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黑鴨起家於湖北武漢,絕味起家於湖南長沙,海底撈起家於四川簡陽,喜茶起家於廣東江門,老鄉雞起家於安徽合肥,楊國福、張亮麻辣燙起家於哈爾濱,等等。
你會發現,這些餐飲品牌並非從一線城市發家,而是從二、三線城市成功逆襲,現如今品牌門店遍佈全國各地。
我們喜歡把目光停留在一線城市,花精力研究北上廣深裡高光的餐飲品牌,但其實這些品牌只是偌大的市場裡很小的一部分。
有些品牌在二、三線城市起家,透過直營或加盟的模式,在區域市場形成強大的品牌影響力,悄悄地把錢賺了。一線品牌與它們同區域競爭,卻是強龍不壓地頭蛇的局面。
今天,咱們來聊聊一些在區域市場裡不被人熟知的餐飲品牌,它們品牌有何優勢,在區域市場形成怎麼的品牌效應。
小城裡藏著
大批“低調”的區域明星品牌!
中國商業市場究竟有多大?
中國有34個省級行政區,684個設市城市,陸地面積約960萬平方千米;
中國擁有4個一線城市,4個一線城市面積相加總和約32182.91平方千米,僅佔全國陸地面積約0.336%。
資料背後看到,一線城市只是偌大商業市場很小的一部分,除了一線之外,中國餐飲市場規模巨大、潛力巨大,前景不可限量。
熟悉蜜雪冰城的人都知道,它起家於河南鄭州,專走下沉市場,逐步從區域市場邁向全國。
喜茶700多家店,只是蜜雪冰城的十七分之一。不光門店數一騎絕塵,業績也不斷攀升,2019年營業收入達65億,淨利潤約8億。
在廣闊的三四及低線城市中,起家於福建福州的華萊士,靠走下沉市場,年賺6億元,2021年突破12000家店,門店數量比麥當勞和肯德基總和還多。
這絕對不是一個孤例,尤其是一些從小城市起步,然後逐步佔領區域市場,甚至發展至全國市場的品牌也為數不少。
這些區域品牌雖不如海底撈、西貝、喜茶和奈雪常年曝光在鎂光燈下,或許還帶著些模仿一線城市品牌的影子,但這不妨礙它們在區域市場經營的風生水起,穩坐當地市場一哥的位置,就連頭部品牌都不敢輕易觸其鋒芒。
那為什麼一線城市能誕生“風口浪尖”的餐飲品牌?
畢竟北上廣深的優勢太過明顯,這些城市對優質人才、資金、資源的吸引力太大,消費活力旺盛,賺錢機會要比低線城市更快,而且這裡有著對市場變化最敏感的一群人,每天都在討論、製造新的消費趨勢。
但市場上多的是逆向思維的成功例子。早期的老鄉雞從安徽合肥起家,先是深耕安徽本地市場,2016年才入駐武漢、南京市場,再一步步拓展全國。
老鄉雞的例子告訴我們,一旦在區域市場做到最後,反向進軍一線城市並不是難事。
退一萬步講,即使進軍北上廣深失敗,起碼還有區域市場作為根據地,也不視為一區域的老大,所以說不要低看任何一個區域餐飲品牌。
過去我們認為打造品牌,就是要佔領北上廣深,只有在一線城市站穩了,品牌效應才出得來,領先品牌的市場地位就牢固了。
以目前現狀來說,實際上很多區域品牌,即便沒有佔領一線城市,也能把品牌樹立起來,發展至全國,比如茶顏悅色、古茗、書亦燒仙草等。
紅杉資本的王岑曾說過:“二三四五線地區才代表中國,北上廣深只代表一部分中國。三四線城市非常適合創業,因為創業成本低,而且沒有太多誘惑。”
區域品牌並非都在一線城市發家,而是在下線城市成功逆襲,不少還是在二線、三線城市。這些三四線城市雖不如一線城市那麼龐大,但本身也有一個不小的人口規模和市場。
而且,中國最大規模的人口主要還是集中在二、三線及下線城市,恰恰不能忽略下線城市的消費活力。
在各區域市場,有著大批“低調”的區域明星品牌。
依據公開資料整理,部分割槽域連鎖品牌
資料整理:漆點餐研社
