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清道光五年,這一天清晨,住在湖南雙峰縣、19歲的書生羅澤南去飛形山上砍柴。
黃昏時,他挑著柴禾從一座古廟的小路抄近道往家走。
就在這時,忽然天空烏雲密佈,不一會竟下起雨來,羅澤南只好挑著柴禾去古廟裡躲避。
羅澤南進到古廟,放下擔子,擦了檫頭上的汗水,忽然聽到神龕下面鼾聲如雷。
羅澤南悄悄來到近前一看,在地上躺著一個身材魁梧的黑大漢,他正枕著一個包袱睡得很香甜。
羅澤南一看這人是個外鄉人,不像是個好人。於是就把背後的柴刀取下來,將柴刀放在了黑大漢的喉嚨上,厲聲喝道:“你是什麼人?在這睡覺?”
黑大漢頓時被驚醒,睜開惺忪的雙眼急忙說:“我是過路客,不是歹人!”
”羅澤南問:“既然你是過路客,為什麼不去投宿客店休息,反而跑到這古廟裡來,不說實話,我殺了你!”
這黑大漢一看羅澤南十分瘦弱,猛地舉起右手推開羅澤南拿刀的手臂,左手一把叼住了羅澤南舉刀的手腕,將柴刀奪下來,就地翻身把羅澤南摁倒在地。
然後,黑大漢從腰裡拽開羅澤南的衣服,露出他的胸膛,高高地把柴刀舉起來。
羅澤南動彈不得,但他並沒有慌張,仰起頭來對黑大漢說:“刀在你手上,你可以殺死我這個砍柴人,但這並不能夠增加你的威風,你很有勇力,為什麼不用在為國家效力上?”說完,面不改色地看著羅澤南。
黑大漢一見羅澤南淡然自若,出奇地冷靜,瞬間就被他鎮住了,他不由得對這個年歲不大的青年人產生了好感。
於是黑大漢扔掉手中的柴刀,一把講羅澤南拉起來。
羅澤南一問,這人叫朱鐵橋,家住婁底,出外打工,因為貪趕路程,錯過了住宿客店,因連日勞累就睡在了古廟裡。
二人都是是同鄉本土的年輕人,越聊越投機,朱鐵橋很佩服羅澤南的膽識。於是倆人就互通姓名地址成為了好朋友。後來,羅澤南舉辦團練軍,特地邀請朱鐵橋前來。朱鐵橋成為了他手下的得力干將。
二、
羅澤南家庭貧困,但他自幼聰明好學,善於思考,為了生活,就在石牛鄉開辦了學館,一邊教書,一邊研究南宋理學家朱熹的哲學思想,過著清貧的田園生活,直到二十多年後,45歲的羅澤南遇到曾國藩,他的命運才開始改變。
咸豐二年六月的這一天,吏部左侍郎曾國藩被朝廷選派到江西擔任鄉試主考官。
就在這時,他突然接到家人送來的訊息,他的母親去世了。
曾國藩交代完工作,心急如焚地匆匆趕回位於長沙府湘鄉白楊坪的家裡為母親治喪 。
幾天後,正在家裡服喪的曾國藩突然聽到洪秀全的太平軍已經攻克全州 ,清軍遭遇全面慘敗。他聽到訊息後大為震驚。
這時他的弟弟曾國荃告訴曾國藩他的老師羅澤南正在雙峰以他的學生為班底,組建了一支團練軍 。
曾國藩聽後很感興趣,於是次日一早,曾國藩就身穿便服騎馬來到雙峰縣學館拜會羅澤南。
曾國藩來到學堂後,把馬栓到樹上,就邁步來到教室。當時羅澤南正在裡面上課,曾國藩就在窗下站著聽他講課。
就聽羅澤南說:“現在長毛施虐,燒殺搶掠,老百姓慘遭塗炭,那麼受過正規訓練的清軍為什麼面對太平軍這些沒有文化的信徒會屢戰屢敗?誰能來回答一下?”
學生們一聽面面相覷,都無法解釋。
羅澤南就指著門外對學生說:“現在門外有位朝廷命官,大家看看他的精神狀態如何?”
