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年7月27日正午時分,吉林省樺甸市的上空陡然被數道嘶鳴聲所撕裂。當地百姓紛紛駐足觀望,只見4架“鋼鐵巨鷹”迅速從樺甸市劃過,逐漸消失在人們的視線中。
幾分鐘後,吉林省臨江市(當時還叫臨江縣)北部貓耳山的4000米高空,一架蘇聯伊爾—12客運機被殘忍擊落,其上的21名乘機人員無一倖免。而這場空難的罪魁禍首,正是曾在樺甸市“亮過相”的美國F-86佩刀戰機。
彼時,蘇聯的偉大領袖斯大林剛剛去世,美國此舉無疑是會將仍沉浸在悲痛中的蘇聯徹底激怒。作為向來以強硬著稱的俄羅斯民族,面對美國如此公然的挑釁行為,又豈會坐吃啞巴虧,即便是鐵腕領導人斯大林不在了,民族的傲骨又豈會就此丟棄。
那麼,美國為何會冒著戰爭勢態擴大的風險,公然派遣戰機前往中國境內截殺蘇聯客機?作為有仇必報的“戰鬥民族”,蘇聯是如何回應美國這一份“大禮”的?
不甘失敗,美韓仍想殊死一搏
1952年11月25日,中國人民志願軍為美韓聯軍準備好了這一年特殊的“感恩節禮物”——1.5萬的戰爭傷亡。在這場炮兵火力密度遠遠超過二戰最高水平的上甘嶺戰役,中國人民志願軍以鋼鐵般的意志、磐石般的毅力堅守住了3.7平方公里的陣地,一絲一毫都沒有丟失。
上甘嶺一役的雙方猶如人間煉獄般的慘烈傷亡,徹底令得美軍膽寒。上至遠東美軍總司令克拉克,下至美陸戰一師的前線士兵,再沒有任何一人想要繼續和中國人民志願軍戰鬥,想要結束這場慘烈的戰爭,只能是透過談判的手段。
1953年6月8日,經過一個多月的“拉鋸戰”,雙方就戰俘問題最終達成一致,朝鮮停戰協議已近在咫尺。但是,作為向來以發戰爭財而聞名的美利堅,似乎很難接受一個毫無利益的停戰協議。
而已經近乎“失了心智”的李承晚,更是還做著“越過三八線,一統朝鮮半島”的美夢。在雙方的心照不宣下,美國假意同意中朝所提出的有關停戰協議的各項內容,以來迷惑中國,而李承晚則是找尋各種藉口,拖延在停戰協議上簽字並暗中調集大軍準備“趁我軍不注意”打一場大反攻。
但是,美韓雙方這近乎“掩耳盜鈴”般的籌謀,又豈會瞞得過對戰場嗅覺極為敏銳的彭總。6月20日,彭總向毛主席申請“推遲在停戰協議上的簽字,整合兵力,再給狼子野心的李承晚一次強力打擊。”
翌日,毛主席作出指示“必須推遲朝鮮停戰協議的簽字,有必要狠狠打擊一下南韓李承晚。”隨後,中國人民志願軍於7月13日,發起了朝鮮戰場的最後一次戰役——金城反擊戰。金城一役,中國人民志願軍共殲敵5.3萬餘人,將李承晚的4個王牌師徹底打殘。
此戰剛一結束,幕後主謀美國便跳了出來,積極推動停戰協議的簽署。最終,中、美、朝三方於7月27日,在朝鮮板門店正式簽訂了《朝鮮停戰協議》及相關的停火約定。
可是,令所有人都沒有想到的是,美國竟然仍不死心,在簽署停戰協議的同時,還向在朝鮮戰場上“披著志願軍外衣”的蘇聯投去了強力“打擊報復”。
美戰機頻繁越過邊境線,本想體面下臺卻不料釀成大禍
7月27日,在這注定會被載入史冊,也註定會成為美國軍方“恥辱”的日子裡,美國空軍共派出了320餘次戰機進入我國領空。要知道,作為炮火程度最為密集的上甘嶺戰役,美國平均每天派出的戰機數量也不過是70餘架,而已經明確表示要簽訂停戰協議後,美國又為何派出320餘次戰機強行進入我國領空?