筆者挑選了一些在一線城市外經營餐飲的區域品牌,看看這些不被人熟知餐飲品牌的強大生命力和市場潛力。
區域茶飲“地頭蛇”
據美團點評釋出的《中國餐飲大資料2020》顯示,2019年全國茶飲門店數量在上一年的基礎上增長了11%,突破60萬大關。
茶飲市場是存在大機會的,看似在北上廣深,但其實存在於更廣闊無垠的二三線及下線市場。
那些紮根在一二線城市的頭部茶飲品牌,比如喜茶、奈雪的茶,門店最多不過幾百家,而在二、三線城市裡,卻藏著不少門店多達幾千家,少則也有大幾百家店的連鎖茶飲品牌。
依據公開資料整理,部分割槽域連鎖品牌
資料整理:漆點餐研社
大城市的模式成功不一定能在全國通吃,而這些在二三線城市發家的茶飲品牌,更瞭解當地市場的特徵和消費習慣,從而發展出千家、百家的品牌規模。
1、甜啦啦:縣城奶茶之王
與蜜雪冰城、古茗的發跡相似,甜啦啦是一個在安徽蚌埠(三線城市)崛起的茶飲品牌。
據瞭解,甜啦啦已開出近3000+門店,約50%的門店在安徽市場,河北、江蘇市場略有延伸,其他城市也分佈著少量門店。
在渠道上,甜啦啦目前70%的門店開在縣城,它在喜茶、奈雪等頭部品牌還未觸及的空白市場裡,率先佔領一部分市場份額。
基於低線城市的市場需求,打造一個極具價效比的茶飲品牌。
在產品模式上,奶茶+冰淇淋雙品類的組合銷售模式,提升消費頻率,還拉開與同品類品牌的差異化。
雖然發家於三線城市,走下沉路線,但在品牌門店選單裡能看到一線城市的爆款,款款都做了本地化創新,價格不到一半,但做到相似的消費體驗。
甜啦啦的產品全、品類全,產品價格帶在3-10元,幾十種產品,均價只需要7元。
甜啦啦總結出一套“下沉市場”的打法,品牌在打造任意一款產品時,都遵循“產品做加法,價格做減法”。
以甜啦啦爆款“無敵全套奶茶”為例,是在形式類似燒仙草的產品上做了創新,加料更豐富外,價格卻只要8元。據瞭解,單店單日最高賣出杯量超過300杯,平均每天賣出奶茶約60萬杯,年銷量超2億杯。
靠選品、定價、選址的優勢,讓這個從三線城市起家,且經營區域市場的價效比茶飲品牌,5年開店近3000家。
安徽本地市場除了甜啦啦外,不得不提另一安徽本土茶飲品牌---卡旺卡。卡旺卡門店在合肥遍地開花,近200家直營店,品控穩定。
它幾乎不做廣告宣傳,注重深耕本地市場,打磨產品、團隊和供應鏈,品牌最大特點是服務,被稱為“奶茶界的海底撈”。
在同類型的茶飲品牌裡,卡旺卡價格定位在15-20元,比喜茶、奈雪動輒30多元的價格要公道很多。產品好、服務好,所以卡旺卡在安徽本地市場塑造極強的品牌影響力。
2、各霸一方的地方茶飲品牌
在浙江本地市場有一鳴真鮮奶吧,一家集奶牛養殖、乳製品、烘焙食品生產加工、銷售於一體的餐飲企業,目前全國門店數已達1815家。去年年底悶聲在A股上市,近80億市值,上市即漲停。
福建廈門發家的快樂番薯,以番薯+茶飲的模式開店超2000家,多集中於福建、廣東,江西、廣西略有延伸,2019年營收約2.8億元。
早在2018年7月,快樂番薯成功掛牌新三板,成為國內首家茶飲連鎖的上市企業。
山東濟南發家的阿水大杯茶,門店數量超850+,深耕山東本地市場。產品約有70個,產品多、品類全,價格實惠,靠價效比俘獲當地消費者。
湖北武漢的吾飲良品,目前門店約2000+,多集中於湖北、新疆,其他城市也略有延伸。
四川德陽起家的兵之王,一家由退伍軍人在2016年組建的茶飲品牌,加盟開店超600+,定位價效比茶飲,在形成本地市場品牌影響力。
此外,在廣西本地市場茶飲品牌有萃茶師、琉璃淨和梁小糖。萃茶師主要切走本地中間價位段的市場需求,在本地市場開出80多家直營門店。
