的“慶曆新政”草草收場,一切又回到了原來的軌道上。
改革沒有成功,讓宋仁宗很失落,同時無法抗拒的自然災害開始發作,各地不斷出現大的災害,死傷無數,這讓仁宗倍感無助,最後到了慶曆八年,他宣佈明年改元“皇祐”。
第七個年號——皇祐
皇祐“猶景祐也”,宋仁宗希望回到自己剛剛親政的時候,一切順利,上天庇護。或許真是被上天保佑,這六年還算平穩,沒有出大事,讓仁宗終於可以安心了。
在六年後,司天監突然報告到了四月份會出現日食。今天的人看來這是很正常的天文現象,但是古人卻不認為。
古人講究天人感應,上天出現的現象是對人間的反應。日食是大忌,一旦出現將預示國家出現禍亂,十分不祥。而這種現象是皇帝不想看到的,可是人力是無法改變日食出現。唯一的方法就是更改年號,用一個吉祥的年號抵消日食帶來的災禍,於是宋仁宗決定改元,皇祐退出使用。
第八個年號——至和
皇祐六年因為將要發生日食,為了避免禍亂,宋仁宗改元“至和”,取“極和諧安寧一切順利”的意思。
不過至和使用的時間並不長,仁宗並沒有迎來期盼已久的和順,反而因為逐漸年老身體越來差,百病纏身,到了至和三年大病一場,而且這段時間“天初見流星,繼以大水”,十分不吉利,於是他決定在“恭謝天地於大慶殿,大赦,改元。”給自己迎來一個好兆頭。
第九個年號——嘉祐
宋仁宗已經步入了晚年,此刻的他已經沒有了當年的雄心壯志,多病的他只希望自己能夠長壽,希望國家安定,希望上天再次保佑自己。於是他一生中第九個年號也是最後一個年號“嘉祐”登上了歷史舞臺。
雖然宋仁宗希望上天保佑,但是這段時間宋仁宗的疾病越來越嚴重,即使有著美好的年號也無法挽回他的生命,在這段時間裡,他徹底解決了一件事就是徹底死心擁有自己的兒子,選擇養子趙曙為自己的繼承人,避免了他死後皇位無人繼承以至於引發奪位大戰的可能。
嘉祐八年,宋仁宗病逝,享年五十四歲,於是宋仁宗時代結束了,九個年號也隨之全部成為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