按照事後美國軍方和當日美國戰機的動態來看,美國此舉其實是想在最後向我國展示一下自己的“強大軍事實力”。因為在正面戰場上,美軍第一次以“平手”而結束戰爭,這讓向來驕傲自大的美國軍方難以接受,所以想要趁著這最後機會再“嚇一嚇”中朝兩國。
而美國派出的這320餘架次戰機,大多也都是在進入我國不遠處便立即調轉方向回到南朝鮮的美軍基地。但是,令美國軍方沒有想到的是,在當日午時派出的那一批示威戰機中,有4架F-86佩刀戰機,給了他們一份大大的驚喜。
這組F-86佩刀4人戰機小隊,和美空軍的其他編隊一樣,都是經驗豐富的飛行員。而與其他編隊不同的是,這個小隊的隊長拉夫爾上尉,是一個桀驁不馴、常常違反上級命令的資深老牌飛行員。
但是他的運氣不是很好,在二戰那場美國空軍可以說是“閒逛”就能立功的戰鬥中,硬是錯過了所有的上場作戰機會。二戰結束後,看著自己的戰友紛紛晉升,拉夫爾可謂是心中極不平衡,作為日常訓練中表現最為出色的自己,竟然被落得最後。
為了得到升空作戰進而晉升的機會,拉夫爾主動請纓隨部隊進駐日本,以期望能夠有機會“大展拳腳”。這一次,命運的天平終於偏向了自己,在入駐日本後不久,朝鮮戰爭爆發,拉夫爾順利等來了大放異彩的機會。
起初,拉夫爾是作為一名轟炸機駕駛員參加朝鮮戰爭,但是成片的轟炸戰果都是整個編組小隊的功勞,想要憑藉著這點功勞晉升可謂是遙遙無期。為此,拉夫爾再度自告奮勇地報名參加了F-86式佩刀戰機的駕駛培訓。
經過近2年的培訓,拉夫爾成功掌握了大部分佩刀戰機的駕駛技巧。恰逢此時,因為蘇聯空軍編隊“披著志願軍和朝鮮人民軍”的外皮在朝鮮戰場上大規模反攻,美空軍佩刀戰機編隊的立功之機也“如約而至”。
在拉夫爾所參加的與“志願軍和人民軍空軍編隊”2個多月的戰鬥裡,僅他一人就創下了擊落9架敵機的輝煌戰果。此時,距離達成美空軍榮耀“雙料王牌”,僅僅只差擊落一架敵機。但偏偏就是這個時候,金城戰役的慘敗,使得美國不得不加緊在停戰協議上簽字。
眼見著近在咫尺的榮耀頭銜與自己即將擦肩而過,拉夫爾極度憤怒和焦急,以至於被功名所徹底矇住了雙眼。當7月27日,長官叫他們小隊去中國領空示威時,拉夫爾似迷了心智般徑直往中國深處而去。
美空軍指揮部給他們的指令是最遠不得深入中國領空50公里,但拉夫爾卻是帶著自己的小隊深入了100多公里。當他們行駛進中國領空120公里處的時候,小隊的其他三名成員已經是急得不行。這已經嚴重違背了出發時的指令,如果再發生什麼意外,到時無法收場,所以不停地催促拉夫爾掉頭回去。
見自己最終還是無緣“雙料王牌”,拉夫爾只得是下令轉頭返回。可是,就在他們剛剛轉過方向,卻迎面撞見了一架印有蘇聯紅星標誌的軍用運輸機。其實他們不知道的是,這其實是一架運輸機改裝而成的客機,目的就是為了搭載那些在大連地區的蘇聯軍人回國。
當時,雖然新中國已經成立,但是由於朝鮮戰爭的爆發,蘇聯駐紮在旅順的軍隊便一直沒有撤走,準備隨時向朝鮮戰場支援。而彼時拉夫爾四人所遇到的,正是乘坐了21人的蘇聯伊爾-12運輸機。
拉夫爾按耐不住心中的狂熱,儘管有些忌憚這是“正兒八經”的蘇聯運輸機,但還是最終下令擊落它。隨著拉夫爾的命令下達,4架F-86式佩刀戰機對那架伊爾-12進行輪番轟炸,最終由拉夫爾投去了致命一擊,致使這架伊爾-12墜落在了吉林省臨江縣的貓耳山地區,其上21人盡皆遇難,無人生還。
志得意滿的拉夫爾率隊返回,準備迎接那屬於自己的“雙料王牌”頭銜,卻不曾想,等待他的將是上級的怒火和軍事法庭的審判。因為他擊落這架蘇聯運輸機的嚴重後果,將在兩天後,震驚全球。
