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末之際,原為龍川令的趙佗趁機兼併桂林、象郡,自立為南越武王,由此一種說法就出現了,便是秦朝的滅亡很大程度是由於趙佗擁兵自立,他掌握著秦徵百越的五十萬大軍,若他揮師北上,秦朝定是不會覆滅。要辨析此種說法的正確性,一要清楚秦徵百越的始末,二要明瞭南越國的真實實力。
秦徵百越的過程
1.滅楚的同時收越地
百越之地長久以來是楚國的勢力範圍,戰國中期楚國滅亡越國,在吳國的故地上楚國設定了江東郡,但對越地卻未有直接統治,百越的各君主只是“朝服與楚”。前223年王翦滅楚之後“南征百越之君”“降越君,置會稽郡”。雖然史書中已經記載了王翦降服越君,但要注意到此時嶺南既然被稱作百越之地,就是因為越人種姓繁多,互不統屬,好相攻擊,並沒有形成一個統一的政權,此處王翦只是平定了越地的一部分,所降服的越君也只是百越之君中的某一個或某幾個,是以,才有了秦對百越的下一步軍事行動。
2.屠睢進軍嶺南
此處據《淮南子·人間訓》記載,原文如下:
又利越之犀角、象齒、翡翠、珠璣,乃使尉屠唯發卒五十萬,為五軍,一軍塞鐔城之嶺,一軍守九疑之塞,一軍處番禺之都,一軍守南野之界,一軍結餘幹之水,三年不解甲弛弩,使監祿無以轉餉,又以卒鑿渠而通糧道,以與越人戰,殺西嘔君譯籲宋。而越人皆入叢薄中,與禽獸處,莫肯為秦虜。相置桀駿以為將,而夜攻秦人,大破之,殺尉屠睢,伏屍流血數十萬。
《淮南子》雖然不是專門的歷史著作,但成書較《史記》更早,對秦事的記載自然也是有相當的價值。但也應注意, 它畢竟是一部哲學著作( 高誘敘雲: 《淮南子》“ 號曰鴻烈。鴻,大也, 烈,明也。以為大明道之言也。) 裡面雖然儲存了大量有價值的史料,但只是作為論證某些哲學命題的素材羅列出來,引用時要加以分析。
據岑仲勉先生的考證, 鉀城之嶺即今之越城嶺, 九疑之塞即今萌諸嶺, 番禺之都即今騎田嶺, 南野之界即今大庚嶺。由此可推測五路人馬的作戰意圖:
第一路,從越城嶺(在今廣西興安縣)直下桂林, 正面與西甌作戰。
第二路,從萌諸嶺(在今湖南江華縣)推進, 由此攻至今廣西賀縣, 側面與西甌交戰。
第三路,越過騎田嶺進入廣東省西北, 沿連州江南下, 直達番禺, 也就是與南越部落接觸。
第四路,從粵贛交界的大庚嶺進入粵北, 直接和南越部落作戰。
第五路, 集結在江西省的“餘干之水”(今信東江), 既是制閩越, 又是後援部隊。
五軍出發之後戰鬥十分艱苦,以至於“三年不解甲弛弩”,同時當地後勤艱難,為了解決後勤運輸的問題,屠睢“鑿渠而通糧道”,這便是後世大名鼎鼎的靈渠。
這階段的戰事先是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殺死了西甌君譯籲宋,同時閩中郡也很可能在此時置郡,但最終,越人憑藉叢林游擊戰大破了三年不得解甲的秦軍,身為主將的屠睢被殺。
3.趙佗平定嶺南
《史記·平津侯主父列傳》載:“又使尉屠唯將樓船之士南攻百越……秦兵大敗。秦乃使尉佗將卒以戍越。”
即在屠睢戰死之後,尉佗也就是趙佗接替了主將的位置,同時秦將大量罪犯、商人、贅婿移民南方,填充人口以補後勤不足,《漢書·嚴安傳》言“丁男被甲,丁女轉輸”,此階段最終大獲全勝,秦新設南海、桂林、象郡三郡。
秦徵百越的疑問
如上文所述,為秦平定百越的過程,若只基於淮南子分析,這自然是一場浩浩蕩蕩的大戰,五十萬大軍徵越,分五軍對百越呈戰略包圍之勢,期間為了保障後勤,更是修建靈渠,進行大規模移民,但是更帶來了一些疑問。
一.領軍五十萬的屠睢,趙佗為何官職不大?
