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戰爭中,我國軍隊的陸戰武器相較於日軍而言,最差的就是在炮兵方面了。
日軍除了有獨立重炮部隊外,步兵師團有炮兵聯隊、步兵聯隊有聯隊炮中隊和速射炮中隊、步兵大隊有步兵炮小隊,甚至在步兵中隊中還有6到9具甚至更多的擲彈筒。
擲彈筒這種武器本來不起眼,但在當時的中國戰場卻也是日軍的利器,常被我國軍隊稱為是小鋼炮,對我機槍陣地威脅很大。
所以當時在跟日軍的作戰中,其各輪炮火的精確打擊就很讓人受不了。
請注意,這裡不是說日軍的炮彈消耗量有多大。實際上日軍在大會戰中,打出的炮彈也不是特別多,尤其比起抗美援朝時美軍的炮彈消耗來,幾乎不值一提。
但是這為數不算太多的炮彈為何就殺傷力很大呢?
最主要的就是當時的中國軍隊沒有充足的防炮經驗,面對這種多層次的炮火打擊,就不知道該怎麼辦。經常是大隊人馬在陣地上未經展開就被殺傷了,或慣用國內戰爭中的密集衝鋒,而在短時間內就被打垮。
之所以防炮經驗如此欠缺,大的背景還是國內戰爭中本來就沒多少火炮投入作戰,而且炮戰的水平也不太高。
以1930年代初期的中國軍隊來說,有較大規模炮兵部隊的只有東北軍、晉綏軍。中央軍當時有一些炮兵,不過規模還不大,此後雖然進口了一些價格極為昂貴的先進火炮,但相較於當時中央軍的規模而言,這些火炮也只是杯水車薪。
九一八事變爆發後,東北軍失去了火炮來源,南京方面在造炮上好高騖遠,無甚成果,儘管透過外購和合並東北軍炮兵,使得獨立炮兵部隊的規模有所擴大,但在師屬炮兵方面卻也沒有多大進步,大部分步兵師都沒能配齊師屬山炮營。
在中央軍之外,各地方軍透過外購或積累,也有少量的山野炮部隊,但大多都是營團級別,數量非常少。且作為看家的老底子,輕易還不會參戰。
所以在各路軍閥的混戰中,除了中原大戰時有較大規模炮兵投入實戰外,其他的作戰很少有較多數量的山野炮參戰。
因此在實戰中大部分中國軍隊對迫擊炮有些瞭解,但對山野炮的瞭解就比較有限了,至於更大口徑的榴彈炮基本上是沒接觸過的。
由於普遍不會遭到火炮的威脅,當時中國軍隊的陣地構築就比較簡單,大多是一線式、淺縱深佈局,主要火力點都非常突出。
其實在全面抗戰前跟日軍在區域性戰場的交手中,中央軍等部在這方面是吃虧了的,但不知道為什麼這種經驗卻總是不能得到推廣,使得大部分中國軍隊本應該在戰前就瞭解一些日軍作戰特點的,但到了戰時還是兩眼一抹黑。
跟日軍在全面抗戰前有過交手的中國軍隊中,只有傅作義的35軍真正總結了經驗,並結合日軍作戰特點進行了戰術改進。所以在抗戰中,該部對日軍的攻防戰相對來說就取得了比較好的戰果。
而第35軍由於之前是晉綏軍的因素,本身也有相當規模的炮兵,故而對火炮的使用和防炮方面的心得,也比其他軍隊要充足些。
說起晉綏軍的炮兵,大家一般都能想到《亮劍》中楚雲飛的358團。這個團在劇中的設定是加強團,有5000人之眾的兵力,最關鍵的是還有個炮兵營。
我們在之前的文章中說過,《亮劍》中對於部隊編制的描述不一定都對,因此它是需要跟劇情貼合的,所以很多時候會誇張。但是,在這種誇張的背後,也是建立在一定歷史基礎之上的。
打個比方說,為什麼楚雲飛的加強團會突出這個炮營呢?因為在歷史上的晉綏軍中,恰恰就有相當大規模的獨立炮兵部隊,它在必要的情況下真可能給加強團配個炮兵營出來。
是的,在其他軍系部隊中,一個師都未必能有個山炮營,但在晉綏軍中師旅級部隊,甚至是加強團級部隊作戰,配屬炮兵營的情況很常見。
晉綏軍之所以有這個底氣,主要是太原兵工廠可以製造大量的火炮。
據相關的兵工史料記載,太原兵工廠在1923年就仿製出了晉造12式山炮,製造了200餘門;此後太原兵工廠又仿製出了晉造13式山炮及該炮基礎上的改進型號17式山炮,而且此類炮的產量極高。
除了75毫米口徑山炮外,太原兵工廠還造出了88毫米口徑野炮、105毫米口徑山炮,甚至是150毫米口徑榴彈炮。
在巔峰時期,晉綏軍的炮兵規模是17個團。在經歷了中原大戰的慘敗之後,晉綏軍的炮兵團依然有10個團的番號。
