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期近3年的抗美援朝戰爭,號稱新中國的“立國之戰”,它的光輝勝利和重要意義,早已鐫刻於歷史之上,無須贅言。
然而,在許多網路文章中,只要談及這場戰爭,必稱“波波沙”、“喀秋莎”、“米格走廊”,彷彿志願軍完全是靠著蘇聯的援助,才獲得了這場戰爭的勝利。
這個說法會得到不少“裝備至上主義者”的歡迎,然而可以確定的是,無數為了這場戰爭付出汗水甚至生命的中國兵工人,肯定不會服氣。
今天,銜筆就來聊聊,抗美援朝戰爭中我國兵工人的故事。
看更多歷史故事,歡迎關注@銜筆書史
“那管零下四十度,定要百日把廠建”
1950年10月8日,經過連續數日徹夜未眠的思考,毛澤東主席終於做出了那個改變歷史的決斷:中國軍隊將入朝參戰。
俗話說,“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在毛主席做出決策之前,中央軍委便下達了命令,要求全國各軍區將可動用的武器裝備調運東北,為志願軍入朝作戰做好準備。
然而,當一列列火車將海量的武器裝備運抵東北時,東北軍區的工作人員卻頭痛得要命——因為送來的武器裝備型號實在是太雜亂了。
眾所周知,自清末以降,雖然洋務運動者和各路軍閥林林總總地建起了不少兵工廠,但卻始終沒有形成完整的兵工體系,要向支撐龐大的戰爭消耗,就只能依賴國外進口。
根據史料記載,從八一南昌起義,到解放戰爭結束,我們的解放軍繳獲和使用過來自24個國家、98個兵工廠的火炮和槍械,型號品種多達110種,光是步槍口徑就有13種。
單看這些資料,我們就可以想象到當初的艱難歲月,也自然能夠理解,老兵們在看到如今解放軍的新型武器裝備時,為何會興奮的像個孩子。
看到志願軍的新裝備 抗美援朝老兵喜笑顏開
也許在軍事博物館人員眼中,這些飽經戰火洗禮的老槍老炮都算得上寶貝,但要讓這些“爺爺輩”的武器重新發揮作用,就只能依靠兵工廠工人們的雙手了。
從1950年下半年開始,東北的各大兵工廠都開足了馬力,加班加點地維修武器裝備,僅東北軍區下屬的第51、54兩個兵工廠,在短短几個月的時間裡便搶修了494門各型火炮。而許多生產民用物資的機械加工廠,更是暫停了正常生產,轉而投入到武器裝備的維修工作中。
經過幾個月連軸轉的緊張工作,在1950年9月底,武器裝備的維修工作結束,首批入朝志願軍的武器裝備,也基本得到了保證。
然而,已經忙碌了幾個月的兵工人並沒有休息的機會。1950年10月8日,就在毛澤東主席決定志願軍入朝參戰的當天,中共中央東北局釋出了工業遷移令,要求分佈在瀋陽、大連、鞍山等地的23家重點工廠——包括8家專業兵工廠和15家相關工廠——整體搬遷,轉移到哈爾濱、齊齊哈爾等東北內陸地區。
遷移的原因很簡單:這些工廠距離中朝邊境太近,為了避開可能發生的轟炸,確保工廠的正常生產,搬遷成了唯一可行的辦法。
在那個物質條件極為貧乏的年代裡,這場“大搬家”註定艱苦而忙亂——
由於卡車、吊車嚴重不足,大量機械裝置運抵車站後,很快在露天裡堆成了一座座小山;
沒有正規廠房,只能利用日軍遺留下來的舊軍營,急需進行結構改造;
職工宿舍嚴重短缺,臨時騰出的部分住房也是年久失修、四處漏風,許多職工的家人只得穿著厚厚的棉衣,才能勉強入睡。
面對這樣的困難,中國兵工人展現出了極為堅韌的意志,和敢於戰勝一切困難的勇氣——
沒有運輸機械,他們便靠人拉肩扛,將一臺臺沉重的裝置抬出了車站、抬進了廠房;
新廠房不合要求,他們便臨時當起了施工隊,自己動手改造廠房結構;
女人和孩子們則冒著刺骨的寒風抬水和泥,修補破舊的宿舍、搭起簡陋的“地窩子”,努力讓新家看起來更加溫暖......