學生們一聽都趴在窗臺上看到了在門外的曾國藩,看了半天並沒有看出異樣來。
曾國藩很窘迫,就在這時,羅澤南笑著,推開門出來迎接曾國藩。
三、
羅澤南與曾國藩很早就相識,他年長曾國藩三歲。道光六年,19歲的羅澤南參加童子試考試不第 ,而16歲的曾國藩卻考了第七名。
羅澤南當時很沮喪,因為兩個人都是從四歲開始認字,六歲進私塾,但是生活環境卻大相徑庭。
曾國藩雖然祖輩也是以務農為主,兄妹9人,但家裡生活比較寬裕,而羅澤南早年家業敗落,一家人經常吃了上頓沒下頓 ,他讀書的費用全都是爺爺和母親省吃儉用積攢下來的。
因此少年時的羅澤南除讀書外還要去山上砍柴、幹農活,而曾國藩卻可以專心致志地在學堂去讀書。
後來,曾國藩考取了秀才,進入長沙嶽麓書院學習,
同年曾國藩參加湖南鄉試,一舉高中第三十六名舉人,併成為軍機大臣穆彰阿的得意門生,當選為翰林院庶吉士。
而羅澤南也在同期進入雙峰書院讀書,業餘時間開辦學館,32歲時考中了長沙府第一名秀才,此後羅澤南放棄科考,開始了長達28年的設館教書生涯。
這期間,由於家庭貧困,沒錢買藥治病,羅澤南的祖父、兄嫂和三個兒子9位親人先後故去,他的妻子也因為喪子悲痛過度,兩眼失明,重病纏身。
羅澤南自己也患有疾病,但面對這種悲慘的遭遇,羅澤南並沒有因為悲慘的命運而一蹶不振。他仍然夜以繼日地苦讀,靠教書微薄的收入生活。
儘管羅澤南的學生很多都是來自富足,很有勢力的家庭,很多人給他提供了經商的條件,但羅澤南一概謝絕,他始終堅持教書育人,不為世俗利益所動,常常以少年清貧而自勵。
此後,羅澤南先後在同裡、湘鄉縣城、長沙等地坐館。他先後培養了李續賓、李續宜、王鑫曾國荃、朱鐵橋’等一批經世之才,後來他們都成為了湘軍的名將。
羅澤南喜歡研讀理學著作,他教學採取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方式,教學方式新穎與眾不同,不僅有應試的內容,還教授“六藝”,既學文,又學武。因此他的學生雲集,而羅澤南的名聲也聞名於鄉里。後來羅澤南44歲時,被地方推舉為孝廉。
曾國藩自從與羅澤南分別後,考中進士,然後進京履職。雖然他和羅澤南見面的機會不多,但曾國藩在內心裡十分敬重這個師長。
因此,這次他有時間親臨羅澤南的學堂,主要是聽一聽羅澤南對時局的高見。
於是,曾國藩見到羅澤南後,羅澤南讓學生們自習,就把曾國藩請進了辦公室,落座後沏了一壺茶。
曾國藩問:“先生剛才說的八旗軍為什麼打不過長毛?說說我聽!”
羅澤南說:“讀書之道是為了磨鍊人的心性,功夫到了才會在危急時刻仍然保持冷靜,“不為環境所動。治理國家其實和帶兵打仗都需要強者,沒有堅強的性格幹不成大事,但是光靠勇氣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有思想,這就是《中庸》所說的“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篤行”,就是要把愚蠢人變為賢明,將柔弱的人變為堅強。剛才您提到八旗軍為什麼會失敗,這主要是清軍這麼多年缺少打仗的思想,看起來軍隊龐大,其實是色厲內荏,外強中乾,一旦遭遇勇猛的長毛,還沒有開仗,士兵自己的內心就先害怕了,所以怕死就想逃跑,這就是清軍失敗的主要原因!"
