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中市通江縣洪口鎮古寧村有座修建於清朝的古寨,所在地為古寧村,這座古寨也叫古寧寨。據傳這座古寨是由明末清初湖廣填川而來而來的劉氏家族所建,剛來四川落業時局還未穩定,修建古寨就是為了防禦匪亂。到了清朝中期白蓮教活動頻繁,劉氏家族又為古寨增建不少防禦設施,使得這座古寨不僅能夠居住人,而且還能有效的防禦和打擊來犯之敵。對這座古寨的好奇,就來說說這座古寧寨。
古寧寨上居住的大部分都是姓劉的村民,古寨上的劉家大院就是湖廣填川時期而來。劉家大院的始祖為劉特念和劉特浩兩兄弟,明末清初的時候經過戰爭的洗禮,四川境內的人口相對較稀少。清朝廷廣招天下百姓入川落業,填補四川人口空虛的現狀。四川乃天府之國,土地肥沃、地域廣大、盛產糧食,鼓勵老百姓前來落業不僅能夠填補四川人口空缺,還能為朝廷徵糧,此乃一舉兩得。
家住湖北省孝感市的劉特念、劉特浩兩兄弟先後來到四川通江洪口鎮落業,經過兩年的開荒種植,穩定安家後由劉特念回到湖北省孝感市舉家老幼前來四川。那時候全家遷徙跟現在不一樣,那時候一切出行都靠徒步,而且一家老小一起步行來到四川。古代的交通條件根本就不能用交通來形容,因為那時候沒有像樣的公路,只有零零碎碎的一些官道。正所謂蜀道難,從孝感到通江一路跌跌撞撞都要耗時大半年。
來到四川落業後,兩兄弟努力開荒,勤儉持家,不出十年已經成為當地小有名氣的富裕家庭。修建的房子越來越豪華,劉家大院修建的房子所用的材料,在當時絕對是上等材料。硬實的磉墩,華麗的落巖,精緻的窗花就是劉家大院的精髓所在。石材的重量以當時人工修建來看,這得耗費多少民工,而沒有一定財力的人,不可能修建如此龐大的院落,在當時幾乎都能說是大工程。窗花和橫樑上的雕刻,不僅顯示出了劉家大院的財力,更能體現出劉家大院的文化修養。
瞭解歷史的人都知道劉姓出自於劉邦,劉邦乃東漢開國皇帝,劉姓可以說是個傳統豪族大姓。湖廣一帶的劉姓出自於劉備次子劉永的後代,蜀漢滅亡後劉備兩個兒子被俘至洛陽。劉備有四個兒子,義子劉封因沒有前去解救張飛而被賜死,劉封后代改回原姓。三子劉理早逝,劉理後人不投降東晉,後在成都一帶與東晉軍隊周旋,劉理這支劉姓最後全軍覆沒。劉禪和劉永被俘至洛陽,相當於是被監視了。
劉禪是蜀國末代皇帝,東晉很忌諱劉禪起兵造反,所以劉禪的後人也是稀缺。只有劉永被俘之前就裝瘋賣傻,騙過了當朝而安穩的生活,還繁殖了不少的後代。劉備後人當中,人口發展最快也是最穩定的要屬劉永這一支。後來經過戰亂和鬧荒等原因。劉永後人不斷向南遷徙,大部分都是生活在湖廣地區。劉永後代最興盛的要屬廣東的劉開七,這支脈目前有後人近2000萬,遍佈於廣東、廣西、福建、江西、海南五省。廣東興寧市的劉氏總祠,每年前來祭拜的後人多如牛毛。
古寧寨上有古寧寺、劉家大院等古建築,還有最為景點的就是劉氏家族的墓碑林。古墓是劉氏家族墓群,古墓並沒有特別之處,反倒是墓碑林顯得格外的亮眼。修建這座墓碑的時候不僅請來上百位工民,還邀請省內83位雕刻技能高超的工匠,歷經7年的時間才完工。這些工民和工匠不僅修建劉氏古墓,古寧寨的防禦設施,劉家大院的建築風格都離不開這些工匠和工民。眾多工民和工匠經過數年的精工細作,終於完成這個宏偉的佳作。
古墓歷史上也曾經遭到破壞,破壞的不是職業摸金校尉,而是文革時期除四舊迎四新運動而遭到破壞。其中還有一座古墓上刻有布政司幾個大字,可以看得出來劉氏家族在當地不僅有錢還有勢力。布政司也就是布政使,是當地最高級別的官員,官階級別為正三品,地位僅低於總督和巡撫。可惜的是這些精美的碑林,頂得過時間的進化和風雨侵蝕,卻沒能逃得過無知的除四舊運動。好好的一堆古文物,被這群沒見過世面的人給無情的破壞了。看著破壞過後的石碑,都有點感到痛心,這是歷史文化和先人遺留下來的社會財富,不保護起碼也不要去破壞。
人的一生不過數十年,中國的歷史上下五千年也不過一句話的時間,歷史古蹟遊不完,歷史文化學不盡。但凡有歷史古蹟的地方都會有很深的歷史底蘊,而這些歷史底蘊就是歷史文化的一部分。歷史文化又不得不帶有很濃重的歷史故事,通江縣古寧寨就是一座有歷史又有故事的地方,如果對歷史文化喜歡,有時間不如來古寧寨走走,預祝大家旅途愉快。
本文是記事性文稿,見物說物,見其所想,所想所寫,如有不對的地方,敬請大夥諒解。謝謝廣大讀者閱讀本文稿,敬請給予建設性意見。原創文章,抄襲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