更重要的是,即便在這樣的艱苦環境中,這些工人們依舊能從中尋找出一絲快樂——在牡丹江市的冰天雪地裡,剛剛搬遷過來的樺林橡膠廠的一名工人,在勞動之餘,編出了這樣的順口溜:
“寒風只當電風扇,乘雪搬運更輕便,哪管零下四十度,定要百日把廠建。”
在如今的人們看來,這首小詩頗有些苦中作樂的意味,但在那個年代,有一個專門形容這種精神的詞語,叫做“革命的樂觀主義”。
正因如此,“百日建廠”很快成為了全體搬遷工人的共同目標,一個個新紀錄隨之誕生:裝置相對較少的哈爾濱電纜廠、松江橡膠廠等工廠僅用1個多月就完成了建廠任務,裝置安裝除錯更為複雜的齊齊哈爾第二機床廠,也只用了81天便達到了開工條件......大量的物資裝備,從這些工廠中源源不斷的生產出來,為前線作戰提供了重要的保障。
正如齊齊哈爾第二機床廠副廠長高連城所說:“前線需要什麼,我們就生產什麼!”
從“波波沙”到“50式”
1951年3月,我國從蘇聯訂購的首批45個師的步兵輕武器終於到位,中央軍委當即決定,拿出36個師的裝備,成建制地更新裝備,其餘9個師的裝備,則用來補充志願軍各部隊前期作戰的損耗。
有了新武器,本來是件可喜可賀的事情。然而,當新武器發到志願軍手裡時,不少戰士們卻拉下了臉——
原來,在蘇聯提供的這批武器中,步槍型號為莫辛納甘M1930,不僅效能落後,還大多是從二戰戰場中回收的武器,不僅保養狀況堪憂,連附件都大多不全。
更要命的是,在朝鮮冰天雪地的環境中,這種步槍的槍栓常常會被凍住,志願軍經常得用腳蹬的方式上彈。正因如此,志願軍戰士給這種槍起了個頗具戲謔色彩的外號:“腳蹬式步槍”,認為這種槍還不如老掉牙的“中正式”。
與不堪大用的M1930步槍相比,蘇聯的PPSh-41式、也就是“波波沙”衝鋒槍,更受志願軍戰士的歡迎。
這款誕生在蘇德戰爭時期的名槍,素來以結構簡單、皮實耐用著稱,71發彈鼓帶來的兇猛火力,在近戰中更是無與倫比的大殺器。
然而,“波波沙”衝鋒槍雖然擁有諸多優點,但它固有的兩大頑疾,依然讓志願軍戰士們感到頗為美中不足——
第一個問題是重,配有71發彈鼓的波波沙衝鋒槍重量達到了11斤,幾乎比美軍的M3衝鋒槍重了一半。
在基本實現了機械化的蘇聯軍隊裡,這點分量無傷大雅,但對於行軍全靠兩條腿的志願軍來說,就著實有些太過笨重了。
一代經典波波沙41
第二個問題則更加致命:波波沙的71發彈鼓雖然裝彈量大,但在朝鮮的山地作戰當中,飛濺的碎石很容易讓它損傷變形,甚至直接報廢。
而當時蘇聯為每支波波沙衝鋒配備的彈鼓數量只有2個,根本難以滿足志願軍持續作戰的需要。
因此,為志願軍提供一種可靠耐用、符合山地作戰環境的衝鋒槍,就成了兵工人的當務之急。
承接這個艱鉅任務的,是剛剛搬遷到黑龍江小城北安縣的慶華機械廠,代號“626”。
慶華機械廠的前身,是著名的瀋陽第51兵工廠。在前文提到的“百日建廠”活動中,這座兵工廠被一分為三,慶華機械廠便是由其中的槍械製造分廠脫胎而來。
中央軍委會將這個重要的任務交給慶華機械廠,自然是有原因的——在1950年時,瀋陽51兵工廠就曾成功仿製過波波沙衝鋒槍,並由毛主席親自定名為“50式衝鋒槍”。
雖然這些兵工人有過仿製的經驗,但剛剛來到北安的他們,不僅生產裝置還沒有除錯完成,原本參與仿製工作的許多技術骨幹也在拆分時調走了,再次進行生產,與重新仿製並無差別。
雖然困難重重,但慶華機械廠的工人們非常清楚:戰事不等人,早一天造出50式,志願軍戰士們就能少流血。
基於對志願軍戰士們深厚的情感,慶華機械廠在1951年4月召開了誓師大會,並當場立下了軍令狀:“一切為了前線,就是用刀削,也要把50式造出來!”