羅澤南接著說:"用兵之道,應以“書生為將,農夫為兵,上馬殺敵,下馬論道。”心有目標在任何時刻都可以保持內心的清醒,波瀾不驚,這樣才能制敵必勝。”
曾國藩聽後大為歎服,於是又參觀了羅澤南訓練的團練軍。只見鄉勇個個精神抖擻,隊伍整齊,面貌與清軍決然不同。
於是曾國藩心裡有了主意,他要以羅澤南訓練的團練軍為樣板,打造一支新軍。
於是,曾國藩就上書咸豐皇帝提議利用各地的地主武裝來遏制太平軍勢力的發展。這個建議很快被清政府批准了。
這年的11月,咸豐皇帝聖旨下來,命令曾國藩和湖南巡撫張亮共同負責辦理團練事務,於是曾國藩就以羅澤南的儒學弟子為核心,開始募兵成立了湘軍。
而羅澤南就成為了總教官,他仿照明朝戚繼光的營制,協助曾國藩編練湘軍 。
五、
咸豐三年,羅澤南與曾國藩組建的湘軍成立後,曾國藩又將湖南各地團練整合納入到湘軍。
在選拔湘軍將領上,根據羅澤南的建議,湘軍各營的將領都要以書生為主,然後透過他們自己的關係網去招募同鄉和親友加入湘軍。而這些招募來的鄉勇都是農民出身,他們只服從自己的營官。實行層層負責制。
這樣,羅澤南只抓營官以上的的幹部管理,全軍只服從曾國藩一個人。
而且羅澤南在培訓湘軍各級將領上,著重灌輸曾國藩的治軍思想。他強調每個營官必須絕對服從組織紀律,要用鐵的紀律來作為建軍根本來指導技戰術的訓練。
同時,羅澤南在對鄉勇的訓練中,推行以儒家三綱五常的禮教、尊卑上下的等級制度。他要求營官要向每個鄉勇灌輸:“守規矩、要肅靜,有禮有法、有號令。”
這樣,在羅澤南的苦心經營下,湘軍很快就成為一支極有紀律性和戰鬥力的軍隊。
咸豐三年三月,太平軍攻克南京後,又分軍東征, 這時,湖北按察使江忠源在南昌堅守,他發急信向曾國藩求援。
曾國藩為了驗證湘軍的實戰能力到底如何,於是就命羅澤南率書生兵前去增援。
羅澤南的班底部下大多是湖南的書生,他們初臨戰陣,心中難免有些緊張。 但從未上過戰場的羅澤南卻心中有數,他把湘軍分為八隊,自己僅帶著五百人向對面數以千人的太平軍發動了進攻。
這些鄉勇大為驚駭,而羅澤南卻鎮定自若,他翻身上馬,手提大刀一聲號令,第一個向太平軍衝去。
他身後的鄉勇們一見,個個熱血沸騰,都奮勇向前向太平軍猛攻過來。
太平軍自從在廣西金田起兵後,見到的清軍都是一盤散沙,從沒見過這麼厲害的湘軍,
羅澤南一馬當先連殺數十個士兵,這時,他抬頭一眼看到太平軍一個體格彪悍的將軍在指揮,於是手持大刀朝敵將奔去。
這個太平軍的將官武藝高強,但羅澤南並不心慌,他沉著應戰,與這個敵將激戰良久,雙方大刀都拼殺得捲刃無存。於是兩人扔掉大刀開始了赤膊戰。
羅澤南在鄉村這些年,除了教書外,他每天苦練刀法、拳術。所以面對敵將,他採取以巧破千斤的戰術,避開對手的蠻力。
羅澤南正和敵將鏖戰時,這時,敵將忽然拾起地上的一把斷刀朝羅澤南脖頸砍來,羅澤南一躲,當心一拳擊在他的前胸,下面一個掃堂腿,將敵將撂倒在地上,然後瞬間奪過殘刀將敵將的腦袋砍了下了。
羅澤南身後的旗手一見,揚起手中的師旗。這些鄉勇們見到帥旗個個勇氣倍增,他們無不以一當十,將太平軍殺得大敗。
次日,羅澤南來見曾國藩,向他報告了在南昌城下與太平軍惡戰,戰死多人的戰事情況。
曾國藩聽後非常高興地說:“先生編練的湘軍果然可用!在戰場上有傷亡是難免的事,可是先生年紀不小了,應該保護好自己,不應該冒險親自衝鋒陷陣,萬一遇到危險怎麼辦?”
