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大S離婚了,全網都在熱議
大S和汪小菲認識4天就決定結婚。回想起當時那一幕,她笑稱看到對方的那一刻,就想為他生孩子,為他下廚,為他甚至放棄一切。
她也的確這樣做了,雖然自己很喜歡平靜樸素的婚禮,但她願意因為汪小菲喜歡海灘而妥協。
於是,這場婚禮成了娛樂圈至今有名的鬧劇:到處是植入廣告,有客人為了坐頭等艙遲到5個小時、好幾個人現場宣傳自己的影視作品、丈夫的某位摯友不顧新人反對,做了大型現場直播。一時間,娛圈沸騰,全網眾嘲。
這個開頭不美好,卻也不妨礙大S義無反顧的愛下去:為了擁有一個自己的寶貝,她打破了十幾年吃素的戒,用力吃肉、喝湯;
她開始打強力的催卵針,因為激素紊亂一度胖了近40斤;為了帶寶寶,她剪掉留了多年的“黑長直”。頭胎已經兇險不已,二胎更是讓大S在鬼門關走了一趟......
除了生兒育女,這個女人還做了什麼呢?丈夫投資,她就做代言人;丈夫投資失敗,她就賣房還債;丈夫找不到事業方向,她乾脆復出接綜藝,提升丈夫事業的曝光度。
正如她自己在《幸福三重奏》中的總結一樣:“我的人生沒有隨我,都是隨你。”
而今,她突然選擇放棄了這段傾注大量感情、精力的婚姻。分手宣言很值得玩味:“很平靜,小菲的事業再起,帥又不算老,要找條件更好的女友也更容易。”聽起來就像是對一道菜的點評。
沒錯,當這段婚姻成了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雞肋,大S再次果斷做出了“看起來不佔便宜但忠於內心”的選擇。
為什麼網友會對大S離婚拍手相慶?
大概是因為她一路尋愛的姿態,真的像一匹無所畏懼的狼。
不論是我們從小看的童話還是言情劇,女性總是等待被拯救、被看見的那一個。彷彿只有委曲求全才叫大愛,只有忍氣吞聲才叫賢惠。
而大S卻用實際行動告訴我們,愛就痛快愛,不管他是英才還是廢柴;不愛就離開,我的所有付出都是為了我自己,現在放得下,因為我拿得起。每一個選擇的背後,不是犧牲也不是成全,而是“我樂意”。
她的每一次抉擇,都沒有在“憑什麼要我改變”、“憑什麼要我放棄”上打轉,她不期待對方改變,她選擇主動出擊。
這恰是婚姻的真相:如果我們“等靠要”,指望伴侶配合我們演一場苦盡甘來的聖母戲,我們只會越來越委屈。我們可以拯救婚姻,也可以放棄婚姻,根源並不在於對方怎樣,而在於我們自己。
02 聰明的女人,善做情感關係的主動建立者
民國有一個著名的女作者名叫蘇雪林,比她口誅筆伐更吸引人的,是她無性無愛的婚姻。因父母之命,蘇雪林嫁給了富商之子張寶齡。
婚後也曾快樂過:兩個人把家安在蘇州,平時各自忙於工作,閒時養花種草,吟詩作畫,在這裡蘇雪林寫下了非常有名的散文集《綠天》。
可是婚姻中的齟齬細碎又冗雜:當蘇雪林說著中秋月圓的美好時,張寶齡回應“沒有我用圓規畫的圓”;當張寶齡腸胃炎想喝一碗熱湯時,蘇雪林卻憤恨對方試圖用鍋鏟困住拿筆桿子的自己。
起初忍耐,但當蘇雪林發現自己的忍耐並沒有讓丈夫變得詩情畫意之後,她也曾試著做個“賢妻”,可是一個以筆為生的女人,憑什麼要被拉進混雜著柴米油鹽的泥沼?
經過一番掙扎之後,蘇雪林選擇去外地工作,和丈夫“不了了之”。
這對夫妻,彷彿是許多對夫妻的縮影。
在婚姻裡,一部分女性會經歷四個階段
- 第一個階段是“受”,被動接受伴侶的一切習慣。
儘管我們有很多不滿,甚至有過表達,但這種表達往往是“我討厭你如何如何”,而不是“我渴望你如何如何”,彷彿說出自己內心的渴望後,自己就比伴侶矮了一頭。
- 第二個階段是“忍”,既然溝通沒有用,日子總要過下去,不如隱忍。
- 第三個階段是“逃”,我們不願意去考慮這些讓我們不舒服的問題,乾脆假裝看不見。
- 第四個階段是“怕”,我們習慣了用固定的思維方式做事,害怕爭執,害怕改變,更害怕改變後出現的那些不確定。
正如蘇雪林一樣,我們曾經試著表達自己,也曾試著為婚姻作出改變,但最後,兩股力量拉扯我們無法繼續——
一股力量告訴我們:憑什麼是我改變?