在之後的日子裡,慶華機械廠馬力全開:技術團隊日以繼夜,重新修訂、繪製了1200多份槍支圖紙;工人們加班加點,一邊安裝除錯裝置,一邊投入生產,許多幹部職工連續20多天不脫衣服,困了就睡、醒了就幹;廠領導變身為“後勤大隊”,幫職工家屬買糧買煤、盤炕通煙囪,想盡辦法解決職工的後顧之憂......
經過近2個月的緊張生產,1951年6月,首批2628支打有慶華機械廠“三角66鋼印”的50式衝鋒槍順利通過出廠驗收。工人們親手在包裝箱外插上代表優質產品的小紅旗,目送著它們登上了開往前方的軍列,許多職工不禁流下了激動的眼淚。
從這時起,直到抗美援朝戰爭結束,慶華機械廠總共為志願軍生產了近36萬支50式衝鋒槍。這批衝鋒槍效能可靠、火力強大,被志願軍稱作“功勳槍”。
據慶華機械廠的老工人回憶,一位志願軍班長曾經在戰鬥間隙,給慶華機械廠的員工們寫下了這樣一封信:
“我們在朝鮮的一個無名高地上與敵人作戰,已經打了一天一宿了......在坑道里用你們生產的槍瞄著敵人,露頭就打,一槍一個。這槍太神勇了,我們為祖國能生產出這樣的好槍感到驕傲......我們想親眼看看生產槍的工人師傅們,請你們給我們寄張照片來。”
能夠得到戰士們的認可,對於兵工人來說,無疑是最高的褒獎。
慶華機械廠的先進工作者們
打掉美軍的“鐵刺蝟”
在抗美援朝戰爭中,美軍之所以能與志願軍打得有來有回,所倚仗的自然是他們先進的武器裝備,和與之配套的成型戰術。
在美軍林林總總的各類戰術中,“步坦協同戰術”就是讓志願軍最為頭疼的戰術之一。
在現代軍迷的眼中,這套戰術並沒什麼稀奇——無非是將坦克營和步兵團混編,由坦克一馬當先、步兵跟進掃蕩,力求以最小的代價突破對手防線。
步坦協同戰術看起來雖然頗為簡單粗暴,但正所謂“一力降十會”,對於缺少反坦克武器的志願軍來說,這些跑起來轟轟作響的鐵傢伙可是實打實的巨大威脅。
翻看抗美援朝初期的志願軍戰史,我們能看到許多這樣的例子:志願軍透過突破穿插,將美軍成功分割包圍,但靠著坦克的強悍突破能力,美軍往往能衝破志願軍的圍堵,揚長而去。
在連續吃了幾次虧之後,志願軍給美軍的這套打法起了一個形象的外號:“刺蝟戰術”。
想要破解美軍的這套打法,就得利用有效的反坦克武器,而最瞭解美國坦克防禦能力的,自然是美國人自己。
經過志願軍的實戰驗證,要對付美國的坦克,美製M20型88.9mm火箭筒就是最有效的武器。它不僅威力可觀,攜帶還相當方便,僅需兩人配合,就能夠給坦克帶來致命打擊,對擅長輕裝穿插的志願軍來說,簡直再合適不過。
因此,在抗美援朝戰爭打響不久後,東北軍區就給和平機械廠和東北機器廠下達了指令:迅速仿製美製M20型火箭筒!