羅澤南說:“用兵之道,長官就要身先士卒,若不親自督陣,士兵肯定不能拼死殺敵,禦敵比的就是士氣,所以才能無堅不摧。”
羅澤南鋼鐵般的意志,逢敵必勝的信念令曾國藩非常佩服。
南昌解圍之後,羅澤南接著又奉命去圍剿安福的土匪,他以三百人擊破了土匪二千人,再一次重新整理了以少勝多的戰績。這充分體現了羅澤南的用兵之道。而羅澤南也因此被提拔為直隸州同知。
此後羅澤南率湘軍轉戰江西、湖北、湖南三省。先後與清將塔齊布攻取了嶽州、崇陽、武昌、漢陽等地。
在作戰中,羅澤南從來不打無準備之戰,每一次戰役他都事前制定作戰方案,然後繪製作戰地圖,詳細分解進軍路線和制敵策略,因而攻無不取,戰無不勝。羅澤南因戰功卓著,又晉升為浙江寧紹臺道。
六、
羅澤南自從出山以來,他跟隨曾國藩征戰四年,連克敵城數十座,二百多次戰鬥幾乎沒有敗績。他每戰必親臨前線,屢戰屢勝,以少勝多,取得了對太平軍的一場又一場的勝利。成為了湘軍的中堅力量,被稱為清軍中的“戰神”。
就在曾國藩屢敗屢戰,數次兵敗要自殺時,羅澤南此時確定了“先收復武昌,然後九江,最後奪取南京”的基本戰略思想。
咸豐五年初,曾國藩主持召開湘軍軍事會議,會議決定水陸軍分兵三路進剿太平軍。總督楊霈一路總領江北兵馬;羅澤南和塔齊布一路攻擊南面的太平軍;而曾國藩率領水師沿江而下,攻擊向北的太平軍。
再說羅澤南這一路湘軍正出發時,突然天氣驟變,一連幾天下起了大雨,軍隊無法再行軍。而此時太平軍趁機向北進犯。
羅澤南一看,就趁機改道北渡長江,攻克了廣濟、黃梅兩地。
然後,羅澤南率湘軍渡江,可是軍兵還未渡到到一半時,忽然一聲炮響,羅澤南的手臂被彈片擊傷,但他仍然指揮作戰,用5千人馬擊破了太平軍的兩萬兵馬。
咸豐五年5月,羅澤南跟隨曾國藩進入南昌,前去救援饒州。羅澤南在顯神威,在陳家山、大松林大敗太平軍。
湘軍取勝後,羅澤南見江西的軍事部署不是十分合理,於是就向曾國藩建議先扼制九江,堵截住太平軍在鄱陽湖的船隻,然後再從崇陽、通城進發可解武昌之圍。
曾國藩就將他的建議全都奏報給了朝廷,不久朝廷批覆。於是曾國藩命羅澤南率軍到通城。羅澤南又一舉擊敗了石達開二萬餘人的太平軍,然後他乘大霧進軍攻克了咸寧。
至此武昌以南再沒有了太平軍的蹤跡。
接著羅澤南又率大軍抵達紫坊,向請將胡林翼建議進攻太平軍在城外築起的十三座堅固的營壘。胡林翼欣然同意。
於是,羅澤南駐紮在洪山,胡林翼屯駐在城南的堤上,湘軍水師駐紮在金口。
這時,胡林翼率兵吸引住太平軍的兩萬主力軍,然後羅澤南與李續賓趁機分兵兩路悄悄地前去抄太平軍的大營。
這樣,羅澤南一舉攻破了太平軍在十字街的大營,將太平軍修築在城東南的營壘全部搗毀。
而後,羅澤南又破壞了太平軍運糧的道路,焚燬了太平軍的造船廠。這樣湘軍西北的太平軍營壘全部被湘軍攻破了。
這時,石達開的太平軍只能龜縮在望山門外的兩座石壘中閉城不出。
當時,羅澤南部湘軍在擊敗太平軍後,本應該休整,但曾國藩命令羅澤南立即率兵增援江西的湘軍。
羅澤南左右為難,因為武漢是南北交通的樞紐,如果湘軍突然撤離,胡林翼的人馬無法守衛,如今要撤離,實在不是一個明智的決策。
但軍令如山,羅澤南知道此去凶多吉少,於是就給80 歲的父親寫了一封書信交給胡林翼。然後他不顧疲勞向江西進發。
咸豐六年六月,羅澤南率部抵達江西后,立即包圍了在營壘裡的太平軍。
長期閉門不出的太平軍看到湘軍援兵到來,非常絕望,於是突然開啟城門撲向湘軍。羅澤南雖然長途跋涉,但仍精神抖擻地親自指揮湘軍追擊太平軍。
可就在這時,突然一發飛炮落在了羅澤南身邊不遠處,彈片擊中了他的左額。羅澤南頓時血流滿面倒在地上,在他身邊的朱鐵橋一看不好,立即背起羅澤南把他抬到擔架上,去往洪山。
到達洪山後,軍醫對羅澤南緊急救治,給他臉上纏住繃帶。但羅澤南仍然堅持去前線。
於是朱鐵橋拿來一把椅子,羅澤南就端坐在營外指揮作戰,戰鬥一直持續到半夜才結束。朱鐵橋把虛弱的羅澤南背到大帳中休息。
次日凌晨,衛兵端茶去大帳,卻發現羅澤南俯臥在大帳的床上身體早已經僵硬了。
曾國藩聞聽羅澤南去世的訊息,痛哭不已,連夜向朝廷作了報告。
咸豐皇帝聞聽羅澤南去世非常震驚,下詔依照巡撫的規格給予議恤。賞賜其父羅嘉旦一品頂戴;兒子羅兆作、羅兆升都賜贈為舉人,家族世代承襲騎都尉之職,並且入祀昭忠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