其中炮21團到29團是實編,炮30團番號是空的,但是晉綏軍另外還有炮壘大隊、獨立重炮營連,因此總的炮兵力量不在10個團之下。這在當時的中國軍隊中,在火炮規模和質量上是僅次於中央軍的存在。
但是中央軍部隊的規模遠大於晉綏軍,因此在炮兵的配屬上,反倒是晉綏軍要更強些。
前面所說晉綏軍的炮兵有10個團,每個炮兵團下轄3個營,加上獨立炮兵部隊(刨除空番號)能折算出30個以上的炮兵營。請注意,這些炮兵營所裝備的火炮都是75毫米山炮及以上級別的炮種。
而晉綏軍在縮編整軍後一共保有50多個步兵團,以晉綏軍當時正常的2團制步兵旅來說,每個旅正常情況下都能得到一個炮兵營的配屬加強。而晉綏軍的步兵軍,實際編有2到3個步兵旅,則通常配屬一個炮兵團。
比如在全面抗戰初期,傅作義的第35軍配屬了一個炮兵團;李服膺的第61軍也有一個炮兵團。前往南口增援晉綏軍第72師配屬有2個山炮營,獨立第7旅配屬1個山炮營等等。
要知道,在當時的中國軍隊中,很多地方軍的山野炮部隊只是營團級別。中央軍在實戰中,也不可能給每個師配一個炮兵營,更別說往下面的旅級了。
但是晉綏軍基本上以旅為單位活動時,都會有個山炮營加強。晉綏軍的二團制步兵旅實有兵力往往都是三四千人,跟日軍一個步兵聯隊的兵力相當,而在這一級部隊中便有個12門編制的山炮營提供火力支援,這配置顯然還是不錯的。
所以很多時候晉綏軍是可以用炮火轟擊日軍的,尤其是對面的日軍在沒有重火力加強的情況下,還能佔得部分優勢。
不過這種情況不太多見,因為日軍最初參戰的都是精銳部隊,往往加強有大量重炮。
以晉綏軍的老對手第5師團來說,該部在忻口戰役時就有野炮兵第5聯隊的36門75毫米野炮、野炮兵第2聯隊的8門75毫米野炮、獨立山炮兵第3聯隊的12門山炮、獨立山炮兵第12聯隊的9門山炮、2個輕榴大隊共計20門105毫米榴彈炮、野戰重炮兵第9聯隊的8門150毫米榴彈炮、臨時重炮兵中隊的2門150毫米加農炮參戰。
晉綏軍雖然集中了本軍炮兵的大部分以及還有部分中央軍炮兵參戰,在火炮數量上不少。但在火炮效能和炮兵技術上不如日軍。
比如在戰鬥中竟然還出現了1936年生產的山炮,在一個基數的射擊後,炮身變形的嚴重情況。除了在火炮技術上的問題,在戰術上也問題不小,如35軍在作戰總結中提到:
我軍炮兵劣勢而又無使用計劃,戰鬥無指導,步炮協同亦差池,與敵野戰重炮行炮戰,徒見其消耗彈藥,未能收得協助步兵之效果。
所以在忻口戰場上跟日軍的炮戰中,總的來說還是處於被壓制的情況。
如21師師長李仙洲在電報中提到:
敵增加部隊在熾熱炮火掩護下,向我63旅陣地數度猛攻,該旅陣地幾全為炮火轟毀,我官兵等誓死抵抗,雖經擊退,但該旅旅長呂祥雲、126團團長王元堂均負傷,124、125兩團營連排長傷亡殆盡,每連槍兵僅七、八名,多者不過10餘名。
由此可見在忻口戰場上,日軍炮火之猛烈。
但換句話說,要是在忻口集中不了這麼多的炮兵,沒有那幾萬發炮彈的支撐,說不定忻口不會守上那麼久。
而且在戰役中,一些比較聰明的炮兵其實也打出了不錯的戰例。
比如在忻口戰役35軍作戰總結中提到:
關於劣勢炮兵之使用與勉避炮戰,專任猝擊敵之重火器,殊為有利。配屬211旅422團之山炮營,自始即依此要領指導,故能於最初即將壓制我軍正面小紅山之敵機槍巢予以撲滅,使敵工事頓挫。
在實戰中還有的炮兵為了彌補射程劣勢,暗中將火炮陣地前移,待日軍進攻時突然予以打擊。但是這種打法在日軍發現後,往往還是會被壓制住,故而晉綏軍炮兵在忻口損失很大。
全面抗戰初期,中日兩軍在華北戰場上的炮戰主要就是在忻口,不過日軍在娘子關方向突破後,忻口不得不撤防以組織太原保衛戰。不久後太原也告失守,由於失去了重要的火炮產地,加上晉綏軍炮兵戰時損失過大,後面就只能縮編為5個團了,而且這5個團也不甚充實。
因此到抗戰中後期,晉綏軍就不能說拿個炮兵營去支援旅級部隊了。當然了,此時的晉綏軍跟日軍相互妥協,實際也不怎麼對日作戰了,火炮多少其實也便沒了實際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