對於這些經驗豐富的兵工人來說,仿製火箭發射筒並不難。1951年5月,經過2個月的測繪和仿製,和平機械廠便製造出了國產90mm火箭發射筒的樣品,正式定名為51式火箭筒,並在隨後的幾個月中一氣造出了4800多具。
和平機械廠這邊捷報頻傳,可負責研發火箭彈的東北機器廠卻瀰漫著一片愁雲——火箭彈需要用到的鋁合金管和專用的火藥壓入裝置,新中國別說生產,在美國的經濟封鎖下,就連買都買不到。
經過反覆實驗,東北機械廠研究出了一套以無縫鋼管代替鋁合金管的生產工藝,終於解決了材料困難,但火藥壓入問題,卻遲遲找不出答案。
就在大家一籌莫展的時候,有人提出了一個大膽的建議:用加熱爐和水壓機配合,來代替專業壓藥機。
聽完這個建議,大家紛紛嗤之以鼻:“專業壓藥機能夠精確控制溫度和壓力,加熱爐的溫度怎麼準確監控?水壓機壓力控制不穩壓爆火藥怎麼辦?”
理雖然是這個理,但所有人都知道,一天造不出火箭彈,前線的志願軍戰士就要在美軍坦克面前承受更大的犧牲。
沉默了許久後,在延安時期就從事兵工生產的老技工孫明山站了出來:“我來試試!”
延安兵工廠
實驗現場很快就搭建了起來,為了保證安全,所有人都撤離到了安全距離之外,揪心地看著孤零零站在裝置旁邊的孫明山。
只見孫明山一邊死死地盯著加熱爐上的溫度計,一邊以精準而細微的動作操作著水壓機......短短的幾分鐘時間,圍觀人群卻覺得如同幾個月一般漫長。
片刻之後,孫明山猛地升起水壓機,仔細檢視著彈體,臉上慢慢浮現出了勝利的微笑。四周的人群紛紛湧上前去,歡呼聲響徹了整個車間。
突破了這一難關後,東北機器廠首先研製出了135型90毫米火箭彈,隨後又改進為241型90毫米火箭彈,僅1951年當年,便生產出了20萬發火箭彈。
令人痛惜的是,雖然東北機器廠的工人們另闢蹊徑地完成了火箭彈的研製,但這一高風險的生產方式,仍然造成了數起人身傷亡事故,其中就有為火箭彈研製立下汗馬功勞的孫明山。
當這些用兵工人鮮血和生命製造出來的火箭彈送達前線後,志願軍戰士們很快就讓不可一世的美軍付出了慘重代價——1951年9月,志願軍第204師在朝鮮文登裡和百峴地區組織的反坦克作戰中,51式火箭筒和國產90mm火箭彈大發神威,先後擊毀美軍第2師、南韓第8師38輛坦克,將美軍叫囂的“坦克楔入戰”徹底打得粉碎。
根據史料記載,51式火箭筒、火箭彈投入實戰僅一個多月,就先後擊毀“聯合國軍”各型坦克282輛,美國人引以為豪的“鋼鐵刺蝟”,就此變成了一堆堆廢鐵。
從一樁樁、一件件的史料中,我們可以看到,在努力爭取蘇聯援助的同時,中國兵工人也用自己的汗水、鮮血和生命,為抗美援朝的勝利立下了永遠無法磨滅的功勳。
雖然他們沒有上陣殺敵,但誰也無法否認,在抗美援朝的豐碑上,他們應當擁有一席之地。
謹以這篇小文,向中國兵工人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