以牙還牙,美國打碎牙齒往肚裡咽
拉夫爾回到美軍基地後,興高采烈地向上級表示,自己達成了“雙料王牌”的成就。而當美空軍高層聽聞拉夫爾四人擊落的是蘇聯運輸機時,當場就忍不住對其進行了嚴厲地訓斥。因為他的上司知道,蘇聯不比北朝鮮,摸了他們的“屁股”還想安然無事是絕對不可能的。
果然,在伊爾-12被擊落的當天晚上,蘇聯就向美國發去了“問責信”。美方儘管知道這件事不會這麼容易過去,但仍舊用“擊落的是北朝鮮的飛機”進行狡辯。並且還聲稱,這架軍用運輸機是在朝鮮境內擊中的,只是墜落在了中國的境內。
對於美國的說辭,蘇聯當然不會接受。蘇聯對於美國此番“敢做不敢認”的行為表示嚴厲斥責,要求美國支付186萬美金的賠償費。奈何美國就是一幅無賴的嘴臉,任憑蘇聯如何譴責,也是“歸然不動”。
第二日,忍無可忍的蘇聯政府召開聲明發佈會,稱要在海牙國際法庭起訴美國政府慘無人道的荒唐行為。同時,也鄭重表示,蘇聯將會在適當的時候,用自己的方式讓美國為這場事故付出應有的代價。
此言一出,美國政府和軍方立即便有了警示,因為他們清楚得知道蘇聯的這番話並不是為了找尋面子而說的氣話。但是,令他們始料未及的是,蘇聯付諸行動的速度竟然如此之快。
1953年7月29日,也就是在伊爾-12被擊落的第二日清晨,蘇聯雷達站發現了一架“不明物體”正向著海參崴方向飛行。蘇聯空軍指揮部當即派出了飛行中隊長雷巴科夫及其副手駕駛兩架米格戰機前往查探,因為在當時有能力和膽量將飛機往海參崴地區行進的,只有個別國家,而其中最大的嫌疑就是美國。
果不其然,當蘇聯的兩架米格戰機距離這架“不明之物”不到2公里時,已經清晰地看到,這是一架美國的B-50A轟炸機。蘇聯空軍指揮部當即決定,命令兩架米格戰機將這架B-50A轟炸機“驅逐”。
作為飛行中隊長,雷巴科夫非常清楚空軍指揮部這道命令背後的深意。他與副手駕駛米格戰機從B-50A轟炸機的兩側靠近,並大聲用俄語發出警告,讓其離開蘇聯領空。但不知是因為機上沒有懂俄語的,還是這架美國轟炸機壓根就不把蘇聯空軍放在眼裡,不僅依舊我行我素地行駛,甚至還率先向雷巴科夫發動了攻擊。
本就一腔怒火的雷巴科夫,見到美轟炸機的此番做法,當即下令還擊。在兩架米格戰機的嚴密配合下,美國的這架B-50A轟炸機僅幾分鐘,便冒著濃濃的黑煙由7000米高空墜落而下。因為墜落地點在海上,B-50A轟炸機上的12人有5名倖存者活了下來。但不幸的是,他們最終並未被引渡回國,而是被押往了西伯利亞的加德拉監獄。
第二日,美國政府對蘇聯進行嚴厲抗議,並表示,當時美國轟炸機並未進入蘇聯領空,更不會主動攻擊蘇聯戰機,分別就是蘇聯的“強盜行為”。但是,同2天前的美國一樣,蘇聯也是拒不承認此事,並還指責美國這是惡意詆譭,將要在國際法庭起訴美國政府。
儘管當時所有的明眼人都知道此事的真相及其緣由,但是並無一人和組織同破這最後的一層窗戶紙。而美國也只得是“打碎了牙齒往肚裡咽”。總不能發表宣告,說蘇聯這是為了報復美軍擊落了蘇軍的伊爾-12運輸機而採取的報復行動吧。
而隨後,雙方似乎也都預設此事“和平解決”了,美國不再斥責蘇聯“強盜行徑”,而蘇聯也不再為伊爾-12討要那186萬美元的賠償費。
中國有古語云“有仇不報非君子”,但是在國際交往中,想要報仇除了一腔熱血,更重要的還是實力。正如艾躍進教授所說“尊嚴只在劍鋒之上,真理只在大炮射程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