另外兩者透過加盟模式,琉璃淨開店超800+,梁小糖開店300+,在廣西本地市場形成難以撼動的市場地位。
這些茶飲品牌雖說不如喜茶、奈雪、蜜雪冰城和茶顏悅色那般高光,也沒有像7分甜、益禾堂等行業領先茶飲品牌知名度高,但它們透過直營或加盟的模式,門店規模擴張至上千家、幾百家。
而且在競爭激烈的茶飲市場裡,憑藉持續的創新,也在本地市場成為區域明星品牌。
大而不強的米粉品類
大而不強,是圈內人對粉品類品牌的刻板印象,近幾年隨著地方美食文化被挖掘,不同地方細分的米粉品類引來了小爆發。
最早是雲南米線,到湖南米粉,再到全網爆紅的螺螄粉品類,以及最近新興的南昌米粉的品類賽道。
資料顯示,2019年我國粉面店數量已達66.2萬家,超過中式快餐店總量的25%,而且米粉是僅次於米飯快餐的大賽道,卻一直沒有誕生出全國範圍內的龍頭品牌。
這是因為市場依舊相對傳統,仍以夫妻老婆店為主,或是區域地方性品牌,全國性品牌不多,所以綜合呈現出“大而不強”的狀態。
從品類來看,米粉可分為桂林米粉、湖南米粉、螺絲粉和酸辣粉等細分品類,從品牌角度來看,全國性品牌屈指可數,大都是區域性品牌。
事實上,粉類細分行業裡早已孕育出了一些不容小覷的“隱形大咖”,正慢慢在區域市場形成的品牌影響力。
依據公開資料整理,部分割槽域連鎖品牌
資料整理:漆點餐研社
1、無名緣米粉:東北米粉之王
在湖南米粉品類裡,湖南本地的劉聾子,北京的霸蠻、四有青年,深圳的大弗蘭,廣州的俏鳳凰,在一線城市發展從而獲得較多的市場關注,堅持直營模式,但店數量均不過百,體量並算不大。
湖南米粉裡隱形大咖無名緣米粉,起步於黑龍江的哈爾濱,超3000多家門店,主要分佈在東北、華北地區,目前品牌以加盟模式擴充套件。據悉,光是2020年,品牌就新增了近1600家門店。
在產品上,以肉沫米粉為拳頭產品,輔以本地小吃來增加產品多樣性,還不斷在米粉口味上做創新,除了熱門口味的米粉,還包括了酸辣粉、拌粉等產品豐富產品結構。
據瞭解,無名緣米粉的客單價一般在20元左右,價格親民,大眾快餐品類與價效比定位的相互匹配。儘管米粉是南方的產物,但仍透過口味和價效比收穫大量北方食客。
口味穩定是無名緣米粉的另一優勢,這得益於品牌產品的標準化。目前無名緣米粉各地門店的食材均由中央工廠統一配送。
據悉,除了蔥和香菜的小料,其他產品全部分裝、處理好再透過冷鏈配送到店,整合標準化大大提升千家門店的產品穩定。
在門店選址上,無名緣米粉的開店模式可以是檔口,也可以是小店,街邊、商場和校園都可以開店,開店模式的伸縮性減少了開店的難度。
另外,品牌擴張速度能如此之快,取決於米粉品類較低的門檻,產品製作不復雜。對加盟商而言,無名緣米粉開店成本不高,十來萬加盟成本,2-3人就能開店,對很多創業者來說是個不錯的創業專案。
2、五穀漁粉:開創米粉新品類
湖南米粉裡還有很多細分的品類,比如衡陽特色美食之一的魚粉,是以魚肉和米粉為主要原料的地方美食。
當前五穀漁粉是魚粉品類賽道里,規模最大的“大佬”,在全國擁有4500多家門店。
五穀漁粉是由東北人程志斌在湖南長沙建立的品牌,他將東北五穀雜糧與湖南魚粉做結合,開創五穀魚粉的新品類,以加盟的模式開出幾千家門店。
在開店模式上,檔口、小店均可以開,優勢是模式小,只需要10-50平米門店面積,對於加盟投資商來說門店較低,所以品牌門店複製起來也很快。
在門店分佈上,品牌走得是供應鏈先行的步調,五穀漁粉分別在東莞、鄭州、武漢和哈爾濱成立倉儲中心,所以門店多集中分佈在廣州、河南、湖北區域。
3、 細分品類裡隱形大佬
粉類派系眾多,除了湖南米粉品類外,還有桂林米粉、螺螄粉、酸辣粉、土豆粉等細分品類,每個細分品類裡都有頭部品牌。
