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給大家炒個“冷飯”,講一講“解放軍運-20送冬裝上高原”的新聞。為什麼說是“炒冷飯”?因為這個新聞出來已經有兩天了。為什麼要炒這個“冷飯”?因為這一條新聞當中包含的資訊,無論是從量還是質上都相當之高。而目前我看到許多人在解讀這條新聞的時候,並沒有把其中所包含的資訊完全解讀明白。所以我感覺有必要炒一炒這個“冷飯”,跟大家說說這條新聞所包含的資訊到底有多厲害。
先說新聞本身吧。據央視軍事報道,日前3架運-20軍用運輸機從蘇南某機場出發,直飛喀喇崑崙山和青藏高原,將10多萬套新型過冬被裝送到邊防部隊。這批物資從東部6個工廠出庫到運抵高原一線,僅用時24小時。空軍方面表示,這次飛行針對“高高原和下半夜長途飛行”的特點,進行了精心謀劃。
新聞不長,乍看上去有點 “官八股”的味道,但細品一品就會發現其中的資訊有很多不同尋常。
首先我們看送的東西是什麼?是新型被裝。這一類的補給品在和平時期,一般來說前送的時間要求不會特別地急,早一天晚一天,應該問題不大。但是我們看到新聞當中卻說,物資從東部地區6個工廠出庫,從出庫到高原一線,僅用了24小時。時間短,是因為用了運-20空運。但光是空運是不可能這麼短時間的,因為空運也涉及到物資的出庫,到機場的運輸、裝機等等一系列複雜的手續。而且這些過程當中所涉及的不光有軍隊單位,也會有地方的企業和地方的單位。這樣的一個完整的輸送過程相當複雜,而且在24小時內完成,這個完全是戰時標準。不同尋常。
再看空軍方面表示,這次飛行針對“高高原和下半夜長途飛行”的特點進行了精心謀劃。單純是送冬裝沒這麼複雜,即使是用運-20方便快捷,但你沒必要挑“下半夜”來飛行,而且是長途飛行。同時“高高原”這三個字表明選擇的降落機場應該是最靠近邊境地區的一線機場。像西藏的拉薩機場,可以說是高原機場,但夠不夠“高高原”這三個字呢?我看未必直飛一線機場,下半夜長途飛行,這也不是和平時期後勤保障物資輸送的樣式。
再看動用的運-20數量和物資的數量。3架運-20,10多萬套被裝.假設一套被裝,它的重量為1公斤,不算重,很輕吧,可是10多萬套,那就意味著有100多噸。100多噸,3架運-20輸送。再考慮到冬季被裝的體積問題,這些被裝對三架運20來說,可以說是滿載輸送。“下半夜”長途飛行,“高高原”機場滿載輸送,這妥妥地就是戰時後勤運輸保障的模式。
那麼把這些資訊綜合起來,我們是不是可以作出一個判斷?就是這一次行動利用冬季換裝,運送被裝的機會,組織了一次戰時背景下的緊急後勤物資運輸保障的訓練演習。而且這個演習涉及到的方面很多,不僅僅有空軍,還有陸軍,還涉及到不同的戰區,甚至還有地方相應的單位。它的規模和級別可以說相當高了。都說貼近實戰,什麼叫貼近實戰呢?這就是貼近實戰。
從能力上來說,24小時把上百噸的物資從出庫運到高原一線機場。我能運被裝,那麼其他的東西也可以運,人也可以運。從運力上來說,3架運-20 ,24小時100噸。那麼如果6架呢?如果10架呢?這個想象空間是相當相當大的。
有人可能會說,這種訓練和演習做了就做了,幹嘛要說呢?不是要保密嗎?既然官方釋出了新聞,那一定有官方的充分的考慮,不是說“止戈為武”嗎?怎麼樣才能“止戈”呢?一個很有效的辦法,用現代詞來講,叫“威懾”。這個“威懾”不光是用原子彈,不光是用飛機、導彈、坦克、大炮才能實現。不是說“外行談戰略,內行談後勤”嗎?特別是針對高原地區的軍事行動,後勤保障能力決定了你所有行為能力最根本的一個基礎。所以後勤保障能力的展示,有的時候也可以形成強大的威懾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