屠睢又被稱作尉屠睢,這裡的尉是他的官職,在秦代太尉、廷尉、中尉這等重職雖都帶一個尉字,但是從來都不會單稱一個尉字,單稱尉字的一般來說只會是郡尉,縣尉,《漢書嚴助傳》尉屠睢擊越,又使監祿鑿渠通道,顏師古注引曹魏張晏語,他認為此處的“尉”就是指郡都尉,而監則是監郡御史。就是說屠睢很可能僅僅只是一個郡尉。
近代考古出土的張家山漢簡更是佐證了這個說法:
張家山漢簡《奏讞書》記載了一條重要史料,即秦始皇二十七年至二十八年,蒼梧郡的郡守名叫徒唯,在漢代“徒”與“屠”為通假字,而張家山漢簡的書寫者也更習慣於把屠寫作徒,如“申屠公主”在張家山漢簡中就被寫作“申徒公主”,而“唯”字更是“睢”字的常見錯寫,史記,淮南子中都有過這樣的錯字,就是說根據張家山漢簡,屠睢的身份基本已經確定,他是蒼梧郡的郡尉。
那麼,屠睢之後的趙佗又是什麼職位?這方面史書有明確的記載,趙佗在平定百越之後,擔任龍川令一職,而龍川是南海郡下的一個縣。秦漢時期, 縣官有“令”與“長”的分別, “萬戶以上為令,秩千石至六百石;減萬戶為長,秩五百石至三百石”。理論上是如此,但實際任命上未必如此嚴格。
按《漢書·地理志》, 南海郡領縣六,即番禺、四會、中宿、博羅、龍川、揭陽, 戶19613, 口94253, 龍川若有萬戶之多,豈非佔了六縣的一半以上,況且南海郡的治所是番禺,很難想象龍川的人口會遠多於番禺。同時,漢書地理志所載的人口資料是元始二年,此年的人口,是漢朝乃至之後近千年中國官方人口統計資料最多的一年,趙佗任龍川令之時,龍川幾無可能有萬戶人口,而出土的漢代文物顯示,在漢代龍川縣的長官是被稱作“龍川長”。
漢代龍川長印
也就是說秦徵南軍的兩任首領,一個只是蒼梧郡尉,一個更是在大功告成之後才被委任為一小縣之長,兩人的職務好比一個正師一個正團,卻要領兵五十萬之多,秦朝又非無將可用,五十萬大軍之數不足為信。
二.淮南子外的史料為何對此戰不夠重視?
第一, 《史記》關於開仗的記載,散見於漢人的列傳中,而《秦始皇本紀》及《南越列傳》只有“ 滴徙民”的表述, 整個戰事的全過程, 連個概括的交代也沒有; 第二, 是對本朝疆域的劃定,《秦始皇本紀》記載,二十六年,即前221年,秦之疆域已然“地東至海暨朝鮮,西至臨挑、羌中, 南至北向戶, 北據河為塞, 並陰山至遼東。”
此處的“北向戶”便是當時對五嶺以南的泛稱,因為夏至前後太陽北移至北迴歸線, 在此線以南的地區, 太陽是從北入戶的, 故曰“北向戶”或“北戶”。而此時秦軍逾嶺不久, 仗遠未打完。此舉無異於提前宣告勝利,已經把嶺南劃入秦之疆域。一個合理的解釋: 在秦朝廷的眼中中, 這只是一個小戰役, 取勝不過理所當然之事。就是說,整場戰爭的實際規模很可能不足以和秦滅六國的任何一場相提並論。
南越國的實力
相比於鬆散不曾統一的百越,由秦朝三郡整合而成的南越國,國力自然有所不同,考古發現,在兩廣地區的廣州、平樂和貴縣等地的南越國時期墓葬中, 有許多鐵製的生產工具和其它用具, 計有樺、鐳、鋤、鐮、斧、鑿、鋅、爐、劍戟、矛、匕刀、削、撇、帶鉤、剪刀、鑷子、蹲和釘等, 數量頗多且種類豐富。同時器物的形式特徵與中原基本相同,由此可見趙佗對百越之地進行了頗多的技術引進,諸多史料和考古都顯示趙佗對南越的生產發展有很大的促進。那麼,要搞清楚趙佗到底擁有多少實力,光看秦平百越的部分是不夠的。