如土豆粉品類裡有姐弟倆土豆粉,門店集中分佈在河南本地,河北、陝西等地也有延伸。
姐弟倆作為土豆粉品類的開創者,也是該品類的頭部玩家,將近20年的發展,門店數量接近600+,是粉類賽道里的隱形冠軍。
酸辣粉是川渝特色的小吃,而重慶發家的萊得快是品類關注度較高的品牌之一,門店集中在重慶本地。萊得快以“米粉+小吃”模式增加產品豐富度,在本地市場形成很強的市場認知。
另一品牌是哈爾濱發家的麻辣速遞酸辣苕粉,品牌集中分佈在東北區域,全國門店將近400+門店。
雲南米線作為最早火爆起來的粉品類,頭部品牌早已形成強勢品牌號召力,如青島的阿香米線,上海的大鼓米線。
而區域市場米線品牌有東莞的蒙自源,蘇州的老媽米線,昆明的十秒到橋過橋米線,它們分別在區域市場做到區域一哥的位置,實力不容小覷。
此外,米粉品類裡各區域市場還有不少品牌,比如新疆的吳佳拌米粉,全國開店260多家,集中分佈在新疆本地市場。
廣西的三品王牛肉原湯牛肉粉,開店180多家,集中在廣西本地市場,以及杭州發家的羅罐中,蘇州的鑫花溪牛肉米粉等等。
米粉品類市場份額足夠大,但還未誕生標杆品牌,很多垂直細分賽道還缺乏領導者,大多數品牌都是偏安一隅。
很難從區域市場走向全國重要原因之一,是各地都有不同米粉品類與不同口味,同時也缺乏好模式推向市場。
米飯快餐的隱形霸主
去年,中式米飯快餐區域霸主進軍全國的大幕已經拉開。
老鄉雞將門店開到一線城市,與洋快餐正面交鋒,更成為中式快餐全國榜首;鄉村基集團在去年11月集團品牌門店突破1000家,被國際權威認證機構沙利文認證為“中式快餐直營門店數全國第一”。
截止到2019年,預估快餐行業整體規模有望接近2萬億的市場規模,預估中式快餐行業門店數接近300萬家。其中,米飯快餐是中式快餐中最大的細分賽道,佔比為52%。
米飯快餐市場足夠大,全國性的龍頭品牌和上市公司都尚未出現,未來的發展空間還很大。
依據公開資料整理,部分割槽域連鎖品牌
資料整理:漆點餐研社
目前一些“隱形”的區域霸主在區域市場裡悶聲賺大錢,雖沒有頭部品牌高光,但在區域市場絕對是品類一哥。
1、 超意興:山東老百姓的平價食堂
超意興發家于山東濟南,作為山東快餐的區域霸主,目前還未走出山東,400多家直營店主要分佈在濟南、淄博、泰安等城市,光濟南就有280多家,
在濟南的人可能沒吃過肯德基,但一定吃過超意興。超意興被當地人稱為百姓食堂,高密度集中在當地的商業區、社群附近開店,為老百姓提供便捷生活保障,叢集效應使得品牌在當地形成很強品牌影響力。
超高性價比是超意興征服消費者的原因之一,在物價高漲的時代,超意興平均下來客單不過14元,還有免費玉米粥,而且一年365天不限量贈送。
因為品牌門店數量多,所需採購量大,在供應商談判時更有議價能力,能以更低的價格拿到更好的原材料,這也是他們能夠提供平價高質產品的關鍵因素。
光是便宜還不足以體現品牌價效比,超意興主打現炒快餐,且以葷菜為主,菜式選擇豐富,同時對原材料品質要很高,供貨商要求都是大廠牌,而且它還自建稻米基地,保障產品的品質。
此外,品牌深耕供應鏈,建立標準化的中央廚房支撐400多家餐飲門店。據悉,超意興的把子肉、炸雞蛋、四喜丸子等特色菜,每一種都有專業化生產線和嚴格標準,如此大大提升產品的穩定性。
去年年底,超意興對外表示,計劃走出山東,將進駐京津冀地區。雖說在區域市場圈層密集開店的策略形成很強的地方影響力,但走出本地市場仍面臨著不小的挑戰。
2、常青麥香園:湖北早餐連鎖品牌
常青麥香園創立於2012年,在武漢發家,8年時間一躍成為華中地區家喻戶曉的早餐連鎖品牌。
據官網顯示,品牌覆蓋國內60餘個城市,開設超1000家分店,日均接待70萬人,日均銷售熱乾麵近60萬碗。
