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貴州哺育,傳承恩師理想,一直是支撐我在醫學道路上孜孜追求,努力提升醫學科研水平,潛心培養本土高階人才的強大動力。”正是懷揣著這樣的信念,貴州醫科大學地方病與少數民族疾病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主任、2017年“貴州省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首屆“貴州傑出人才獎”提名者官志忠,紮根貴州40餘載,堅持工作在科研、教學一線,為讓貴州1500萬人遠離地氟病而不懈努力奮鬥。
值得注意的是,官志忠對阿爾茨海默病(又稱老年性痴呆)的研究具有國際權威性,並率領本土醫學科研團隊紮根貴州,邁向世界醫學科技高峰。
官志忠(左一)率專家團隊赴水城氟病區進行臨床防治科研
官志忠出生於貴州,成長於貴州。
上世紀80年代到90年代初期,官志忠相繼到北京協和醫院病理科合作科研、中國醫學科學院藥物研究所進修,並公派留學到醫學諾貝爾獎評選委員會所在單位——瑞典卡羅琳斯卡醫科大學作訪問學者和攻讀博士學位。
“透過這兩次學習,使我深刻體會到貴州醫學界與國內發達地區、國外發達國家的巨大差別。”官志忠說,他的老師——貴州醫科大學劉家騮、魏讚道兩位教授對貴州的熱愛,以及將畢生貢獻給貴州醫學事業的崇高精神,也深深地影響著自己。
官志忠為氟病區兒童患者做檢查
就這樣,學業有成的官志忠放棄了國外的優厚待遇,選擇回到家鄉、回到母校任教。“要讓貴州醫療事業取得發展,必須要有科技工作者的堅定信念,奮戰在貴州的科研和教學一線。”
官志忠在國外學習時就從事了阿爾茨海默病研究,是我國較早涉足該領域研究的學者。近年來,官志忠的課題組在阿爾茨海默病的分子發病機制和藥物治療上取得重大進展,進一步證實膽鹼能神經受體在阿爾茨海默病發病機制中的重要性,並發現降膽固醇藥物、中藥組方或活性成分對阿爾茨海默病有明顯治療作用。
2003年,官志忠作為首席博導參與了貴陽醫學院(現貴州醫科大學)醫學博士點的申報併成功,他所領銜的病理學與病理生理學專業成為當時唯一獲批的博士點。
官志忠(右)在國際會議上作大會報告
在他的大力推動下,該大學於2010年獲批基礎醫學一級學科博士點,繼而在2018年獲預防醫學博士點及臨床醫學專業博士點、2021年獲藥學博士點。
2010年,貴陽醫學院獲批貴州省首家醫學博士後流動站,官志忠成為首位進站博士後的指導老師……
到目前為止,貴州醫科大學已經培養畢業醫學博士共15屆217名,這些高階人才大多數留在了貴州,成為貴州留得住、下得去、用得上的學術骨幹。
官志忠(右四)指導博士生搞科研
官志忠說,貴州研究生導師總體水平與發達地區差別很大,與同類省區相比也不佔優勢,“要敢於給青年科技人才壓擔子,推薦他們承擔重大課題,在貴州現有的國家級、部省級多種重點實驗室平臺上,有意向選拔一批我省經濟發展所需的重點學科的青年人才,使他們在厚植創新發展的沃土上健康成長。”官志忠說。
官志忠為獲得博士學位的畢業生撥穗
【“追星”青年說】
貴州醫科大學2019屆博士生向潔:
紮根貴州做好科研
官志忠老師最喜歡演唱的一首歌曲是《敢問路在何方》,歌詞娓娓敘說著官老師一生的奮鬥經歷:為了實現醫學創新夢想,克服重重困難,終於達到所從事的醫學方向的頂峰。
每當官老師唱到“敢問路在何方,路在腳下”時,歌聲中透露著一種不忘初心、奮勇向前的剛毅。
為什麼會一生從事地方性氟中毒研究?官老師曾告訴我們,40年前他留校任教後親眼目睹了病區眾多的地氟病患者遭受病痛和折磨,甚至因病致貧的淒涼景象。這激勵著我們追尋官老師的腳步,做好醫學科研。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王雨
編輯 徐然
編審 田旻佳 施昱凌