1. 任囂臨終對趙佗的囑告
《史記·南越列傳》記載:“南海尉任囂病且死,召龍川令趙佗語曰:“聞陳勝等作亂,秦為無道,天下苦之,項羽、劉季、陳勝、吳廣等州郡各共興軍聚眾,虎爭天下,中國擾亂,未知所安,豪傑畔秦相立。南海僻遠,【吾恐盜兵侵地至此,吾欲興兵絕新道】,待諸侯變。”
“吾恐盜兵侵地至此”“吾欲興兵絕新道”,足見任囂對諸侯軍是有畏懼心理的,由於擔心諸侯軍侵入,囑咐趙佗把嶺南和中原的新道毀去。
所謂新道是秦征伐百越之時,為了保證後勤開鑿的四條新路。據考證,這四條道路分別是:
1.從江西南安(今江西南康)經過大庾嶺,經橫浦關(今廣東南雄市小梅關),復沿湞水西行,取北江順江可抵番禺;、
2.從湖南郴州跨騎田嶺,出陽山關(今廣東陽山縣西北)沿湟水(今連江) 東南行,經湟溪關、洭口,取北江南下可抵番禺;
3.從湖南湘江南下,再西南行,經過廣西全州,再經過秦城、嚴關,走湖桂走廊而至桂林,再由桂林南行到達郡治布山及象郡;
4.從福建進入廣東揭陽一路。
這四條道路一毀,嶺南和中原就再次恢復到相對與中原隔絕的狀態,而趙佗也正如任囂臨終囑咐,毀掉了四條新道。從此條來看,任囂,趙佗對己方的實力定位就是偏安一方,但要爭霸中原或要挽秦朝大廈之將傾絕無信心。
2. 漢庭對南越實力的估算
陸賈出使南越,是漢庭與南越的第一次官方正式往來,起初趙佗頗為無禮,以蠻夷之禮對待陸賈。直到陸賈威脅道:“天子聞君王王南越,不助天下誅暴逆,將相欲移兵而誅王,天子憐百姓新勞苦,故且休之,遣臣授君王印,剖符通使。君王宜郊迎,北面稱臣,乃欲以新造未集之越,屈強於此。漢誠聞之,掘燒王先人頉,夷滅宗族,【使一偏將將十萬眾臨越,則越殺王降漢,如反覆手耳】。”
陸賈以十萬軍眾威脅趙佗“使一偏將將十萬眾臨越,則越殺王降漢,如反覆手耳”,立刻就使其乃蹶然起坐,自稱“居蠻夷中久,殊失禮義。”由此可見,漢庭只需派出十萬軍隊就可對南越國造成極大威脅,是雙方認可的事實。
再看漢武帝滅南越時的兵力部署,原本的計劃中是要集結了二十餘萬大軍,分作五路出兵,其部署大致如下:
以衛尉路博德為伏波將軍,率領赦免的罪犯出桂陽,下湟水;以主爵都尉楊僕為樓船將軍,率樓船兵十萬出豫章郡(治今江西南昌),下橫浦;又以兩名故越降將歸義侯嚴、甲分為戈船將軍和下瀨將軍,分出零陵郡(治泉陵,今湖南零陵),一下離水(今廣西灕江),一撲蒼梧(今廣西梧州);同時,以故越降將馳義侯遺率巴蜀罪人,並調發夜郎兵,下群訶江。
但是出乎漢庭意料的,這五路大軍竟然有些大炮打蚊子,路博德率領的是罪犯,由於路途遙遠到了他和楊僕的十萬樓船軍匯合之時,他手下只到了千餘人了,兩人率領這十萬軍隊一路勢如破竹,到得二人打破番禺宣告南越國的滅亡,其餘三路人馬都還沒趕到。真就應了陸賈所言“使一偏將將十萬眾臨越,則越殺王降漢,如反覆手耳”。
秦徵百越並不是一場規模龐大的戰爭,屠睢與趙佗在秦朝官職不高,不可能統領如此龐大的軍隊。秦對嶺南的戰爭雖然規模不大,但對百越的開發作了諸多努力,例如開靈渠,新道,到了趙佗的時代他為了自保毀壞樂新道,但為百越的發展引進了大量中原先進技術,在嶺南發展史上仍是一個功臣。同時,南越國的實力自始至終都遠不足以逐鹿中原,趙佗回師與否並不會影響秦朝滅亡的局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