以武漢過早的首選小吃熱乾麵為拳頭產品,同時還增加粉面、米飯、小碗菜和小吃等品類,增加產品豐富度外,一日三餐都被品牌包圓。
價格實惠也是常青麥香園另一優勢之一,平均客單價只要9元。(客單人均資料來源餐眼小程式)
在渠道上,選址靈活,多選擇靠近人口密集、人流量大的大型社群、交通樞紐,寫字樓周邊和商業中心開設常青麥香園的門店。
品牌門店面積會控制在35-70平米的小店,非常適合投資者創業,這也是品牌能快速開出千家門店的因素之一。
2016年,常青麥香園巨資開設智慧鮮食工廠,工業園擁有4條熱乾麵自動化生產線,日產10萬斤麵條,能提供米粉、油炸製品、蒸類食品、米制品等其他食品半成品。
同時,品牌還成立中國第一家武漢熱乾麵培訓學校,成為小餐飲創業人才的職業教育基地。
雖說品牌仍盤踞在湖北本地,但論品牌在市場行業地位來看,常青麥香園算是將熱乾麵做成標準化的重要推手。
3、各領風騷的區域米飯快餐品牌
按區域劃分,華東板塊有深耕浙江市場的米飯快餐有粥飯世家和五芳齋,前者全國門店260多家,後者中華老字號品牌開店436家,同時還有主要分佈在江浙的順旺基,全國擁有直營門店216家。
安徽市場有蒸小皖,透過直營+加盟的模式,在安徽本地市場開店150+。作為小籠蒸菜開創者,差異化同品類的競爭對手,在本地市場塑造很強的品牌勢能。
華中區域裡,長沙發家的香他她煲仔飯,目前已在全國開設600多家門店,集中分佈在湖南、湖北和江西市場。另一個長沙發家的品牌有蒸瀏記,以加盟模式開店200+,主要集中在湖南當地。
北京市場有田老師紅燒肉,全國有超250+家門店,主要集中在北京、天津本地市場。消費定位於中低收入人群,以超低的價格在為品牌奠定巨大的優勢。
從米飯快餐品類市場格局來看,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還未誕生絕對強勢的米飯快餐頭部品牌,反而是二線省會城市誕生了不少區域領導品牌。譬如,老鄉雞、鄉村基國內中式米飯快餐的頭部品牌,都在開始往外擴張。
以上提到的區域品牌,在區域內飽和開店,門店數量遠超當地同品類競爭對手,而且在區域內品牌勢能極強,品牌名利雙收,收入規模也遙遙領先。
悶聲賺錢的地方菜品牌
這幾年火鍋成為餐飲最大的賽道,也是門店數量最多的品類,大家都在往“輕、小、好複製”的方向發展,都跑去開火鍋店、快餐店,往往忽略地方菜品類的價值。
眉州東坡的總裁梁棣曾說過:我回了一趟四川,大家都在做火鍋,沒人願意做川菜了。
近些年,地方菜正在迎來廣闊的市場機會,一方面體現在地方菜門店數的增加。
以西北菜為例,據《中國餐飲報告(白皮書2017)》顯示,2018年,大眾點評顯示,北京西北菜的店面數量達1065家,在2016年的時候,北京西北菜的門店數不足300家。
另一方面體現在,不少地方菜品牌崛起,比如做西北菜的西貝,2018年總營收65億;同樣主打西北菜的九毛九,2020年港股IPO;主打雲南菜的雲海餚,門店數已超100家;以及聚焦福建菜的莆田,全球開出60多家門店,2018年營收突破10億。
它們都是做地方菜走出的大品牌,專注地方菜的區域品牌仍有很多,憑藉對地域特色的熟悉,在區域市場稱王稱霸。
依據公開資料整理,部分割槽域連鎖品牌
資料整理:漆點餐研社
1、北疆飯店:新疆菜品類黑馬
新疆菜是有明顯地域特色的地方菜品類,一些品牌靠大盤雞、羊肉串熱門單品開了幾百家單品門店。
目前在新疆菜正餐賽道里較為知名的頭部品牌有北京的巴依老爺、上海的耶裡夏麗、塔哈爾等,鮮少有人知道,北疆飯店才是目前新疆菜品類規模最大的品牌。