而另一股力量告訴我們:我都已經有變化了,他還要我怎麼樣?
這就好像我們剛剛播下種子,就期待種子破土而出變成甘甜的西瓜。表達訴求是好的,但如果表達得不夠有力,不夠堅定,沒有實現一次次建立、調整和等待,婚姻依然會如老驢拉磨,在原地打轉。
知乎上有這樣一個問題:“幸福是自己給的還是別人給的。”
有一個答案很戳動人心——幸福可以自己給也可以是別人給,自己給可以幸福一生,但由別人給的話,萬一那人停止了給予,那幸福也就到頭了。
婚姻裡最需要的,是我們清楚自己的需求,且為了需求,我們願意付之以最強的行動力。
如果我們只是一味地指責、批判、抱怨,寧可主動破壞,也不主動創造,只願等風來,不願追風去,婚姻就只能靠對方的“耐性高低”存活著。
對方“耐性”高,我們或許得以喘息,如果對方“耐性”低,我們也許痛苦半生。
經營婚姻就像種花,當我們總是盯著對方的不足,就像只盯著花莖上的不順眼的黃葉。我們不停地想摘掉它,結果黃葉越摘越多。
別等到這個時候才懊惱——
為什麼沒有想到給花繼續施肥,沐浴陽光呢?
如果不敢做親密關係的建立者,婚姻之城困住的不是人,而是心。
03 最明智的改變,是“爭取”
電影《花樣年華》中有這樣一句臺詞:“我從來沒有想到原來婚姻是這麼複雜,還以為一個人做得好就行了,可是兩個人在一起,單是自己做的好是不夠的。”
因為婚姻從來不是獨舞,而是一支雙人探戈。即便是這樣,也需要一個人引領舞步、掌舵方向。
聽說過這樣一個故事:
一個漂亮女人“二婚”了,嫁給了她的第一任丈夫。
別人紛紛問她為什麼明明擁有第二次選擇的機會,卻跳進同一個坑裡,她卻說,我做的一切,都是為了我自己。
原來,兩個人離婚後,因為需要共同養育孩子而沒有斷絕聯絡。失去了婚姻關係後,女方不再事事為伴侶著想,只需要處處為自己考慮。
比如,她會打電話告訴前夫:“今天我想和小姐妹逛街,請把孩子接到你那裡去。”
比如,面對來自前夫的抱怨,她不再委屈地掉眼淚,而是眉毛一挑:“燃氣斷了就去繳費,這麼多年你難道以為燃氣是長腿了自己跑到卡里的?”
一來二去,女人神清氣爽,將婚姻裡憋悶的濁氣統統吐了個乾淨,看起來年輕,也更自信了。
彼時,她的前夫恍然大悟:原來家裡的垃圾桶不會無緣無故乾乾淨淨、散落在家裡的頭髮都需要打掃;孩子每個月要交一次保育費、牛奶費、午餐費;每個月要給父母送藥,因為他們身體不好......
正是這些七零八落的小事,拼湊出一個女人所有的隱忍和委屈,可是粗枝大葉的他從來不知道啊。
所以,這個男人再次追求自己的前妻,前妻越是拒絕,他越是想要靠近......
現在,丈夫完全沒有“再次得手”的慵懶,對家裡的大事小情都積極參與。
而妻子也保持了離婚後的毒舌,有任何想法都很直給:“老公,我覺得家裡缺一點玫瑰的香味,給我買束花吧。”、“老公,我想吃你做的小炒肉,可太香了。”
在妻子的主動要求中,丈夫完全沒有覺得厭煩,反而因為自己被需要而洋洋得意。
據說,他們已經有了二胎。
一千個家庭,有一千種婚姻形態。
要想獲得幸福的婚姻,不是“爭取”丈夫的寵愛,而是“爭取”自己的滿足感。
當然,我們需要提醒自己,這種“爭取”必須是我們想要的。否則,內心只會充滿了委屈“憑什麼他不變,而我卻要改變自己”。
主動改變不是吃虧,而是創造一個屬於自己的情感模型,填充自己想要的幸福。
婚姻是一門高深的學問,修煉的是兩個人的關係,引導我們在試錯的過程中積極地互相提醒;
婚姻也是一塊試金石,試出的是我們自己是否用了正確的方式珍惜自己,而這個正確的方式,叫做“爭取”。
就像大s一樣,當認為婚姻已經不能帶來她想要的幸福時,果斷選擇轉身,主動“爭取”自己下一階段的幸福,這樣看來,她是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