北疆飯店發家於蘇州,1998年創立品牌,產品定位新疆菜,以少數民族獨特的菜餚、異域風情、新疆風味為特色,填補了本地餐飲市場的一部分空白,使當地餐飲更加多樣化、多元化,贏得了極好的口碑。
在產品表現形式上,透過饢、羊肉串新疆特色產品,以及現烤現售的外賣視窗加以強調,同時裝修風格和搭配元素突出品牌文化。
在選址上,首選商業中心,地方特色為品牌在選址上增添不少優勢。
一方面,新疆菜品類的很佔優勢,與同商圈餐飲商家是品類互補,商超會主動邀請入駐;另一方面,北疆飯店與商超直接達成了戰略聯盟,與優質商業中心品牌達成合作拓展規模。
北疆飯店過去一直做直營,2012年才開始做加盟,如今以直營及加盟的模式發展。目前在江蘇、安徽、福建等多個省市擁有92家門店,此外,北疆飯店在加拿大開店,走上國際化道路。
北疆飯店經營20多年,商業模式早已摸透。據悉,北疆飯店的面積會控制在350-450平米之間,面積過大,利用率不高,過小很難翻檯。
其次定位大眾消費,人均定位不高,省會城市在80-120元之間,二線城市在60-100元。
北疆飯店能衝破地域限制發展到全國,很大原因在於新疆菜品類的市場空擋。以目前品牌發展速度來說,它是最有潛力成為全國性新疆菜第一品牌。
2、 小菜園:新徽菜品類之王
近些年市場興起徽菜品類,品類裡相對高光的是一線城市裡的頭部品牌,如深圳的皖廚、北京楊記興臭鱖魚。
專注下沉市場裡徽菜品牌小菜園,默默在全國開設283家直營門店,目前是規模最大的徽菜品牌。
小菜園2013年創立於安徽銅陵市,創始團隊是由商務型酒店轉型做大眾餐飲,在團隊基因下,產品、口味、服務十分穩定。
目前品牌門店主要分佈安徽、江蘇,上海,選址上並非都走一線頭部商圈,走得是“農村包圍城市”路線,從而構建起品牌矩陣網路。比如,進駐一線城市的上海,選址上選擇郊區優質購物中心開啟市場知名度。
與此同時,小菜園還與萬達廣場、吾悅廣場、金鷹國際、永旺廣場、永珍城等商業綜合體達成戰略合作,藉助渠道的紅利,迅速鋪開門店。
親民的人均定價是小菜園另一優勢,小菜園的主要消費場景是家庭消費,人均價格控制在70-80元之間,菜品份量足,食材優質,價效比十足。
3、地方菜區域黑馬大牌
按品類劃分,八大菜系裡湘菜有不少頭部品牌,如上海的望湘園,湖南的費大廚、炊煙食代。湘菜品類屬於正餐,炒菜重極其依賴人工,很難完全實現標準化,更別說門店遍佈全國。
彭廚算是目前規模最大的,同時走出本地市場的湘菜品牌之一,全國門店約500+,主要集中在湖南、湖北,廣東、貴州、江西市場也有延伸,出品穩定求新,60-80元的大眾人均,俘獲不少當地顧客。
相對小眾的地方菜品類,比如做廣西菜的桂小廚,在廣西區域市場開了16家直營店;內蒙菜品牌德順源在內蒙古開出70多家門店,將“德順源”打造成青城"燒麥"代名詞,一想吃燒麥,首先想起德順源。
陝西的小六湯包,以經營特色湯包、陝西家常菜為主的中式餐飲連鎖品牌,在陝西區域市場開店60多家,2017年新三板掛牌,是陝西省首家民營餐飲上市企業。
福建的醉得意,定位海味南方菜,全國開店360多家門店,半數門店分佈福建區域市場,湖北為第二市場,一線城市也有延伸,密集的開店策略,使得醉得意成為傳統美食的代表。
雲南菜品類除了雲海餚外,外婆味道另一較為知名的雲南菜連鎖品牌,品牌主要分佈在雲南當地,在區域市場經營著50多家直營門店,有很強的品牌效應。
區域餐飲品牌的崛起與瓶頸
區域餐飲品牌雖然不如一線品牌高光,但是在區域市場裡,這些品牌佔據很強的優勢,品牌影響勢能和盈利能力也並不比一線城市品牌差,是名副其實的區域之王。
都說一線城市更適合打造品牌,但也意味著在一線城市要支付的經營成本更高,試錯成本也更高。
反而在二三線城市起家的餐飲品牌,在相對沒有那麼激烈的市場,沉下心打磨模式,一步步的做大做強,再反向進軍全國市場也不是件難事,老鄉雞就是很好的案例。
1、崛起:填補市場空白
這些品牌之所以能在區域市場形成品牌規模,最重要的原因是,他們的試錯成本要低於一線城市品牌。
首先,這些地方無論人力成本、開店成本和流量獲取的成本都要比一線城市低。一線大城市房租人工成本就是高門檻,對於沒資金的初創品牌來說,就是難以跨過的大山。
也有人會說,二三線城市人力成本也不低,經營環境不如一線城市,而且購買力不如北上廣深。
但是,在消費升級的大前提下,這些地方需要優質的連鎖餐飲品牌入駐,這對很多地方品牌來說是做品牌升級的好時機,因為在一線城市品牌沒有入駐二三線城市前搶的市場先機,恰好填補了當地餐飲市場的一部分空白。
以新式茶飲品牌茶顏悅色為例,當時品牌還未邁出長沙,只在長沙本地經營的時候,就連喜茶入駐長沙市場都難壓茶顏悅色這個“地頭蛇”。
再是,隨著網際網路的發展,商業城市的點位優勢在逐漸縮小,比如距離產業鏈更近,再比如飲食習慣。
以江浙菜為例,菜系在江浙滬市場的消費需求更大,所以能容下很多相關品類品牌,這是與當地飲食習慣有關。
也有人會說,從小地方起步,不容易被市場、資本關注。這是個偽命題,現在是移動網際網路時代,只要品牌強、模式好,就有很大機會被發現,就像喜茶迅速走後一樣。所以說,一個優秀品牌出現在二三線城市也不是件奇怪的事。
先在區域市場把內功修煉好,在反向進軍北上廣深並不是件難事,就算在一線城市敗下陣來,實際上區域市場仍是一個進可攻,退可守的大盤,品牌仍是區域市場的一哥。
當年,鄉村基第一次全國擴張,在北京、上海開出數家門店,最後遭遇市場水土不服,而退回西南市場,但品牌仍然是西南板塊的快餐第一品牌。
區域品牌在區域市場生長,恰恰有時間、有精力在相對沒有那麼激烈的市場雕琢一個品牌,一步步的做大做強。
2、瓶頸:走出去是挑戰
茶顏悅色創始人呂良曾多次說過:“不是不想出,而是出去了真的會‘死’”。
關於茶顏悅色走出長沙本地市場的難點在於品控、組織能力、供應鏈能力,一旦走出就很難跟上。
去年年底,茶顏悅色擴張至跟長沙相近的武漢、常德,而不是競爭對手眾多的北上廣深,主要原因是地域上的文化、口味相近。
這是大多數區域品牌要走出本地市場,都會面臨的核心問題。一旦走出區域市場,品牌經營戰線就會拉長,產品的品控、組織能力很難完完全全複製過去。
其次是供應鏈的搭建,走密集開店路線,這需要極長的時間佈局和資金投入,同時還會帶來管理運營難度的增加。
也有人會說可以透過加盟進行品牌擴充套件,加盟直營只是一種形式,雖然加盟是迅速擴張品牌的手段,但最關鍵點是在於品牌有沒有足夠的把控能力。
另一個挑戰是品牌地域特色,地域特色是優勢,但也是劣勢。一個重要原因是各地都有自己的特色和不同的口味偏好,區域品牌瞭解本地市場消費者的喜好是品牌的先天優勢,但要從區域市場走向全國就會成為天然的障礙。
一旦品牌未結合擴張市場做產品線、口味的調整,這樣品牌到了外地市場就失去競爭優勢。
所以說,區域品牌想要走出本地市場,發展至全國,難就難在品牌內功是否紮實,同時還考驗品控、組織力和供應鏈能力,這些都是區域品牌要走出本地市場的必須面臨的挑戰。
總結
在很多區域城市中,還有非常多潛在營收規模較大的品牌正在快速增長,在起步階段沒有過多的關注和光環,反而容易在野生的環境下成長。
眼光身段放下來,更加接地氣點,才能發現更多機會和專案。
來源:深氪新消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